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4篇

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4篇

【篇一】红安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诞生在这里,是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00多位将军的故乡。

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26年的革命斗争史诗中,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

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正是由于红安人民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命才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才能使这片热土人才辈出,将星闪耀。

由此产生了“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今天,在我的“政治生日”到来之际,我再次观看红安精神视频。

面对一张张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不禁肃然起敬。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在反动派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下,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佩。

他们当中,牺牲时大多数才二、三十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面对敌人酷刑与死亡,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我深深地被红安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深刻地体会了红安精神的内涵红安精神的灵魂是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安精神的本质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红安精神的核心是执着坚韧,自强不息;红安精神的精髓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红安精神的品格是舍生取义,无私奉献。

在红安传唱着一首游击队员之歌“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

哪怕敌人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

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家人不向共产党任凭敌人再猖狂,烧我的房屋抢我的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

潘忠汝同志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

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手将肠子塞回去用手捂住继续参加战斗,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像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

革命烈士张南一同志,他是一名党员。

当他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无果,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要村里交人。

一位老人说一声“不知道”就被当场枪杀。

张南一同志为了保护群众挺身从躲藏处走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被敌人活埋而牺牲。

他之所以在广大群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因为他牢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

在红安还传唱着一首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体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据史料记载,仅黄安战役期间,红安人民就给红军捐献了约160万斤军粮。

在20多年的武装斗争中,类似黄安战役或比这规模稍小的战斗在红安发生了20多次,大部队休整10多次,小部队战斗成百上千次。

可想而知,红安人民为子弟兵捐献了多少粮食和物资为了革命,红安人民宁肯自己承担繁重的农活家务,也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让他们到战场上与敌人拼杀。

红安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的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

红安精神的本质是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工作中应起表率作用,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把人民利益、国家和党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强政

治学习,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平平凡凡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二】在庆祝建党98周年之际,我有幸踏上革命圣地将军故里红安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了红安人民斗争的光辉历史,感受了艰苦岁月的战斗情怀,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

红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凝聚着革命先烈的心血,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火花。

通过全面了解这一段艰苦卓越的革命战争史,我有以下感悟一、坚定理想信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红安人民革命的行动指南。

这种对信念的坚定执着,也正是我们必须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共产主义的实现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和不懈追求。

二、紧紧跟着党走。

永远跟党走,是我们的誓言,更应该是我们的行动,我们要在政治上与中共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在党的指引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三、提升能力水平。

一是要提升理论素养。

要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的认识。

二是要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充分认识我们在当今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更要认真履行党职能,为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社会服务。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已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篇三】党支部安排机关党员赴红安开展主题为“弘扬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重温历史,瞻仰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革命红色文化中,充分领悟了长征精神和真谛。

学习革命先烈为党献身的民族精神。

苍松翠柏慰英灵,雄姿屹立赞英魂。

在红安烈士陵园,印入眼前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那些在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

丰耸的纪念碑向我们诉说着革命时期的一桩桩事迹。

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用鲜血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教育我们在实践中要增强“四个自信”,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参观李先念纪念馆和董必武纪念馆,深切了解了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为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绩。

两位将军出身于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心怀国家,忧国忧民,拥有了伟大而平凡的人生。

感受到他们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激励着大家前行的脚步。

学习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

不拿穷人一针一线,不拿穷人粮食,对穷人态度要和蔼红军纪律写在一面墙上,让人难以忘记。

他们处处想着老百姓,当时的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直接反映出党指挥的革命斗争深受老百姓的拥护。

当代的我们要坚持一心为民的理念,才能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

【篇四】7月1日,潘塘街中心小学党支部率领全体党员27人(包括退休老党员)到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和李先念故居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庆祝建党96周年。

全体党员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碑前,面对着庄严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坚定党员信念。

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每个展厅。

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像是在讲述着一个个战斗故事,历史的一幕幕在大家眼前浮现。

青年党员们感叹到“没想到红安还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先烈们没有精密的装备与敌人对抗,即使只有简陋的马管枪,只有最简单的大刀、长矛,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鲜

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那样的无私与伟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忆,去学习。

”党支部书记喻修义希望全体党员不忘当初入党誓言,继续发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为学校发展壮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号召全体党员立足岗位,践行履职尽责承诺,做一名合格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校长肖修泉号召全体党员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在工作中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

81岁的老党员李昌金老校长,在回程的大巴上,深情地写下了了这样的诗句“潘小支部有举荐,七一前夕去红安。

瞻仰先烈拥护党,党员先锋永不变。

革命摇篮有黄安,黄麻起义是震撼。

建立农村根据地,毛主席的大创建。

故地重来何所见,烈士祠堂换新颜。

庄严肃穆听介绍,不忘初心常纪念。

”李老的精神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年轻党员敬佩,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信念和对党的热爱之心。

此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身边的红色英雄事迹,全体党员受到了一场生动的党性教育,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备受鼓舞。

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了和战斗力,更加坚定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大地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