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毛利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毛利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毛利率主要测算一个单位的产品获利能力;

而利润率是测算一个单位的经营获利能力;

毛利率高说明该单位产品市场附加值高,技术门槛高,竞争力强。

象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类费用并不在营业成本中,这些费用并不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是企业在销售、管理过程中的费用。

成本核算公式

成本核算公式 1.正确核算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是指为生产饮食品所耗用的各种原材料的总和,核算时要注意; A.不合理的原材料不能计入成本. B.凡能利用的下脚料应适当做价,并冲减原材料成本. C.外地采购原材料的费用可列入成本. D.材料成本的价格,按照高进高出,有涨有落,随行就市的原则,一般都以实际价格为准. 一般购进的原材料都是毛料,需要加工成净料,这样原材料的重量会发生增减变化.所以算成本时,一般需要测定净料成本, ------ 先测定净料率--------在计算净料成本. 净料率又称折卸率,是净料数量与毛料数量的比率,公式; 净料率=净料数量÷毛料数量×100﹪ 净料率核算成本原材料的关键因素,他取决于原材料的进货质量和净料处理技术.由于原材料受产地和季节变化影响,所以净料率的核定要以实际出发.根据正常情况核定. 在确定净料率后,就可以计算成本公式;

净料成本=原材料购进单价÷净料率×净料用量 凡是一料多档的原材料,净料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净料成本=原材料总价格-[其他各档净料总和+下脚料价格]÷净料重量 净料成本=单位净料成本×净料用量 菜肴成本=主料金额+辅料金额+调料金额 列;红烧鱼一盘,用净整条鱼重420克另耗用辅料2元调料2元鱼金价每斤40元净料率85﹪ 菜肴成本=40÷0.85×0.42+2+2=23.76 这盘红烧鱼的原材料成事23.76元 2.合理确定毛利率; 由于饮食业的经营特点,食品价格不可能固定不变,大部分只能用毛利率控制,毛利率是毛率额与销售价格或原材料成本的比率,即; 销售毛利率[内扣毛利率]=毛利率÷销售价格×100﹪ 成本毛利率[外加毛利率] =毛利额÷原材料成本×100﹪ 毛利率关系到菜品种的毛利水平和价格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盈亏,同时还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毛利率高菜品就高,反之毛利率低菜品也低.

财务报表分析试题及标准答案

财务报表分析-0083 客观题 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 在资产负债表中,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而投资的资产项目是(B) A 货币资金 B 存货 C 长期股权投资 D 固定资产 2. 下列关于营运资金周转率的表述错误的是(B) A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越短,表明企业运用较少的营运资金可获得较多的销售收入 B 营运资金周转率越高越好,说明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越显著 C 若营运资金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金不能有效发挥其效率 D 分析营运资金周转率的时候,要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决定企业的营运资金数量 3. 下列表述中,关于“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A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主要用于对报表结构的解析,以反映企业经营利润的状况 B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转化为结构百分比形式的资产负债表 C 通过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资产运营和资金筹集情况 D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也应结合报表中各项目的绝对数额 4.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D) A 购置设备支付的现金 B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C 处置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 D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5. 下列不属于财务报表分析对象的是(D) A 筹资活动 B 经营活动 C 投资活动 D 管理活动 6.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收益比率的是(D) A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 B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C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D 经营收益指数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B) A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B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 C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D 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 8. 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不包括(D) A 总资产周转率 B 销售净利率 C 资产负债率 D 流动比率 9. 关于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局限性,下列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A 该指标是从利润额与固定性利息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的

