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知识汇总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征不包括()A. 沉浸感B. 交互性C. 想象性D. 独立性答案:D解析: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征包括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独立性不属于其核心特征。
2. 以下哪项不是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A. 立体显示技术B. 环境建模技术C. 人工智能技术D. 触觉反馈技术答案:C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并非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其他选项均是关键技术。
3. 在虚拟现实中,用于模拟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交互的技术是()A. 动作捕捉技术B. 语音识别技术C. 手势识别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动作捕捉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手势识别技术都可用于模拟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
4. 虚拟现实系统中,能让用户感受到物体的重量和质感的设备是()A. 力反馈设备B. 位置跟踪器C. 数据手套D. 头盔显示器答案:A解析:力反馈设备可以让用户感受到虚拟物体的重量和质感。
5. 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提高虚拟现实场景的真实感()A. 光线追踪技术B. 纹理映射技术C. 多边形建模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光线追踪技术、纹理映射技术和多边形建模技术都有助于提高虚拟现实场景的真实感。
6. 虚拟现实的英文缩写是()A. VRB. ARC. MRD. CR答案:A解析:VR 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英文缩写。
7. 以下哪项不是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A. 教育B. 医疗C. 金融D. 游戏答案:C解析:教育、医疗和游戏都是虚拟现实常见的应用领域,金融相对较少应用。
8. 能够实现虚拟现实中用户位置跟踪的设备是()A. 惯性传感器B. 全球定位系统C. 电磁跟踪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惯性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和电磁跟踪器都可用于用户位置跟踪。
9. 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不包括()A. 几何建模B. 物理建模C. 行为建模D. 情感建模答案:D解析: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通常包括几何建模、物理建模和行为建模,情感建模较少涉及。
虚拟现实基础教程

虚拟现实基础教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模拟现实场景和交互体验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感知设备、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和声音,将用户沉浸于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
本教程将介绍虚拟现实的基础知识、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
一、虚拟现实的基础知识1.1 虚拟现实的定义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现实场景的交互体验,使用户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并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实时互动。
1.2 虚拟现实的原理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借助计算机图形学、感知设备和交互设备实现。
计算机图形学负责生成逼真的虚拟场景,感知设备用于感知用户的动作和位置,交互设备让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1.3 虚拟现实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多感官体验的特点。
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环境,与虚拟对象进行实时互动,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2.1 游戏和娱乐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娱乐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沉浸式的游戏、电影和音乐等娱乐内容,获得更加真实和激动人心的体验。
2.2 教育和培训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虚拟场景的模拟,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参观远程景点、体验特殊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2.3 医疗和康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和康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生可以利用虚拟环境进行手术模拟和病例演示,患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2.4 建筑和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和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建筑模型的演示和调整,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未来建筑的样貌和氛围。
三、如何使用虚拟现实设备3.1 选择虚拟现实设备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虚拟现实设备可供选择,如头戴式设备、手持设备和全息投影设备等。
根据使用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
3.2 安装和设置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程及使用技巧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程及使用技巧在如今的科技时代,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娱乐和学习方式。
它能够为用户创建一种身临其境、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感觉好像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中。
如果你对虚拟现实技术感兴趣,并想学习如何使用和掌握它,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教程和一些使用技巧。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知识1. 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它主要通过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手柄或者全身传感器来感受和操控虚拟世界。
2. 了解虚拟现实设备的类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虚拟现实设备主要有头戴式显示器、VR一体机、全息投影等。
头戴式显示器提供了最佳的沉浸式体验,而VR一体机则更为便携,适合在不同场景中使用。
