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十个区南市【图文】

合集下载

多图详解上海行政区划变迁:清嘉庆年起,历经民国至新中国1981年

多图详解上海行政区划变迁:清嘉庆年起,历经民国至新中国1981年

多图详解上海行政区划变迁:清嘉庆年起,历经民国至新中国1981年作者:戏剧化评论员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上海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区位很好。

明清时代的松江府,是南直隶和后来的江南省江苏省,仅次于苏州的富裕地区。

江苏省的赋税,主要靠三个府撑门面,即苏松常,其中常州府是现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今天再看三府,上海和苏锡常仍然领先。

NO.1 清朝中期嘉庆25年(1820)清代苏南的格局是,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和太仓直隶州,今天的太仓直隶州被上海市、苏州市和南通市所分。

上海拿的是嘉定县、宝山县和崇明县等,太仓县回归苏州府,南通得到海门厅。

同治2年(1863)图中有个苏松太道,其实在清朝的存在感不强。

江苏省是清朝唯一的双布政使省份,等于说拥有两个省政府。

江苏巡抚驻苏州,巡抚某种程度类似书记的角色,而相当于省长的布政使,分别是苏州的江苏布政使和南京的江宁布政使。

江苏布政使管辖今天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全称为“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管辖南京和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全称“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光绪年间(1908)全称之所以离不开江南二子,是因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是江南省分家的结果。

这个分家很不彻底,到了嘉庆年间才在形式上基本完成,直到清末江苏、安徽的一些府县的奏折,开头都是江南**府**县,省级公文仍然经常冠以江南江苏,或江南安徽的名称。

宣统2年(1910)上海的事情比较简单,以上海县为主。

本来上海实行华洋分治,太平军战乱一起,苏南浙北皖南的有钱人,纷纷涌进租界。

外国当局没办法赶这么多人走,于是默认华洋杂居,这对后来上海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影响深远。

NO.2 民国北洋时代北洋政府民国3年(1914)民国分两部分,前半程是北洋政府时代,后一半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代。

北洋时代全国没有市,实行省-道-县三级体制。

江苏省被分为金陵道、苏常道、沪海道、淮扬道和徐海道,上海县成为沪海道的首府,上海地区行政中心从松江县转移到了上海县。

老照片:老地图展现上海徐汇、闸北、黄埔、静安的区域变迁

老照片:老地图展现上海徐汇、闸北、黄埔、静安的区域变迁
1992年黄浦区行政区划图。
黄浦区浦东地区部分事业单位分布图。
1951年到1960年,静安区行政区划沿革图。
1992年静安区行政区划图。
静安区历史河道图。
1992年,静安区路沟桥分布图。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老照片:老地图展现上海徐汇、闸北、黄埔、静安的区域变迁
1951年到1992年,上海徐汇区区域范围变化。
1990年,上海徐汇区行政区划图。
1995年上海徐汇区行政区划图。
1950年到1992年,闸北区行政区区划沿பைடு நூலகம்图。
1996年闸北区行政区划图。
1950年到1991年,黄浦区行政区划沿革图。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1课程设计的目的12实验环境及数据13实验要求13.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13.2注记标注13.3绘制格网23.4绘制环境污染专题层23.5添加图幅整饰要素24实验要紧步骤25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的要紧步骤45.1 数据符号化45.1.1 打开shanghai.mxd地图文档45.1.2 按照排序规则对图层进行排序45.1.3 区县界面的符号化45.1.4 道路的符号化55.1.5 地铁的符号化55.1.6 区县界线、区县政府、市政府、地铁站的符号化6 5.2 地图标注 65.2.1区县界面的标注65.2.2 双河线的标注(手动)65.2.3 地铁线的标注75.2.4 “GL03”道路名称的标注85.2.5 市、区政府的标注85.3 设置网格 85.4 对水环境质量分级95.5 添加图幅整饰要素96小结体会10参考文献11致谢121课程设计的目的熟悉ArcGIS的差不多操作;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以及地图整饰的意义;把握差不多的符号化方法、自动标注操作以及有关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对数字地图制图有初步的认识;把握环境信息数据污染专题图的制作方法。

