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食品生产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眼睛,若原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仍有不适感觉,应及时就医。

(4)配制好的清洗液、消毒液必须在当日内用完。

4 清洗、消毒程序(1)环境消毒程序1)空气消毒程序A 员工离开工作现场→开启紫外灯照射B员工离开工作现场→开启臭氧杀菌机C 乳酸:水=1∶1配制→对冷库熏蒸→通风换气2)地面、下水道、墙壁、天花板清洗、消毒程序杂物清理→清洗剂清洗→清水冲洗→除去余水→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喷洒消毒→清水冲洗(2)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程序40℃左右温水冲洗→清洗剂清洗→消毒剂消毒→清水冲洗→沥水或擦干(3)员工清洗消毒程序1)清水冲洗→指甲刷刷洗指甲→清洗剂清洗→清水冲洗→消毒剂消毒→清水冲洗烘干→泡鞋池消毒→进入车间。

2)生产过程中根据各工序清洁度要求,对员工的手用75%的酒精消毒,其中:原料、半成品工序每2小时消毒一次;无菌包装工序每1小时消毒一次。

(4)工作衣消毒程序洗衣粉(膏)漂洗→清水漂洗→烘干灭菌→密闭容器运送5 清洗剂、消毒剂的应用(6 消毒效果验证(1)每月对肉制品车间及与之相关的添加剂、辅料等环节不定时抽检1次;度夏期间(每年的5月1日-9月30日)不少于2次。

(2)技术品管部一方面检测消毒后的员工及工器具卫生状况,验证消毒效果;另一方面检测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卫生状况,加强过程控制。

(3)采样点分布(肉制品车间)a 空气(消毒后)采样点原料区 / 灌肠区 / 无菌区 / 剪节区b 生区工器具(消毒后)采样点操作台 / 刀 / 员工手 / 搅拌机或斩拌机或灌肠机或滚揉机c 熟区工器具(消毒后)采样点操作台或砧板 / 刀 / 台秤 / 盆或筐或盒 / 员工手d 熟区工器具 (生产中) 采样点操作台或砧板 / 剪刀 / 台秤 / 盆或筐或盒 / 工作衣 / 员工手(4)各采样点采样数量空气、工器具检测:平行采样数量不少于3个;机器设备检测:平行采样数量不少于2台;员工手检测:平行采样数量不少于5人。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

清洗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清洗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清洗工作流程,确保清洗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清洗作业指导,包括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清洗步骤、清洗后的处理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清洗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清洗的区域,包括设备、工作区域等。

2. 资源准备:准备所需的清洗工具和设备,如清洗剂、刷子、抹布等。

3. 安全措施:确保清洗区域的安全,如戴好防护手套、穿戴适当的工作服等。

三、清洗步骤1. 清洗前的检查:对清洗区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遗留物和杂质。

2. 清洗剂的配制:根据清洗区域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清洗剂,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

3. 清洗工具的选择:根据清洗区域的材质和污垢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如刷子、抹布等。

4. 清洗步骤:a. 先用清水将清洗区域的表面湿润。

b. 涂抹适量的清洗剂于清洗区域,注意均匀涂抹。

c. 用清洗工具对清洗区域进行刷洗,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坏表面。

d. 对于顽强污垢,可以使用特殊的清洗工具或者增加清洗剂的浓度。

e. 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清洗区域,确保清洗剂和污垢彻底清除。

5. 检查清洗效果:对清洗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污垢彻底清除,表面干净无残留。

6. 清洗工具的清洗:将使用过的清洗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

四、清洗后的处理1. 清洗剂的处理:按照清洗剂的说明书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清洗区域的整理:清洗完毕后,将清洗工具和设备归位,整理清洗区域的工作环境。

3. 清洗记录的填写:对清洗作业进行记录,包括清洗日期、清洗区域、清洗剂使用量等信息,便于后续追溯和管理。

五、注意事项1. 根据清洗区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工具,避免对材质造成伤害。

2. 在清洗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戴好防护手套和工作服,避免清洗剂对皮肤的刺激。