工业企业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分析方法研究

工业企业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文章将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指标分解为单项产品收入结构、单项产品成本、单项产品售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论证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在工业企业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提出了工业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规范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综合产品毛利率;单项产品收入结构;单项产品成本;单项产品售价 综合产品毛利率是工业企业利润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利润管理,就必须深入进行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因此,能否正确地分析影响综合毛利率变动的因素极其重要。在相关假设的前提下,本文着重探讨了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及各影响因素之间连环替代的顺序与公式的推理,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工业企业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最后提出工业企业规范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 一、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因素分解与公式推理 (一)毛利率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毛利率(gross margin percentage)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产品毛利率和单项产品毛利率。综合产品毛利率也是各单项产品毛利率的加权平均数。 单项产品毛利率主要受单项产品成本和单项产品售价影响。单项产品成本指相同产品不同生产方式的加权平均成本;单项产品售价指相同产品不同订单类型(销售方式)的加权平均售价。其中,生产方式在这里指工业企业生产产品时的具体工艺方案,生产相同产品时,如果生产方式不同,其生产成本会存在差异;订单类型在这里指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时与客户签订的购销协议类型,销售相同产品时,如果订单类型不同,售价也不同。 (二)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因素分析的假设前提 本文根据目前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产品毛利率变动因素分析以如下假设为前提: H1:相同产品的生产方式与销售订单类型多样; H2:同期生产的产品同期全部销售;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厨房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餐厅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点之一。怎么样控制成本就要成本核算开始,下面中国吃网餐饮网为您介绍成本核算的各个公式。 毛利率是:毛利率属于成本核算的内容,单就菜品来说,了解毛利率就需要知道菜品的成本、净料率、毛利、售价等相关内容,而且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只要你记住公式,计算起来就会很简单。 菜品的成本指的是什么:菜品的成本一般由制作菜品的原料、调料和燃料三部分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燃料成本一般不计算在菜品成本中,故只用原料和调料成本来表示。所以菜品成本(元)=原料(元)+调料(元)。比如一份青椒炒肉丝,猪里脊肉需4元,青椒需1.2元,所有调味品共计0.8元,那么这一份菜的成本就是4+1.2+0.8=6(元)。 净料率指的是什么:菜品制作时,原材料要经过清洗、宰杀、泡发等加工处理工序。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材料,我们称作毛料;而经过加工处理后,直接可以制作菜品的原材料,我们称作净料。净料率又叫出成率、出料率,它是净料重量与毛料重量的比率,从中看出1千克毛料经过加工可以得到的净料多少。 净料率的算法是:净料率=净料重量/毛料重量×100%(公式一) 比如买了1只活鸡,重2千克,经宰杀、去毛、除内脏、洗涤等处理后,得生光鸡1.4千克,那么生光鸡的净料率是多少呢?可以直接带入计算公式,就能算出净料率=1.4/2×100%=70%。净料重量=毛料重量×净料率(公式二) 净料单价=毛料单价/净料率(公式三) 净料率有哪些用处:更多计算公式就在中国吃网餐饮网。如果已经知道了净料率和采购的毛料重要,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是可以反推出净料重量的;如果知道了毛料的单价,通过净料率还可以知道净料的单价。 比如制作烤鸭,鲜活北京填鸭重3千克,净料率为73%,想知道净鸭多重?那么可以由公式1演变出:毛料重量×净料率=净料重量(公式2),即净鸭的重量=3×73%=2.19千克。 比如清蒸鲈鱼这道菜品,鲈鱼单价37元/千克,净料率为83%,想知道净鲈鱼每千克的价格?可以由公式2演变出:毛料单价/净料率=净料单价(公式3),即每千克净鲈鱼单价=37/83%=44.6(元)。 毛利率怎么计算:想计算毛利率首先要知道毛利。毛利理论上包括生产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之和。但在厨房实际应用中,常用菜品售价减去菜品成本后的差额来表示。用毛利来计算价格非常的方便。 常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菜品价格=成本+毛利(公式四)

《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第一章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 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第三章 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 F×(P/F,i,n)=(1+i)^(-n) P×(F/P,i,n)=(1+i)^n 2.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 (P/A ,i n)=[1-(P/F,i,n)]/i (A/P ,i n)=1/(P/A ,i n) 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 (F/A, i n)=[(F/P,i,n)-1]/i (A/F,i n)=1/(F/A, i n) 4.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2.gif (1 3.74 KB)