2实验环境及数据软件环境:ArcGIS Deskpro桌面平台数据为上海市部分地区矢量地图,其中包含:点图层:区县政府,市政府,水采样点线图层:地铁线、区县界线、道路面图层:区县界面,双线河3实验要求3.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地图中共有6个区,将这6个区按照Name字段来用分类色彩表示将道路按class字段分类: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四级道路,分不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铁线符号color:深蓝色,width:1.5区县界线Color:橘黄色,Width:1,样式:Dashed区县政府Color:红色;size:10;样式:Star 3市政府符号在区县政府基础上改为大小183.2注记标注对地图中6个区的Name字段使用自动标注,标注统一用Country2样式,大小为16手动标注黄浦江,使用宋体、斜体、16号字,字体方向为纵向,使用曲线注记放置地铁线使用自动标注,采纳Country3样式道路中,对道路的Class字段为GL03的道路进行标注,字体为宋体,大小为10区县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为宋体,大小10市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为楷体,大小为14,并将注记放置在符号的上部3.3绘制格网采纳索引参考格网,使用默认设置。

上海主要商圈介绍及分布图

上海主要商圈介绍及分布图

标签提示:上海商圈主要有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外滩人民广场静安寺新上海商业广场四川北路豫园徐家汇五角场不夜城中山公园大宁绿地七浦路新兴区域商圈有:七宝莘庄天山路联洋花木曹安路中环商业圈逛街指南:南京路商业街-中华第一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步行路商业街,南京东路商业街是上海标志性的商业街,购物街向东直达黄浦江游,可以深呼吸上海的海派空气,外滩是上海历史的见证,殖民时代的西方建筑的标志,江对岸是浦东金融中心,新上海的标志。

南京西路是新兴高档商业中心,以江宁路南京西路梅龙镇广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金三角”的为代表,是上海高档奢侈品商业的集中地。

形成商务办公、休闲时尚、品牌购物中心区,这里以波特曼丽嘉酒店、嘉里中心、上海展览中心为核心,形成商务办公、会展、酒店服务区。

成都北路、西至茂名北路,以上海电视台为代表形成文化传媒、公共活动、办公服务区。

主要商场有上海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荟萃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国际时尚感的高档商业中心。

梅龙镇广场中高档,中信泰富广场。

众多专卖店云集世界各地名牌精品,广场突出“室内购物街”特色,将现代购物、文化休闲和美食观光融为一体,恒隆广场国际顶级精品在上海的汇聚地,满足具有高层次消费意识和高标准消费能力的中外人士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供更多对国际著名品牌提高鉴赏水平和鉴别能力的机会。

鸿翔百货和久光百货集商业零售、餐饮、超市、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型“销品茂”。

人民广场商圈-位于上海市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市政所在地,重要的商业文化休闲中心。

北面是市政大厦,西北角是上海大剧院,各类顶级的表演中心。

人民广场东北侧,是地铁人民广场车站三条地铁1、2、8号线在此汇集。

东南是带式香港名店街和迪美购物中心,处于人民广场中轴线南面的是上海博物馆,上海最重要文化展览馆,现在已全部免费开放,对市民和外地客是不错历史文化的陶冶之地。

主要商场介绍:来福士广场是最重要的时尚购物休闲餐饮中心,地下商城处于人民广场东南端的草坪旁,乘自动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广场,步人地下商业街。

上海行政区划四次大合并: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

上海行政区划四次大合并: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

上海行政区划四次大合并: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图为2009年之前的上海行政区划图。

【封面故事】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在上海中心城区中,杨浦、徐汇等区经过多次扩区,区域面积达到54.7~6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96.2万~120.6万人;而黄浦、卢湾、静安等区的区域面积分别只有12.4平方公里、8平方公里和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仅为53.2万人、26.9万人和24.8万人。

尤其是静安和卢湾两区面积过小,缺乏进一步发展空间。

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拓展核心城区的辐射面,增强城市后续发展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中心城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由此导致各区的发展能力和后劲差异悬殊。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能够以强带弱,增强弱区的发展能力和后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上海中心城各区的面积和人口相差过大,不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撤并规模过小的区,可以精简行政机构,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同时,也有利于使得各区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相对均衡,形成公平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区县发展的积极性。

上海中心城各区由于财力悬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参差不齐。

再加上历史基础的不同,导致了教育、医疗、文化领域的社会优质资源大量集中在黄浦、静安、卢湾等中心区,外围区的优质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公共服务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可以加强外围区的建设实力,促进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改善民生,推动上海率先建成和谐社会。

