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PPT课件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和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
2、材料分析题
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运用时贸机制的需 要,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国家经贸 委设立了国内产业损害调查局,外经贸部设立了 世贸组织司、中国政府世贸组织咨询局和公平贸 易局,国家工商总局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 这些机构已陆续开展工作。
请结合视频思考: 我国人民法院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涉及几级法院?
审 判 权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 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 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 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 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 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检察机关 审判机关
பைடு நூலகம்
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军事机关
政治
全国人 大通过 的法律 和决议
经济 文化 社会 司法审判 司法监督 军事
行政工作
国务院
一府两院
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一、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
朗读引言完成: 下列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有: ① ④ ①人民法院 ②公安机关 ③人民政府 ④人民检察院
近现代国家一般都要设立哪些国家 机关?
想一想?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我国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国家主席 中 央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 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大常委会
国务院 各个部、委 地方各级人 各地方各级 大及常委会 人民政府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地 地方各级 地方各级 方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三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以后的产物。
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三种不同的诉讼之间的主要区别是:(1)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问题;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附: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第一,起诉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主体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或组织;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外,一律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被害人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第二,打诉讼中遵循的某些原则不同。
如民事诉讼中有调解原则、处分原则、辩论原则;刑事诉讼中则不能调解(刑事自诉案件除外),当事人也不享有处分权。
地方政府结构

法院体系
最高法院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其 他 专 门 法 院
石 油 法 院
农 垦 法 院
森 林 法 院
海 事 法 院
铁 路 运 输 法 院
高级法院
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 直辖市内设立
军 事 法 院
省、自治区辖市的
自治州内的
专门法院根据需要设置
中级法院
县和(县级)市的 自治县的 市辖区的 基层法院
按照行政区划设置
浙江
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 陕西 甘肃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1979.12
辽宁
贵州 宁夏 湖北 河北 吉林 天津 海南 重庆
1980.1
1980.1.15 1980.1.15 1980.1.17 1980.2 1980.4 1980.6 1988.8 1997.6.18
省份 时间 省份 时间
西藏
青海 新疆 河南 北京 江苏
1979.8.14
1979.8 1979.9 1979.9.12 1979.12.13 1979.12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江西 上海 安徽
1979.12.25
1979.12.26 1979.12.26 1979.12.27 1979.12.29 1979.12.31
山东
1979.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根据各地提供的数据汇总)
2.各级地方政府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政府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 机关的执行机关,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对上 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大诉讼法区别不同点对照

(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刑事诉讼:1•危害国家安全案;2•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民事诉讼1•重大涉外案件(标的大或案情复杂或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众多);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3•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海事海商,专利纠纷,重大涉港澳台民事案件,标的大或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
行政诉讼:1.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专利申请案,宣告专利无效或维持案,强制许可案);2.海关处理案(纳税和行政处罚案);3.对国务院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4•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且基层法院不适宜审理,共同诉讼、集团诉讼,重大涉外行政,涉港澳台,其他)。
(二)地区管辖刑事诉讼:1•犯罪地(即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居所地)为辅;2•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3•特殊情况的管辖。
民事诉讼: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2•离婚管辖的特别规定;3•特殊地域管辖(9种);4•专属管辖: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
行政诉讼:1•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经复议改变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三)管辖权向下转移刑事诉讼:不能民事诉讼:能行政诉讼:能四)受理及向被告人(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刑事诉讼:1•公诉(普通程序):7日内决定受理,将检察院起诉状副本开庭前10日送达被告人并告知可委托辩护人;2•公诉(建议按简易程序):3日内受理;3•自诉:2至15日受理。
民事诉讼: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
被告收到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收到后5日内送达原告。
起诉建议书和起诉意见书的区别

