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新)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林霏开( )(3)乐其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1《醉翁亭记》(解析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31《醉翁亭记》(解析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31《醉翁亭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21·湖南常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B.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山野的芬芳。

C.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

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太守谓谁?卢陵欧阳修也.。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醉能同其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

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B2.B3.醉/能同其乐4.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

5.示例:“闲适说”。

选文描写醉翁亭秀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禽鸟之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醉翁亭记》过关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醉翁亭记》过关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醉翁亭记》过关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醉翁亭记》中考过关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

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每个分句停一处)1.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三、重点字词解释:1. 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____________ 深秀: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____________ 4. 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____________ 临:____________ 5. 名.之者谁名:____________ 6.饮少辄.醉辄:____________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__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____________ 9.云归.而岩穴暝.归:____________暝:____________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 1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芳:____________发:____________秀:____________繁阴:____________ 12. 伛偻提携....伛偻:____________提携:____________ 13.泉香而酒洌.洌:____________ 14. 山肴..野蔌.山肴:____________蔌:____________15.非丝.非竹.丝: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 丝、竹:____________16. 弈.者胜弈:____________ 17. 觥筹..交错觥:____________筹:____________18.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____________乎:____________ 19.树林阴翳.翳:____________20.醒能述以.文者以:____________ 21.太守谓谓.谁谓:____________ 四、重点字词归纳:(一)一词多义:1. 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 ②名之.者谁?____________ 2. 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汇编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汇编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醉翁亭记考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醉翁亭记考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醉翁亭记》考点集锦北宋·欧阳修全国视野课内外对比:2019山东枣庄考内容相关的《醒心亭记》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_______今义:心愿,意向;语言文字等的意义(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________ 今义:散发(3)佳木秀.而繁阴古义:________ 今义:清秀2.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①山.【F】行六七里1原意为:山路,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杂然而前.【F】陈者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词用作动词①名.【F】之者谁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故自号.【F】曰醉翁也原意为:名称,称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原意为:快乐,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2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临.【F】溪而渔 __________________(1)临 执策而临.之(《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太守归.【F】而宾客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F】也 _________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 穷.冬烈风(《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重点实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峰回.路转 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守自谓.也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 (3)穷(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云归而岩穴暝.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晦.明变化者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野芳.发而幽香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伛偻提携....伛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泉香而酒洌.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山肴野蔌.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杂然而前陈.2015者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宴酣.2015之乐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弈.2015者胜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苍颜..白发苍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颓然..乎其间者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树林阴翳..阴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太守谓.谁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其.西南诸峰 ____________________(1)其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醉能同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_______(2)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2015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5(4)乎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6. 句子翻译(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6分)(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①峰回路转回:挺拔②太守自谓也谓:对…说B.①云归而岩穴明瞑瞑:管暗②野芳发而幽香芳:花C.①泉香而酒洌洌:清②杂然而前陈者陈:摆开D.①而乐亦无穷也亦:也②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答案:(一)16.A(3分)17.要点: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

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3分)18.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之乐,与民同乐的志超追求。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益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二、《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甲】环滁皆山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

(6分)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2)佳木秀而繁阴秀: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答案:5.B ; 1分 6.①暝:昏暗;②秀:繁荣滋长。

(共1分,每空0.5分)7.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2分)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分)(三)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2)野芳.发而幽香()(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答案:9、(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4)下棋10、C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四)阅读(10分)(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2)醉翁之意( )(3)树林阴翳( ) (4)述以文者(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文:15.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6.《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

17.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

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13、(1)脸色苍老(2)的(3)遮盖(4)用14.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山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

15.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6.与民同乐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7.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C.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D.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1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2013中考题精选(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

(11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⑴翳()⑵念()11.翻译下面语句。

(2分)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2分)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3分)【答案】10.⑴翳:遮盖⑵念:考虑、想到11.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2.抒情议论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