浦东新区南汇区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合并的背景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之前,经过前18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处在从基础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从集聚国内外资源向服务辐射全国转型的关键阶段。

浦东新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率先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受到发展空间不足的制约:一是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已基本饱和;二是国家级开发区用地已基本布满,功能拓展受到限制;三是发展空间不足,影响了经济总量扩大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四是国家级和外资大项目配套产业链发展的空间不足,制约了项目效益的充分发挥;五是区域内部的城乡统筹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需要在更大区域内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

从老地图上看:上海近100年变迁

从老地图上看:上海近100年变迁

从老地图上看:上海近100年变迁对照老上海地图,看看你现在的家当年坐落在什么区或者什么县?说不定那时还属于江苏省呢!!建议先看1948年、1952年、1958年的几幅。

有些同学虽然落户上海多年,但是对于上海行政区划的沿革还一直不清楚,现抽空上传一系列上海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图,让各位欣赏一番。

算是“乡土”教育启蒙的话题吧!!了解上海行政区划的沿革,做名副其实的上海人。

“上海市”的叫法直到1930年才成立。

上海自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县后,一直属松江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于1843年开埠,以后在县境内陆续设立了英租界、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清朝时设有督察性质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因为驻在上海,俗称“上海道”、“上海道台”。

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涉中,上海县级别太低,职权有限,所以大多由'上海道'出面,如与英国领事巴富尔签订“土地章程”的就是“上海道台”宫慕久。

但“上海道”不是行政区划,上海县在行政上还是属于江苏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辖上海县全境和宝山、川沙二县部分乡镇,直属中央政府,1930年改名上海市。

从此上海不再属江苏省,长三角分属江苏、浙江和上海市三个省级政区。

解放后,上海一直是中央直辖市,至1958年,原属江苏省的松江专区划归上海,所属的松江、崇明、宝山、嘉定、上海、青浦、金山、川沙、奉贤、南汇10县都成为上海市的辖境。

此后,除个别地方的归属有过调整外,苏、浙、沪的界线基本没有变化。

看看历年的上海行政区划图:1.上海行政地图--民国十六年(1927年)1927年7月7日,正式宣布建立“上海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

这是第一次把“市”作为行政区域单位确定下来,标志着上海建市之始。

上海特别市拟划入上海县全境和宝山、松江、青浦、南汇四县的部分地区,共计30个区。

到1928年,实际划入17个区。

2.上海行政地图--民国十七年(1928年)1928年,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成立上海市,基本上就是现在黄浦江沿线的地区。

