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文调查报告
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分析

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分析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对生态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文资料的搜集,是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洪有一定的影响与帮助,本文通过从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的体现其重要性,希望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有更好的帮助。
标签:水文特性;防洪保护;防洪目标1概况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56km2,水库总库容12.2m3亿,属一等大(Ⅰ)型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与东江水系的新丰江、枫树坝以及东江干流堤防工程共同组成东江流域的防洪体系,也是供水体系的组成之一。
正常蓄水位76m,相应库容5.93亿m3,死水位62.0m,相应库容1.70亿m3,汛限水位76m,5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83.9m,5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85.8m。
2水文特性分析白盆珠水库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雨量充沛,但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以上,暴雨中心在上游高潭~石涧一带。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mm左右,区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暴雨多发生在4月~9月,其中4月~6月多为锋面雨,7月~9月多为台风雨。
特大暴雨引起特大洪水,洪水具有峰高量大、陡漲陡落、洪水历时短、水位变幅大等特点。
据双下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年内各个时期出现的洪水大小与机遇具有明显的规律。
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4~10月,大部分由台风雨造成(7~10月),其次是锋面雨(4~6月)。
径流年际变化也大。
台风雨造成洪水峰型较尖廋,历时短。
锋面雨造成洪峰峰型较肥硕历时较长。
双下站(以坝址下游1km 左右的双下水文站为设计站)一次洪水过程约5~7d,多年平均流量为35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1.04亿m3。
3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目标3.1保护对象白盆珠水库调节洪水后直接受益地区从坝址下游到惠州80多公里河段,包括惠州市市区、惠东县县城、下游十个乡镇及广汕公路和广梅汕铁路惠州段。
陈村水库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一 ‘ ,
本流 域 地 处 中 纬度 地 带 , 流 区降 水 常 以暴 产
嚣 牲
雨为主, 时间短 , 度大 。尤 其五 、 月间 冷暖 气 团交锋 的 强 六 锋 面受 太平 洋冷 高压 阻 塞 , 成 静 止 锋 , 形 降水 量 大 而集 中
常 造成 较大 洪水 ; 、 间 由 于热 带 高 压 北 移 , 7 8月 天气 晴热
龙源湖 雨量 站 , 溪 黄 山 , 川 河上 游 设 有潭 家桥 、 婆 麻 白地 、
三 口镇 、 太平雨 量站 。
陈村水 库流域 水 文特 征值见 表 1 。
表 I 陈 村 水 库 流 域 水 文 特 征 值
季风气 候 。故常 年受 季 风 影 响 。南 北 冷 暖气 流 在 此 活动
2. 4 7亿 m , 相应 库 区面积 10 3k 1. m 。集水 区域 内有 3处 水 文站 , 中 2个进 库 站分 别 为 大河 口站 ( 于 干 流 清溪 其 设 河 上游 , 由于其下 游建 小水 库 , 2 0 后 于 0 4年停 测 ) 三 口镇 、 站 ( 于 主要 支 流麻 川 河 上 游 ) 一 个 出库 控 制 站—— 陈 设 , 村 站 ;1处雨量 站 , 溪河 中上游 设 有 竹坛 、 1 清 美溪 、 大河 口 及 高路 亭雨 量站 , 溪 河 上 游设 有 郭 村 站 , 溪 上 游设 有 茶 秧
l
隧 售 1
辩 I搏 I 1
“
%
麓辑辑 译
谁 l t l ll ̄ l
月 份达 4 . ℃ 。年 最低气 温 常 出现 在 1 29 2月份 为 一l . ℃ 26
赢 l - 牛
石 ★% 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河水库水文勘查报告

