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图
干细胞回输PPT课件

.
12
5 极少数患者还因冻存的干细胞中混有过 多红细胞,回输后出现血红蛋白尿,有时 需用血红素结合进行治疗,或者使用速尿, 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治疗输后发生低热,感染, 出血,全身皮疹等,应密切观察。
.
10
❖谢谢各位老师
.
11
No Image
/10/29
.
5
干细胞回输过程
回输过程:在干细胞回输前半个小时,遵医嘱 予非那根25㎎im,康泉3㎎iv,5%碳酸氢钠 125mlivd ,给与床边心电监护,检查急救药 品及急救器械是否齐全、完好,输液系统是否 通畅。应用普通输血器象输血一样把干细胞回 输给患者。回输后再予5%碳酸氢125mlivd , 补液1000mlivd。
干细胞回输
蔡瑞卿
.
1
干细胞回输过程
.
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概念: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应用来源于外周 血液中的造血干/祖细胞为接受超大剂量化/放疗的患 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干细胞移植。
• 而干细胞回输是PBSCT成功与否关键的步骤之一。
干细胞回输
• 目的:为接受超大剂 • 量放/化疗的患者重 • 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 用物准备:普通输液 • 用品,输血器,心电 • 监护仪,急救车等。
.
4
干细胞回输过程
复温过程:从-80℃冰箱中取出干细胞, 两个人做好查对工作,立即置于39-41℃ 水浴中解冻,在1分钟内融化,然后不加 处理即刻从静脉内输给患者。另一种是从 -196℃液氮中取出干细胞,不能马上置入 恒温水箱中解冻,应该放在液氮罐口30秒 至1分钟,让其与外环境稍微恒温后才进 行解冻,不然容易发生冻存袋破裂。
6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目前常用的分离MSC的方法有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全骨髓法即根据干细胞贴壁特性,定期换液除去不贴壁细胞,从而达到纯化MSC的目的。
密度梯度离心法即根据骨髓中细胞成分比重的不同,提取单核细胞进行贴壁培养。
随着对MSC表面抗原认识的深入,有人利用免疫方法如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磁珠法等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但经过流式或磁珠分选后的细胞出现了增殖缓慢等一些问题,加之耗费较大和技术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
实验准备:1实验动物雄性,C57B L/6小鼠,清洁级,8周龄,体重18-20g。
2实验材料与试剂高糖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双抗(青霉素钠,链霉素),培养皿,镊子,眼科剪,止血钳,1mL注射器操作步骤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75%酒精浸泡5分钟,取出双侧腿骨,置于培养皿中小心剔除粘连于骨上的肌肉组织,剪去腿骨两端,用1m l注射器抽取预冷的培养液反复冲洗骨髓腔,直至骨发白,冲洗液直接收集在插在冰上的离心管中,15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一只小鼠种一个60mm的培养皿),置于5�2,37℃,培养过夜,吸出上清,用PBS洗两遍,洗掉未贴壁的细胞,加入新鲜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以后每两天换液1次,并观察细胞形态。
待细胞长至80%-85%时传代(1传2)2、原代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培养24小时,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或多边形,培养第3-5天,细胞开始较紧密贴附壁上并开始有细胞呈梭形,并不断长大、变长,但未观察到细胞分裂,培养第7天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随着细胞数的增加,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快,逐渐成漩涡状排列,培养第12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并融合成片。
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
采用贴壁培养法可获得足够数量、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的间充质干细胞,随传代数增加,其纯度增加,且该方法简单、实用。
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图

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脐带血临床采集流程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发育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脐带血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脐带血本属于废弃物,但是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它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1989年,法国的鲁克罗曼教授用HLA 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例遗传性疾病—可尼贫血症,之后短短的15年的时间,医学界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已成功治愈和改善了多种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和血管系统疾病、脑部疾病、肿瘤、糖尿病等。
现在在儿童的干细胞移植方面,由于可以存在1-2个HLA位点的不配型,免疫排斥反应小等原因,脐带血干细胞已成为治疗一些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
同时,干细胞的进一步开发,还可用于抗衰老、器官修复、美容等保健领域。
干细胞技术和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保障。
但是作为采集脐带血最主要的工作人员,我们所需要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术中操作之外,我们还是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放心的采集,存储,备用。
但是真正合法,安全,便捷的让脐带血的干细胞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体,需要按以下流程操作:脐带血采集条件:以初产妇、年龄在45岁以或35岁以经产妇,身体健康者为宜。
脐带血安全流程1、传染病检查:孕妇在产前要做好身体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肝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原体检测。
