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鱼池怎样养鱼范文
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与技巧1. 哎呀,想要养好鱼塘里的鱼,首先得选好鱼苗呀!就好比你要挑个好选手参加比赛一样。
你想想,要是挑了些病恹恹的鱼苗,那能养得好吗?所以一定得瞪大双眼,仔细挑选健康活泼的鱼苗。
比如说,那些游起来有力、鳞片完整的就是不错的选择哟。
2. 水质那可是养鱼的关键呐!这就像人生活的环境一样重要。
你能想象自己天天待在脏兮兮的环境里会舒服吗?鱼儿也一样啊!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保持水的清洁和适宜。
别偷懒哦,不然鱼儿可就遭罪啦!像及时清理水中的杂物、合理换水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3. 饲料也不能乱喂呀!你会随便给孩子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肯定不会嘛!给鱼喂饲料也得有讲究,要根据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而且要注意投喂的量和时间,别撑着它们,也别饿着它们。
就像按时按点给孩子做饭一样,要有规律。
4. 夏天热的时候可得注意防暑降温哟!这跟人怕热一个道理呀。
你可以给鱼塘增加一些遮阳的设施,或者采取一些降温措施,让鱼儿能舒服点。
难道你看着它们热得不行还不管不顾吗?比如搭建凉棚或者使用冷却设备,可别小看这些办法哦。
5. 预防疾病也很重要哇!等鱼儿生病了再来治就晚啦。
就像人要提前打预防针一样,我们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定期给鱼塘消毒,观察鱼儿的状态,一有不对劲赶紧想办法。
别等到鱼儿都病得不行了才着急哟!好比发现孩子有点咳嗽就赶紧预防加重一样。
6. 还有哇,别小看了日常的巡查和管理哦。
这就像你每天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好好的一样。
要经常去鱼塘看看,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鱼塘养好哟!每月至少得去个好几次认真查看呢。
我觉得呀,只要用心做好这些方面,就一定能把鱼塘的鱼养得健健康康、肥肥壮壮的!。
鱼塘养鱼技术

池塘高产养鱼技术一、池塘养鱼如何实现稳产高产1、鱼池。
鱼池本身条件的好坏,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一个关键。
高产鱼池要求水深、水宽、水活。
水深一般要达到2-3米,因深水能充分利用立体水域,便于分层养鱼,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密养。
水宽以10米左右为宜,水面经风吹动,能自动增氧,改善水质,同时饲养管理与捕捞也比较方便。
水活,就是要求池水能灌能排,达到“肥、爽、活”的标准,解决因放养密度提高,大量投饵,池水易引起缺氧的矛盾。
2、鱼种。
大规格、多品种的优良鱼种,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
现在,一般高产鱼池,要求做到品种齐全(多达七、八个品种),规格合理。
放养技术,已把主养草鱼,配养鲤、鲫、鳊,带动链、鳙鱼的养殖方法,改变为吃食鱼(草、青、鲤、鲂等)和肥水鱼(鲢、鳙、鲫等)并重放养,注意巩固提高吃食鱼,侧重挖潜发展肥水鱼的新的养殖技术。
放养鱼种的规格要做到“三代同塘”,也称“宝塔式”放养,就是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大、中、小鱼同时混养在一个塘里,重点抓住二龄的大鱼种(甚至有放三龄鱼种),如花白鲢有放半斤以上和二、三两的二龄鱼种,套养一两左右的一龄鱼种;鲤、鲫、鳊鱼采用大规格的冬片鱼种和夏花鱼种相结合的放养方式。
这样,既保证当年能有一定数量的大鱼起捕上市,而且可为翌年放养提供50%左右的大鱼种。
根据外地高产经验,单产要求提高,放养鱼种的重量和尾数也要相应增加,大体标准是:要求亩产500斤(净产),放养鱼种为600尾,重量150斤;亩产1000斤的,放养鱼种为900-1200尾,重量为200-220斤;亩产1500斤的放养鱼种为1500-2000尾,重量为300-400斤;(鲫鱼和轮放的夏花鱼种均未算在内)。
这里提出的鲫鱼,它有食性广,抗病强,适应肥水的特点,在成鱼池中,每亩搭配放养鱼苗1000尾或越冬小鱼种400尾,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是高产鱼塘值得重视的一个鱼种。
3、饵料。
养鱼要高产,饵料是保证。
“只放不喂,等于白养”。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是一种受到广大农民青睐的养鱼方式,它比城市养鱼更具有特色。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非常容易,而且成本低,因此深受农民喜爱。
首先,要想养鱼,首先要建设一个有效的鱼塘。
一般情况下,农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建立鱼塘,然后用木头建筑围墙,再放入水源,并且在里面栽种草,以防止鱼类捕食。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鱼种,可以根据地区的气候、水源以及鱼塘的环境选择恰当的鱼种。