3. 清洗区域的清洗剂使用量要适量,避免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清洗剂的配制和使用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使用不当导致事故或者损坏。

设备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设备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设备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工艺设备清洁、卫生且无异常味道,防止与工艺设备接触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受到污染,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生产流程有关的工艺设备的清洗消毒,包括设备内部和外表。

3.职责3.1生产部各岗位操作工对岗位的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负责,制冷站人员负责空气滤网清洗。

3.2 生产线、辅助线主任和领班应对清洗消毒操作的计划安排、执行过程负监督检查责任。

3.3 生产经理对本文件制定及执行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4.1定位清洗:即CIP,用于描述一个清洗和消毒系统,该系统不需要拆卸任何设备而可将洗涤剂、消毒药剂和水等溶液输送或喷淋到设备的所有位置,从而可对设备全部内表面进行循环清洗。

4.2清洗:用洗涤方法除去设备、管道等的内、外表面上残余的产品、污渍、消毒剂或其它不希望的物质。

可用洗涤剂帮助清洗,洗涤剂和要除去的物质之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以使该物质从粘附的表面松脱,从而可通过洗涤剂溶液或水的流动而将其除去。

4.3消毒:即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杀灭设备、管道、容器等内、外表面或饮料中的微生物,从而防止或显著减少微生物繁殖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4氯水:配制的含一定浓度活性氯的氯碱类消毒剂溶液。

常用4~8ppm浓度溶液浸泡容器及管道等,防止微生物繁殖。

4.5无氯:用烧杯取5ml待测水样,加入一包总氯指示粉剂,摇匀后放置3分钟后不显红色,则为无氯。

4.6无碱:取当班使用的处理水及待测水样各一份,用PH试纸分别测试,如果待测水样试纸的颜色与处理水试纸的颜色一致(即PH值相同),则冲洗水中无碱。

否则(即待测水样的PH值大于处理水),冲洗水仍含余碱。

4.7浓味产品:指一些芳香产品,这种产品不容易从工艺设备中冲洗掉,要想把这些产品的芳香成分从工艺设备中除去,必须使用洗涤剂清洗,这些产品包括了大部分非柑橘类水果香味产品。

4.8微生物敏感产品:指其成分易受微生物作用而致腐败的产品,这类产品必须依赖于工厂的消毒条件和受控制的过程,才能保证其极端的微生物稳定性。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SOP作业指导书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SOP作业指导书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SOP作业指导书
一、手术器械及其相关物品
(一)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手工清洗按照去污六步骤清洗;复杂及管腔器械使用超声清洗机清洗;
(二)灭菌:压力蒸气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或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浸泡器械必须经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注:锐利器械(含剪刀、刀片、穿刺针等)及缝线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二、病区常用物品
(一)病区换药碗、弯盘等:在病区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后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

宾馆布草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宾馆布草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宾馆布草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一、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
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
1、蒸汽、煮沸消毒:①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

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

②用大型消毒洗涤机清洗消毒。

2、化学消毒:84消毒液消毒法,配备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液量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升(每1升/公斤水加5毫升84消毒液)的消毒溶液浸泡25分钟。

三、冲洗: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共公告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的已消毒标志。

五、布草清洗消毒后立即做好消毒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清洗消毒物品名称、数量、消毒液使用量、消毒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等。

布草清洗消毒工作记录。

包装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包装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包装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确保盛装内容物的包装材料清洗消毒合格,符合产品灌装的要求,避免发生因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合格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二、具体方法及要求:
(一)、洗瓶
1、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酒精过一遍捞出控干,要求洗瓶时水和酒精确保
灌入瓶内,水脏了要勤换,酒精浓度要达到75℅度,瓶在酒精中浸泡不得超过五分钟。

2、喷涂类型玻璃瓶(包括沾酒精掉字瓶)和亚克力瓶不可用酒精洗瓶,可采用
1℅的洁尔灭消毒水洗,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消毒水冲,之后再用纯净水刷一次,捞出控干或烘干。

