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及成品油码头大气量油气回收工艺
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三个阶段

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三个阶段1. 引言油气回收处理工艺是一种对废气中的油烟进行回收和处理的技术。
通过油气回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油烟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油气回收处理工艺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处理、分离处理和后期处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对这些阶段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2.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是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和净化。
在这个阶段中,可能会采用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例如冷凝和过滤,以去除废气中的大颗粒物和液体油滴。
还可以通过调整废气的温度,使其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更容易分离和处理。
预处理阶段的目的是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液体油滴含量,净化废气并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果。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气处理设备的堵塞和污染物的积累,从而提高整个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 分离处理阶段分离处理阶段是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对废气中的油烟进行分离和回收。
在这个阶段中,可以采用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和滤料分离等不同的分离方法。
重力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方法,通过利用油烟粒子的密度差异,将颗粒物和液体油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离心分离则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推向离心筒壁,从而实现分离和回收。
滤料分离则是通过将废气通过滤料层进行过滤,将油烟粒子截留在滤料上,从而实现分离和回收。
分离处理阶段的目的是将废气中的油烟分离出来并进行回收,从而减少油烟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油烟的回收率和回收效果,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后期处理阶段后期处理阶段是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分离得到的油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净化。
在这个阶段中,可能会采用脱臭、脱硫和除垢等处理方法,以去除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
脱臭是后期处理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使用一些脱臭剂或脱臭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油烟中的异味和有害物质,改善室内和周围环境的气味。
油气回收流程

油气回收流程
油气回收是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油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油气回收流程。
首先,废气的回收是油气回收流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设备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分离和净化,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其次,废油的回收也是油气回收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油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如果随意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需要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油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解,最终实现废油的资源化利用。
最后,将经过处理的废气和废油进行综合利用也是油气回收流程的重要环节。
经过处理后的废气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用物质,可以通过再生利用或者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
而经过处理后的废油也可以再生产为燃料油或者其他化工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和循环利用。
在油气回收流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因素,确保废气和废油的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油气回收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工业生产向清洁、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油气回收流程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废气和废油的净化和再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重视油气回收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码头油气回收工艺设计要点

