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露琪亚教案设计
《桑塔露琪亚》(教案)公开课

《桑塔露琪亚》(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和合唱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桑塔露琪亚》是一首起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民歌,后被改编成歌剧选段,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2. 歌曲结构:ABA型三部曲式结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3. 声乐技巧:气息控制、音准、音色、共鸣等。
4. 合唱协作:声部协调、节奏统一、动态变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合唱协作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掌握,以及气息控制和共鸣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桑塔露琪亚》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旋律教学: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声乐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气息控制、音准、音色、共鸣等声乐技巧,并引导学生实践。
4. 合唱协作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协调、节奏统一、动态变化等。
5. 完整演唱:学生分组或全体演唱《桑塔露琪亚》,教师点评并指导。
6. 音乐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气息控制、音准、音色、共鸣等。
2. 合唱协作能力:声部协调、节奏统一、动态变化等。
3. 音乐情感表达:能否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4.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包括演唱、讨论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逐句教唱法,让学生逐句掌握歌曲旋律。
2. 分组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运用视觉辅助教学,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歌曲的美。
5.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简介、旋律谱、声乐技巧示意图等。
桑塔露琪亚教案设计

桑塔露琪亚教案设计第一篇:桑塔露琪亚教案设计《桑塔*露琪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2、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3、欣赏《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能感受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人声类别,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
4、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2、人声类别的区分。
3、歌曲中的一些变化音较难掌握。
三、教材分析1、本单元名为“欧洲风情”,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第一册(七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分为歌曲学唱和音乐欣赏两大块。
其中学唱为《桑塔*露琪亚》。
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
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音乐欣赏分为男低音歌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河就像是中国的黄河一样养育了俄罗斯儿女。
《伏尔加船夫曲》表现当时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贵族生活却非常奢侈,反映出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3、另一首欣赏歌曲为《我的太阳》。
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这首歌曲流传之广,不仅是知名男高音如恩里科·克鲁索、卢加诺·帕瓦罗蒂、安德烈·波伽利等的保留曲目,也被诸如布莱恩·亚当斯等流行摇滚艺人演绎,同时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的代表作。
作词者为Giovanni Capurro,作曲者为Eduardo di Capua,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历史教案桑塔露琪亚教案

历史教案桑塔露琪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桑塔露琪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桑塔露琪亚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桑塔露琪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桑塔露琪亚的原住民和殖民地时期。
3. 桑塔露琪亚独立运动和国家建设。
4. 桑塔露琪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桑塔露琪亚的
地理、历史和文化。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3. 观察实践:安排观察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或进行实地
考察,增加学生对桑塔露琪亚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和思维能力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桑塔露
琪亚历史教材的掌握程度。
3. 期中考试:组织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桑塔露琪亚历史知识
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
1. 桑塔露琪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
3. 相关的课本、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六、教学计划
七、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桑塔露琪亚
的历史和文化。
课堂上的互动和观察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在教学评估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估教学效果,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5课歌曲《桑塔-露琪亚》-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5课歌曲《桑塔-露琪亚》-教案一. 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一首经典的意大利民歌,描述了桑塔-露琪亚的美丽景色。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将其纳入音乐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但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风格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美。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桑塔-露琪亚》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歌词和旋律的乐谱。
3.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和桑塔-露琪亚的美丽景色。
同时,播放歌曲《桑塔-露琪亚》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呈现(10分钟)展示歌曲《桑塔-露琪亚》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旋律和歌词。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桑塔-露琪亚》的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巩固(10分钟)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5.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如西班牙的《斗牛士进行曲》、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
音乐教案桑塔露琪亚教案