一般来说,在农村的鱼塘里养的鱼类较多,如草鱼、鲫鱼、鲤鱼、鳜鱼等,这些鱼类不仅容易养殖,而且收获率也很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
最后,在鱼塘里养鱼时,要注意控制水质,定期换水,以及添加营养物质和抗病药物,确保养鱼的质量。
总之,农村鱼塘养鱼技术受到农民的欢迎,它既简单又实用,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
只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就可以轻松实现高效的养鱼。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乐趣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
然而,要想成功养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合的鱼种是成功养鱼的第一步。
不同的鱼种对水质、温度、氧气等环境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自己的池塘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鲤鱼、鲈鱼、草鱼等都是比较适合在池塘中养殖的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长速度也比较快。
其次,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也是养鱼的关键。
定期清理池塘杂草、残渣和废弃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同时,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另外,合理投喂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投喂要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来合理控制,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的量要适量,避免造成水质污染。
同时,要选择适合的饲料,保证鱼儿的营养需求。
此外,定期检查鱼儿的健康状况也是养鱼的重要工作。
观察鱼儿的行为、食欲、鳃的颜色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定期进行鱼类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最后,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养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养殖,不仅可以提高养鱼的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池塘养鱼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养殖活动,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取得丰收和快乐!。
池塘养鱼实施方案

池塘养鱼实施方案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不仅有助于提供鱼类的食物资源,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在实施池塘养鱼方案之前,必须对养殖环境、鱼类品种、饲料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
以下是一份1200字的池塘养鱼实施方案,供您参考。
一、养殖环境准备1. 池塘选择:选择适宜养殖的池塘,池塘面积应根据鱼类品种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
池塘底部应坚实、无积水渍,便于池塘清淤和鱼类生长。
同时还需要保证养鱼水源的供应和排水系统的畅通。
2. 池塘整修:对池塘进行整修,清除杂草、杂物和底泥。
修剪周围的植物,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如果需要,可在池塘四周搭建防护栏或篱笆,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3. 池塘补水:根据养鱼规模和水源情况,确保池塘有足够的水源供应。
在池塘补水前,应先处理水质,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
4. 池塘排水:为了保持池塘水质,定期进行池塘排水。
排水后,可以进行水质检测,重新调整水质,确保养鱼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二、鱼类品种选择1. 了解市场需求:在选择鱼类品种时,需要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
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以提高销售和收益。
2. 鱼类适应性评估:选择适应当地水质和养殖条件的鱼类品种。
考虑到当地气候、水温、水质及饲料供应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的鱼类品种。