二、选择合适的虚拟现实设备1. 根据需求选择设备:选择合适的虚拟现实设备需要考虑你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如果你是一位游戏爱好者,头戴式显示器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你需要在不同场合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一体机可能更为便捷。
2. 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在购买虚拟现实设备时,要考虑其与你的电脑或者手机的兼容性。
不同的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硬件配置来运行。
三、虚拟现实应用的软件和内容1. 下载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在进行虚拟现实体验之前,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虚拟现实应用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在应用商店或官方网站上找到。
2. 寻找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内容非常多样化,包括游戏、教育、娱乐和模拟体验等。
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寻找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可以提升你的体验。
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 创建一个适合的环境: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需要创造一个安全且适合的环境。
清理周围的障碍物,确保你周围没有任何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
2. 适量使用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非常沉浸和逼真,但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对眼睛和大脑造成疲劳。
所以,适量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眼睛。
关于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知识点汇总

关于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知识点汇总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 VR)作为一种前沿的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而在虚拟现实中,人机交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用户能否自然、高效地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以下是关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是指用户与虚拟现实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控制方式。
与传统的人机交互相比,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沉浸感:使用户感觉完全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仿佛身临其境。
2、交互性:用户能够实时地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如抓取、移动、操作等。
3、想象力:激发用户的想象力,创造出无限可能的虚拟场景和体验。
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设备为了实现有效的人机交互,各种专门的设备被开发出来。
1、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这是最常见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能够将用户的视野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2、手柄控制器:用于操作虚拟对象,实现抓取、点击、拖动等动作。
3、追踪系统:包括位置追踪和动作追踪,确保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动作能够准确反映在虚拟环境中。
4、触觉反馈设备:为用户提供触觉上的感受,增强交互的真实感。
三、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输入方式1、手势识别:通过识别用户的手势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挥手、握拳等。
2、语音识别: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3、眼球追踪:根据用户眼球的运动来控制虚拟对象或实现导航。
4、身体动作捕捉:捕捉用户身体的动作,如行走、跳跃等,使虚拟角色做出相应动作。
四、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输出方式1、视觉反馈:通过高清的图像和逼真的场景呈现给用户视觉上的信息。
2、听觉反馈:利用立体声音效和环境音效增强沉浸感。
3、触觉反馈:如震动、压力等,让用户在触摸虚拟对象时有真实的感觉。
五、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设计原则1、自然性:交互方式应符合人类的自然行为习惯,减少学习成本。
2、直观性: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交互方法,无需复杂的说明。
虚拟现实学科知识内容

虚拟现实学科知识内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仿真环境,将用户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物理环境或创造出完全虚构的场景,使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设备包括头戴式显示器、追踪器、手柄等,用于提供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接口和感知体验。
软件系统则负责生成和呈现虚拟环境,包括模型建立、动画渲染、物理模拟等。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游戏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建筑设计等。
在游戏娱乐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游戏体验,使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
在教育培训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各种场景,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效果。
在医疗保健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手术模拟、康复训练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
在建筑设计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提高沟通效率和设计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多个关键技术。
其中,头戴式显示器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以将虚拟环境的图像实时传输到用户眼前,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追踪器则可以追踪用户头部、手部等身体部位的动作,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需要实时渲染技术来生成逼真的图像,物理模拟技术来模拟虚拟环境中的物理特性,以及网络技术来实现多人协同和远程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硬件设备的成本和性能问题,目前的头戴式显示器和追踪器价格较高,且对计算机配置要求较高,限制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是用户体验问题,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延迟和画质问题,用户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发眩晕和不适感。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面临隐私和安全等问题,如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和虚拟环境中的安全风险。
