【唐诗三百首】相思赏析翻译鉴赏原文
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长相思(二首其一)李白唐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①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③簟:凉席。
④帷:窗帘。
⑤青冥:青云。
⑥绿水:清水。
⑦关山难:关山难渡。
⑧摧:伤。
【译文】:长久思念的人,在长安城中。
纺织娘秋天在金井阑旁边鸣叫,微霜初降,竹席显出了寒意。
孤独的灯光昏昏暗暗,刻骨的思念不能断绝,卷起窗帘仰望明月空自长叹。
像花一样的美人相隔遥远。
上有迷迷茫茫的长天,下有清澈的绿水波澜。
天长路远魂魄飞度都很辛苦,梦魂由于道路险阻而飞不到。
长久的思念啊,摧断心肝。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
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
表现出相思的痛苦。
“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
“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
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2长相思·花似伊宋朝欧阳修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花似伊》译文看着那花儿像你,看着那柳枝也像你;正是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
伤心的人儿不禁垂首默默流泪。
一个长江的东边,一个住在长江的西边,好似两岸的鸳鸯在两处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长相思·花似伊》注释长相思: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作者未知)得名。
又名《双红豆》、《忆多娇》。
相思(王维)原文及赏析

相思(王维)原文及赏析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爱情抒发之作,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以情感真挚、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展示了作者对离散后的心情的表达。
诗中的第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通过红豆生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相思之情。
红豆是一种象征爱情的植物,在南国的春天绽放几枝,暗喻着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就给人一种温馨而忧郁的氛围。
第二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表达了作者愿意将心中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自己的爱人,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并与自己共享这份相思之情。
此句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思念如此之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接下来的几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则是在表达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春花秋月是诗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追问。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境况与人心皆孤寂。
作者对故国的回忆,对过去的回首,无不体现出他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而诗的最后两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叹以及对爱情的思考。
雕栏玉砌指的是曾经的美好回忆,尽管岁月流转,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曾经一样真挚。
作者通过“朱颜改”一词,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思。
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过对爱情的提问,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无奈和矛盾之情,将自己与一江春水向东流作比较,隐含着人生苦短,无法抵挡时间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王维的《相思》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将深深的相思之情诉诸纸墨。
王维的诗词《相思》赏析

【导语】《相思》是唐代诗⼈王维的创作的⼀⾸借咏物⽽寄相思的五绝。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正⽤其相思⼦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王维的这⾸名著,欢迎阅读! 《相思》 唐·王维 红⾖⽣南国,春来发⼏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句写红⾖产地;次句以“发⼏枝”⼀问,语极朴实,⽽⼜极富形象性,设问⾃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多采撷”,⾔在此⽽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见,⽽⾃⾝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全诗极为明快,却⼜委婉含蓄,语浅⽽情深,相传当时即为⼈谱曲传唱,流⾏江南。
红⾖产于南⽅,果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常⽤以镶嵌饰物。
古代青年男⼥相悦便会以红⾖饰品作为情物相赠。
相传,古时有位男⼦出征,其妻朝⼣倚于⾼⼭上的⼤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哭于树下。
泪⽔流⼲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滴。
⾎滴化为红⾖,红⾖⽣根发芽,长成⼤树,结满了⼀树红⾖,⼈们称之为相思⾖,从此,红⾖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
相思红⾖的寓意,不仅包括男⼥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情、民族国家之情、⼈类相依相爱之情。
此诗题⼀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之情。
起句因物起兴,接着以设问寄托情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表⾯上是叮咛朋友,表达对友谊的珍重,其实蕴含了⾃⾝对朋友的思念之重。
“愿君多采撷”之“多”字,表现了⼀种热情饱满、⼀往情深的情调。
“此物最相思”之“最”字将浓厚的感情⽤清淡之笔写出,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这两句点明题意,朴实⽆华,⼀语双关,委婉动⼈。
据说这⾸诗是梨园弟⼦最爱唱的歌词之⼀,安史之乱后,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演唱它,听者⽆不动容。
可见此诗在唐代传诵的情况。
直⾄今天,青年男⼥谈情说爱时,借⽤这句,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扩展阅读:王维的⼈物⽣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

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
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
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
《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
“观物微”而“托兴远”,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
王维深解诗中三昧,因此《相思》在表现技巧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
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
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相思王维的古诗翻译

相思王维的古诗翻译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赏析《相思》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古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在唐代的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
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其中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其中“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相思》这首诗的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
《相思》原文+翻译+赏析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相思》原文+翻译+赏析_唐诗三百首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12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
据说天宝之乱后,着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着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王维绝句》情调。
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
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
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
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
古诗《相思》译文

古诗《相思》译文古诗《相思》的意思是: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全诗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①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②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③采撷(xié):采摘。
④相思:想念。
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
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

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
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相思》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
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
《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
“观物微”而“托兴远”,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
王维深解诗中三昧,因此《相思》在表现技巧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
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
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三百首】相思赏析翻译鉴赏原文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
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
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
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
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全诗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语浅而情深,相传当
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赏析
文学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
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
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
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
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
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
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样写来,便觉语
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
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
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
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
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
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此物最相思”就像说:
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
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
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
一个“最”的高
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
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
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
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
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
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
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