3. 多样化种类: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可以结合养殖规模,多样化选择鱼类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饲料和管理1. 饲料供应:选择适合鱼类品种的饲料,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
同时要进行饲料供给的科学管理,注意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的控制。
2. 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检查池塘中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疾病和问题。
如果有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3.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和调整池塘的水质,注意水温、氧气含量、pH值等参数。
通过水质管理来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和健康水平。
2019年鱼池怎样养鱼范文.doc

2019年鱼池怎样养鱼范文篇一:精养鱼池养鱼技术精养鱼池养鱼技术20XX年10月12日14:37来源:农博网?关键字:精养鱼池养鱼技术文章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和城郊利用荒水和沼泽地进行人工挖成精养鱼池的发展,池塘养鱼的总产量和单产都有显著的提高,并成为农村和城郊人民治穷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放养前的准备?.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和城郊利用荒水和沼泽地进行人工挖成精养鱼池的发展,池塘养鱼的总产量和单产都有显著的提高,并成为农村和城郊人民治穷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放养前的准备1、修整鱼池。
已连续几年养过鱼的成鱼塘,每年利用池塘冬修清整一次。
挖去过多的污泥,清除杂草、杂质,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池埂,疏通注排水渠道,设置栏鱼栅等。
2、清塘消毒。
在鱼种下池半个月前,气温稳定3-5℃以上对鱼塘进行药物清塘(也可利用冬季排干水越冬,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曝晒清塘,以清除和杀灭池中残存的野杂鱼、贝、藻类、水生昆虫和各种病原体等鱼类敌害。
常用的方法有:生石灰化水清塘、漂白粉清塘和敌百虫、五氯酚钠等农药清塘。
3、注新水施基肥。
在清塘消毒7天后(待药效基本消失后)鱼种放养前7-10天灌注70-80厘米深的新水,并每667平方米(每亩)投施300-400公斤经过堆沤发酵或加生石灰杀灭病菌的粪肥类作基肥,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鱼种。
二、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
自行培育鱼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因此,鱼种应致力于自给。
主要办法是在成鱼池里雄厚套养鱼种。
2、鱼种的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一般草、鲢、鳙、青鱼种以12-19厘米为好,鲤、鲂鱼6-12厘米为好,如果是轮捕轮放,则应放一定数量比例的斤两鱼种。
3、放养密度。
精养鱼池水源好、水质肥、铒料丰富,以养鲢、鳙鱼为主,适当搭养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一般每667平方米(每亩)放养400-600尾。
如放养罗非鱼等热带鱼,密度可增加。
4、放养温度。
鱼种投放应选择气温在5-10℃之间的晴天,温度过高或过低,容易使鱼种在捕捞、操作、搬运时冻伤和碰伤。
鱼养殖记录范文

鱼养殖记录范文日志一日期:2024年1月1日天气:晴池塘水量:1000立方米养殖种类:草鱼、鲤鱼、鳜鱼今天是鱼养殖的第一天,我们选择了草鱼、鲤鱼和鳜鱼这三种常见的养殖品种。
在早上,我们首先对池塘进行了清理,并检查了池塘内的底部泥沙情况。
随后,我们调整了水质参数,保持PH值在6.5-9之间,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小于0.2mg/L,硝酸盐小于40mg/L。
为了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我们安装了一个氧气泵,并设置了适当的氧气流量。
在中午时分,我们投放了3000尾草鱼、2000尾鲤鱼和1000尾鳜鱼。
我们为它们准备了充足的饲料,其中包括鱼类专用颗粒饲料和饵料。
此外,我们还加入了一些人工合成饵料来增加鱼类的食欲。
我们观察到鱼类对饵料的摄食情况非常良好。
晚上,我们再次检查了池塘中的水质参数,并对其中一部分水进行了更换。
鉴于今天的养殖环境较为稳定,鱼类行为活跃,我们对养殖进程持乐观态度。
日志二日期:2024年1月15日天气:多云池塘水量:1000立方米养殖种类:草鱼、鲤鱼、鳜鱼已经养殖了两个星期了,鱼类的生长状态非常良好。
我们每天定时投喂饲料,每次饲喂时间为早晨和下午各一次。
在每次投喂前,我们会测试水质参数,确保水质健康。