2008-3-5 10:56 第四章 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3.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4.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5.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回收额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6.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7.投资利润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 8.净现值=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9.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 10.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11.内部收益率IRR: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F,IRR,t)]=0 第五章

盈利能力分析公式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从实现利润的稳定性角度分析: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期末销售收入-年初销售收入)/ 年初销售收入 注:以不含税收入计算较好。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要看收入增长率是否超过通货膨胀率,并结合销售数量的增长率来更真实反映企业业务发展情况。以3年为准。 (2)经常收益增长率=(本期经常收益-前期经常收益)/ 前期经常收益 注:经营收益=营业利润 经常收益=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当期收益(实现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利润 如果企业经常收益3年连续增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 如果增长率3年连续大幅度下降,或者2年无增长,则企业盈利能力不稳定。 (3)实现利润增长率=(上期实现利润-本期实现利润)/ 上期实现利润×100% (4)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新增各项积累资金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1)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每付出单位成本费用,所能取得利润的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注: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注: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退回 (3)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本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销售净额×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销售额×100% (4)内部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己所控制的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内部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资产总额-长期投资)×100% (5)对外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对外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 对外投资收益率=当期投资收益/对外长期投资总额×100% (6)资产利润率:也叫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实现利润/资产总额×100% =(实现利润/营业额)×(营业额/资产总额) =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次数 注:该式表明可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A、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而实现较高的经营利润率; B、低价格、多销售,即通过薄利多销,增加资金周转次数来实现较好的盈利。 (7)资本金利润率:也称资本收益率,反映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水平,资本周转率反映企业资 金的运用效率。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100% =(净利润/销售额)×(销售额/资本金总额) =销售利润率×资本周转率 注:该指标因行业和规模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盈利高的行业资金周转慢,盈利低的行业资金周转快;企业的规模大,资本金利润率的值小。因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 键在于处理好盈利水平、资金周转速度和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寻求三者结合之后的 利润最大化。该指标也与折旧政策有关,重工业企业因折旧费较高,而显得较低;企 业加速折旧时也低于正常水平,要避免低估折旧率高的企业的资本金盈利率。

销售毛利率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 毛利率的计算是:(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 要计算你说的商品的毛利率:1、假定你们是17%税率的一般纳税人,则该商品不含税销售收入 =15/1.17=12.82元;2、该商品毛利率=(12.82-12)/12.82=6.4%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有特别要求,通常说的“毛利率”全部是以不含税价为基础计算! 毛利率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商品大类分,有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按行业分,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安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还有按区域划分的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等。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安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 对于工商企业,毛利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数量因素,即销售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质量因素,即单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毛利总额=∑[销售数量×单位毛利] =∑[销售数量×(单位售价-单位成本价) =∑[分类销售收入×对应毛利率 =销售收入总额×平均毛利率

常见财务指标及检查重点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3.预警值:50% 检查重点:检查“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帐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实地检查纳税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 五、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 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2.问题指向: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3.预警值:10%