如果其中有一样是阳性的话,就不要再进行采集了。
2、采集和储存的无菌观念:在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消毒。
被厌氧菌和需氧菌污染,检测为阳性时都不能储存和使用。
在脐血被采集后,应该尽快保存在2-8℃的恒温箱中,并远离辐射源,不要让X射线照到。
这样的脐带血经科学实验证实,放置24小时或在-23℃以下48小时,其中的干细胞的活性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但最长不应该超过72小时。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2课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3.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生命观念:以细胞结构与功能为基础,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及原理。
科学思维:结合具体实例,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社会责任:说明干细胞在疾病治疗、新药的研制和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潜力。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诱导方法①生物方法:仙台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利用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示意图如下:②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法成功率高,但有一定毒性。
③物理方法:采用电场诱导融合法。
对细胞伤害小,易操作、控制和观察。
成为细胞融合的重要技术手段。
(3)融合过程细胞质膜出现粘连、破裂和融合→进而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融合→形成杂种细胞→挑选所需要细胞(4)诱导对象:同物种细胞和不同物种的细胞。
2.单克隆抗体(1)概念:单个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群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传统抗体的不足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抗体,不能专一性地对付某一类病原体,治疗效果不佳。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4)应用①制备单克隆抗体靶向制剂:化疗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②疾病诊断: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关抗原是否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作为肿瘤诊断的辅助方法;用同位素标记某种单克隆抗体,诊断结肠癌肿瘤病灶是否已经转移。
③导向手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内显示肿瘤位置,用以指导手术范围。
二、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包括人)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干细胞的形态特点:通常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
干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

干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干细胞是维持人体动态平衡的种子细胞,机体通过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实现细胞更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各个组织器官的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使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再生,直接导致人体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本规范化指南所涵盖的干细胞抗衰老技术是指应用人自体来源(脂肪、皮肤、骨髓等)或异体来源(脐带、胎盘等)的干细胞,经体外处理后局部注射到人体特定部位或经静脉输注到人体,通过其增殖、多向分化、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的特性,用于改善皮肤质地,维持皮肤年轻化(局部应用),或者改善精神状态、提高自体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减缓衰老进程(全身应用),从而达到抗衰老目的。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1](一)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应用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以及专设的抗衰老医疗机构,应具备必要的辅助科室以进行检查和随访。
(三)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干细胞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
(四)具备完整的干细胞质量控制条件和管理体系,独立的干细胞质量保证部门。
具有完整的干细胞制剂制备和临床应用的质量管理及风险控制程序和相关文件(含质量管理手册、临床应用工作程序、标准操作规范和记录等)。
二、专业人员资质[2](一)干细胞制剂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①至少具备1名有细胞生物学研究基础的副研究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总体负责人。
②从事细胞制备工艺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有不少于50例实验性干细胞制剂制备经验。
③从事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干细胞临床应用医师:①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登记注册。
②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医师。
③熟悉干细胞的相关特性和生物制剂的输注要求,经过干细胞临床应用相关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干细胞治疗PPT课件

.东北师范大学
供体细胞核与受体细胞质相互作用
核移植后,延长核质相互作用时间可促 进核重塑及发育程序的重编程。
G0与G1早期细胞此时DNA合成未开始, 细胞活动缓慢,移入卵母细胞后需用 较长时间从抑制状态恢复,这恰好利 于卵母细胞质对移植核的再编程过程。
17
.东北师范大学
干细胞治疗
18
.
