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端头方案
综采工作面安装端头、超前支架措施

工作面上巷安装端头、超前支架安全技术措施编制:项目经理:机电科:安监处:机电总工: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地点:领导审批意见:生产安全风险评价报告第一章工程简介:工作面倾斜长160米,煤层平均厚度为7.5m,煤层倾角为5°,采煤机割煤高度为3.0m,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
为保证工作面上平巷超前支护的安全,在上平巷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需安装FT7700/20/40型端头支架1组,ZCZ10200/20/40型超前支架2组,ZZM5100/20/40型锚固支架1组。
为保证设备装车、运输及安装任务的安全顺利完成,特编写此风险评价报告。
第二章技术风险评价第一节可能导致设备及物料脱落、倾倒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封车不合格,使用不合格的专用车辆。
风险: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
第二节可能导致人身触电事故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挤伤、撞坏电缆或其它电气设备,电工作业人员进行电气作业,维修电气设备。
风险: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第三节可能导致起吊事故及人员碰伤、挤伤、砸伤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起吊液压支架、装卸液压支架、封车、拿道,牵引车辆及重物,安装液压支架等。
风险:可能对站在施工范围内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事故。
第四节可能导致车辆掉道的事故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封车不合格,司机未按规定开车。
风险: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
第五节可能导致跑车事故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滑头工未按规定连环挂车,使用不合格的连接件或钢丝绳,钢丝绳磨损超限或司机不按规定开车。
风险:可能造成重大机电运输事故。
第六节可能导致挤坏电缆、风水管路、运输及通防设施等事故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大件、设备超长、超重、超高或超宽。
风险:可能造成机电运输事故。
第七节可能导致断绳事故危险因素及风险危险因素:滑头工未按规定连环挂车,未按规定对钢丝绳进行定期检查及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司机不按规定开车或无证上岗。
风险: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并造成重大机电运输事故。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文一、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必须始终以安全为第一原则,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保障采煤作业的稳定与顺利进行。
2. 预防为主- 在进行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措施,减少事故风险。
3.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 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依靠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超前支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责任明确- 在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中,要明确各级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形成工作责任链。
二、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要求1. 操作规程-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需按照规程进行,不得超范围、违规操作,确保支护工作的安全与质量。
2. 超前支护计划- 在开采工作面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超前支护计划,包括超前支护的时间、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安排。
计划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执行时必须按计划进行。
3. 专职管理人员- 每个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作业区域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工作面超前支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规、规程,并具备相关技术知识。
4. 设备设施-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必须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包括支护材料、工具等。
同时,设备设施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设备。