音乐教案桑塔露琪亚教案教案:音乐——《桑塔露琪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歌曲《桑塔露琪亚》进行教学。
该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课,属于“单元二欧洲音乐之旅”中的“课时三意大利歌曲”。
歌曲描绘了意大利船歌的优美旋律,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异国音乐风格,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欧洲音乐之旅的魅力,体验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 学会歌曲《桑塔露琪亚》,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桑塔露琪亚》,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2. 学具:乐谱、歌词本、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意大利风光短片,让学生感受意大利的美丽风光。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桑塔露琪亚》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及时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准、节奏和音色处理,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 歌曲分析(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课堂练习(5分钟)(1)学生独立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5. 音乐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其他意大利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意大利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歌曲《桑塔露琪亚》1. 歌曲背景2. 歌曲结构3. 旋律特点4. 歌词意义七、作业设计1. 熟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2. 分析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3. 收集其他意大利歌曲,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桑塔露琪亚》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意大利音乐风格,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一篇: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教案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一.愿意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有兴趣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及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二.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民族风格。
结合欣赏和学唱,初步了解“船歌”及“二段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教学难点: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及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及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新授(一)了解船歌特点:师:船夫们用这种魅力特别的小船载着游人往来各个巷道,经常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当地流传很广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
让游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听得如醉如痴。
我们把这种船夫在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叫做“船歌”。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船歌有什么特点?生:分组讨论。
自由回答。
1.师展示船歌的特点(课件展示)师:作简要提示,这种歌曲有一个特点:大都三拍子的,歌曲的情绪开朗豪放、热情洋溢,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
这种歌曲给人一种摇曳荡漾、身临其境的感觉。
2.师生感受贡多拉摇晃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坐上”贡多拉来感受一下坐在船上摇荡的感觉好吗?生:随老师的三拍子手势左右摇晃体会贡多拉的摇荡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三拍子的感觉为下步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二)学唱《桑塔露琪亚》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课件展示歌曲视频)师:下面我给大家推荐的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是典型的船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歌曲表现出的情绪是怎样的?2.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情绪是抒情赞美的、思念的…… 3.了解桑塔露琪亚。
(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带来的美感引导学生学唱的愿望,教师顺着思路自然讲授音乐体裁的知识。
】 4.歌曲模唱(课件展示歌曲)师:如果同学们在宁静的夜晚,坐在贡多拉上欣赏着海景,唱着歌曲是什么样的感觉啊。
《桑塔露琪亚》教案

《桑塔露琪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音乐的美感。
(3)引导学生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运用集体合作、分组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桑塔露琪亚》,使学生感受到意大利的美丽风光和浪漫气息,激发对异国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桑塔露琪亚》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3)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意大利语的发音和语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桑塔露琪亚》乐谱。
(2)音响设备:CD播放机、音响。
(3)教学图片:意大利风光图片。
2. 教师准备:(1)熟悉《桑塔露琪亚》的乐谱和歌词。
(2)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3)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2)展示意大利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引导学生跟唱,注意发音和音准。
3. 演唱练习:(1)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倾听、借鉴。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1)评价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是否正确。
(2)评价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发音是否准确。
(3)评价学生的演唱感情是否投入,能否体会到歌曲的美感。
2. 课堂参与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和集体演唱中的表现。
《桑塔露琪亚》(教案)公开课

