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
一. 填空。

《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
北宜昌之间。

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处(quē)素湍.(tuān)绝(yǎn)飞漱.(shù)属.引(zhǔ)沿溯.(sù)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
..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3)自非亭.午夜分正
(4)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5)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6)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7)或.王命急宣有时
(8)虽.乘奔.御风虽:即使;奔:飞奔的马
(9)不以疾.也快
(10)素湍.绿潭急流
(11)回清
..倒影回旋的清波
(12)飞漱
..其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13)良.多趣味甚,很
(14)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八年级语文 上册 三峡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三峡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三峡
课后练习题
2、阅读下边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3、理解行默写填空
4、下列加点字无误的一项
5、课内阅读
答案
1、【答案】【小题1】(1)阙,同“缺”空隙,缺口
(2)逆流而上(3)延长(4)肃杀,凄寒
【小题2】引渔歌为证,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表现了
三峡的凄婉美。

【小题3】(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
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小题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2、【答案】【小题1】
同“缺”,缺口;逆流而上;实在,的确。

【小题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小题3】夏季水势凶猛,水流湍急;春冬清幽秀丽,景色宜人;秋季景色肃杀,凄凉幽深。

3、【答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答案】A
5、【答案】【小题1】B
【小题2】B【小题3】A
【小题4】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三峡课后练习题

三峡课后练习题

三峡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哪三个峡谷?A.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B. 瞿塘峡、巫峡、小三峡C. 瞿塘峡、巫峡、大宁河峡谷D. 瞿塘峡、巫峡、嘉陵江峡谷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什么类型大坝?A. 土石坝B. 混凝土重力坝C. 拱坝D. 橡胶坝3. 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防洪B. 发电C. 灌溉D. 航运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75米B. 185米C. 195米D. 205米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A. 仅有益影响B. 仅有害影响C. 既有有益影响也有有害影响D. 没有影响二、填空题6.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______省,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7.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年,于______年完工。

8.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为______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______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淹没了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景观。

10. 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为______亿立方米,能有效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三、简答题11.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2. 阐述三峡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13. 描述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三峡工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五、案例分析题15.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需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分析这一搬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计算题16. 假设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计算其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了多少吨标准煤?七、判断题17. 三峡工程的建设完全是为了发电。

()18. 三峡工程的建设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八、综合分析题19. 结合三峡工程的建设,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九、开放性问题20. 如果你是三峡工程的设计师,你会如何平衡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试卷练习题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 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 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课后题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 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 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冲刷。

峻(j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

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参考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三、翻译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参考答案:;如果;;极(高);;不加装饰。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译文:参见P93—95“句段精析”。

语言特点:①原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四字一句,中间用连词“则”来承接,使文章节奏鲜明,错落有致,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自己的译文平白如话,缺失音韵美、节奏感。

②原文用词简洁精当。

如“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一字一景,简洁概括,精当确切。

自己的译文用词烦琐,不够简洁。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答案版

《三峡》课后练习绝()绝.多生怪柏(1)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三峡七百里中(在)(2)绝沿溯阻绝(断)绝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3)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五.翻译下列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传来猿啼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出。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七.课内阅读。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C)A、拟人B、比喻C、夸张D、对偶(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三峡》中描写江水特别清澈的句子是
,
。吴均在《与
朱元思书》中也描写了富春江水的清澈,语句是
,

11)《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江水流势的湍急, 《三峡》中有
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

12)2007 年 4 月, 我省历史上首趟“和谐号”动车组发车 , 时速达到 200 公里 , 真是
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故 渔 者 歌 曰:“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5. 课文原句填写
①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
,

②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
,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

⑦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

⑧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

9)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13. 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9 由课文中的”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
一句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 :
.
20 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令人向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
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写下了许多壮丽诗篇。请写出两句你喜爱且和三峡或者长
一、积累与运用
三峡练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 阙 处( )素湍 绿潭( )( )林寒 涧 肃( )不见 曦月( ) 高猿长 啸( )
沿溯 阻绝( ) 飞漱其间( )重岩叠 嶂( )
夏水 襄 陵( )虽乘奔 御 风( )属 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 裳( )
2. 填空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略无 阙 处(
)②不 以疾 也(
)(

③至于夏水 襄 陵, 沿溯 阻绝(
)(Biblioteka )()④虽 乘 奔御风(
)(
)⑤ 良 多趣味(

⑥猿鸣 三 声泪沾裳(
) ⑦每 至 晴初霜旦 (
)
⑧自 三峡七百里中(
) 自 非亭午夜分(

4.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自 非 亭 午 夜 分,不 见 曦 月 两 岸 连 山,略 无 阙 处
江有关的诗句来。
21. 如今三峡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 , 并吸引了无数中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请你用 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 , 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光特点和时代变化 .
14. 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 第 三 段 写 三 峡 冬 春 景 色 时 , 既 描 写 了 ”

,
。”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6. 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⑤亭午
⑥夜分
7. 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③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
,
④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

8.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
是:
,
,
⑤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

9. “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⑥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
10.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1. 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 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的静景, 也描写
了”
”的动景 .
三 探究性学习
16.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
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7 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 季景色。
18 文章既然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为什么又会”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