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010年内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第14期

内科, 主治医师【内科学】女性,48岁,问发心前区闷痛1个月,常夜间发作。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 段上抬,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A.长效硝酸甘油 B.心得安 C.潘生丁

D.消心痛

E.地尔硫卓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本题中患者多在夜间发作,且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在缓解期药物治疗首选CCB 类药物,故本题选E。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的特征为静息心绞痛,表现为ST段一过性抬高,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S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及远端血管栓塞的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持续>20min的静息心绞痛、血流动力学受影响(左室功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出现低血压)、心电图上广泛的ST改变以及cTNT阳性。一、药物治疗1、抗缺血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CB CCB为变异性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能有效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目前多使用长效CCB。治疗不稳定性

心绞痛时,硝酸酯类多用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

剂/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剂3、抗凝治疗4、降脂治疗5、ACEI 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我国居民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且死亡率继续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为753142例。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开展,相应的指南和推荐也不断更新。现将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主要新进展总结如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新策略 1.新诊治策略成为了标准 在血管入路选择方面,RIFFLE ACS、STEMI RADIAL、MATRIX 以及RIVAL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患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此外,RIFFLE ACS和RIVAL研究亚组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的死亡率。是否经桡动脉入路适合所有的STEMI病例?其实不然。再灌注的时间是STEMI治疗的关键,导管的直径也影响血管

入路的选择。在心源性休克、动静脉瘘、老年患者等情况下,经股动脉入路是更好的选择。 在支架选择方面,第一代药物涂层支架(DES)远期血栓发生率增加;第二代DES比金属裸支架(BMS)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18年DES成为直接PCI的标准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P2Y12拮抗剂的应用,ATLANTIC研究发现,早期使用P2Y12拮抗剂获益更大。TRITON STEMI和PLATO STEMI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强效的P2Y12拮抗剂。PEGASUS研究建议在特定患者延长 P2Y12拮抗剂的使用时间。 2.新诊治策略改变了标准 血栓抽吸的应用:既往共识推荐在直接PCI时常规进行血栓抽吸。2008年发表的TAPAS试验结果显示,PCI术中进行常规血栓抽吸可改善STEMI患者的再灌注;而2013发表的TASTE试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栓抽吸并没有降低患者30天或1年死亡率;2015年发表的TOTAL试验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术并没有减少180天内发生死亡、再发栓塞、心源性休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5-17T15:26:27.7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作者:穆宝玺刘爱莲[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冠心病患者使用西药与中药治疗的效果,其中中药治疗主要是用汤剂治疗。 (山东省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冠心病患者使用西药与中药治疗的效果,其中中药治疗主要是用汤剂治疗,而西药主要为他汀类药物,具体综述如下。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005-01 1.前言 在冠状动脉中,继发性血栓与易损粥样的斑块破裂是冠脉综合征发生主要机制。经过临床试验与研究指出,中药与他汀类药物有着血浆胆固醇降低作用,在血管平滑肌的细胞增殖、抗炎性的反应与板块稳定促进有着显著作用。 2.中医治疗 2.1 心血瘀阻型患者治疗 心气虚无法促进血液运行,如果患者气滞血瘀或是肝气郁滞,会致使心脉痹阻,继而引起疼痛感。在进行心血瘀阻症状时,主要目的就是通络止痛与活血化瘀。靳光荣应用自拟益气通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以后,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并且研究结果得出这种方式主要是经抗血小板的聚集,加大冠脉的血流量,对患者心绞痛的症状进行缓解。许继艳[1]等人应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所选患者有80例,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00%,并且这种药物可以将患者血液粘稠度降低,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姚鹏等人自拟活血化瘀通心活络汤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持续治疗4个星期,治疗后患者血脂、临床症状、血液的流变学与心电图等都有显著改善,证明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降低血脂,对心肌缺氧和缺血状态进行改善。 2.2 气阴两虚型患者治疗 心血失荣、肾气自半、肾阴亏虚与精血渐衰等均会引发心脉痹阻证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养心安神与益气养阴。杨清华等等应用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时间是4个周,研究结果表示养心通脉方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王瑷萍[2]等人应用自拟益气养阴方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所选患者有45例,治疗总有效率超过70%,证明应用益气养阴法,可以对患者心绞痛的发作进行缓解,并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顾颖敏则应用益气养阴生脉散治疗冠心病患者,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对冠心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寒凝心脉型治疗 阴寒之邪乘虚侵袭、素体阳虚、胸阳不足、寒凝气滞、痹阻胸阳,都会引起胸痹,继而发展成寒凝心脉型疾病,治疗目的就是通阳宣痹与祛寒活血。罗水泉[3]应用通痹温阳逐瘀汤对98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86%,心电图的疗效有效率高达80%,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治疗方式在活血通瘀、温阳散寒方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对心绞痛进行缓解。王秀梅等人应用通阳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心电图疗效的有效率为67%,可见,这种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可推广。 3.他汀类的药物治疗 3.1 他汀类的药物抗炎主要机制研究 就目前而言,国外很多他汀类药物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显示,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有着多向性的抗炎作用。TARA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每天使用40毫克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持续资料六个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变活跃的积分,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红细胞的沉降率水平与血清水平。陈懿[4]等人研究中,应用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能够将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可溶性P-的选择素水平降低,并且可以对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进行下调。另外,辛伐他汀能够降低促炎性因子的水平与血清IL-6、TNF-α、CRP水平,防止炎性反应损害到患者血管壁。斑块的不稳定、冠脉斑块的进展均和血管壁扩展重塑有一定的关系,REVERSAL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了冠心病伴肥胖的危险因素,并且都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CRP与LDL-C的水平,防止斑块发展,使得冠心病病理过程受到影响。 3.2 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的作用 不稳定性斑块破裂预防与斑块是冠状动脉病症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主要因素,而T淋巴细胞与斑块内的巨噬细胞含量是导致斑块发生破裂的关键性因素,一旦斑块发生破裂,会引发急性的冠脉事件。相关研究中指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将斑块体积作用降低,只是效果不够明显,其在斑块稳定代谢过程之中有着重要地位。通常他汀类药物是在减轻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前提下,对平滑肌的细胞与巨噬细胞分泌MMPs进行抑制,将斑块中炎性反应减弱。此外,子啊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脂核中的脂质,提高斑块的机械稳定性,加大胶原含量与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对纤维冒进行稳定。黄涛[5]等人应用动物进行研究,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中膜与内膜中的巨噬细胞,加大胶原的面积,保证斑块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中医与西医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中医旨在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改善患者各项症状。而西医中他汀类药物主要目的是保证斑块稳定性与抗炎,以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应用前景比较广。 【参考文献】 [1]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3(3):111-113. [2]王瑷萍.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484-486. [3]罗水泉.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68-1369.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doc 6页)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列表式,图示式和函数式。 列表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它显示了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是标绘曲线的基础。 图示式: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报告与论文中几乎都能看到,而且为整理成数学模型(方程式)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形式。 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效能指标—分析品质因数) :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精密度 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所得RSD应争取

