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线路图(精彩动画演示)
我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ppt

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
–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 、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 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 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我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
制作人:刘威 学号:2009301530060
为什么要南水北调???
这是由我国的水资源特点所决定的。
-
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 资料: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 城市多。煤炭、石油、铁等矿产 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 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 全国的17%。该地区水资源量仅 占全国的2.3%,用水高峰期,一 些城市工厂限水、停水的现象经 常发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 的地区。
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生态意义
•
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善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
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
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
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 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南水北调-(30张)PPT课件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
可调水量 (大小)
东线工程 大
中线工程 较大
西线工程 小
水源地水质 (好差)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势对调水线 路的影响 (能否自流)
有无现有设施 可利用(工程 量)
黄河以南不能自流, 需抽水,黄河以北
能自流
能自流 。
有 京杭运河可利用, 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
工程量小
库可利用,但沿线需挖
通道,工程量大
能自流
引水渠道 穿越山脉 工程量大
探究一:南水北调工程为202什1 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 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1、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工程量小 2、下游干流水量大,取 水有保证 3、黄、淮、海流域缺水 最严重
2021
方法归纳一
选择或评价调水线路时,主要 考虑哪些因素?
2021
2.我国缺水最严重(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立方米)的省区有哪些?从空间分布看, 主要位于我国的 华北 和 西北 地区。
宁夏
北京 辽宁
山西
河 北
天津 山东
河南
2021
3. 我国南方水 多 地少 (多少);北方水少 地多 ,水 土配置不合理。
2021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长江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 严重的 华北 和 西北 地区,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 为水源地?
地区。
3.结合课本P63表3-3-1,我国南方水 地 (多少);
北方水 地 ,水土配置不合理。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 .
和 地区,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读课
地理高二鲁科版必修Ⅲ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9

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探究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耕地(%) 水资源总量占全 国(%) 北方 58.2% 14.4% 南方 36.6% 81.0% 北方:耕地多水少 南方:耕地少水多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总量不大,径流量的
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
扬州江都抽水 站
东线路线
京杭大运 河
天津
华北平 原
三峡水 库
中线路线
丹江口 水库
北京
华北平 原
金沙江
西 线
雅砻江
路 线
黄 河 上 游
大渡河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从资源地区分布 存在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来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南水北 调工程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3、列举有关实例,分析资源跨 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 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 影响。
走进生活:
影响 水 资 源 经 济 数量 质量 调入区居民 增加 提高
用水量增加,有利 于工业发展
调出区居民 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
枯水季节污染可能 加重
工业
农业 第三产业 居民生活 应采取的对策
保证农业增产增收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环境改善质量提高 合理灌溉治理污染
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
加大治污力度
课堂小结:
水资源 必要性 区域分 布不平 衡 长江优 越的地 理条件 可行性
南 水 北 调
措 施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
三线方案
质疑反思: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ppt

3.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
想一想:
方针
,为什么?
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 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许多农田仍是漫灌,工业用水重复利 用率很低,城市供水和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相当 普遍。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 水优先的原则。在开展南水北调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 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如果不治理水污染,那么调水越多, 污染越重,南水北调就不可能成功,一定要先治污,再调水。 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特别是对于调出水的地区,要充分注 意调水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周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的条件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研究,高 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 低程度,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工程。
北方 南方
南水北调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南方每年有许多 富余的水白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 是华北平原,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依然较差, 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 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 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 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部门经过50年论证,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 中线、西线三大工程方案。
利用三峡水库和丹 利用京杭运河 江口水库蓄水,要 河道输水,不 开挖新的输水渠道,需要开挖太多 建设成本较高 渠道,建设成 本较低
探究活动 3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冬春季节,尤其春旱严重。夏秋季节。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修建水库。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图

可调水量
西线 最少 最好 要翻越崇 山峻岭, 工程难度 大
中线 较多 较好 地势南高北低, 基本可以全线自 流,建成后营运 成本较低
东线 最多 较差
长江到黄河地 势南低北高, 要分13级台阶 抽水,耗电量 大,营运成本 较高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 调水线路的 影响
配套设施
没有现成 的配套设 施
利用三峡水库和丹 利用京杭运河 江口水库蓄水,要 河道输水,不 开挖新的输水渠道,需要开挖太多 建设成本较高 渠道,建设成 本较低
探究活动 2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冬春季节,尤其春旱严重。 夏秋季节。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枯水期,长江丰水期时北方可能不缺(7、 8月为北方雨季),而且从长江调水至华北,路上还需要一段时 间。只能采用先蓄水再调水。 修建水库。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 跨流域调水要注意的问题 • 1、先节水后调水 • 2、先治污后通水 • 3、先环保后用水
• 水污染不仅危害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 性,损害人民身体健康,还进一步加重了 水资源的短缺。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 保护,将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 善环境质量。 • 节水、治污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协调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 生态用水的重要前提。
●
东线
●
郑州
丹江口
扬州
三峡
探究活动 1
•
读图说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 西线三套方案的具体输水路线: 东线:从 扬州(江都抽水站) 取长江水沿 大运河北上,到达天津和山东半岛地区。 • 中线:第一期工程从 丹江口水库 取水,沿 豫西地区和 太行山 (山脉)的东麓,到达 华北地区。 • 西线:从长江上游各干支流凿洞引水到 达 黄河上游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共27张PPT)

需挖渠道, 工程量很大
青藏高原地 势高于华北、西 北,可自流供水;
线路短
长江上游水量 有限,只能为黄 河中上游的西北 和华北 部分地区 供水;
地形复杂,工 程艰巨
活动: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 实施东线方案?
(1)工程量最小,可调水量最大;
(2)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最为严重;三线工 程相比,东线工程沿线缺水城市最多
105117 加拿大
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800mm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内蒙古人畜饮水困难, 到8月雨季缓解
北方地区地下 水超采严重, 形成8万平方 千米地下漏斗
武汉水位超警 戒,仍在上涨
2、课本内容及刚才所示图片反映了我国 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谢谢!
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水土资源匹配不佳,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 有哪些?
• 1、流域广、水量大 • 2、径流稳定
• 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 各河流相对均衡
• 3、流经地区多 •流径三大经济地带 •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40000
31220 27115 28113 29702
51912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我 国人 同均 世径 界流 部量 分的 国比 家较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3)、沿线地区工农业发达,为 工程 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
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从时间分配上来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秦岭一一淮河是我国南方丰水区和北方缺水区的一条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从我国各大江河径流量来看,长江、珠江、黑龙江水资源总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滦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张。
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 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此外,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 率也较低,浪费和污染都相当严重。
因此,近几十年来,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我国 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必须 实行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北方来。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三线: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 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 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 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 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 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碧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 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 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 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朱瞳瞳亚洲江苏省泰兴中学地理组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热带气候,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0%以上,巴基斯坦为农业国,耕地集中在印度河平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