由罐 区进入油气 回收系统 的一定质量的液体
汽油 ,经过 喷淋 吸收后 ,以较多 的质量 流量 流 出油 气 回收系统 。这样 ,实 现 了油气 的 回收 ,而且 对油
品的 品质 没有影 响 。
经 过 上 述 油 气 回收装 置 处 理 后 排放 的油 气 浓
该工程是长兴 岛地区首座大型原油码头 ,可停靠世界最大的4 5 万t 船舶。建成投产后 ,年通过能力将 达到1 8 3 7 成万t ,成为辽宁地 区第4 座3 0 万吨级原油码头。施工中应用的桁架一钢板结合式钢围堰加 高技
术 为 中国水 工建 筑行 业 首创 。
摘编 自 《 交通建设报 》
第 2期
王
提 ,孙红彦 :码 头油气回收工艺设 计要 点
・1 0 7・
排 放标准 可 以直 接排人 大气 。 渗透流循环 至膜法油气回收系统 ( V R U)的压缩 机入 口,与收集 的排放 油气相混 合 ,进行上述循环。 如 上 所 述 ,汽 油 的 回 收 是 在 喷 淋 塔 中完 成
度 ≤2 5 。
阀,以保障油气处理模块中设备的安全 ;
4)膜法 油气 回收用 于汽 油蒸 气 、苯类 蒸 气 的
2 ) 混合二 甲苯油气 回收装置。 混合二 甲苯油气 回收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汽油
回 收工 艺 流 程 不 同处 在 于 ,在后 端 需 增 加 净 化 处 理 系统 ,采 用 变压 吸 附单元 ( P S A),主要 是为 了
中的排放标准 ,处理后排放的混合二 甲苯油气浓度
≤7 0 mg / m。
。
【 2 ] 潘立 楠. 油 气 回收技术 的 比较【 J 】 . 民营科 技, 2 0 0 8 ( 1 0 ) :
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行动方案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明确提出“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任务。
2015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提出“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为落实码头油气污染治理的任务要求,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了《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下一步各相关部门依据《行动方案》有序推进码头油气回收工作。
本方案中的“码头油气”主要指装船过程中由于油品蒸发从船舶中排放出的油气,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政策指导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码头油气回收试点工程,逐步健全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全面提升我国油品码头大气污染控制水平。
(二)总体安排。
2015年启动第一批码头油气回收试点工程,形成相关标准规范初稿;2016年启动第二批码头油气回收试点工程,形成相关标准规范征求意见稿;2017年完成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后期,根据试点工程情况,在全国范围开展码头油气回收工作。
二、主要任务(一)制修订码头油气排放相关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MARPOL73/78公约附则VI)等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结合《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的修订,环境保护部牵头、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参与,制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码头油气排放相关标准。
油库及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

目前,日本几乎所有的原油、 目前,日本几乎所有的原油、石脑油和汽 油都储存于外、内浮顶罐中, 油都储存于外、内浮顶罐中,甚至有些石脑油 还储存在球罐等耐压罐中。 还储存在球罐等耐压罐中。日本几乎在油品装 收发)的各种场合中, 卸(收发)的各种场合中,都应用油气回收装 置。 在欧盟,炼油厂、 在欧盟 , 炼油厂 、 油库已普遍采取了油气 回收措施, 回收措施,全部加油站的油气排放已达到标准 的要求。 的要求。
2011-10-30 9
2011-10-30
10
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
2011-10-30
11
冷凝法: 冷-10-30 1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
净化的空气 120mg/m3
10g/m3 汽油 汽油 1kg/m3 1 2 3
回收的汽油 压缩/冷凝/ 吸收单元 膜分离单元 变压吸附单元
2011-10-30
2
世纪40年代起 从20世纪 年代起,美国各石油公司、研究机构、 世纪 年代起,美国各石油公司、研究机构、 环保部门等开始研究具体的油品蒸发损耗问题, 环保部门等开始研究具体的油品蒸发损耗问题,且采 取许多措施来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 并于20世纪 世纪60 取许多措施来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 , 并于 世纪 年代起,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油气回收技术。 年代起,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油气回收技术。 美国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严格要求及不断制定的各 种标准, 种标准,加速了油品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 研究开发步伐。如美国新标准(美国联邦法规: 59FR64318, Dec.14, 1994) 规定 , 每输送或收发 , , ) 规定, 1L汽油时,各种设备(包括油气回收装置)排放的尾 汽油时, 汽油时 各种设备(包括油气回收装置) 气中含烃量不大于10mg。目前 , 美国在油品蒸发损 气中含烃量不大于 。 目前, 耗研究方面的研究处于总体领先水平,并在炼油厂、 耗研究方面的研究处于总体领先水平,并在炼油厂、 油库、加油站、 油库、加油站、油码头等油蒸汽排放污染较为严重的 场所实施油气回收 。