干细胞治疗的特点
括营养、生长及抗凋亡因子等。 促进细胞间传导能力,包括电刺激、
电传导、细胞连接、传导通路重建、 离子通道开放与介质释放等。
20
.
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问题
除结果观察外,移植后一般不易证实在 靶器官中能否产生足够的效应细胞。
异源污染:是否能避免动物性污染。 致癌性: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能否形成
突变积累,干细胞有形成畸胎瘤的倾向。 移植稳定性: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
瞬间性钙震荡是精子入卵后引起激 活及胚胎发育的基础。震荡频率、 振幅及持续时间都将影响胚胎发育。
凡能引起钙震荡的方法都能激活卵 母细胞及核移植胚胎。
11
.东北师范大学
受精瞬间触发的卵细胞钙震荡 (calcium wave)
12
.东北师范大学
重组胚孤雌激活的常用方法
电激活:高压直流脉冲形成瞬间微孔, 钙离子进入,卵母细胞激活,多次脉 动可提高激活率。
40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8例患者均移植成功,中途无脱落。 治疗有效:对肌强直、震颤等症状改
善显著。与移植前相比专业评分有所 降低,差异比较明显。 治疗无效:对运动迟缓、体位不稳等 症状未见改善,主要可能是观察期较 短的原因。
41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机制
干细胞提取过程

干细胞提取过程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一、实验准备1通知来血后,就应开始做实验准备,准备采集盒里面要有一个采血袋、采血管、温度计放置于有冰袋的保温箱里交给运输人员,保持运输温度高于4℃低于20℃.2实验室要事先做好清洁,打开传递窗口的紫外灯和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需照射30min,吹风10min。
3准备的物品:信息采集室要有无尘布、酒精棉球、棉签、喷壶、手套、储物盒、垃圾桶、垃圾袋、最好有热合机;在洁净室要准备,5ml、10ml、20ml、50ml注射器各2-3个,冷冻袋1个,剪刀3把,止血钳3把,EP管2-3个。
二、信息采集1接收到采集盒,带上手套,并喷上酒精消毒,打开盒子检查里面的物品,采血袋,采血管是否破损,有无漏血现象,并把各个管道的夹子夹紧。
2填写各种信息表格。
《脐血接收登记表》、《脐血交接记录》、《脐血采集信息等记表》、《脐血供者健康信息调查登记表》。
3按照公司规定打印标签,等酒精干后在采血袋上贴标签。
4把采血袋放入储物盒里放到传递窗中。
(传递窗口应用紫外照射30min,吹风10min)三、脐血制备1到洗手间把采集室所带的手套扔掉,用洗手液彻底把手洗干净。
2在一更换鞋,并脱掉日常穿的白大衣放在衣柜里;二更换洁净服,戴上帽子、口罩、手套。
3进入洁净室,从传递窗口把脐带拿到天平工作台上,称重采集袋毛重,称重时应注意管子别掉到天平外面,以免称重不准确。
脐血重量=采血袋毛重-采血袋净重4计算应加入HESPAN的体积,按照HESPAN:脐带血=1:4加入HESPAN。
5把采血管热合掉(就是连接针头的那一根长管)。
6用托盘把采血袋和HESPAN放入生物安全柜,放入之前应用酒精喷洗一遍。
拿一只5ml的注射器从采血袋的热合掉的端口扎入,抽取1ml的全血打入EP管中用于提取前细胞计数,然后再把针孔热合掉。
拿一只20ml的注射器从装HESPAN袋的黄色端口扎入抽取相应体积的HESPAN溶液,注入到采血袋中,并热合掉针孔。
最新: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最新: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血液系统疾患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HSCT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普及,国内HSCT例数逐年增加。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 )是一种HSCT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对TA-TMA的发病机制得到了一定的深入和系统研究,但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的临床规范。
因此,为进一步解决TA-TMA临床诊治的实际问题,建立并优化国内TA-TMA的临床诊治路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发起制定本共识,为中国HSCT的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合理的诊治指导意见。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TA-TMA是一类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血栓形成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TA-TMA患者死亡率为50%~90% ,尤其高危患者死亡率高达80%o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和HSCT、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继发的TMA等。
TA-TMA是HSCT相关的继发性TMA o TA-TMA 根据确诊时间,分为早发型TA-TMA (确诊于移植后Iood内)和迟发型TA-TMA (确诊于移植后100 d以后)两种类型。
目前,关于TA-TMA的发生率不同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主要与诊断标准等因素有关。