根据测试结果,pH值在7-8之间,氨氮小于0.3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硝酸盐小于30mg/L,这些参数都处于最佳范围内。
我们还定期检查池塘的水温,发现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此外,为了提高防病能力,我们在水中添加了一些预防疾病的化学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健康。
鱼类的生长情况良好,体型逐渐增大,鱼鳞光泽亮丽。
我们对于这一段时间的养殖进展感到满意,但还需要继续保持饲养环境的良好状态。
日志三日期:2024年1月30日天气:阴雨池塘水量:1000立方米养殖种类:草鱼、鲤鱼、鳜鱼近几天天气转阴雨,对于鱼类的养殖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由于降雨,池塘中的水位有所上升,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将多余的水排出。
池塘养鱼方案范文

池塘养鱼方案范文
一、开垦范围:
池塘养鱼应选择无污染的地区,地形面积要充足,以满足水量及空间
需要,此外也需要考虑湖水的水源及防灾等环境因素。
二、池塘整体设计:
1.水池形状:池塘养鱼时应考虑池塘的形状,一般池塘的形状选择的
多为圆形,因为圆形的池塘可以有效收集水,且池塘四周的表面积稳定,
更容易进行日常的维护及保护。
2.池塘排水系统:池塘养鱼时,为了协调水位及水质,需要有一套合
理的排水系统,常用的排水系统有入河排水及蓄水池。
3.池塘围垦:池塘养鱼时,为了保护池塘及鱼类,围垦通常采用石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以增加池塘的抗风性及防护效果。
三、池塘装饰:
1.水草:池塘养鱼时,除了提供池塘美观外,还可以有效提升水体水质,常见的水草有水芹、藻类、水龙、虾草等。
2.水植物:池塘养鱼时,水植物可以提供生态栖息环境,常见的水植
物有芦苇、水芭、鸭跖草等。
3.石头礁:池塘养鱼时,石头礁可以提供鱼类安全的栖息环境,常用
的石头有孔雀石、火山石、河布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鱼池怎样养鱼范文篇一:精养鱼池养鱼技术精养鱼池养鱼技术20XX年10月12日14:37来源:农博网?关键字:精养鱼池养鱼技术文章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和城郊利用荒水和沼泽地进行人工挖成精养鱼池的发展,池塘养鱼的总产量和单产都有显著的提高,并成为农村和城郊人民治穷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放养前的准备?...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和城郊利用荒水和沼泽地进行人工挖成精养鱼池的发展,池塘养鱼的总产量和单产都有显著的提高,并成为农村和城郊人民治穷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放养前的准备1、修整鱼池。
已连续几年养过鱼的成鱼塘,每年利用池塘冬修清整一次。
挖去过多的污泥,清除杂草、杂质,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池埂,疏通注排水渠道,设置栏鱼栅等。
2、清塘消毒。
在鱼种下池半个月前,气温稳定3-5℃以上对鱼塘进行药物清塘(也可利用冬季排干水越冬,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曝晒清塘,以清除和杀灭池中残存的野杂鱼、贝、藻类、水生昆虫和各种病原体等鱼类敌害。
常用的方法有:生石灰化水清塘、漂白粉清塘和敌百虫、五氯酚钠等农药清塘。
3、注新水施基肥。
在清塘消毒7天后(待药效基本消失后)鱼种放养前7-10天灌注70-80厘米深的新水,并每667平方米(每亩)投施300-400公斤经过堆沤发酵或加生石灰杀灭病菌的粪肥类作基肥,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鱼种。
二、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
自行培育鱼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因此,鱼种应致力于自给。
主要办法是在成鱼池里雄厚套养鱼种。
2、鱼种的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一般草、鲢、鳙、青鱼种以12-19厘米为好,鲤、鲂鱼6-12厘米为好,如果是轮捕轮放,则应放一定数量比例的斤两鱼种。
3、放养密度。
精养鱼池水源好、水质肥、铒料丰富,以养鲢、鳙鱼为主,适当搭养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一般每667平方米(每亩)放养400-600尾。
如放养罗非鱼等热带鱼,密度可增加。
4、放养温度。
鱼种投放应选择气温在5-10℃之间的晴天,温度过高或过低,容易使鱼种在捕捞、操作、搬运时冻伤和碰伤。
三、饲养管理1、经常巡塘,观察鱼的动态。
鱼种入池后,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其内容有:①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②掌握水质变化;③观察池鱼有否浮头及浮头程度。