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分析

浅议加油站和油库油气旳回收工艺摘要:油气回收工艺有“直接冷凝法”、“吸取法”、“膜分离法”“吸附+吸取”、“活性炭吸附法”等工艺方案,由于多种油气回收工艺所采用旳装置不一样,其合用旳场所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合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合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合用加油站。
应根据场所特性及规定采用最佳旳油气回收处理方案。
关键词: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吸附+冷凝一、油气回收系统1、1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加油站油气回收总体分为三次油气回收[1],一次油气回收重要是指加油站卸油时旳油气回收,即油罐车向地下储油罐卸油过程时,与卸出旳油等体积旳油气被置换到油罐车内。
在接卸汽油时务必要连接一次油气回收管。
二次油气回收是指加油机给汽车加油时旳油气回收,加油机发油时,通过油气回收真空泵做动力,把汽车油箱里旳油气搜集到地下储油罐内。
三次油气回收虽然用油气后处理装置进行油气回收,油气后处理装置是当汽油储油罐、输油管线系统内压力升高需排放时,对高浓度油气进行处理回收后再排放旳装置。
三次油气回收是在加油站,运用压缩冷凝和先进旳膜分离技术,将油气变成液体汽油和高浓度旳油气加以回收运用,同步分离释放出清洁旳空气(油气排放浓度≤25 mg/ L),保持加油站储油罐油气呼吸损失靠近于零。
以此稳定和控制油站地下储罐旳油气压力,我们称为加油站膜式冷凝油气液化处理过程。
1.2油气回收旳意义一、二、三次油气回收我们总称为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系统是减少油气损耗旳重要措施,可有效控制了加油站汽油旳挥发,提高加油站安全等级,保证人员旳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营造愈加安全、友好旳经营环境。
同步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维护健康旳生态环境和工作人员旳身心健康。
油气回收系统是加油站油气回收旳重要工艺流程。
1.3油气回收系统设备构成油气回收系统设备重要包括:带有油气回收系统旳加油机、气相工艺管线、汽油储油罐、真空压力(PV)阀、后处理装置等。
码头装油气回收实施方案

码头装油气回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装卸作业量不断增加,相应的油气排放也在不断增加。
油气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码头装油气回收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
1.减少港口油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2.提高码头装卸作业效率,提升港口竞争力;3.加强对装卸作业过程中的油气排放监测,保障港口安全。
三、实施方案。
1.技术设备更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油气回收设备,对港口装卸作业中产生的油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油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更新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减少作业时间,降低油气排放量。
2.建立监测系统。
在港口装卸作业区域建立油气排放监测系统,对装卸作业过程中的油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超标排放,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油气回收效果。
3.加强管理与培训。
加强对港口装卸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油气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对油气回收的影响。
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油气回收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四、实施效果。
1.减少油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2.提高港口装卸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时间,降低成本;3.加强对油气回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五、总结。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港口装卸作业中的油气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港口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对实施方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码头装油气回收实施方案的落实,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流程

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加油站是车辆加油和供应燃料的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其中之一就是油气。
油气回收是一种环保的措施,旨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个 typical 的油气回收工艺流程。
首先,加油站会在加油枪的出口设置一个油气回收系统。
当车辆加油时,燃油经过油气回收系统的管道进入车辆的油箱。
回收系统中的过滤器和分离器会在燃油进入油箱之前将其中的油气分离出来。
其次,分离出来的油气会经过油气回收系统的管道进入一个油气处理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油气会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净化和分离的步骤,以将其中的污染物和杂质去除。
这些步骤可能包括物理过滤、化学处理和蒸发等。