利工程概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勘查 。为水库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以及为以后计算各水文要素的重现期及工程设计
打下 了坚 实 的基础 。
关键 词 :石河 水库 ;河流 ;气 象 ;水 利工 程
中 图分 类号 :T4 U2
概 况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93 (0 1 60 90 0 6 77 2 1 )0— 1 — 2 6 表 1 测 区主要 河流 基 本情 况表
流 域地 形 北高 南低 ,河 曲发育 。 子 峪 以上为 陡峻 山区 ; 城 以 下至 小 陈庄 为浅 山丘 陵区 ,地 形起 伏 ;小 城庄 以下进 入 平 原 。流 域高差 4 0多米 ,河 道平 均纵 坡 59o,干 流 河床 质 0 ./  ̄ o 为卵 石 夹砂 ,河床 宽 3 0 5 0 。 0  ̄0 m
一
、
石 河是位 于河 北省东 北部 沿海 的一条独 流入 海河流 , 发源
于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长城 以北的马岭根, 在山海关田庄
附近注 入渤 海 。石 河水库 于 1 7 9 2年 4月动 工兴建 ,1 7 9 5年 6月 竣工投 入运 用 ,工程 总投 资 9 0万元 。工程 等级为 三等 , 3 主要永 久建筑 物为 3级 , 库按 百年洪 水设计 , 水 千年 洪水校 核 。 本测 区为石 河 流域 位于 河 北省 东 端 与辽 宁省 接 壤地 带 ,
地 处 北纬 4 。 - 0 0 , 0 4 。2 东经 1 9 5 ~ 1 。5 之 1 。3 1 9 0
二道 河源 于 抚 宁县 花 城峪 ,是 离石 河 发 源地 马 岭根 最近 的一 条支 流 ,在 石 河主 干 流的 西部 ,流域 面积5 k 。二 道 7 m 河干 流 白花 城 峪往 东接 纳 一个 小 支 流经 平顶 峪 、庄 河 乡政 府 在 张 庄 入石 河 干流 ,地 表 径流 集 中于 汛 期暴 雨 季节 ,除枯 水 年 份 外 ,一般 年份 常 年有 水 。 西石 河 源于 抚 宁县 龙 潭沟 ,在 石 河主 干 流 的西 部 ,流 域
到水库调研报告

到水库调研报告水库调研报告水库是一种人工建造或者改造而成的用于蓄水和供水的重要水利工程。
水库的建设对于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和调节大气水文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库的现状和效益,我们开展了对某水库进行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背景调研目的:了解该水库的基本情况,分析其蓄水能力及对当地区域的影响。
调研背景:该水库作为当地的重要水源工程,对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调研内容:调研范围包括水库的地理位置、蓄水能力、水库周边环境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
调研方法: 1. 现场调查:我们赴水库实地考察,记录了水库的典型特征和周边环境。
2. 采访调查:对水库管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了解水库的水量管理、蓄水管理等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水库的水文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水库基本情况:该水库位于某市某区,地理坐标为XX,总蓄水量为XX立方米,是该区域的最大水源。
2. 蓄水能力:通过分析水库的蓄水数据,我们发现该水库年均蓄水量为XX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水量。
3. 水库环境:水库周围植被丰富,水质清澈,水域面积广阔,形成了一片秀美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4.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水库的建设为周边农田的灌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水库还为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调研分析通过对水库的调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水库蓄水能力较大,能够满足当地的用水需求,保障了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2. 水库的良好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当地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3. 水库在发电和防洪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五、建议与措施鉴于以上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继续加强水库的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水库的运行安全和正常供水。
2. 加强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水库水文

2 水文2.1 概述2.1.1 流域概况黑虎山水库位于老河口市洪山咀办事处池岗村,拦截汉江水系杜槽河。
流域为低山丘陵地形,侵蚀剥蚀地貌,植被一般,水质良好。
拦截承雨面积17.4km2,流域长度11.25km,平均纵坡比降为5.24‰。
该库以灌溉为主,可从引丹干渠樊庄泵站提水灌库。
2.1.2 水文气象水库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有南北过渡气候特征。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43mm,历年最大年降雨量1245.3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416.3mm (1976年),年平均降雨日数48.5天,日最大降雨量245mm(2004年7月31日)。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约200mm,多年平均气温15.3℃,多年平均蒸发量1221.7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5m/s。
2.2 设计洪水2.2.1 暴雨特性及洪水成因分析黑虎山水库洪水多由一日暴雨形成,由于暴雨的季节性,使洪水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流域自4月进入雨季,直至10月为多雨季节,洪水亦发生在这段时期内。
最大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5~9月,以6、7月份出现次数最大,约占70%。
2.2.2 历次洪水计算成果黑虎山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工作,以往曾进行过数次复核,均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水库枢纽为Ⅲ等工程,其挡泄水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湖北省中型基本资料汇编》中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水库各特征参数如下:(1)正常蓄水位177.5m,相应库容765万m3;(2)死水位167.2m,死库容83万m3;(3)兴利调节库容682万m3,系多年调节水库;(4)设计洪水位(P=1%)179.1m,相应库容964万m3;(5)校核洪水位(P=0.1%)179.7m,相应库容1035万m3。
1980年水库加固设计时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求得设计情况下洪峰流量为238m3/s,洪量为356.1万m3;校核情况下洪峰流量为319m3/s,洪量为550万m3。
水文监测情况汇报