月度销量数据及增长率

图表1. 月度销量数据及增长率 销量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MPV 瑞风7,547 4,095 6,734 5,398 SRV 瑞鹰 2,022 1,130 2,507 1,721 轿车15,227 8,843 13,320 10,680 重卡 1,631 1,235 2,380 2,825 轻卡18,379 16,129 21,059 21,310 底盘(中客+轻客) 1,700 816 2,060 2,657 合计46,506 32,248 48,060 44,591 乘用车合计 24,796 14,068 22,561 17,799 商用车合计21,710 18,180 25,499 26,792 销量累计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MPV 7,547 11,642 18,376 23,774 SRV 2,022 3,152 5,659 7,380 轿车15,227 24,070 37,390 48,077 重卡 1,631 2,866 5,246 8,071 轻卡18,379 34,508 55,567 76,877 底盘 1,700 2,516 4,576 7,233 合计46,506 78,754 126,814 171,412 乘用车合计 24,796 38,864 61,425 79,231 商用车合计21,710 39,890 65,389 92,181 销量同比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MPV 瑞风197.1 34.4 47.6 36.9 SRV 瑞鹰 303.6 105.5 184.2 67.9 轿车333.1 156.0 167.6 96.6 重卡 631.4 139.3 110.2 130.4 轻卡316.4 53.3 28.6 26.0 底盘(中客+轻客) 113.3 43.2 33.2 70.1 合计287.8 72.8 63.0 48.1 乘用车合计 278.2 99.5 116.5 71.1 商用车合计299.5 56.6 33.8 36.0 销量累计同比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MPV 瑞风197.1 108.4 81.1 68.7 SRV 瑞鹰 303.6 199.9 192.8 149.5 轿车333.1 245.3 212.9 176.6 重卡 631.4 287.8 180.4 160.6 轻卡316.4 131.0 67.1 53.2 底盘(中客+轻客) 113.3 84.1 57.0 61.6 合计287.8 156.9 104.3 86.0 乘用车合计 278.2 185.6 155.6 130.1 商用车合计299.5 134.1 71.9 59.7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大陆与香港 — 消息快报 江淮汽车4月销量点评 王玉笙4月销量符合预期 江淮汽车(600418.SS/人民币8.27,买入)4季度销售基本符合预期,虽然低于3月但显著高于2月水平。我们认为经销商在3月季度末倾向于拿货,以便达到销售目标而获得返利的行为明显,所以公司3月销量数据非常高,从4月各车型销量数据来看,虽有下滑但销量仍处于较好水平,轿车销量仍旧维持在万台以上,重卡和轻卡以及底盘销量好于3月水平。同比大幅上升,出厂价稳定 我们认为江淮汽车09年的盈利来源主要来自 MPV、轻卡。截至目前为止,销量方面,MPV和轻卡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8.7%和53.2%;价格方面,我们认为截至4月底,主力产品MPV的出厂价未出现下滑,经销商的价格竞争和销量竞争可能进行。估计轻卡和重卡等商用车在2季度旺季显著降价的可能性小。 轿车减亏,毛利将大幅提升 按照我们对公司毛利率的拆分和估算,我们认为江淮今年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在于,公司的毛利仍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我们认为轿车业务往年一直是严重拖累公司业绩的业务,但随着轿车的放量,折旧等费用的迅速摊薄,却又可能大幅提升轿车的毛利,从而减少对其他业务的拖累。公司1季度毛利率17.2%,去年4个季度毛利水平分别为10.8%、16.3%、15.7%、14.1%,考虑返点等因素在内,盈利能力仍有大幅度提升。从费用方面看,我们认为1季度费用计提较足。我们认为1季度轿车销量的释放已经好于我们的预期。