达到5%以内,但不能超过10%。 批间精密度:是不同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每种浓度配制7-10份,置冰箱冷冻。自配制样品之日开始,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每天取出一份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间精密度也可视为日间精密度。所得RSD应控制在15%以内。 2.准确度 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SD,还应作单独辅料的空白测定。每份均应自配制模拟制剂开始,要求至少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每个浓度测定三次,共提供9个数据进行评价。 回收率=(平均测定值M -空白值B)/ 加入量A×100% 回收率的RSD一般应为2%以内。 3.检测限(LOD) 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为使计算得到的LOD值与实际测得的LOD值一致,可应用校正系数(f)来校正,然后依之制备相应检测限浓度的样品,反复测试来确定LOD。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治疗效果 心绞痛是指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及缺氧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典型特征是心前区疼痛和阵发性胸骨后疼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引起,通常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提升,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为此本组就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其治疗效果进行 探讨与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症状典型,在病症发作时经心电图检查ST段呈低压改变,T 波平坦,不典型发作或静息心电图无变化者,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如诱发心绞痛发作即可立即确诊。其中,男56例,女28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8.41±4.72)岁。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每次100 mg,1次/d,倍他乐克25 mg/次,2次/d,瑞舒伐他10 mg/次,1次/d[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1片/次[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程度高于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在50%~80%之间;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低于50%。 1.4 统计学方法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