3、瓶、垫片、盖、内塞、泵头的清洗可用酒精进行。

(二)、擦瓶:
对一些瓶口较大的玻璃瓶、塑料瓶、亚克力瓶等,可采用酒精或洁尔灭消毒水擦瓶,擦瓶时根据瓶的干净程度确定擦瓶次数,注意不要擦掉文字印刷。

(三)吹瓶:
对一些不便清洗的包装瓶等可采用气压吹瓶方式进行清洁,在吹瓶、泵头或瓶盖时,须放一盛好多半桶水的水桶,然后在桶口上面进行吹瓶,以便使灰尘落到水面上,吹瓶时应先吹一下瓶口的表面然后再吹瓶内,每次瓶内至少三至四次。

第 1 页共1 页。

09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09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09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JD/Q7.5.1-01/E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1、目的: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提高并稳定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车间工艺线3、内容:3.1、发酵工段3.1.1、清洗3.1.1.1、清洗范围:种子罐、种浆罐、发酵罐、稀释蜜罐以及相关管路、阀门、泵、排污口、取样口等。

3.1.1.2、清洗程序:水洗二至三遍?CIP洗?清水冲洗,或空消, 3.1.1.3、清洗要求:A:清水冲洗至排出的清洗水干净无泡沫。

B:碱液浓度2,3%~温度85?以上~热碱清洗至少15min~种浆罐用碱清洗时可根据生产节奏适当采用泡罐2小时以增加清洗灭菌效果。

C:各条管路、各取样阀、排污阀、压力传感器排污阀在清洗时必须有少量水,碱,排出~消除死角。

D:清洗完毕后的罐~管路中不得残留物料。

E:长时间停机应将乳化剂放出过滤~清洗乳化剂罐、泵、管路等~开机时再加入。

3.1.2、消毒:3.1.2.1、消毒范围:种浆罐、种子罐、发酵罐及稀蜜罐及相关管路阀门等,地面、空气过滤器及风机风管路。

3.1.2.2、要求:版本/修订状记:A/00 共6页第1页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JD/Q7.5.1-01/EA:蒸汽消毒时罐内温度必须大于90?时间不少于30分钟~管路用手摸烫手~各取样排污口有少量蒸汽排出。

B:风机系统甲醛熏蒸~每次1.5L~每台风机都要启动5,10分钟。

C:注意:空消后的罐只能在打开排空或罐盖后才可以加冷水~防止罐内形成负压损害罐体:3.1.3、卫生3.1.3.1、卫生范围:仍执行原有划分的卫生责任区域3.1.3.2、卫生要求:A:责任区地面干净无杂物~设备,包括管路、罐、泵等,上无尘土无污垢,每天用漂白粉水将地面消毒一次,大夜班下班前完成,。

B:操作间物品摆放整齐干净~不得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食品等 C:操作间要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D:清洗用具定点存放。

E:发酵罐清洗完以后或接完种、清洗完接种管路以后稀蜜罐清洗完后地沟一定要冲洗干净。

鸡场空舍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鸡场空舍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鸡场空舍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一、清洗工作操作规程1、验收与交接工作●时间:出完栏后第一天●操作人员:清洗工、饲养员、技术员、清洗队管理人员、场长●检查人员:生产部经理●所需物品:手电筒、验收交接表●操作方法➢验收鸡舍地面:检查鸡舍内地面上及绞龙沟内的残留鸡粪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1cm),是否有多量的积水;➢验收刮粪车、绞龙、传送带等清粪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对鸡舍内、工作间内、车库内等处的设备、物资进行交接;➢交接各处门的锁头和钥匙;➢填写验收交接表并签字确认。

2、捡鸡毛工作●时间:出完栏后第一天●操作人员:清洗工●检查人员:清洗队管理人员●所需物品:编织袋、手套●操作方法将网床上的鸡毛捡起,放入编织袋内,拿出鸡舍外,放在垃圾池内,集中焚烧。