老上海道路名 对照一览表

老上海道路名 对照一览表

老上海道路名对照一览表老上海道路名/ The Road Names Of The Old Shanghai 法租界內(La concession fran?aise de Changha?)新租界內道路(Roads In New Territories)* 霞飛路Avenue Joffre--淮海中路* 貝當路Avenue Petain--衡山路* 海格路Avenue Haig--華山路* 亞爾培路Avenue du Roi Albert--陝西南路* 呂班路Avenue Dubail--重慶南路* 福煦路Avenue Foch--延安中路、金陵西路* 馬斯南路Rue Massenet--思南路* 巨福路Route Dufour--烏魯木齊南路* 巨籟達路Route Ratard--巨鹿路* 貝勒路Rue Amiral Bayle--黃陂南路* 貝禘鏖路Rue Lieutenant Petiot--成都南路* 聖母院路Route des Soeurs--瑞金一路* 邁爾西愛路Route Rue Cardinal Mercier--茂名南路* 白賽仲路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 復興西路* 環龍路Route Vallon--南昌路(雁盪路至襄陽南路段)* 拉都路Route Tenant de la Tour--襄陽南路* 金神父路Route Pere Robert--瑞金二路* 蒲石路Rue Bourgeat--長樂路* 福開森路Route Ferguson--武康路* 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復興中路* 福履理路J.Frelupt,Route--建國西路* 薛華立路Route Stanislas Chevalier--建國中路* 康悌路Conty,Rue--建國東路* 古神父路Route Pere Huc--永福路* 華龍路Route Voyron --雁盪路* 畢勛路Route Pichon --汾陽路* 麥尼尼路Route /Rue Marcel Magniny --康平路* 麥陽路Route Mayen 華亭路* 麥高包祿路Rue/Route Marco Polo 龍門路* 麥琪路Route Alfread Magy 烏魯木齊中路* 勞爾登路Rue L.Lorton 襄陽北路* 勞利育路Route Camille Lorioz 泰安路* 杜美路Route Doumer 東湖路* 亨利路Route P.Henry 新樂路* 汶林路Route J.Winling* 寶建路Route Pottier 寶慶路* 居爾典路Route A.Charles Culty 湖南路* 趙主教路Route Mgr Maresca* 姚主教路Route Mgr.Prosper Paris* 格羅希路Route de Grouchy 延慶路* 恩理和路Route Henri Riviere 桃江路* 愛棠路Route Edan 余慶路* 高恩路Route A.Cohen 高安路* 陶爾斐斯路Route Dolfus 南昌路(重慶南路至雁盪路段)* 雷上達路Route Remi* 潘興路Route General Pershing 吳興路(淮海中路至衡山路段)* 國富門路Kaufmann,Route 安亭路* 法界徐家匯路Route de Zikawei--徐家匯路、肇嘉浜路* 孟神父路Pére Meugniot, Rue du 永善路* 莫利哀路Moliere,Rue 香山路* 賈爾業愛路Garnier,Route Francis 東平路* 賈西義路Cassini,Rue 泰康路* 鐵士蘭路Destelan,Route Picard 廣元路* 愛麥虞限路Emmanuel Ⅲ,Route 紹興路* 高乃依路Corneille,Rue 皋蘭路* 高逖愛路H.Cordier,Route 高郵路* 巨潑來斯路Dupleix,Route 安福路* 古拔路Courbet,Route 富民路* 甘世東路Kahn,Rue Gaston 嘉善路* 白利圖路(南段)Bridou,Route 吳興路* 台拉斯脫路Delastre,Route Rene 太原路* 台斯德朗路Destelan,Route Picard 廣元路* 亞田南路Adina,Rue 安亭路* 西愛咸斯路Sieyes,Route Herve de 永嘉路* 安納金路Hennequin,Rue 東台路* 祁齊路Route Ghisi 岳陽路老租界內街道(Roads In Old Territories)* 愛多亞路Avenue Eduard Ⅶ --延安東路* 敏體尼蔭路Boulevard de Montigny--西藏南路* 法蘭西外灘French Bund;Quai de France--中山東二路* 法華民國路Boulevard des Deux Republiques--人民路* 公館馬路/法大馬路Rue Du Consulat--金陵東路* 麥底安路Mathieu,Rue(Road)山東南路* 朱葆山路Chu Pao San, Rue 溪口路* 華格臬路Wagner,Rue 寧海西路* 華盛(成)街Voisin,Route 會稽路* 自來火行東街Rue de Peres 永壽路* 吉祥街Petit,Rue 江西南路* 老北門路(大街)Porte du Nord, Rue de la 河南南路(人民路以北段)* 老永安街Laguerre,Rue de la 永安路* 麋鹿路Millot,Rue 方浜西路* 八里橋路Palikao,Rue 雲南南路* 辣厄爾路Laguerre Rue de la,永安路* 東新橋街Rue Pere Huc 浙江南路* 天主堂街/孟斗班路Rue Montauban--四川南路* 紫萊街Rue Discry --紫金路* 太古路Ta(i)koo,Rue de--高橋路* 鄭家木橋(街)路Tourane,Rue--福建南路* 法界寧波路Ningpo,Rue de 淮海東路* 黃埭路Rue Hwang Tai 黃代路* 菜市街寧海東路* 蒲柏路Boppe,Rue Auguste 太倉路(西段)* 白爾部路Rue Paul Beau--重慶中路* 白爾路Rue Eugine Bard (東段)自忠路(東段);(北段)太倉路* 西自來火街Saigou,Rue de --廣西南路* 維爾蒙路Rue Vouillemont* 葛羅路Rue Baran Gross 嵩山路* 格洛克路Rue Brodie A.Clark--柳林路* 皮少耐路Buissonnet,Rue --壽寧路* 愛來格路Route/Rue Soeur Allegre 桃源路* 奧利和路Oriou,Rue --瀏河口路* 馬浪路/白來尼蒙馬浪路Rue Brenier de Montmorand--馬當路* 麥賽爾蒂羅路Rue Marcel Tillot 興安路* 薩坡賽路Rue Chapsal 淡水路* 天文台路Rue de la Observatoire,合肥路* 杜神父路Pére Dugout,Route 永年路* 茄勒路Galle,Rue 吉安路* 菜市路Marche,Rue du 順昌路* 望志路Rue Wantz 興業路* 藍維藹路Rabier,Rue de Capitaine (北段)西藏南路(南段) 肇周路* 平濟利路Bluntschli,Rue 濟南路* 西門路Porte de l\'Ouest,Rue de la;Simen Road自忠路公共租界內(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滬西(Western Shanghai)* 1864年築o 極司非而路Jessfield Road——萬航渡路,* 1901年築o 白利南路Brenan Road——長寧路o 虹橋路Hungjao Roado 羅別根路Rubicon Road——哈密路o 勞勃生路Robinson Road(西段)——長壽路* 1903年築o 膠州路Kiaochow Road北端* 1906年築o 憶定盤路Edinburgh Road——江蘇路o 康腦脫路(西段)Connaught Road——康定路* 1907年築o 星加坡路Singapore Road——余姚路,* 1910年築o 大西路Great Western Road——延安西路(1922年向西延伸至霍必蘭路,1927年再向西伸至法磊斯路)* 1911年築o 愚園路Yu Yuen Roado 地豐路Tifong Road——烏魯木齊北路,(1924年續建大西路至海格路段)o 檳榔路Penang Road西段——安遠路o 開納路Kinnear Road——武定西路o 華倫路或霍必蘭路Warren Road——古北路。