餐厅成本率与毛利率

餐饮成本率与毛利率 1、成本率与毛利率 成本率是指成本量与营业额(销售额)之间的比率,表示实现一定量的销售额需要多少比例的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率越低,表示企业实现单位业绩付出的资源代价越小,释放出的收益空间越大;相反,如果成本率越高,表示企业实现单位业绩付出的资源代价越大,释放出的收益空间越小。当然成本率的降低并不是无条件,无约束的,成本率是考察成本变动和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将成本率控制合理的范围是经营成功的关键。 毛利率是指毛利与营业额(销售额)之间的比率,表示实现一定量的销售额可以延伸出多少比例的费用覆盖和利润释放区间。毛利率和成本率成反比关系,即一个正增长多少,另外一个就负增长多少。如:毛利率由48%增长1%,则成本率就由52%增长-1%。毛利率与成本率之和永远都是100%,即1。 虽然毛利率与成本率相辅相成,并存在着总量恒定的数学关系。但从管理角度而言,两者还存在另外的逻辑关系。即毛利率永远依附成本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管理者只能直接控制成本率,而无法直接控制毛利率,只有通过调整成本率来控制毛利率。中国某餐饮连锁A公司一分支机构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成本率与毛利率数据如下表1—2 成本率=成本量÷营业额×100% 毛利率=毛利÷营业额×100%=1-成本率 毛利率+成本率=100%=1 也可以解释为2005年11月每实现1元的营业收益,需要约0.41元的成本资源消耗;2006年1月每实现1元的营业收益,需要约0.49元的成本资源消耗。也就是说每实现1元的营业收益,2006年1月比2005年11月要多付出约0.08元的资源消耗。 在2005年11月的成本率水平下,2006年1月的成本量为:1,989,452.00元×0.=813,904.05元;而实现2006年1月成本量为971,649.44元,多出了971,649.44-813,904.05元=.39元,多出的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呢?答案是:由多付出的约0.08元/1元的营业收益实现的,即1,989,452.00元×(0.-0.)=.38. 酒店餐饮成本管理与经营预测的关系

常见的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

常见的财务指标异常,税务检查重点汇总,果断收藏!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2013年业绩增长奖励方案

2013年业绩增长奖励方案 为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齐心协力提升公司销售业绩,现公司制定2013年季度业绩增长奖励方案。本方案根据销售额、毛利额实际达成的增长率与预定(计划)增长率的差额幅度进行奖励,具体方案如下: 一、业绩核算周期:全年分四期核算,每季核算一次。 第一期从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7月30日;第二期从2013年7月30日至2013年10月30日;第三期从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第四期从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 二、业绩增长奖金计发相关要求: 1、第一期奖金的计算时间为8月下旬,2014年在9月下旬发放完毕;第二期计算时间为11月下旬,在12月下旬发放完毕;第三期计算时间2013年为12月下旬,在2014年1月下旬发放完毕;第四期计发时间为2014年6月下旬,在7月下旬前发放完毕。 2、在奖金发放前离职的均不享有,提出辞职但在发放时还在公司上班的可享有。 3、试用期按相应岗位季度奖金标准的50%计发,代理岗位人员按原岗位标准执行。 4、以奖金核算周期内计发工资的考勤天数为计算标准,除补休外的请休假(含事假、工伤假、丧假、婚假、产假等)均扣除相应天数,单月累计或连续请休假(补休除外)达到或超过15天扣除当月全部天数;若一季度内跨月连续请休假(补休除外)达到或超过15天扣除请休假起始月份全部天数(详见超市规章制度内说明)。 5、计发流程 销售额、毛利额实际增长率与预定增长率差额按考勤天数计算

传递审批 发放传递确认发放传递并通知发放 三、业绩核算范围: 本期以销售额、毛利额的超预定增长率幅度计算奖金,其中销售额奖金占40%,毛利额奖金占60%。销售额超预定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以(本年同期销售额-上年同期销售额)/上年同期销售额-预定销售增长率;毛利额超预定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以(本年同期毛利额-上年同期毛利额)/上年同期毛利额-本期预定毛利额增长率。如本年专柜合作方式(扣点、租金)有调整的,以上年范围为计算标准,可用租金充当扣点毛利或以扣点毛利充当租金。 四.参与奖励人员及标准: 公司内部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参与本次奖励活动。分店生鲜、食品、百货经理以各自部门为业绩增长情况计算其奖金,分店店长、分店其它部门经理以全店业绩增长情况计算其奖金;采购经理以各自组别业绩增长情况计算其奖金;总部其他经理级及以上人员以全公司业绩增长情况计算其奖金。 季度奖励标准