5. 安全教育培训- 对从事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
6. 定期检查- 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检查内容包括支护工程的质量、设备的使用情况、人员的岗位责任等。
7. 突发情况应急处理- 针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三、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措施1. 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 采煤工作面端头的管理包括对超前支护的计划制定、支护施工的监督、支护工程的验收等。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农一师塔河矿业科兴公司榆树泉煤矿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综采区区长:李开田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东翼综采工作面现回采范围两巷布置原因工作面上、下端头出现变宽,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端头管理对工作面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工作面目前现场端头情况、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对端头管理达到有效的支护效果,制定以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推进中工作面尽量取直推进,上、下两巷前后错差控制在5米内。
(机头超前机尾)2、工作面液压支架侧护板全部打出来,工作面逐步往上调整,尽量缩短上端头宽度。
3、采煤机上端头割煤时端头顶煤尽量小留伞檐,上端头割煤弧形割煤,弧形下端与上巷上帮伞檐控制在3米以内。
4、工作面推进中工作面倾斜长度变长的情况下,采取刮板机加槽子,上端头伞檐确保控制在3米以内。
5、上端头支护方式是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一字”交接粱支护,横向布置4排支护,单体走向排距1米,横向间距不超过0.7米,并且交接粱必须连接。
6、上巷4排支护必须延长到工作面液压支架尾粱过0.5米位置,上侧两排延长连接到上巷超前支护,下侧两排支护机尾上部必须用长钢梁支护,不允许机尾上部顶板空顶。
7、上端头4排支护下侧到45#液压支架之间空间顶板打点柱支护,并且班班认真敲帮稳定,顶板破碎或来压时加密支护。
8、上端头放顶孔排距拉长6~7米,角度调整到往采空方向60度,封孔长度不低于3米,空孔长度不低于1.5米,孔长不低于15米。
9、上端头放顶孔放炮位置在工作面液压支架过尾粱1米的位置。
10、上端头支护回撤位置在液压支架尾粱过0.5米位置,回撤支护要远控操作。
11、端头支护和回撤支护时区队跟班干部、安全员必须在现场指挥。
12、端头支护单体该回撤的单体回撤完后,其他单体必须及时补液。
13、上端头放顶孔放完炮后上端头必须进行一次敲帮问顶,并且单体支护必须进行补液。
14、下端头变宽时运输巷超前支护下帮侧支护延长到工作面支架尾粱位置再回撤,宽度每增加0.7米时增加一排支护。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5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____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____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____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____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____毫米。
综采工作面端头悬顶的整治

8102工作面端头悬顶治理方案近段时间8102工作面上下端头处悬顶面积较大,影响安全及通风系统,为解决悬顶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叙述如下:一、8102面顶板岩性分析根据8103辅运顺槽顶板岩性类比来看:900m--750m段,顶板为0.6m砂质泥岩、4.2m灰岩;750m--650m段,顶板为1.0m砂质泥岩、3m灰岩;650m--550m段,顶板为2.5m砂质泥岩、2m灰岩。
550m以外段,灰岩缺失。
顶板为砂质泥岩及细砂岩。
从岩性分析来看,650m---900m段(共计250m),顶板灰岩较厚,硬度系数较高,针对该段进行重点治理。
二、悬顶原因分析1、主要因素还是顶板的坚硬系数问题。
上下三角形成弧三角悬顶结构太稳定,在最大弯矩处所受到的载荷小于其破断力,造成悬顶。
2、顺槽全部为锚网索支护,该种支护方式形成的压缩梁较大,对弧三角的弯矩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上下三角不易垮落。
三、实施方案根据力学分析的原因,本着简单易行,好操作的原则,制定现场的实施方案。
1、回收支护盘帽近段时间上下三角的冒落,基本按照20--30m的步距进行,与周期来压基本保持一致,暂时不采取特殊措施,按照原方案,回收盘帽等。
上下顺槽的锚杆盘、锚索盘必须逐个回收,或者预裂紧固端,减小两侧煤柱的支撑作用,同时减小两三角形成弧三角的范围和强度。
2、截顶预打眼+支护盘帽的回收①从上下切顶以外开始,上下顺槽需要打设顶板预裂眼,钻头φ28mm---φ32mm,预裂眼距顺槽煤柱侧煤帮200mm,间距300mm,排距为900mm,眼深为8m。
每隔5m打设一组,二是如果初期悬顶垮落效果不好,则必须逐排打眼。
三是借鉴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打眼以后,隔眼进行装药,实行预裂爆破(不建议进行)。
②上下顺槽的锚杆盘、锚索盘必须逐个回收,或者预裂紧固端,减小两侧煤柱的支撑作用,同时减小两三角形成弧三角的范围和强度。
3、水压预裂+支护盘帽的回收通过水对顶板的软化和对顶板的压力预裂,来达到破坏顶板稳定性的目的。