上海上海,这里都是你不知道的上海原创之省份盘点

上海上海,这里都是你不知道的上海原创之省份盘点

上海上海,这里都是你不知道的上海原创之省份盘点| 读史|ID:dushi818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有品、有趣、有态度。

已开通认证号(ID:dushi918 和dushi828),欢迎订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夜上海周璇- 金嗓子周璇之二读史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关注读史,期待更多省份的盘点三忘说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地处长江入海口,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三忘把上海各区名称的由来整理了一番,由于资料来源有限,部分可能有争议,敬请指正。

★ 上海市★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国际活动。

上海辖15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暖夏凉。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约4℃,通常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28℃。

关于上海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1一种说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这句话;2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当时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沪字牌照都是★ 上海★静安区因静安寺而得名名字由来:静安寺相传建于三国孙吴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

南宋嘉定年间,从吴淞江畔迁入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沸井浜就是有着“天下第六泉”之称的涌泉。

抗战胜利后,静安区境域划分为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区。

因千年古刹静安寺坐落第十区,故以寺名区。

浦东新区因位于黄浦江之东而得名名字由来:“浦东”二字最早出现在南宋,当时华亭县有“浦东”在内的5个盐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上海的十個區——南市【圖文】白云观,位于西林后路100弄8号。

上海市道教协会、上海道学院所在地。

原位于城北(今浙江路、北海路),后因所在地拓修马路,全真道士徐至成在仁济堂绅董们资助下,1882年在今址重建雷祖殿。

现迁大境路239号。

1915年1月上海美专由海宁路迁至白云观左近。

董家渡天主堂,位于董家渡路175号。

1847年建。

大堂外观是中国建筑风格,内部式样仿欧洲耶稣会总会之耶稣大堂。

大堂顶部呈拱形吊顶,能起共鸣作用,堂内几个硕大柱子均有4米周长,墙面高处浮雕均呈现中国民族图案,如莲花、仙鹤、宝剑、葫芦等。

1853年落成开堂,成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教堂奉“圣方济各沙勿略”为主保,1933年后由中国神父任院长,第一任院长为张翮。

“文化大革命”宗教活动停止,教堂建筑大部分损毁。

1981年12月恢复宗教活动。

1984年修复大堂,两座高大的钟楼尖顶全部敷设青铅屋面;堂顶上长逾4米重约1吨铁十字架重新矗立起来。

旧上海绸布行业有三大商号: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

人称“三大祥”。

其中协大祥创始1912年,今年正当百岁。

柴宝怀、丁丕山,当年在小东门外盘下“四大正”洋布店旧址,开出新商号,取名“协大祥”,由孙琢璋任首任经理。

文庙,即清代“上海县学文庙”,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文庙路215号。

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此后几经迁移,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今址。