如何控制好出成率毛利率与成本

成本费用管理 现代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成本的较量,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的企业在就餐质量、服务质量上与其他的餐饮企业相差无几,那么价格就对竞争力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费用,只有抓住了这一关键控制点,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优势。 (一)、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 1、营业成本:餐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直接支出,主要包括菜品成本、酒水成本、筷子成本等。 2、营业费用:发生在经营活动中各种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员工餐费等。 3、财务费用:在经营中为筹资发生的资费用,如利息净支出、银行手续费、换零钱手续费。 (二)、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程序: 1、制定标准。成本费用控制标准是对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数量界限,是成本费用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2、执行标准。即对成本费用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根据成本费用指标,审核各项费用开支,实施增 产节约措施,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3、确定差异。即核算实际消耗脱离成本费用指标的差异,分析成本费用脱离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 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 4、消除差异。即挖掘潜力,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新措施,只有这样公司才进步。 5、考核奖惩。即考核成本费用的执行结果,把成本费用指标纳入经济责任制,实行奖惩。 (三)、成本的日常控制 1、出成率的控制。 ①、出成率指原料在加工后的净料重量占购进原料毛料重量的比重,即: 什么是出成率:出成率=净料重量÷毛料重量×100% 例:羊肉前一日库存10斤,今日购入15斤,今日库存3斤。今日销售54盘,每盘200克,计算今 日羊肉出成率? 毛料重量=前一日库存数+今日购入数-今日库存数 =10+15-3=22斤*500克=11000克/200克=55盘 净料重量=54盘 出成率=54/55=98.18%标准出成率=98% (净料就是今天羊肉买了54盘×200克=10800克÷500克=21.6斤(净料) 羊肉出成率的公式:净料重量21.6斤÷毛料重量22斤=0.9818×100%=98.18% 羊肉的出成率是多少98%出成率就低了,厨师长就应该看一下是不是羊肉头子多了。) ②、出成率的影响因素: A. 原料浪费 B. 原料品质 C. 厨工技能 ③、如何提高出成率? A.采购控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原料因积压而浪费。易损易腐菜品若采购过量必造成损失, 直接影响出成率,但也决不能不进或少进,因为如此经常必伤客,没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失去意义。 B.验收控制。把握原料品质。验收程序:核对价格、检查数量、验收质量。验收不能流于形式,要

常见财务指标异常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常见行业毛利率计算方法

常见三大行业毛利率计算方法 本文臣信会计将带你详细了解超市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美容行业的毛利率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毛利率的概念。毛利率,又称销售毛利率,是一个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在经济含义中,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1、超市食品行业 第一类:定量包装食品; 什么是定量装食品,通俗点讲就是带克数有销售条码的包装食品。像这类食品超市的毛利率会控制在20%,不过也有例外,品牌度比较高,销售量比较大的一线食品毛利率没有20%,很可能在10%-15%。而那些二线三线牌子的食品这有可能毛利率在25%-30%,这样所有带条码扫描的包装食品综合毛利率控制在20%左右。 第二类:散装食品散装食品 散装食品散装食品就是用电子秤称重的食品。这类食品销售量比较大,品牌也比较多,毛利率基本控制在15%-20%。如果是厂家和超市直接做联营的话,毛利率一般在20%以上了。 第三类:速冻食品 像速冻水饺,汤圆,牛羊肉等这类速度食品销售量特别大,由其是过年过节,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注重健康饮食养生,所以这种速冻食品销售火爆,毛利率控制在17-25%。 2、餐饮行业 餐饮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工业企业不同,它只包括原材料成本及燃烧成本。而除去原料、燃料成本外,餐饮企业还须支付大量人工、水电、物料消耗、房租、折旧等营业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此外还要按营业额5.5%的比例缴纳营业税金。因而,毛利减去“三费”及营业税金以后才是纯利,这样算到最后,餐饮业企业的“纯利”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厨房毛利核算的正确方法,餐饮企业要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毛利水平,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毛利核算方法,并将营业和管理费用与生产成本分开核算并合理归集,这是提高毛利的前提。 3、美容行业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常用指标及其公式汇总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常用指标及其公式汇总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5、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也称债务比率)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也称债务股权比率)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三、营运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 1、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4、长期投资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7、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平均存货净额 其中:平均存货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9、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 10、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四、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成本毛利率和销售毛利率的区别