水文监测情况汇报近期,我单位对水文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调查,现将监测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监测范围。
本次水文监测范围涵盖了XX河流域、XX水库及周边地区,共涉及XX个监测点,覆盖了水文情况的主要地区。
二、监测内容。
我们主要对水位、流量、水质等方面进行了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和定期取样分析,全面了解了水文情况的变化和趋势。
三、监测结果。
1. 水位情况。
经过监测,各监测点的水位基本稳定,未出现异常波动情况。
XX水库水位略有上升,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2. 流量情况。
各监测点的流量相对稳定,未出现异常增减情况。
XX河流域的流量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3. 水质情况。
对水质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整体良好,未出现污染迹象。
各项指标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未超过限值。
四、存在问题。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1. 部分监测点设备老化,需要及时更换和维护,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部分监测点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监测力度,以保障水质安全。
五、建议和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保障水质安全。
六、总结。
通过本次水文监测,我们全面了解了水文情况的变化和趋势,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我们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确保水文情况的稳定和安全。
以上就是本次水文监测情况的汇报,如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水库总体情况汇报

水库总体情况汇报
水库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城乡供水、防洪减灾、发电等方面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水库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现将水库总体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水库的水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水库水位、水质、水
量等指标的监测,发现水库的水文情况总体稳定,水质优良,水量充足。
这为水库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们对水库的工程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经过检查,水库大坝、泄洪
设施、发电设备等工程设施均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发现安全隐患,保障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另外,我们还对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水库周边的植被覆盖良好,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我们还对水库的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水库管理部门严格按
照相关规定对水库进行管理,确保了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城乡供水、防洪减灾、发电等提供了可靠保障。
最后,针对水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库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综上所述,水库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在保障城乡供水、防洪减灾、发电等
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加强水库的管理和监测工作,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可靠保障。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水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水库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海水库2 水文

2 水文2.1流域概况南海水库位于仁寿县天峨乡境内,属岷江水系越溪河。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1015km2,流域呈扇形。
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多为斜坡深丘地貌。
坝址河谷呈“V”形。
出露地层以砂岩为主。
流域内耕地少,树草多。
该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49.8mm,多年平均径流深389.6mm.南海水库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鲜明,具有春早气温多变化,夏无酷热雨集中,秋多绵雨湿度大,冬无严寒霜雪少的特点。
年均气温为17.5°C,极端最高气温39.9°C,极端最低气温-2.9°C;年均蒸发量为1285.8mm、最高达1451.4mm、最低为1118.1mm;年均地温为20.1°C、极端最高为67.7°C、极端最低为-6.0°C;年均相对湿度为76%、极端最低为13%;历年多北风(N),次为北北东风(NNE),一般风速在0.7~2.1m/s之间,最大风速为11.0m/s(NNE),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6.3 m/s,极大风速可达18.2m/s(SSE)。
2010年7月平均风速为1.3m/s,最大为8.9m/s(NNE)。
2.2设计洪水计算2.2.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南海水库总库容8.702万m3,根据水利部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南海水库属V等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范要求,南海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本次洪水复核采用10年一遇消能防冲洪水、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200年一遇(P=0.5%)洪水校核。
2.2.2基本资料的收集、复核1、河流特征根据万分之一测量图求得:坝址以上主河道长0.35km,平均坡降22.35‰,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1015km2。
2、库容复核根据仁寿县水务局提供的“三定三查”资料,对南海水库的水位~库容曲线进行了复核,南海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表见表2-1,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见图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水文调查报告
摘要:
本报告对某水库进行了水文调查,通过观测和分析水文数据,对水
库的水文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解释。
调查结果显示,该水库的水位
变化较为稳定,水质相对较好,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在报告中,我们给出了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水
库的管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1. 引言
水文调查是研究水库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
在通过对某水库进行水文调查,全面了解该水库的水位变化、水质状
况和水资源利用情况,为水库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 水位观测
2.1 水位观测点的设置和布设
在调查中,我们根据水库的地形和水位变化规律,选择了合适的观
测点,并使用精密的水位测量仪器进行观测。
2.2 水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长时间观测和数据记录,我们获得了水库水位的实时数据,并
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结果显示,该水库的水位变化
相对较稳定,受降雨、蓄水和排水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 水质调查
3.1 水质监测点的设置和采样
为了全面了解水库的水质状况,我们设置了多个监测点,并进行定期的水样采集。
3.2 水质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水样的化学分析和水质指标的监测,我们确定了水库水质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水库的水质整体上较为优良,但在一些指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溶解氧浓度、氮磷含量等。
4. 水资源利用情况
4.1 供水和灌溉利用
该水库是周边地区的重要水源,主要用于供水和灌溉。
我们对水库的供水和灌溉用水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评估了其对水库水位和水质的影响。
4.2 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并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以维护水库的生态平衡。
5. 建议和措施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5.1 加强水位监测和预测,提高水库调度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2 定期监测和评估水质状况,加强水库的水环境管理和治理;
5.3 合理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4 加强水库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库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
结论:
本报告通过水文调查对某水库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该水库的水位变化较为稳定,水质相对较好,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库的管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库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