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

2023-11-11•综采工作面概述•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介绍•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流程•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关键技术目录•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综采工作面概述综采工作面是指采煤工作中使用综合机械化设备进行开采的工作面,是现代化采煤工艺的代表。
综采工作面具有高效率、高安全性、低成本等优点,是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综采工作面的定义综采工作面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综采工作面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煤炭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具有关键作用。
综采工作面的重要性综采工作面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煤炭工业的主流开采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综采工作面的技术和装备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煤炭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综采工作面的历史与发展02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介绍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定义定义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采煤技术,主要涉及在综采工作面内,通过调整采煤机截割范围和运输机长度,实现工作面与端头面的快速对接。
目的提高煤炭开采效率,缩短工作面安装与拆卸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重要性提高开采效率通过实现工作面与端头面的快速对接,可大幅缩短工作面安装与拆卸时间,进而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降低成本快速对接工艺可减少辅助作业时间,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安全保障通过优化工作面布局,可降低端头面的作业风险,提高矿工的安全保障。
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的应用场景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该工艺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较多、煤层不稳定的矿井。
适用于现代化矿井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可提高矿井的现代化程度,适用于追求高效、安全、智能的现代化矿井。
适用于大型矿井综采工作面大小面快速对接工艺适用于年产量较高、采煤工作面较长的矿井。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规定
一、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加强支护。
二、工作面上下端头和输送机机头、机尾加强支护的方式、质量要求等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三、端头液压支架前顶板破碎时,必须提前维护,并有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四、两端口进刀侧,采煤机回头前,靠近工作面帮的巷道支护材料要提前回撤。
五、工作面端头普通顶梁下在没有条件支柱时,必须使好扁销,挂好防飞链,使顶梁成一整体,足顶有力。
六、两端头的支架与两巷超前支架连接处支架护帮必须正常使用,支撑平稳有力,出现歪、咬架时应立即处理。
七、拉两端头的支架时要坚持少降快移的原则,以减少空顶时间。
八、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从面前煤壁以外要提前加强支护,其支护方式、支护距离等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九、液压支架初撑力必须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中的《综采(放)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及检查评分办法》规定要求执行。
十、两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出现破碎、开裂、离层等现象时,要及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并有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十一、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材料、密度、初撑力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措施2011年12月19日

S309综采工作面支护措施雄山振义煤矿S309工作面长139米,工作面设备出现上窜现象,导致下端头支护与1号过渡支架之间出现2米的空顶区域,顶板出现脱层现象,为了确保S309工作面上下端头的支护强度,确保安全出口的畅通无阻,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措施,采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措施作业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一、端头、端尾支护1、采用排钢梁2对4梁、一梁三柱支设,末端与过渡架的后插板平行,工字钢梁上部必须有横梁,金属网的连接宽度必须超过第一架过渡支架,拉后溜后再放端头的顶炮,排钢梁迈步前进。