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86681013711814537238277022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 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的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8T14:36:42.6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刘贵富 [导读]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兴安5413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用药方案分为常规组(n=65)和联合组(n=65),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分析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患者实施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治疗 冠心病是当前全球多发性慢性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及时改善患者心肌供血,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临床研究证实高血脂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高危因素[1]。而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在以上背景下,本院对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了解抗血栓药物+降脂药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下就治疗过程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患者;征求医院伦理协会同意,自愿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此次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按患者用药方案分为常规组(n=65)和联合组(n=65),常规组患者男34例,女31例;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1.2岁(s=8.7);联合组患者男35例,女30例;患者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1.3岁(s=8.9)。对常规组与联合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冠状动脉血管扩张治疗、机体内平衡调节、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阿司匹林用药方式与常规组相同,另给予患者口服40mg阿托伐他汀钙片(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54)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80%以上,心电图基本恢复;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绞痛发作状况、心电图无明显改善或加重[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状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治疗效果以率表示,X2检验,P <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2.1)d与常规组(5.1±2.5)d相比明显较低,t=4.445,P<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状况分析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的50~70%。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趋势,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冠心病发病率约50/1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死因。一、发病因素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动脉硬化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有:1、年龄、性别:多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一些儿童及青壮年动脉也发现有早期粥样硬化。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但女性更年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2、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B)的增高也是独立的危险因素。3、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的3~~4倍。4、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量成正比。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倍。冠心病患者在糖耐量降低者也常见。6、次要的危险因素尚有:1)肥胖;2)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得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得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

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得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就是一致得,冠心病规范化防治得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二、冠心病得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简称,就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得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得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 O)发表得“缺血性心脏病”得命名与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与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得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硝酸甘油治疗,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硝酸甘油。其能更好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关键词】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叶酸;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结果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最常见的是心绞痛。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在欧美国家,冠心病导致猝死、劳动力丧失、经济损失多于其他疾。本院2010--2011年,采用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并与常规硝酸甘油注射液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WHO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选择2010-2011年我院心内科所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62—84岁,平均(73.0±11.0)岁。对照组75例,其中男44例,女3l例;年龄6l一83岁,平均(72.0±11.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具有均衡性。 1.2用药方法治疗组给予颗粒口服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30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44nl,静脉微量泵恒速滴注,根据血压调整输注速度,1次/d,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对两组患者积极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脂等。 1.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频率、程度、缓解及消失时间)及心电图ST —T改善情况;150例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症状;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一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心电图改善:显效:静息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目录 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三)计量器具的检定 (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六)药典基本知识 二、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实验二醋酸可的松中其它甾体的检查 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实验四药物的鉴别与区别 实验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溶液的含量 实验六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的含量 实验七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实验八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 实验九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 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一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实验十二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 实验十三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片剂的含量 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 实验十八胃蛋白酶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九尿中咖啡酸的比色分析 实验二十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实验二十一血清中氨茶碱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二十二血清中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二十三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实验二十四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比色测定 三、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 (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 (二)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三) 阿司匹林栓 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 (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 (二)对乙酰氨基酚片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一)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 (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四、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药物的鉴别实验 实验二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 实验三药物滴定分析实验 实验四药物紫外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五药物的色谱定量分析实验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作者:

-----------------------日期: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列表式,图示式和函数式。 列表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它显示了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是标绘曲线的基础。 图示式: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报告与论文中几乎都能看到,而且为整理成数学模型(方程式)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形式。 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效能指标—分析品质因数)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精密度 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所得RSD应争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 1、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内经》中就有“心病”,《难经》中有“厥心痛”、“真心痛”,《金匮要略》有“胸痹”,《医林改错》中有“胸痹心痛”等记述,名称之多,给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带来一定难度,影响学科发展。因此,国家曾召开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西医的“冠心病”相当于中医“胸痹”的新观点。中医认为,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指出:“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心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医门法律》云:“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2、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1 心血瘀阻 [病因病机]: 该型是临床员常见的一种。因于寒凝、热结、痰组、气滞等因素,皆可导致血脉瘀滞而为心血痹阻之证。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故作疼痛如绞如刺,而痛处不移,气血相关,瘀血痹阻,则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舌紫暗,瘀斑.皆瘀血之候。由于致瘀原因有别,故有寒凝血痰,热结血瘀、气滞血瘀、痰瘀交结、气虚血瘀等,临床应辩明不同性质之病因,才能更好地遣方用药。尚须注意者.无论何因所引起的心痛,即使临床