虚拟现实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虚拟环境建模与渲染、交互技术、感知与运动跟踪、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与评估等方面。
虚拟现实的知识点

虚拟现实的知识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环境,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了三个主要方面:虚拟感知、交互和模拟。
一、虚拟感知虚拟感知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和声音等感官输入,让用户进入虚拟环境中感受到真实的触感、视觉、听觉等感知体验。
这是实现虚拟现实的基本方法。
虚拟现实设备通常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手柄或手套以及其他传感器,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模拟出各种感官体验。
1. 视觉感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立体显示和追踪技术使用户感受到逼真的视觉效果。
用户戴上VR头显后,屏幕上会呈现出虚拟环境的图像,用户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观察到周围的一切。
2. 听觉感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音频设备模拟真实的声音效果,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用户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感。
3. 触觉感知:虚拟现实设备可以通过触觉反馈技术模拟不同物体的触感。
例如,用户触摸到一个虚拟物体时,设备会给予相应的力度和震动反馈,使虚拟物体的触感更真实。
二、交互交互是指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各种输入设备,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自由的探索、操作和互动。
1. 手柄或手套: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或手套来进行虚拟环境中的交互操作,例如抓取物体、击打怪物等。
2. 语音识别: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让用户通过语音指令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角色移动、选择菜单等。
3. 动作捕捉: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动作捕捉设备记录用户的动作行为,并将其实时反馈到虚拟环境中。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来控制虚拟角色的行为。
三、模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情境和场景,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体验和训练。
这对于各种实践场景的模拟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1. 游戏和娱乐: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和娱乐领域,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资料整理

虚拟现实技术资料整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能够模拟和创造虚拟环境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使用特殊的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柄控制器,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交互虚拟环境。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图像生成与渲染、空间定位与追踪、交互设备与手柄控制、声音与音频处理、实时计算与传输等。
1. 图像生成与渲染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图像,以模拟真实世界的场景。
图像生成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包括建模、纹理映射、光照计算等。
而图像渲染则是将生成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呈现出逼真的效果。
2. 空间定位与追踪为了让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和交互,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实时追踪用户的头部和手部位置。
目前常用的定位和追踪技术包括惯性导航、光学追踪、声音定位等。
3. 交互设备与手柄控制为了增强用户对虚拟环境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技术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和手柄控制器。
例如,头戴式显示器可以实时跟踪用户头部的位置和姿态,手柄控制器可以模拟用户的手部动作。
4. 声音与音频处理虚拟现实技术还需要提供逼真的音频效果,以增强用户的沉浸感。
通过声音定位和音频处理技术,可以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并产生立体声效果。
5. 实时计算与传输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实时计算和传输大量的图像和数据,以确保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体验流畅和逼真。
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稳定的网络连接是保证实时计算和传输的关键。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游戏与娱乐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娱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玩家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游戏体验。
例如,玩家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与游戏角色互动,体验到真实的动作和情感。
vr技术基本常识

vr技术基本常识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
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
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
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发展历史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有声形动态的模拟是蕴涵虚拟现实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虚拟现实萌芽为第二阶段(1963 -1972 )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为第三阶段(1973 -1989 )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为第四阶段(1990 -2004 )。
特征多感知性指除一般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还包括味觉、嗅觉、感知等。
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