起诉建议书和起诉意见书的区别一、引言在诉讼活动中,起诉建议书和起诉意见书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书。
它们在内容、目的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起诉建议书和起诉意见书的区别。
二、起诉建议书起诉建议书是由律师或法律顾问撰写的,目的是向委托的当事人提供关于起诉的建议。
起诉建议书包含以下内容:1.案件分析:起诉建议书首先会对案件背景、事实和证据进行详细分析。
律师会就案件的可行性和证据充分性给出评估。
2.法律依据:律师会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款,说明起诉的法律依据。
这有助于委托人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情况,并决定是否起诉。
3.诉讼程序:起诉建议书还会详细解释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的时间、地点、递交材料的要求等。
这有助于委托人了解诉讼的各个环节。
4.风险评估:律师会就诉讼进行风险评估,说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同时,律师还会给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5.建议和选择:最后,律师会给出关于起诉的建议和具体操作步骤,包括选择法院、填写诉讼文书、准备证据等。
这有助于委托人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起诉意见书起诉意见书是由法院或检察院的相关人员起草的,目的是为法院提供关于起诉的意见。
起诉意见书包含以下内容:1.案件摘要:起诉意见书会对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摘要,包括当事人、起诉的事实和罪名等。
这有助于法院了解案件的背景。
2.证据分析:起诉意见书会对案件涉及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辨证。
法院相关人员会就证据的充分性、证明力和合法性进行评估。
3.法律评估:法院相关人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的法律性质、罪名和适用法条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起诉意见:最后,法院相关人员会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评估,提出是否建议起诉以及起诉的具体要求。
这是法院做出起诉决定的重要参考。
四、区别与联系1.撰写者不同:起诉建议书由律师或法律顾问撰写,而起诉意见书由法院或检察院的相关人员起草。
2.对象不同:起诉建议书是为律师的委托当事人提供起诉建议,而起诉意见书是为法院提供起诉的意见。
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作用. , 将 监 督和 制 约 两种 手段 结合起 来 , 相 互作 用 , 才能保 证 司法权规 范、 健康 、 合 法、 高效 运行 。 关键词 : 宪法 关 系 ; 诉讼 监督 ; 诉讼 制 约 ; 司法职权 配置
一
、
引 子
实、 论 证充 分 , 既有 历 史 的 厚 重 感 , 又有 现 实 的针 对
法院、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是我国宪政 体制中的基本问题 , 涉及到司法 职权配置 、 司法程序
性, 是2 0 1 1 年韩教授在宪法学研究领域 的一部力作。 该文对深刻理解和把握三机关之间的宪法关系 , 推进 司法改革 , 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
际 运作模 式 的分 析 , 提 出 了对 法 院 、 检 察 院 和公 安 机
关关系的合宪性调整思路。 ②文章 视野开 阔、 资料详
范不仅包括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 还包括其他一
作者 简介 : 张翠松 , 法学博士 , 北京市人 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研 究室干部( 北京 。 1 0 0 0 7 8 ) 。 该文的作者为韩大元、 于文 豪, 因讨论的方便 , 文中 仅 以第一作 者作 为代表 。 ② 参见韩 大元 、 于文 豪: 《 法院、 检 察院和公安机 关的宪法关系》 , 栽《 法学研 究》 2 O 1 1 年第 3 期。 ③ 据笔者所查阅到的资料, 目前大多数学者持这种广义观点。相关文章参见粱忠前: 《 论宪法关系》 , 栽《 法律科学》 1 9 9 5# - g 1 期; 王向 明: 《 试论 宪法关 系和 宪法规 范》 , 栽《 当代 法学》 1 9 8 8 年第3 期等 。
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再审由检察院以哪个部门派员出庭再审人民检察院出庭

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再审由检察院以哪个部门派员出庭再审人民检察院出庭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再审由检察院以哪个部门派员出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按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
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十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
《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对接到开庭通知后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抗诉书交给哪一级法院?有哪一级检察院出庭支持抗诉?如果是一审判决生效的,由一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也就是说抗诉书交给一审的上一级法院,稜出庭支持抗诉时一般上级检察院委托一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
如果是二审判决生效的,则由二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也就是说抗诉书交给二审的上一级法院。
一审的检察官再审时还能出庭公诉吗? 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请问,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刑事案件的再审时,应当于几天之前通知人民检察院出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九条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应当进行下列工作:(二)将再审决定书 申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三十日前,重大、疑难案件至迟在开庭六十日前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五)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七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中申诉人不到庭应如何处理所谓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审判人员有违法行为,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
【司考】考点之审判监督程序(星考点)

基本概念1.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指法院、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予以提出并由法院对该案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2.一事不再理原则(大陆法系):指对同一行为,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对行为人再行追诉和审判。
3.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英美法系):是指一个人不能因同一行为或同一罪名受到两次或多次审判或处罚。
重点考点详解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一)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1.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无论是否已经执行完毕。
2.审判监督程序必须有法定的理由,即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
3.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
4.重新审判案件的法院和审理程序,因提起主体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1.审理对象:申诉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上诉是尚未生效的判决裁定。
2.提起的理由:申诉是因为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二审程序对上诉没有限制,对抗诉理由作了限制即一审裁判确有错误。
3.提起主体不同:最高院、上级法院、本院院长和审委会以及最高检、上级检察院都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二审程序只能由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或授权的辩护人、近亲属和与一审法院同级的检察院。
4.审理程序不同:审判监督程序根据原来是第一审案件还是第二审案件而分别依照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进行。
第二审程序只能按照二审进行审理。
5.审理案件的法院:审判监督程序可能是原审法院也可以是任何上级法院,二审程序只能是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
6.审理的结果能否加重被告人的刑罚:除检察院抗诉的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只针对部分原审被告人的,不得加重其他同案原审被告人的刑罚。
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在只有被告人一方提起上诉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我国刑诉法均未确立1.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前提是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主要功能是通过防止法院对同一事实作出前后矛盾的裁判,以维护司法的威信,保证法秩序的安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检察院和法院的职能区别简单来讲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
法院和检察院的区别:
1、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是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机关。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批准逮捕,其自侦案件的侦查,以及审查起诉,和所有公诉案件的提起公诉与出庭作控方。
2、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其主要职责是依法行使审判权,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判。
法院与上级法院之间是审判监督关系,不是检察院之间的领导关系。
3、法院与检察院的主要联系是检察院有权依法监督法院的审判过程,并对法院的违法审判有权提出纠纷意见与提出抗诉等。
4、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检察院和法院以及公安是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安机关是侦察机关,检察院是监督和刑事起诉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一个案子立案以后,由公安机关侦察,收集证据,如果认为要起诉就把所有案卷资料移送至检察院,如果检察院审核后决定起诉,就由检察院起诉,由法院审判.这是对于刑事诉讼来说的.另外,检察院自己对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案件有侦察权.可以自己立案侦察起诉.而对于公安机关的侦察工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检察院是监督的作用.对于民事和行政案件,检察院可以通过当事人申诉或法院审判委员会反映向法院抗诉.总的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就是一个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辩护方和法院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关系.检察院这个时候是控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