成本毛利率和销售毛利率的区别 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成本=毛利额/成本 销售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毛利额/收入 从公式可看出分子一样,分母不同,成本毛利率是相对于成本来说,增加或减少的比例,参照物是成本;而销售毛利率是相对于收入来说,增加或减少的比例。通常所说的毛利率一般指销售毛利率,而说加成率一般就是指成本毛利率。例如:一产品成本50元,售价100元, 成本毛利率是100%,相对于成本50元,售价100元,增加了百分百, 销售毛利率50%,相对于售价100元,只增加了50%,一般销售毛利率达不到100%,除非成本进价是零。 销售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成本毛利率=(售价-成本)/成本*100% 请问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怎么理解?一般情况下给客户报价分析,客户会关注哪项?如成本50,售价80,销售毛利率38% ,成本毛利率60% ,怎么合理的利用销售毛利率去合理的解释?因为假如用成本毛利率来谈判的话可降 空间太大了。 一个反映的是销售毛利在售价中的占比,另一个说白了就是平时所说的成本利润比。 前者主要这样来看,很简单,就是你销售一个商品,毛利在售价中占比多少,比如成本20,售价100,毛利80,那么毛利率就是80%,说白了,你的售价中大部分都是毛利,很好。 后者这样来理解,就是你的毛利和你的成本进行比较,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可以综合衡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全部得与失的经济效果,为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成本利润率提供参考 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成本 =收入/成本-1 销售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1-成本/收入 反过来计算就是: 收入=成本*(1+成本毛利率)和:收入=成本/(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成本毛利率=(售价-成本)/成本*100% 请问两者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算出来的两个数据分别代表什么?

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分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分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毛利率变动率/税负变动率。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率变动率=(本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基期税负)/基期税负。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 3、预警值:1 检查重点:了解企业两者相互矛盾的原因;了解企业收入变化情况。针对收入疑点,应实地核实原材料、半成品、包装物等购进、验收、入库、领用、周转等收发货登记相关记录;从供电部门调查实际用电量,测算单位产品能耗,检查企业的工资表和相关费用,推算实际生产能力;检查企业各开户银行的对账单,了解其资金流量,结合购销合同,分析材料购进及货物销售数量及价格;审核收款记录,将收款情况于开票情况进行核对,检查是否存在货物发出并已取得货款但未开发票未计提销项税的情况;针对多抵进项的疑点,应检查企业存货分配情况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借方发生额,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用于非应税项目;检查“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发生业务,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非应税项目、职工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投售人资料、入库记录、款项支付等情况,结合历史或同行业单位定耗量,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

财务分析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公式汇总 1.定基替代法、连环替代法用到:p18例 数量变动影响金额=实际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预算数量 价格变动影响金额=实际价格×实际数量-预算价格×实际数量 2.未分配利润=历年累计盈余-历年累计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利润分配 p56 3.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64 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66 5.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资产 p68 6.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p69 7.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p69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p83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p86 10.资产 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资产资产负债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产权比率÷-÷=÷-÷÷=-==1 p86 11.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p87 12.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或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或 =(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p89 13.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p91 14.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p92 15.税前支出=税后支出÷(1-所得税) p92 16.固定支出偿付倍数 p92例4-10 =(息税前利润+租赁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率)] 17.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p107 其中: p108 总资产周转率 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天数=.19 p109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20 p109 2 期末流动资产期初流动资产额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 流动资产周转率 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1 p110 2 .22期末固定资产余额期初固定资产余额额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周转率+== p110 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3= p110 长期投资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周转率= .24 p111 总资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周转率=.182 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总资产平均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