虚拟现实存在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丁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辨真假的程度。
虚拟现实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虚拟现实自主性指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动作的程度。
关键技术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现实知识汇总
目录
虚拟现实知识汇总 (1)
1 虚拟现实的世界背景 (1)
2 虚拟现实是什么 (1)
3 虚拟现实设备的技术指标 (3)
3.1延时 (3)
3.2屏幕分辨率和尺寸 (4)
3.3透镜 (5)
3.4兼容性 (5)
3.5整机重量 (6)
3.6 SDK!SDK!SDK!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6)
4 关于Oculus CV1屏幕参数分析依据 (6)
1 虚拟现实的世界背景
随着2014年3月Facebook用20亿美金收购Oculus虚拟现实创业公司,虚拟现实技术重新出现的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能够更加高速的进行大量运算,从而能够迅速的产生大量复杂的图像,使得高沉浸感的虚拟现实效果成为可能。
2014到2015国外目前已知的就有十几家处于创业研发阶段的公司。
这个情景和1994年的互联网发展的时候非常类似,但是国内已知具有工程样机以及具有自主VR应用的公司也寥寥无几。
2 虚拟现实是什么
目前阶段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模拟现实中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虚拟现实的效果。
人的头部或者身体动作的运动可以被捕捉,计算机根据人体的动作实时更新图像。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当我们的头部转动的时候,我们眼前的图像的视角也随之转动,模拟现实中的效果,如图一所示。
也为了比较好的虚拟现实中效果,图像和音频信息的变化应该和电脑的工作机制匹配。
前几年,由于运算速度等技术因素导致图像的更新速度较慢,延迟达到了100ms,使得大
脑产生较大的不适应感,许多人会因此感觉到头晕。
现在,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目前延迟达到了20ms, 基本解决了困扰了虚拟现实几十年的眩晕的问题。
人脑产生立体感的原因是因为双眼的观察角度和位置不同,经过大脑的处理得到立体的图像。
因为计算机在输出图像的时候,也是模拟双眼的位置和角度,对左右眼产生相应的图像,如图二所示。
最后在大脑中产生立体的效果。
图一
图二
技术框架:微处理器通过IMU(惯性测量单元)从得到头部的位置信息,通过USB端口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得到信息后实时计算生成新的图像之后输
送虚拟现实头盔的中的显示屏中,最终到达大脑。
3 虚拟现实设备的技术指标
3.1 延时
延时是虚拟现实设备最为重要的参数,其决定了佩戴者是否会晕眩。
目前市面上所有虚拟现实设备的延时主要由4种延时构成(如图三所示),其中,屏幕延时和显卡处理延时两者以延时最大的为主体。
原因如下:
若屏幕刷新率为60hz,显卡处理频率为50fps,则最终以显卡处理频率的50fps 为主,也就是50hz,折算成延时就是20ms。
若屏幕刷新率为60hz,显卡处理频率为120fps,则最终以屏幕刷新率的60hz 为主,折算成延时就是16.66667ms。
图三
3.1.1 屏幕延时
屏幕延时是最受关注的参数,下面给出其计算方式:
●若一块屏幕的刷新率是60hz
●则意味着画面是每秒钟(1s=1000ms)更新60次
则其延时就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来:1000ms/60hz=16.6667ms。
3.1.2 显卡处理延时
实际上虚拟现实的延时大部分是由显卡造成的,如果显卡性能不够,则延时将会非常大,这里无法计算显卡延时,不同的显卡差异很大。
3.1.3 HDMI传输延时
HDMI传输延时固定1ms。
3.1.4 USB传输和协议交互延时
USB传输延时固定是1ms,协议交互延时是1ms,总计2ms。
3.2 屏幕分辨率和尺寸
虚拟现实设备的屏幕分辨率是决定了佩戴者所能看到的图像的清晰度,理论上屏幕分辨率越高越好,屏幕尺寸越大越宽越好,这样佩戴者所能看到的视野就越大,图像就越清晰。
目前主要使用的屏幕分为两种:IPS真彩屏和AMOLED屏。
Oculus Rift DK2采用的是一块三星1920*1080 75hz AMOLED屏,而CV1根据LAPUTA VR合理的技术分析,预计也是采用两块1080*1440的90hz AMOLED屏,分析依据在本文的后面会给出。
下面分析两种屏幕的优劣:
3.2.1 IPS真彩屏
这种屏幕的优点在于是RGB排列的,色彩饱满,分辨率在实际显示的时候不会打折扣,目前市面上主要是1920*1080和2560*1440的屏幕,后者的显示效果要远超前者。
但其缺点是刷新率以目前的技术无法高于75hz。
LAPUTA VR采用的就是5.98寸2560*1440 75hz的屏幕,是全网首个发布2k版虚拟现实眼镜的公
司。
3.2.2 AMOLED屏
这种屏幕最大的优点就是如果和三星厂家合作,可以定制成高达90hz的刷新率,目前市面上只有Oculus CV1会采用这种屏幕并且刷新率为90hz,其他都是75hz。
但其缺点非常致命,三星的AMOLED屏幕是Pentile排列的,因此实际显示的分辨率要低于其参数标出来的。
例如1920*1080的AMOLED屏幕,实际显示的分辨率只相当于IPS屏的720P,显示效果比较糟糕。
3.3 透镜
透镜的好坏决定了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效果,理论上透镜的直径越大,畸变和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宽广,但是畸变越大也会导致更容易晕眩。
目前市面上虚拟现实设备采用的透镜有3种: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菲涅耳镜片,这3种镜片都会有树脂和玻璃两种材质,树脂不易碎,轻薄,但使用寿命稍短,一般只有半年;玻璃易碎,较重,但使用寿命很长。
经过综合考虑,LAPUTA VR找国际大厂专门定制了顶级的菲涅耳镜片,消除了色散等问题,轻薄体验俱佳,直径高达48.5mm,视野范围极大。
Oculus CV1和HTC Vive采用的都是菲涅耳镜片。
当然透镜还有很多其他的属性,如:防蓝光、防起雾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3.4 兼容性
这里的兼容性是指是否兼容国外Oculus的应用,目前LAPUTA VR兼容Oculus DK1和DK2的应用,兼容性的高低决定了目前能否玩到大量的VR应用。
兼容Oculus应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LAPUTA VR团队实际研发过程中发现,兼容Oculus的设备很容易产生画面漂移现象,也就是视角会不断的左移或者右移,这和Oculus校准的方式有关,必须使用其摄像头进行校准,这个问题国内
包括3glasses在内很多虚拟现实设备商都没有解决,LAPUTA VR团队已近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3.5 整机重量
整机重量决定了佩戴是否轻便舒适,LAPUTA VR做到了300g的整机重量,佩戴者佩戴时会非常舒适。
3.6 SDK!SDK!SDK!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评价一家虚拟现实公司的产品核心技术是否是自主研发的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拥有自己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软件开发包),因为捷联体惯性导航算法是虚拟现实硬件的核心算法,只有能够提供给开发者SDK,其产品才能算作是自主研发的。
LAPUTA VR将会提供给开发者简单易用的SDK,让开发者能够轻易得将其应用转化为虚拟现实应用,大幅度节省开发成本。
4 关于Oculus CV1屏幕参数分析依据
众所周知,索尼也在搞自己的VR设备(梦神计划),因此索尼的真彩OLED 屏幕不太可能提供给Oculus,毕竟是竞争对手。
并且Oculus从一开始用的就是三星的AMOLED屏幕,并且已经和三星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没理由突然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这样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因此,Oculus的OLED屏最有可能采用的还是三星的AMOLED方案,既然采用AMOLED屏,则其真实的显示分辨率要比IPS 2K屏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