3、清除鸡粪工作●时间:出完栏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操作人员:清洗工●检查人员:清洗队管理人员、技术员、兽医师、场长●所需物品:耢子、戗子、撮子、笤帚、扫帚、编织袋、手套●操作方法➢使用清粪设备将鸡舍地面上及挡粪墙上的鸡粪清除到鸡舍外;➢使用戗子对地面上、挡粪墙上的鸡粪进行清理,并将其装入编织袋,拿到鸡舍外的粪堆处;➢使用耢子对挡粪墙和地面直角处粘鸡粪进行清理,鸡粪刮起后使用刮粪车刮出;➢使用撮子和笤帚把鸡舍两头残余鸡粪装入编织袋,拿到鸡舍外的粪堆处;➢鸡舍内残留鸡粪的厚度≤1mm。

4、冲洗鸡舍●时间:出完栏后第四天●操作人员:清洗工●检查人员:清洗队管理人员●所需物品:液氮桶、水管、防水线、漏电保护器、照明灯、高压清洗机、雨衣、水靴、捕鱼裤、长臂乳胶手套、钳子、手电筒、防寒毡、绳、编织袋、●操作方法(每栋鸡舍以三人为例,三台清洗机)➢把液氮桶摆放到适当位置,连接上注水管;➢三台清洗机以前、中、后的顺序摆放,接好电源和漏电保护器;(约2-3小时);➢冲洗棚顶:以一个柱子空为单位,冲洗棚顶时注意墙角和柱子顶角要多冲洗几遍,防止有死角;➢冲洗风门:先冲洗风门框和风门底台,再冲洗风门绳和风门小滑轮,然后把风门打开拉平冲洗风门里侧和水泥台,注意风门里框各边角要冲洗干净,再关上风门用枪再扫一遍;➢冲洗墙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冲洗干净;➢冲洗供热管道:注意管道靠墙那面一定要冲洗干净;➢冲洗暖风机:先从前面往后面冲洗,再从后面往前面冲洗,在暖见机后面冲洗时要冲洗暖风机叶片的里外侧,站在暖风机的左后侧,冲洗暖风机的右里侧,站在暖风机的右后侧,冲洗暖风机的左里侧,冲洗时要注意把暖风机的四个直角和底框冲洗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洁区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管道、设备、工器具处于清洁状态。

开工前,对所有容器、工器具、地面进行全面清洗、清洁,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 职责
2.1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2.2 卫生班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 质检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 适用范围
洁区包括冷却间、包装间以及更衣室、换鞋间、洗手消毒间。

适用于换鞋间、更衣室、冷却间、包装间、手消毒间、地面、墙面、天花板、空气、工作台、输送带、洗手龙头、电子秤、封口机、容器、烤盘、货架、周转箱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 内容
4.1洁区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与生产间歇进行。

4.2 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地拖、水池、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82℃以上热水,75%酒精、塑料桶。

4.3 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 清除室内设备、设施、工器具中所有残留物。

4.3.2 冲洗:用刷子等工具并用自来水冲洗,所有设备、设施容器和工
器具、工作台等,去除附着的残留物。

4.3.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用手摸不会感到有污物存在,闻不到异味。

如发现残留,重复4.3.1、4.3.2步骤操作。

4.3.4 消毒:墙面、地面、工作台、输送带、容器等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均匀泼洒,消毒3分钟以上;周转箱用100PPM含氯消毒水浸泡3分钟以上;电子秤、封口机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3.5 用自来水对所有消毒过的表面(换鞋室、更衣室、电子秤、封口机、金属探测仪除外)进行冲洗,直到消毒液全部清除掉。

4.3.6 感官检查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痕迹,重复4.3.4,4.3.5步骤操作。

4.4 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4.4.1 每日开工前,耐热容器和工器具分批用82℃以上热水消毒3分钟,不耐热的工器具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分钟以上后用自来水冲洗消毒液残留。

4.4.2 生产前开启紫外灭菌灯2小时,对车间空气进行消毒。

4.4.3 感官检查所有清洗消毒的表面,如发现残留,重复4.4.1步骤操作。

4.5 生产加工间歇的清洗消毒
4.5.1 每连续工作4小时,必须对设备、设施和工器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其清洗消毒方法按每天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方法执行。

4.5.2 内包装人员每工作4小时,用75%酒精对手喷雾消毒一次。

5.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执行、检查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