民国时期,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

文革期间,部分建筑被拆除,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庙成为上海著名的旧书市场的所在地。

1997年,经过全面整修,文庙大致恢复了清代的格局,作为祭孔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场所对外开放。

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

200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南大戏院位于民国路(今人民路)134号,近龙潭路口,由鸿翔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建造,1929年2月2日开业。

大戏院于抗战时期曾一度停业。

1948年3月,戏院进行了大装修,改名为银都大戏院(见《指南》下册图12),重新营业。

1953年9月又改名为沪南电影院。

1958年末影院专门由妇女管理,这在上海影院中是绝无仅有的。

1976年再次全面大修,成为老城厢附近首家宽银幕电影院。

1992年由单一放映电影改为多功能综合娱乐场所,2000年4月被迫停止放映电影,2001年7月1日歇业,2006年为建人民路越江隧道被拆除。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址露香园路242号,原名万竹小学。

创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

首任校长李墨飞(廷翰)。

早期分男女生两部,民国16年(1927年)合并。

抗战期间,校舍被日伪占据,部分教员在法租界建私立阜春小学,坚持办学。

抗战胜利后复校,改名上海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称邑庙区中心小学。

1956年改现名。

万竹小学早期学生有蒋经国、蒋纬国及周培源、陈秋草等。

近期,露香园路一带正在拆迁,旧校址命运难测。

南市最早的浴室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设在陆家浜畔的渭泉园。

解放初,邑庙、蓬莱两区有浴室17户。

1956年公私合营时,两区有浴室16户。

坐落在佛阁街(今府谷街)50号(《百业指南》下册图20)的丽水浴室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至今尚存的老混堂。

方老板是浙江丽水人,他把家乡名用在自家的浴室名上一则贴切,二则可解思乡之苦。

不幸的是,方老板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文革中跳楼自尽。

可他的浴室仍开着。

丽水浴室扦脚技师武世萃积多年经验,撰写《扦脚技术》资料一文,并受聘于仁济医院,专治脚病。

“混堂”一说的出处坊间有几种传说,而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六中的描述较为靠谱:“吴浴,甃大石为池,穹幕以砖,后为巨釜,令与池通,辘轳引水,穴壁而贮焉。

一人专执……池水相吞,遂成沸汤,名曰混堂。

” 20世纪以前,老城厢内外浜渠密布,主要干浜有肇嘉浜、方浜、薛家浜、陆家浜及新开河等黄浦江支流,交通运输主要靠水道。

随着近代道路兴建和陆路交通运输发展与河床淤积,浜渠逐渐失去交通运输和排泄作用,乃至成为发展交通的障碍,遂填浜筑路。

民国1年(1912年)至民国2年填方浜筑今方浜中路、方浜西路和东门路。

上图为1980年代方浜中路街景,右侧51号为标本模型厂原址。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总数为十六。

“十六铺”后成为小东门外近沿江地带的习称地名延续至今。

童涵春堂国药号原名竺涵春堂国药号,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盘予童家后,更名为童涵春堂。

原设于方浜中路宝带弄口,1958年迁至人民路1号。

该店向以选药道地、制作精细、质量讲究、品种齐全为特色。

各种饮片及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名闻国内外。

得意楼书场位于邑庙北首。

前身称春风得意楼,为茶楼书场。

早茶、午、晚演唱评弹,创于清代,相传清咸丰年间苏州光裕社四大名家:马如飞、姚士章、赵湘洲、王石泉都曾到此献艺。

民国初,在茶楼背面另辟书场。

民国之初,当年不少名人如黄金荣、杜月笙等均为该书场常客。

民国25年,弹词名家夏荷生来此,听众蜂涌,200个座席竟挤足400多人。

民国26年后,日军进市区,因得意楼坐庄听客多而仍能继续维持。

民国30年迁至豫园路270弄4号,书场设在二楼。

1961年停业。

1999年,春风得意楼在方浜中路、旧校场路口重建。

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原名冠生园,民国7年由粤籍商人冼冠生始创于南市九亩地(现大境路处),民国12年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民国20年在老西门开设冠生园第四支店。