《桑塔露琪亚》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3. 通过学习《桑塔露琪亚》,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歌词描述了桑塔露琪亚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她的敬仰。
2. 旋律分析:教授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线条,理解其音乐特点。
3. 歌词学习:让学生学会意大利语歌词,理解其意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乐谱、音响设备等。
2.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桑塔露琪亚》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4. 旋律学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5. 歌词学习:教师逐句教授意大利语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6. 合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7.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轮流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8.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歌曲,掌握旋律和歌词。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意义,欣赏欧洲音乐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资源:1. 乐谱:《桑塔露琪亚》歌曲乐谱。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 教学视频:关于《桑塔露琪亚》歌曲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4. 参考资料:关于意大利音乐文化和民歌的介绍资料。
六、教学步骤:1. 复习《桑塔露琪亚》歌曲,确保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旋律和歌词。
2.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拍子,强调音乐节拍的重要性。
3.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演唱歌曲,包括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5.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提供反馈。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塔 * 露琪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 露琪亚》,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2、能够感受,体验《桑塔 * 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3、欣赏《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能感受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人声类别,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
4、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 露琪亚》。
2、人声类别的区分。
3、歌曲中的一些变化音较难掌握。
三、教材分析
1、本单元名为“欧洲风情”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第一册(七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分为歌曲学唱和音乐欣赏两大块。
其中学唱为《桑塔 * 露琪亚》。
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 * 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
歌曲为 C 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音乐欣赏分为男低音歌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河就像是中国的黄河一样养育了俄罗斯儿女。
《伏尔加船夫曲》表现当时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贵族生活却非常奢侈,反映出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3、另一首欣赏歌曲为《我的太阳》。
是一首创作于 1898 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这首歌曲流传之广,不仅是知名男高音如恩里科•克鲁索、卢加诺•帕瓦罗蒂、安德烈•波伽利等的保留曲目,也被诸如布莱恩・亚当斯等流行摇滚艺人演绎,同时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
唱家之一帕瓦罗蒂的代表作。
作词者为Giovanni Capurro,作曲者为Eduardo di Capua,尽管
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4、船歌: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产生与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 ---贡都拉 --- 有重要的关系。
它的船身狭长,首尾都翘起,适合在狭窄的水巷中航行。
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
艄公喜欢穿黑白相间的服装,头上有红色的草帽。
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
这种歌曲
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2、通过影像资料,女口 PPT来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请学生欣赏并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歌剧院,意大利那不勒斯等)。
3、本曲是意大利的一首船歌,请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思考。
什么是船歌?(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4、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 * 露琪亚》
(1 )听范唱,学生通过PPT边听边观看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分为几部分,演唱顺序应该是怎样的?要带有怎样的情绪演唱)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2)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歌曲。
(教师通过图示,像学生讲述变化音的概念:什么是升4,什么是还原 4,同时引申到降号。
提醒学生注意变化音)
(3)对难点重复练习几遍。
(4)学生试着进行演唱。
(提醒学生带着感情去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
根据情况,适当跟随伴奏进行演唱)
5、观看廖昌永版本的《桑塔 * 露琪亚》,同时教授学生学习意大利语的发音方法,并试着演唱一下。
说到意大利歌曲,尤其是它的美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帕瓦罗蒂。
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男高音,也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
6、教师通过PPT介绍世界三大男高音。
帕瓦罗蒂简介: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被许多人誉为他那一代最伟大男高音。
帕瓦罗蒂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
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
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
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 c 之王”。
他是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成名作:威尔第的《安魂曲》。
从 2005 年初,他开始了告别舞台的世界巡演。
他表示,将在 2005 年彻底结束演唱生涯。
2005 年12 月,帕瓦罗蒂告别舞台全球巡演到达中国,这意味着帕瓦罗蒂44 年辉煌的艺术
生涯将在中国拉上帷幕。
他曾幽默地对公众表示:“巡演之后,我即便在洗澡时也不再哼唱了!” 一生中曾四次来到中国。
因身患胰腺癌于2007 年 9 月 6 日去世。
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幺红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你可以不知道什么叫美声,但一定
知道帕瓦罗蒂,他是2 0世纪意大利乃至整个世界美声的代表和旗帜。
他的去世,是整个世
界歌剧界的损失。
” 多明戈: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1941年出生,成名作:《茶花女》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
作为歌唱家,多明戈已扮演过多达 115 个歌剧角色,超过音乐编年史上任何一位男高音。
多明戈的保留剧目有115 个角色,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和法国歌剧中的主要角色。
多明戈在全球各地举行音乐会,从远东到南美,从美国到几乎欧洲各国。
他与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合作举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足迹遍及全球,从罗马到洛杉矶,从纽约到东京,从墨尔本到伦敦,从巴黎到南非。
他是当今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经常被誉为“歌剧之王” 、“真正文艺复兴式的音乐家” 。
2008 年 8月24日 29 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与宋祖英共同演唱《爱的火焰》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1946.12.5 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卡雷拉斯认为:“在整个音域中,男高音的难度最大。
因为那不是自然的声音,而是训练出来的假声。
然而,同样没有比男高音更能激动人心的了。
所以男高音一般都是英雄,或风流倜傥的第一男主角。
”在他身上从未出现过被认为是男中音的情况,这得益于卡雷拉斯天生的高音域。
声乐界对他的评价就是“甜润,抒情的男高音,拥有天鹅绒般的嗓音” 。
此外,卡雷拉斯对歌剧角色的理解能力很强,非常善于控制剧情,人物和音乐本身之间的平衡。
这都是他的过人之处。
在任何时候都不放纵自己的声音,是目前西方最负盛誉的男高音之一。
1987 年夏天,卡雷拉斯被诊断出患有血癌。
不久,他在巴塞罗那和西雅图做了两次骨髓移植手术。
仅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原本被认为存活几率不到 10%的卡雷拉斯竟然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于1988 年 7 月 11 日在巴塞罗那露天广场举行了复出音乐会,此后又以规模空前的欧洲巡演庆祝自己的归来。
他罕见的生命力令世人钦佩。
卡雷拉斯一直是一个敢于追求,不愿服输的人,即使面对死亡他依然不放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