采用不同时期和不同学术组织对TA-TMA的诊断标准, TA-TMA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为0∙5%~25%°根据移植类型分类,国际上TA-TMA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后的发生率为0.5%~64%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TA-TMA的发生率<1%。
LaSkin等分析近年来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TA-TMA 的发生率为10%~25% ,该结果可能更接近TA-TMA的真实发生率。
国内报道的allo-HSCT后TA-TMA发生率为4%o二、发病机制TA-TM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预处理、免疫抑制剂、补体、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x炎性细胞因子(TNF-αx IL-8等)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等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微血栓形成,最终引发TA-TMA o目前“二次打击学说”理论认为:一次打击是指在预处理和移植后早期阶段,正常内皮细胞在放化疗、长期制动、无关供者、HLA不匹配等危险因素作用下,形成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促凝状态;二次打击是指在移植后造血重建阶段,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抑制剂、GVHD和感染等危险因素作用下,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在TA-TMA 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参与了直接的血管内皮损伤,损伤的血管内皮激活了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并介导了血管内皮的再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细胞治疗工作流程脐带血临床采集流程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发育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脐带血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脐带血本属于废弃物,但是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它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1989年,法国的鲁克罗曼教授用HLA 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例遗传性疾病—可尼贫血症,之后短短的15年的时间,医学界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已成功治愈和改善了多种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和血管系统疾病、脑部疾病、肿瘤、糖尿病等。
现在在儿童的干细胞移植方面,由于可以存在1-2个HLA位点的不配型,免疫排斥反应小等原因,脐带血干细胞已成为治疗一些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
同时,干细胞的进一步开发,还可用于抗衰老、器官修复、美容等保健领域。
干细胞技术和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保障。
但是作为采集脐带血最主要的工作人员,我们所需要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术中操作之外,我们还是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放心的采集,存储,备用。
但是真正合法,安全,便捷的让脐带血的干细胞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体,需要按以下流程操作:脐带血采集条件:以初产妇、年龄在45岁以或35岁以经产妇,身体健康者为宜。
脐带血安全流程1、传染病检查:孕妇在产前要做好身体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肝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原体检测。
如果其中有一样是阳性的话,就不要再进行采集了。
2、采集和储存的无菌观念:在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消毒。
被厌氧菌和需氧菌污染,检测为阳性时都不能储存和使用。
在脐血被采集后,应该尽快保存在2-8℃的恒温箱中,并远离辐射源,不要让X射线照到。
这样的脐带血经科学实验证实,放置24小时或在-23℃以下48小时,其中的干细胞的活性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但最长不应该超过72小时。
采集流程何种方法采集脐带血更好些呢?Solves[5]等证实了剖宫产情况下,以下两种采集方法体采集法对得到的脐带血除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外,其他各项没有明显不同。
体采集法:产妇施行常规的子宫横切术,将胎儿取出后,立即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脐带,将其与胎儿分离,然后用碘酒和70%酒精消毒脐带,做脐静脉穿刺后,脐带血通过重力的作用流人含抗凝剂的无菌采集袋,采集完将其放入4℃冰箱中保存。