经过处理后,油气中的污染物被降低到合理的水平,可以安全地释放到大气中。
然后,回收系统会将分离出来的燃油再次导回到加油站的燃油储存设施中。
这种燃油回收和利用的方式有助于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最后,油气回收工艺流程还包括监测和检测环节。
加油站会安装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控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情况。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监测设备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和调整。
总结起来,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油气回收系统的安装、油气分离和处理、燃油回收和储存,以及监测和检测。
这些步骤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当然,不同的加油站可能会有不同的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技术会因地区和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无论如何,加油站都应该积极采取油气回收措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9卷第7期编辑倪桂才!〇#治理技术原油及成品油码头大气量油气回收工艺!宫中昊(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以国内某码头为例,介绍了原油及成 品油码头大气量油气回收工艺的方案分析及选型 过程,确定了吸附+吸收/冷凝+焚烧的工艺方 案,同时对原油油气进行脱硫处理。
油气回收系 统的回收单元可根据码头具体情况选用吸附+吸 收工艺或吸附+冷凝工艺;若原油油气硫含量不 超过100 mg/m3,脱硫单元可选用干法脱硫,若原 油油气硫含量超过100 mg/m3,脱硫单元可选用络 合铁脱硫工艺;焚烧单元可优先选用低温催化氧 化工艺。
关键词:原油码头成品油码头大气量油气油气回收1概述原油/成品油码头在装卸原油、成品油过程中 会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气体,不论从环保角度还 是经济角度考虑,开展油气回收都十分必要。
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大气污 染防治计划的通知》,明确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 收治理”⑴。
2017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 JTS 196 - 12 -2017《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 范》,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码头工程的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运行和维 护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企业的重视,各类码头油 气回收技术应用及报道逐渐增多。
张炀等[2]研究 了原油装船过程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指 出大处理量、高含硫量是目前岸上油气回收处理 装置需要克服的难点,当前原油油气回收以吸附 -吸收法、冷凝-吸收法最为常用,膜分离法不适 宜使用。
邹秀健[3]分析了目前成品油码头油气回 收的现状、政策限制及条件限制,并介绍了适用于 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的“冷凝+吸附”和“膜+吸 附”工艺。
目前,对码头油气回收的相关报道虽然 较多,但主要集中在某种技术的应用方面,对大气 量(处理量大于5 000 m3/h)工艺的相关报道少 见。
本文以国内某油品码头为例,对大气量原油 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收稿日期$2019-05-06作者简介:宫中昊,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 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艺专业,现主要从事油 气回收工艺研发与技术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1201)SAFETY HEALTH &ENVIRONMENT胃Ij;境 VO#治理技术__________________选,并对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2码头概况及设计要求2.1码头概况码头位于珠三角区域,共设2个30 x10= t原 油装船泊位,每个泊位最大装船量为4 400 m3/h,不同时装船,且装船频率很低,3个5 000 ~ 10 000 t原油装船泊位,每个泊位装船量为600 m3/h,存在 同时装船的可能,3个5 000 ~ 10 000 t成品油装船 泊位,每个泊位装船量为600 m3/h,存在同时装船 的可能。
2.2装置处理量原油油气的处理量为-(4 400 +600 x3) x1.25 =7 750 (m3/h),汽油油气处理量为-600 x3 x1.25 =2 250 (m3/h),因此要求油气回收装置需要考虑的油气处理量为10 000 m3/h。
2.3排放指标要求要求原油及成品油油气经油气回收处理后尾气 中非甲烷总烃浓度<60 mg/m3,总的油气处理效率> 97%,同时由于原油油气含硫,油气回收装置应考虑 脱硫,要求尾气中硫化物排放速率<0.33 k/h。
3工艺方案的分析及比选目前常用的原油、成品油油气回收技术主要 有冷凝法工艺(4_5)、吸附法工艺(6_7)、膜分离法工 艺[8]、焚烧法工艺[9]等,每种工艺均有其特点及适 用性。
该码头对油气回收装置的要求具有其特殊 性,在选择油气回收工艺方案时需主要考虑3个 方面的因素:一是处理量较大,即使对装船工艺进 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气回收装置的处理 量,装置每小时的处理量也有数千立方米;二是需 要同时考虑原油及成品汽油油气的特性,包括挥 发性、浓度等因素,三是排放指标要求较严,要求 小于 60 m//m3。
冷凝工艺常与吸附工艺联用,组成冷凝+吸 附工艺,目前这种工艺的应用逐渐增多。
该工艺 先通过多级冷凝将大部分油气回收,剩余未被回 收的油气通过吸附剂吸附剩余气体,达标气体排 空,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通过真空解吸方式将高浓 度油气解吸后再次送人到冷凝机组进行回收处 理。