尤其是高温低压天气(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7℃。
日平均气压≤990hpa,夜晚风小)或强对流天气情况更应注意池鱼浮头。
如若发现池鱼浮头,最好的办法是向池塘灌注新水。
2、根据不同季节温度,适时合理追肥、投饵、灌注新水。
实践证明,鱼类本身的生长速度在气温上升季节(4-7月)比气温下降季节(8-11月)要快3-4倍。
因此,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在气温呈上升季节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投饵、施肥、充分满足鱼类生长需要(投饵量占全年的54%,施肥为全年的77%),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⑴适时追肥。
追肥的原则是“少施、勤施”,以保持池水的最适肥度。
由于温度越高,肥料分解越迅速,耗氧量越大,因此,在7-8月可不施(或适当少施),在气温呈上升季节,(4-6月)可多施,若施粪肥类,每月每平方米(每亩)施200-300公斤,但在温度呈下降季节(9月以后),则适当施肥,每月每667平方米(每亩)施100-150公斤。
⑵坚持“四定”、“四看”,合理投饵。
每个池塘的年总投饵量,应根据放养品种、预计鲤鱼产量、饵料系数、不同季节温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实施要根据“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四看”(看季节温度、看水色、看天气、看鱼吃食情况)的原则。
当气温在14℃时开始投饵,按2-5%的鱼体重作为每日投精饲料量,每天两次;当气温在25℃以上时(鱼类生长旺季)每天投精饲料3次,投青草1-2次。
另外,可根据鱼类吃食情况而调整投饵量。
投饵后鱼很快吃完,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反之则减少。
⑶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当气温在15-28℃时,每10-20天加水一次;当气温在28℃以上时,每3-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厘米左右,使池水保持爽洁。
3、及时防治鱼病。
气温在20-26℃时,各种鱼病最容易发生,因此,在这时期,要抓好鱼病预防,进行药物消毒。
具体方法是:①每5-7天用1-2ppm(50-100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或0.7ppm硫酸铜、或生石灰交替泼洒食场和池边;②每3-5天用1-2ppm的漂白粉浸洗青饲料ppm;③此外,在鱼种放养时用20ppm浓度的高锰酸或100ppm 硫磺铜漂白粉合用浸洗鱼种20-30分钟,以杀灭鱼种病菌,防止鱼种带病菌下池。
篇二:鱼池养鱼鱼池养鱼1、水里是否养有水草?如果没有,建议养点。
一是可以给鱼藏身之处,二是净化水质,三是提供氧气。
2、烂尾巴和长毛毛,我估计是鱼得了水霉病,建议你彻底清洗水池,消毒+暴晒,不然那玩意会继续杀你的鱼,以前我鱼池就发过一次这个病,我先是把得病的鱼隔离,后来还是陆续都着了。
最后没得办法,放水,彻底清洁+消毒+晒几天,才好了。
不过你经常把钓的鱼放进去,估计以后还会长这个东西。
毕竟外头的鱼,你不晓得它身上带这个细菌没得。
3、你是在顶楼,建议你不光在水里养水草,最好安个假山在里头,顶楼没得档太阳的地方,太阳直晒鱼着不住。
4、增氧设备和过虑装置个人不建议,毕竟你三个平方的鱼池+60公分深,完全不需要那些东西,一般的设备满足不了。
你可以根据鱼池清况,在下大雨的时候放点水,顺便把底部清洁一下。
再由雨水把它装满,我都是这样。
这个工程每年只进行一次即可,其余时间可以不管它。
5、暂时就是这些,我那个鱼池都用了十来年了,当时修好后就是任由雨水把它装满,放了半个月才装的鱼。
篇三:如何在池塘养鱼致富农民如何在池塘养鱼致富农民朋友如何利用池塘养鱼致富,想要进行池塘养鱼,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主要用人工方法繁殖鱼苗(见鱼类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见鱼类苗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3个主要阶段。
池塘养鱼的鱼种规格要根据不同鱼种的较佳生长阶段、当地气候条件、养殖技术水平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加以确定。
农民朋友通常通常采用的鱼种规格为草鱼100~500克、青鱼500~800克、鲢50~300克、鳙50~500克、鲮15~50克、鲤15~50克、鳊或鲂15~50克、鲫15克左右。
池塘养鱼的养殖技术的要点如下:混养和密养即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这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与单养一种鱼类比较,不但可以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需要的饵料种类不一,还能充分地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