体外采集法:同样对产妇行子宫横切术,待胎盘自然或人工剥离后,立即将其置于采集区,胎盘取出与进行采集之间时间尽可能缩短,将胎盘放在一个中间有孔的可供脐带自然垂下的采集台上,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后行脐静脉穿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人采集袋中,将其放人4℃冰箱保存。
脐带血贮存因为脐血的采集、运输、储存和应用事实上有别于一般血液,国际上通行的管理法规都将血液和组织细胞分别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法规对脐血干细胞库只简单归属血液管理,严重阻碍了干细胞产业的发展。
首先,来源不一样,脐带血是产妇和新生儿血循环以外的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一直是医院产科的废弃物,采集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任何风险,然而其采集作为产妇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只能由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不可能由其他人员采集;而其应用主要是其中的干细胞,不会发生一般血液的公共安全问题。
我们所在的手术室其实是脐带血采集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士以及产科医生也将是脐带血采集主要人员,因此对于脐带血的采集问题还是需要有必要的认识。
1、采集足月妊娠的健康产妇脐血,以肝素抗凝(40u/ml),脐血采集量50~100ml,采集后2h进行分离纯化处理。
2、胎儿分娩后立即抽取脐血,经抗凝,2--8℃冰箱保存。
骨髓采集流程接受干细胞治疗的病人在术前应加强营养,改善体质。
签署知情同意书,干细胞治疗志愿书,手术同意书,及相关法律文书。
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观测,有发热和炎症患者需要待炎症控制后再进行移植治疗,女性病人避开月经期。
全身衰竭,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不宜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此外,根据移植途径的不同给病人做好相应的术前处理。
1: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情绪。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每天注射一支(皮下注射),打1--2天;病人身体状态好,可不用做动员。
2:术前准备普通骨穿针2个,10ml注射器20个,在采集骨髓前将每个注射器中加入1ml肝素(抗凝),一次性采血袋或准备一个200ml以上容量的瓶子,术前消好毒,上盖橡胶盖或者软木盖,以便插针头,方便采集的骨髓往瓶中注入。
术前30min行常规剂量头孢二代抗菌。
3:骨髓采集一般为2——4个点的采集,在两个点不能够采集好的情况下,采集最大4个点。
4:将采集好的骨髓或脐带血用医用纱布包裹,送分离。
送病人回病房。
5:将分离好的干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5ml干细胞悬液备用。
6:术后进行48小时体温监测。
适应症理论上干细胞能够治疗一切细胞损伤性疾病。
目前已经使用中联达生物有限公司产品应用技术成熟、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疾病主要有:肝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足、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坏死、神经损伤性疾病、老年痴呆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禁忌症一切非细胞损伤性疾病;血液病;肝肾功能严重不足;发烧病人;有严重出血倾向病人;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大量腹腔、肺部或其他系统严重感染;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衰竭不能配合治疗;过敏体质等其他严重情况影响治疗等。
科室运作流程选择病例→术前准备(术前相关检查、谈话记录、知情同意书,干细胞来源选择脐带血、骨髓血)→标准收费①脐带血通知妇产科或厂家→治疗前两日通知细胞分离室②骨髓血不能在细胞分离室采则通知手术室(术前一日通知)→需介入的通知介入科(术前一日通知)或再次通知手术室治疗当日;进行骨髓血、脐带血采集→送细胞分离室分离→分离时间3小时左右结束→干细胞送治疗室(介入科或手术室治疗)→病人送回病房。
神经系统病变适应症脑外伤、脑外伤后遗症脑梗塞、脑出血脊髓损伤性截瘫急性期末(一周)脑发育不全、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智力低下、帕金森病脑瘫、长期昏迷、植物生存状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方法经颈动脉介入干细胞移植1、选择符合适应症患者,排除心、肺、肝、肾等脏器重大疾患。
2、行头部磁共振、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四项,乙肝三系,生化全套,胸部DR、心电图等,排除手术禁忌。
3、采用骨髓或脐带血分离纯化(负收集混合法)收集干细胞,总数需>2×106/L。