上血瘀表现不明显,然心主血脉,“心痹者,脉不通”,故总与“心脉痹阻”的病机相关。其病程短者,邪犯心脉,痹阻不通;病程长者,久病入络,瘀滞不通,皆可成为心脉痹阻之根由。[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兼症]:心悸不宁,眠差。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胸痛甚者,可酌加三七粉、降香、郁金、元胡以活血理气止痛。 若心悸不宁重时,可酌加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灵磁石等镇心安神。 若血瘀轻者,则可改用丹参饮为治。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2 痰浊内阻 [病因病机]:痰为阴邪.其性粘滞.停于心胸,则窒塞阳气,络脉阻滞,酿成是症,痰浊闭阻导致胸痹一证。[主症]:胸闷如窒而痛。 [兼症]:肢重体胖,痰多脘闷,气短。 [舌脉]: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冠心病诊疗指南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发布了最新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的管理指南(下称“指南”),为该领域的诊疗规范作出较详细的推荐,本文将对该新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病理生理及概念 首先指南指出SCAD的病理生理机制为:①斑块相关的心外膜动脉阻塞;②正常或有斑块动脉局限或弥漫的痉挛;③微血管功能障碍;④既往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冬眠心肌导致的左心室功能不全。结合病理生理的机制,概念上该指南的SCAD不仅局限于既往所指的稳定性心绞痛,同时也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后无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情况及痉挛导致的静息发作的心绞痛。 因此,SCAD的人群范围亦随之而扩大:①现有稳定性心绞痛或其他和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的症状,如呼吸困难;②已知以往有冠心病症状,现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且需要定期随访; ③虽首次报告冠心病症状,但通过病史采集明确既往已有类似症状发生;④虽首次报告冠心病症状,但能被归为急性冠脉综合症低危人群,例如现无胸痛、心衰,静息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首先肌钙蛋白)无异常。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病人,例如微血管功能不全或者冠脉痉挛的病人也纳入在内。 二、诊断和危险分层评估 传统胸痛包括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和非心绞痛性胸痛,通过胸痛表现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特征来评估患者罹患SCAD的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PTP)大小,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临床特征将PTP划分为三档,低度怀疑—PTP≤15%,中度怀疑—PTP在15%至85%之间,高度怀疑—PTP≥85%。 新指南指出,检查手段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罹患该病的可能性大小,强调PTP可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及采取何种检查手段,同时根据该可能性及即将进行的检查手段敏感性和特异性,决定是否进行该项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产生出病人的冠心病可能性。 (一)、诊断 1、检查手段的评价和推荐 所有具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在排除持续不稳定性心绞痛后,常规行静息心电图(Ⅰ类推荐,C级证据)、血液生化(首选肌钙蛋白)、静息超声心动图(Ⅰ类推荐,B级证据)、选择性胸部X线检查,同时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新指南提到运动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为45%~50%,特异性为85%~90%;而运动负荷影像学检查特异性略低,约为80%,敏感性较高,约为70%~90%。作为SCAD 的初始诊断手段,运动心电图(ECG)推荐用于未接受抗缺血治疗可耐受运动的中等可能性(PTP 15%~65%)患者(I类推荐,B级证据)患者考虑为缺血性心肌病引起胸痛,如左心室功能尚可(LVEF>50%),则评估患者罹患SCAD的验前概率,低度怀疑者可能为其他疾病或者功能性冠脉疾病,中度怀疑者选择非侵入性检查手段,高度怀疑者直接进行危险分层和药物治疗,有条件者可施行侵入性冠脉造影。 2、冠状动脉CT(CT angiography,CTA) 新指南强调适当的设备(至少64排CT)、患者选择以及患者准备对医师选择CTA有重要提示作用。其敏感性高而特异性相对较低,建议用于SCAD中低可能性(PTP 15%~50%)患者的排除诊断(IIa类推荐,C级证据)。同时,对于中低可能性患者,如负荷试验的结果不能提供肯定性的结论或患者有负荷试验的禁忌证,为了避免侵入性检查,如估计可获得清晰的影像,也可选择冠状动脉CTA(IIa类推荐,C级证据)。该指南不建议冠状动脉CTA 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复查或者无任何冠状动脉疾病征象无症状个体的筛查(III类推荐,C级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