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一、(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7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2 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4 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答案】13.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①像鸟的翅膀一样②情趣③根据④起名,命名。
15. B 【解析】B都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16. ①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二、(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2题。
(共8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晦明变化理至易明B.风霜高洁附庸风雅C.酿泉为酒腐草为萤 D.宴酣之乐行之有效10.本文善用表示转接的词语标记语意转变,使文章脉络清晰。
同学据此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了分析。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乎山水之间也分析:“在乎”表示话题转变,由写景转换为抒情。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分析:“若夫”有举例的意思,转笔描绘四时之景。
C.至于负者歌于途分析:“至于”有递进的意思,由景物转换到人事。
D.已而夕阳在山分析:“已而”表示时间推移,暗示场景发生变化。
1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一句中的“翼然”不仅写出了亭的姿态,也写出了人的心情。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题目]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解释其义。
“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老了,不胜酒力,显得精神颓唐。
B. 太守醉熏熏的样子,既因酒醉,更因与民同乐而陶醉。
C. 太守被贬官至此,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D. 众宾欢饮,更触发了太守心中的失落感,因伤感而显得十分颓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滁州老人小孩兴高采烈地游山正是体现了太守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 写太守的酒宴:酒和菜都取材于当地,不事铺张;宴会上无丝竹管弦之盛,只行令作乐,充分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为政思想。
C. 本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都是写“太守醉”作陪衬,“醉”极即“乐”极。
D. 本段重在叙事,主要是写太守娱情山水,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因政治失意的抑郁。
[题解]第1题。
考查词的辨正并释义。
答案: “临溪而鱼”一句中的“鱼”,应改为“渔”,其义是“钓鱼”(或:“捕鱼”)第2题。
考查对语句理解辨正。
答案:B第3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辨误。
答案:D。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
(共8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临阵脱逃身临其境B.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负荆请罪如释重负C.往来而不绝者连绵不绝弹尽粮绝空前绝后D.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慷慨陈词新陈代谢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理解:欧阳修因为山水而陶醉,所以更想饮酒,因为“酒”在他心中是最美的象征。
【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理解:作者认为举行宴会,畅快喝酒最能表达心情,所以应该远离过于嘈杂的丝竹声。
《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州(chǔ)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láng)B、潺潺(chán)辄醉(zhé)林霏(fēi)岩穴暝(mǐn)C、(lǚ)酒洌(liè)山肴(yáo)野(sù)D、对弈(yì)筹(gōng)阴(yì)颓然(tū)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有误的一项是()A、环皆山也(环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树林阴,鸣声上下(遮盖)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投诸渤海之尾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与泉上者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D、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故自号曰嘴翁也8、译下列句子: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作者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
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
那么《醉翁亭记》在中考阅读题怎么考核?下面跟yjbys店铺一起来复习吧!1.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卒谥文忠。
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原文回答。
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春天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
写夏天景色的句子:佳木秀而繁阴。
写秋天景色的句子:风霜高洁。
写冬天景色的句子:水落而石出。
描写游山盛况,表现太守励精图治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写众宾归后的景象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出自本文的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醉;水落石出;觥筹交错。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第一段中,与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两句话?有人认为,从全文看,“醉翁之意”并不仅仅“在乎山水之间”,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说理由。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人教版九上《醉翁亭记》基础题+中考真题训练答案

《醉翁亭记》答案一、永叔醉翁六一居士三、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峰回路转(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伛偻提携(5)泉香而酒洌(6)觥筹交错(7)苍颜白发(8)树林阴翳2.(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四、1.(1)格外(2)茂盛的样子(3)靠近(4)命名(5)情趣(6)于(7)领会寄托(8)雾气(9)聚拢昏暗(10)香花开(11)开花,这里指滋长(12)弯腰驼背,这里指老人抱着领着,这里指小孩(13)清(14)菜蔬(15)摆开(16)醉醺醺的样子(17)遮盖(18)以……为乐乐趣(19)为,是2.(1)于:①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在”②在③在六、1.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4.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早晨上山,晚上回家,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6.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7.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游人离开,鸟儿们就欢乐起来。
9.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0.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八、(一)【答案】1.自尔/遇事不敢忽也2.(1)清(2)遮盖(3)害处(弊病)(4)曾经3.(1)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2)(欧阳修)多次被贬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
4.B5.不同点:①甲文侧重与民同乐的为官理念,②乙文侧重为政宽简的为官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益阳市(09湖南省)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D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暗(3)行者休于树于:在(4)临溪而渔渔:捕鱼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燕山区(09北京市)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1分)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2)佳木秀而繁阴秀:滋长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温州市(09浙江省)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野芳发而幽香香花(花)(3)朝而往,暮而归傍晚(黄昏、晚上)(4)弈者胜下棋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綦江县(09重庆市)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就(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取名或命名(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钓鱼(捕鱼)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水光山色之中。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5、在第③段中,作者描绘了出游中的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每空l分共3分)。
16、欧阳修游玩山水,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意对即可4分)洛阳市(09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
(共10分)(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④志:记述。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名之者谁名:命名(2)欧阳修谪滁州谪:降职(远调、贬官)18、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3分)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判断句,1分;全句大意,1分。
共2分)20、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2分)饮少辄醉,年又最高(1分) 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1分)(共2分)21、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4分)在滁州时:与民同乐(若答“山水之乐”给1分)在颍州时: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2分)09重庆市22、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或宋(朝代)著名文学家。
(1分)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像鸟展翅的样子”)(2)佳木秀而繁阴(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山肴野蔌(“菜蔬”或“蔬菜)(4)觥筹交错(酒杯)24、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
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分)答: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
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共2分)2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
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
(2分)答: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三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
”(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26“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
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共3分)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7、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答: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
(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即可)示例①: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逐这样刻苦好学,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
示例②: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益阳市(09湖南省)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D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暗(3)行者休于树于:在(4)临溪而渔渔:捕鱼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燕山区(09北京市)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1分)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2)佳木秀而繁阴秀:滋长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温州市(09浙江省)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野芳发而幽香香花(花)(3)朝而往,暮而归傍晚(黄昏、晚上)(4)弈者胜下棋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綦江县(09重庆市)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就(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取名或命名(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钓鱼(捕鱼)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水光山色之中。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5、在第③段中,作者描绘了出游中的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每空l分共3分)。
16、欧阳修游玩山水,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意对即可4分)洛阳市(09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