1986年四支店与中华食品店合并,改名为冠生园南号(复兴东路中华路口)。

1988年扩建为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

冠生园奉行“真工实料、童叟无欺”的经营信条,自产自销广式糕点、糖果、饼干、蜜饯。

老西门街市,东至曹家街,西到西藏南路,,南抵蓬莱路,北达方浜路。

老西门原名仪凤门,旁有水门一座,肇嘉浜、周泾、陆家浜等汇流于此。

原来商铺甚少,居民购物须驾船过桥,较为不便。

1912年拆城填河,两侧开设店铺,遂成商业区雏形。

后随华界与租界、东门至西门电车通车,此处成为邑城与租界之间的陆上交通枢纽,商业渐趋兴旺,一批特色名店如张兴记丝线店、老同盛南货店、大富贵酒楼、永和祥棉布店、老大房茶食店、冠生园食品店、西门子钟表店等开张营业。

解放后,商业网点布局经过不断调整,地处六叉路口的老西门闹市周围,享有盛誉的大店、名店林立,如上海市第八百货商店、上海乔家栅、冠生园食品公司、老同盛南北货总号、全泰服装公司、菊花美发厅、勤凤缝纫用品商店等。

湖心亭茶楼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茶楼,位于豫园景区荷花池的中央,两端连着九曲桥。

湖心亭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凫水亭旧址上重建的,由大布商祝韫辉等人集资建造。

直到道光年间,湖心亭还是专供经营青蓝大布的商贾们聚会商议的场所。

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后,湖心亭开始改为茶楼,取名“也是轩”。

清末,“也是轩”由商人刘慎康接盘,改名为“宛在轩”。

湖心亭整幢建筑为全木结构,且不用一根铁钉,木材连接处都用竹楔铆住,二百余年来没有重建过。

矗立湖心的是李平书(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总董)铜像。

梅溪小学,校址蓬莱路128号。

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

光绪八年易名为梅溪书院。

是全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新式小学。

光绪二十八年改称梅溪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改官立高等小学。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改称上海市立梅溪小学。

民国35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

1950年改称蓬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称蓬莱路第一小学。

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

“梅溪”校友遍布国内外,胡适曾于光绪三十年在此就读。

老同盛南北货总号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开设于邑城仪凤门(今老西门)内,后迁方斜路97号。

解放前,老同盛以品种多、花色齐著称,常年供应天津红枣、河北核桃、龙口粉丝、莆田桂圆、宁波长面、金华火腿等各地土特产品。

49年后,老同盛继承发扬百年老店的传统特色,保留宁波长面等特色商品;坚持加工整理,分档定价的供应方法;恢复虎头包、方包等礼品包装和南北货果盘制作。

冬令季节,设立代客敲核桃、聘请老中医坐堂咨询等服务项目。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名西门妇孺医院,又称玛格丽特•韦廉逊医院(Margaret Williamson Hospital),俗称“红房子医院”,系美国女公会教士罗司耐德在西门外方斜路创建,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885年6月3日)开业。

这是上海第一所妇孺医院,也是第一家女子主办的医院。

专治妇孺疾病,尤致力于产科。

抗战期间医院迁至徐家汇路1083号,抗战胜利后迁回。

1951年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接办,隶属上海第一医学院,将原有内外科划出,并将原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妇产科、中山医院妇产科并入,组成妇产科专科性教学医院。

敬业中学,校址尚文路73号、学前街135号(分部)。

前身申江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上海历史最久的学校之一。

1949年市军管会接管,1959年列为市重点中学。

建校以来,校长多为当时著名人士。

清代有状元陆增祥和思想家冯桂芬等,现代有烈士林钧及陶百川等。

1949年接管后,陈云涛任校长,翌年,翁曙冠继任校长。

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的办学方向,素以严谨、扎实、高质量著称。

乔石、薛驹抗战期间曾在此就读,从事革命活动。

小南门钟楼,位于中华路581号。

1910年建成,它塔高6层,高约35米,钢铁结构,是当时上海最高点,用于在遇到火警时鸣钟报警,是一座瞭望台和火警钟楼。

围绕着塔楼的是当时上海消防局的营房以及“上海救火联合会”的平房。

1907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总董李平书等人倡议成立“上海救火联合会”,上海知县李超琼拨出小南门内旧粮仓废址2.5亩地用于建救火联合会总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