4、患者转移至介入室,常规经右腹股沟穿刺放置导管鞘,用5F多功能造影管分别行双侧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造影,排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并经双侧颈动脉注入充分稀释后干细胞悬液4--5ml,续推2ml生理盐水。
5、术后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注射液等营养神经治疗。
6、采用美国功能独立性评测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评定。
主要评价 6个方面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能力,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社会认识能力。
腰穿注射干细胞移植1、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情绪。
2、患者侧卧,“抱膝凸腰”打开腰椎间隙。
3、选择L3-4间隙为穿刺点,术野消毒铺巾。
4、穿刺成功后引出脑脊液2-3ml。
5、取干细胞浓度〉2×106/L的提取液4ml缓慢推注至蛛网膜下腔,续推2ml生理盐水。
6、留针3~5min观查病人,正常后拔针,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立体定向移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定位病变部位,在局麻状态下,颅骨钻孔,插入穿刺针,应用微量泵将事先准备的干细胞缓慢注入靶点。
脑室引流管注入静脉滴注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一小时缓慢静脉滴入肝病科适应症: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不明原因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重症肝炎合并肝癌治疗方法肝固有动脉介入:在DSA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管于肝固有动脉进行造影,观察肝血管情况及有无占位性病变。
将待用的细胞悬液10-15ml于10-15分钟经肝固有动脉或左右肝动脉缓慢注入;术毕拔管,穿刺点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穿刺侧下肢制动6h。
分泌科适应症: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治疗方法Ⅰ型糖尿病采用环磷酰胺+ 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预处理,两日将分离好的干细胞稀释至100ml静脉回输或在DSA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管于胰背动脉将干细胞悬液10ml缓慢注入。
Ⅱ型糖尿病在DSA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管于胰背动脉将干细胞悬液10ml缓慢注入。
Ⅰ型、Ⅱ型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注射剂量、HbA1c、平胰岛功能、等变化。
糖尿病足将分离好的干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腿干细胞悬液备用。
消毒、铺巾,双下肢贴皮肤保护膜。
将干细胞悬液注射到患者缺血的下肢。
从上向下顺序注射,每个点注射约1ml,注射深度在1.5—2cm之间,相邻的最大间距离为1—1.5cm。
注射完毕后,注射点用无菌敷料包扎。
血管外科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方法:将分离好的干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腿干细胞悬液备用。
消毒、铺巾,双下肢贴皮肤保护膜。
将干细胞悬液注射到患者缺血的下肢。
从上向下顺序注射,每个点注射约1ml,注射深度在1.5—2cm之间,相邻的最大间距离为1—1.5cm。
注射完毕后,注射点用无菌敷料包扎。
骨科股骨头坏死干细胞治疗方法:方法一:用脐带血或在局麻下穿刺髂骨,取出自体骨髓150 mL,获得干细胞悬液约10~20 mL,于获得干细胞后1~2 h先行股骨头髓芯减压,然后再行动脉灌注,灌注完成后选择旋股侧动脉注射入部分干细胞悬液后拔除导管及鞘管,随后用特制刮勺伸入环锯搔刮坏死区后,再将剩余干细胞悬液注射入环锯,由环锯填入大粗隆处正常松质骨及少量明胶海绵(或生物胶)以防止干细胞漏出,拔除环锯,皮肤缝合。
方法二:在DSA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插入旋股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将获得的干细胞悬液10ml~20ml缓慢注入动脉。
术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影像学(主要为MRI)情况评定疗效合骨不连治疗方法:x线透视下将1枚骨穿针准确穿入骨不连部位,并用针尖轻轻剥离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及硬化骨质;用注射器抽取已制备并稀释好的干细胞加压注入骨不连部位的髓腔、骨折断端之间的纤维瘢痕中及其表面;每例不少于3个注射点,每点注射6~ 10ml,保证干细胞在骨不连处均匀分布,局部稍加压包扎。
注射量根据骨折部位而定,肱骨及胫骨中上段注射20 ml,胫骨下段骨折注射20~30 ml。
术后根据固定的坚固程度,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
注射1个月后复查x线片,如有硬化边缘清晰,无新生骨形成,无骨小梁通过骨折缝隙,骨不连间隙无明显缩小,患处压痛减轻不明显者,再次注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