如青鱼和鲤食螺、蚬等底栖动物;草鱼和团头鲂食草,但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很差,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的茎、叶细胞,能起肥水作用,培养浮游生物和提供丰富的悬浮有机物;鲢、鳙则以浮游生物为食。
若将这些鱼类混养,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饵料资源,又防止了水的富营养化。
此外,鲤、鲫、鲮、非鲫均有取食残屑物质的特点,它们在觅食时翻动塘泥,可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混养中各种鱼之间也有争食、挤占生活空间等矛盾,通常可采用控制某些鱼类的放养量、对某些鱼类提早收获、放养规格不同的鱼种等方法来加以避免或缓和。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了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
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则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池塘养鱼的方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
1,水(深、宽、活、鲜),即要求适合的水深;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不漏水,有完备的进出水、排灌设备;宽敞的水面;有适当的淤泥深度(20~3o厘米)。
2,种(良种体壮),鱼种是养鱼的物质基础,是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养殖上对鱼种的要求是:抗病力强、食性广。
生长快、肉味鲜美、苗种来源方便,体质健壮。
3,饵(饵料充足)即保证饵料、肥料的供应,饵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含蛋白质高,广辟饵料、肥料来源,多种经营.合理投饵、施肥,投饵实行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定质:对饲料的质量要求精而鲜,“精”除了要适应鱼种和不同发育阶段,投喂营养成分丰富的饲料外,还应从饲料的精细加工着眼。
例如,将粗硬的草类、秸秆打浆和粉碎成粉并经发酵;将大而坚实的饲料浸泡磨碎;将单一饲料制成混合适口的颗粒饲料等。
这样就能将鱼类不爱吃的、营养价值低的饲料变成鱼爱吃的营养价值高的饲料。
“鲜”,是要求保持饲料新鲜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不要喂鱼,有些饲料在喂前还要进行消毒,以防鱼病发生。
定量:就是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时间、有节制地进行合理投饲。
为了保证及时供应饲料,定量投喂,要根据养鱼计划、鱼体增重计划和各种饲料系数,规划好全年的投饲量,然后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等计算出每月计划投饲量。
每日的投饲量可根据天气变化、鱼类的吃食情况、鱼类的活动情况、水质情况来决定。
投饲后很快吃完,要适当增加投饲量,如投饲后长时间吃不完,则应减少投饲量。
天气晴朗应多投,闷热、阴雨天少投或不投;鱼体健壮,游泳活泼时多投,发病期少投或不投;水质瘦时多投,过肥时少投。
定时:投喂在季节上应争取早开始,晚结束,这样可延长鱼类生长期。
在生长期中每天的投饲时间和次数应有一个规定,一般每天3~4次为好。
定位;不论池中放养的密度大小如何,饲料都应投放在设置于固定地点的投饲装置内,供鱼摄食。
浮性饲料,如浮萍、水草、陆草、浮性颗粒饲料等,要投放在浮于水面的饲料框内。
沉性饲料,如豆饼、菜饼、花生饼、混合糖化饲料、硬性颗粒饲料等,要投放在水中的食场上。
将饲料投放在固定地点的饲料框、食台或食场上,既便于检查摄食情况,清除饲料残渣,进行食场消毒等工作,又养成池鱼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同时在鱼病季节可以进行药物挂篓、挂袋、消毒水体,防止鱼病。
施肥实行“三看”,即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活动情况施肥,并贯彻勤施少施原则。
4,密(合理密度),要求在保证商品鱼规格的前提下,根据池塘条件、鱼种数量饲料、肥料的供应、增氧设备和管理水平等,适当增加放养密度。
5,混(多品种混养),要求放养栖息在不同水层、不同饲料基础的各种鱼类,达到立体养鱼,能最全面、最充分和最经济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
6,轮(轮捕轮放),即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生长规律,在饲养中期,分批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以一次放足,分次轮捕,也可分次放养,分次轮捕,或成鱼池捕热水鱼套养鱼种,也可采用多级轮养、双季塘轮养等方式。
7,防(防治鱼病),认真贯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全面预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注意鱼池、鱼种、工具消毒,经常保持鱼池清洁卫生,防浮头、防病、除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