应用A$e n软件对典型汽油油气组分进行多 级冷凝的模拟计算,只有当最后一级冷凝温度达2019年第19卷第7期到至少-80 J时,汽油油气中的C3组分才不会在 系统中不断富集,而目前应用的冷凝+吸附工艺 的最低冷凝温度一般最低只能达到-70 J,因此 装置末端油气浓度会不断增大直至超标,而原油 油气比汽油油气更轻,C2、C3组分更多,因此该工 艺无法处理原油油气。
虽然冷凝工艺无法应用于吸附工艺前端,但 将冷凝工艺置于吸附工艺后端,采用吸附+冷凝 工艺就可以解决问题。
原因是前端的吸附部分可 将油气浓缩,真空解吸后的高浓度油气进人后端 冷凝工艺时不需要很低的温度即可将大部分油气 回收,轻组分不会在系统中富集。
但该工艺也存 在2个问题:一是单套冷凝装置因为能耗较高,处 理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能超过3 000 m3/h。
若装置 总处理量超过3 000 m3/h,一般采用并联2套或多 套吸附+冷凝装置的方式;二是该工艺进人装置 的油气通过吸附工艺后直接排放,而吸附工艺一 般很难达到小于60 m//m3的排放指标,因此在装 置后还应增设一套焚烧法工艺装置,即吸附+冷 凝+焚烧工艺可以作为一种备选工艺。
类似地,吸附+吸收+焚烧工艺也可作为一种备选工艺,只不过用吸收工艺代替了冷凝工艺作为真空解吸 后高浓度油气的回收手段。
膜法工艺一般不建议在大处理量场合(处理 量>5 000 m3/h)应用,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 膜法工艺一般适用于气量稳定的场合,但该码头 装船量不稳定,且波动范围大;二是由于处理量较 大,采用的液环压缩机数量及能耗较高,装置操作 费用较高;三是进口膜价格昂贵,装置一次性投资 很大,而国产膜性能无法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针对该码头大气量原油+汽油油 气回收的处理要求,可用的油气回收方案为吸附 +冷凝/吸收+焚烧工艺。
4大气量油气回收系统介绍一套完整的码头油气回收系统除了船舶应具 备的油气回收管路系统及连接船舶及油气回收装 置的一系列管路系统外,主要包括船岸界面安全 装置及油气回收装置,因此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 主要针对这两部分。
目前,国内对船岸界面安全装置的报道较多,刘林杰等[10]介绍了船岸界面安全装置的相关配置52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2019年第19卷第7期宫中昊.原油及成品油码头大气量油气回收工艺VO#治理技术要求,指出可通过适用于码头的油气收集系统,将 油船在装卸油品过程中挥发的碳氢化合物蒸气收 集起来,传送至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并保证系统的 相对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IM O)、美国海岸警备 队(USCG)均对船岸界面安全装置的配置有具体 要求,因此船岸界面安全装置的设计不是本文讨 论的重点。
以下主要介绍油气回收装置这部分的 设计思路。
4.1总工艺流程如前文所述,油气回收装置需要处理的原油 油气量为7 750 m3/h(30 t原油泊位5 500 m3/:,5 000〜10 000 t原油泊位& 250 m3/:),需要处理 的汽油油气量为& &50 m3/h,其中原油油气需要进 行脱硫处理。
由于30 x10= t原油泊位与5 000〜10 000 t原油泊位距离较远,因此可分别设置1套5 500 m3/: 和1套& &50 m3/:脱硫单元;30 x10= t原油泊位 装船频率极低,因此在该泊位装船时可控制其他 泊位不装船,以控制装置总处理量,由于30 x10= t 原油泊位距离5 000〜10 000 t成品油泊位较近,因此可共用一套回收单元,其处理量为5 500 m3/ :;所有油气经回收单元处理后进入一套焚烧单元 处理后达标排放。
4.2回收单元如前所述,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单元可采用 吸附0吸收工艺或吸附0冷凝工艺。
若码头后方库区的吸收油(成品油)可以引至 装置区,则可配置1套5 500 m3/:吸附0吸收法 回收单元,用于30 x10= t原油泊位和3个成品油 泊位的油气回收,另配置1套& &50 m3/:吸附0 吸收法回收单元,用于其余3个原油泊位的油气 回收。
若码头后方库区的吸收油(成品油)无法引 至装置区,则可配置&套& 750 m3/:和1套& &50 m3/:吸附0冷凝回收单元。
4.2.1吸附+吸收工艺若回收单元采用吸附0吸收工艺,则需配置1套5 500 m3/:和1套& &50 m3/:的回收装置。
其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装船过程中产生的汽油和原 油油气首先进入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床组,任何时 候都有&座吸附床处于吸附状态,吸附剂将其中的 烃类组分吸附下来,空气则穿过吸附剂床层达标排 放。
当吸附床内的吸附剂达到或接近饱和吸附时,装置自动进行切换操作,随即对该吸附床组进行抽真空再生,同时将另外再生好的吸附床组转换至吸附状态。
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烃类组分逐渐被脱附下来,形成油气浓度更高的富集油气,在吸收塔内被贫汽油或原油吸收;吸收塔顶的气体则与进装置油气混合后,进入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床组。
4.2.2吸附+冷凝工艺若回收单元采用吸附0冷凝工艺,则需配置&套& 750 m3/:和1套& &50 m3/:的回收装置。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装船过程中产生的原油和汽油油气首先进入吸附床进行吸附操作,烃类气体被吸附,未被吸附的达标气体则达标直排大气;在脱附步骤,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有机物脱附下来,提浓以后的烃类气体冷凝后经过气液分离,烃类液体回收,不凝气和原料气汇合后再次进入吸附床进行处理。
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80D浓度的脱附气(实际可能会在85D〜90D+降温至-35 J后,单程液体回收率在99D左右。
在这样的操作条件下轻组分不会积累。
4.3脱硫单元油气回收系统需配置1套5 500 m3/:和1套& &50 m3/:脱硫单元。
常用的气体脱硫技术主要有湿法、干法、半干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5:境 VOC s 治理技术 2019年第19卷第7期法3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