2、空顶区域宽度小于0.3米时,在空顶处必须支设单体支柱,加强支护。
3、空顶区域大于0.3米时必须架设排钢梁,排钢梁必须为双梁,一梁三柱架设,末端与过渡架的后插板平行,排钢梁上部必须有金属网。
4、端头金属网连接宽度必须超过1号架过渡支架, 金属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压于过渡架下,且压宽不低于0.8m。
金属网可作为采空区挡矸帘,防止空区内的大块矸石及大块煤窜入工作面。
5、空顶区域的排钢梁前移时,先挂好金属网后,在靠采空区侧支设点柱,点柱支设好后,排钢梁迈步前移。
6、排钢梁无法完全接顶时,在工字钢梁上部连接金属网,确保排钢梁能够完全接顶。
7、逐步的降低前部刮板机机头,为端头支护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下端头支护强度及安全出口的畅通。
8、工作面在推进过程,逐步调整工作面设备,防止工作面设备上窜。
9、逐步更换支架与前部刮板机的硬链接,将所有硬链接更换为软连接,在支架迁移过程中逐步的调整支架角度。
10、加强工作面及两端头顶眼管理工作,两端头及工作面布置顶眼时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
11、支架与前溜软连接更换完后,支架在前移过程中逐步的将支架向下端头推移,在推架过程必须先将相邻两组支架打紧后在进行推架工作;支架推开后空顶宽度大于0.3米时必须架设排钢梁,排钢梁一梁三柱支设;在推架过程中严格禁止相邻两组支架同时动作;推架时作业人员必须采用远距离供液法进行操作,并固定好单体支柱,以免支柱弹起;推架时必须设专人在现场进行监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端头方案
项目名称:综采工作面端头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制日期:2014年12月10日
综采工作面端头方案
一、工程概况
10211工作面埋藏深,煤层为中厚煤层,煤质较为松软具有可放性。
相邻工作面煤层顶板均随采随冒,直接顶有一定厚度,采空区不悬顶,冒落的松散岩石基本上充满采空区。
因此10211工作面四条顺槽采用锚网带+锚索支护方式,综采开采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工作面的顶底板岩性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见:老顶厚度大,硬度大,垮落步距大,来压时,对工作面支护影响很大,可能出现:两顺槽特别是端头压力增大,变形量加大等现象。
目前工作面顺槽断面为3400mm ×3200mm 的不规则半圆拱断面,布置在二顺槽的破碎机及转载机长33米,宽1.5米,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推动回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对10211工作面上下端头进行如下设计。
二、工程量
1、10211工作面上端头从上端头支架刷扩至转载机尾,目前工程量35米,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施工队组需提前完成全巷道的刷扩顶底板名
岩石名称 厚度岩性特征 老顶
细粉砂岩 23.0 灰黑色,含植物炭化直接顶
砂质泥岩 1.50 浅灰色,含少量白云直接底 细砂岩 1.75 黑色,含丰富植物化
石,节理发育。
工作,总工程量303米,确保安全通道满足相关规定。
2、10211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单体+π型梁+圆木的超前支护20米。
3、超前支护前10米范围内所有管路必须提前拆除,线路吊挂标准。
三、施工方案
1、第二顺槽刷扩方案:
扩刷深度1000mm,高度为3200mm,最后使10211工作面第二顺槽断面为4400mm×3200mm,刷扩部分采用锚网支护,锚杆的间排距为1000mm×1000mm,金属网使用φ6.5mm钢筋网,长×宽为1.7×1.0m。
人工使用风镐扩修达到巷道设计断面;扩帮处先用风镐扩修,风镐无法扩修的情况下采用放震动炮施工;起底处使用风镐起底。
出渣时,人工用铁锹将渣攉至皮带。
出渣路线:第二顺槽→溜煤眼→南翼胶带大巷→主斜井→地面。
2、超前支护方案
10211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单体+π型梁支护管理端头,圆木接顶,超前支护20米。
采用迈步走向抬棚支护,即选用4.0米π型梁,沿顺槽方向布置,每根π型梁采用不少于3根的2.8米的单体支护,详见附图。
四、技术要求
(1)刷扩后顺槽断面为4400mm×3200mm,保证安全出口行人
宽度800mm以上。
(2)顶板锚网支护时,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误差±100mm 矩形布置,在布置锚杆时,以补打锚杆距离原有锚杆不大于0.4m处布置第一根锚杆。
如处理顶板时,原有锚索失效,在距离不大于0.5m 处补打锚索。
(3)帮部扩刷、卧底后,帮部最下排锚杆距离底板不大于0.3m 布置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误差为±100mm矩形布置。
(4)采用φ20×2200mm锚杆,每根锚杆使用MSCK2355、MZK2360树脂药卷各一卷锚固,锚固力不少于70KN,预紧力不小于100n.m。
采用φ17.8×6000mm钢绞线锚索,每根锚索使用MSCK2355(一卷)、MZK2360(两卷)锚固,锚固力不少于200KN。
(5)金属网使用φ6.5mm钢筋网,长×宽为1.7×1.0m。
在人工找掉开裂的浆皮后,如原有金属网裸露出来,能联网的情况下必须联网。
使用14#双股铁丝铁丝孔孔相连。
(6)三顺槽尾部放顶回柱。
(7)回柱时,采用慢速绞车回柱。
(8)机尾侧边柱距支架顶梁的间距为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