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纳米材料的应用要点
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与应用

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与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是一种以碳元素为原材料制备的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特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研究领域中最为热门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介绍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
1. SWCNTs的制备技术SWCNTs是由单个碳原子组成的圆柱形分子,其直径只有1纳米左右,是碳纳米管中最小的一种。
目前SWCNTs的制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弧放电法:将石墨电极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通电,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在电极表面就会形成一个由碳原子组成的弧,此时就会产生SWCNTs。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源放入通有气源的高温管道中,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SWCNTs。
(3) 气味解法:将金属铝、镁等材料和碳合成物物质放入高温的石墨炉中加热,从而产生SWCNTs。
2. MWCNTs的制备技术MWCNTs是由许多个碳单层环形结构套在一起形成的管状结构,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因此在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源放入通有气源的高温管道中,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MWCNTs。
(2) 电磁纺丝法:将金属铜制成细丝,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向铜丝上喷射石墨或其它碳源,从而产生MWCNTs。
(3) 化学还原法:将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水溶液中,然后将还原剂缓慢加入到溶液中,之后用超离心机或过滤器将沉淀的MWCNTs分离出来。
二、碳纳米管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因其高催化性能、热稳定性及导电性能等优异特点,将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碳纳米管材料的性质分析与应用

碳纳米管材料的性质分析与应用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讨论碳纳米管材料的性质分析与应用。
一、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碳纳米管的结构类似于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圆柱形,其直径大约在1到100纳米之间,长度可以达到数十微米。
碳纳米管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原因在于其碳原子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定的共价键结构。
在电学方面,碳纳米管也表现出极好的导电性能,从而在电子器件和导电材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碳纳米管还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摩擦等优异特性,使其在仿生学、材料学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由于碳纳米管的半导体性质和导电性能,因此在纳米电子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制备场效应晶体管,并在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大大提高电路的响应速度和功率效率,此外还具有在高电压下良好的稳定性。
由于碳纳米管的微观尺寸限制了电路的噪声限制,从而提高了电路的信噪比。
三、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可追溯到2002年,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于药物释放、生物成像和作为实验室生物学中的牵引工具等方面。
其中,碳纳米管的药物释放功能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之一。
碳纳米管可以通过修饰表面分子和光敏剂等手段,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药效,从而有效地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四、碳纳米管在材料加固中的应用碳纳米管的高强度和稳定性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固领域,例如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和防弹衣等。
由于碳纳米管的高强度和低密度,因此对于机载、航空和装甲等应用,可以降低材料的重量,提高其效率。
五、碳纳米管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碳纳米管还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工具,如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水资源的净化等。
例如,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可以通过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机制,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碳纳米管的具体应用

碳纳米管的具体应用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尺寸管状结构,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领域等多个方面介绍碳纳米管的具体应用。
1. 电子学领域碳纳米管在电子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效应晶体管(FET):碳纳米管可以作为FET的通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输运性能,可实现高速、低功耗的电子器件。
(2)纳米电子学器件: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制备纳米电子学器件,如纳米电极、纳米线和纳米电容器等,用于构建超高密度的集成电路。
(3)柔性电子学: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柔性性质,可以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学器件,如柔性传感器、柔性显示器等,为可穿戴设备和可弯曲电子设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 材料科学领域碳纳米管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材料增强剂:碳纳米管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增强剂,加入到金属、陶瓷或聚合物基体中,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2)催化剂载体:碳纳米管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质,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子传导性能,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
3. 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传递:碳纳米管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调控其表面性质和内部结构,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传递,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2)生物传感器:碳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检测和诊断。
(3)组织工程:碳纳米管可以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4. 能源领域碳纳米管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导率,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碳纳米管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碳纳米管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智慧被不断挑战和突破,科技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碳纳米管技术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碳纳米管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开创新的应用领域,在研究新材料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本篇文章将介绍碳纳米管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热传导材料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效果,最近,科学家发现,多壁碳纳米管的热导率甚至可以高达5000 W/mK。
同类高效热导率材料如铜,其热导率仅为390 W/mK。
因此,碳纳米管被广泛地运用于热传导材料领域。
通过运用简单的生长方法,可以用碳纳米管来制作多孔的热传导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能源、车辆、空调设备和CO2去除领域。
二、吸附剂碳纳米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吸附剂的制造中。
最近,科学家运用多壁碳纳米管制作了一种高效吸附剂,可吸附高浓度甲醛气体,对室内的空气清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此外,多壁碳纳米管还被用做某些高范围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剂。
这种吸附剂可以被用于水处理、油污清除和大气颗粒物的过滤领域。
三、生物医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完整性,它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
碳纳米管可以被用作治疗癌症的载体,蓝藻商用囊泡的化合物,以及病毒的抑制物。
碳纳米管还可以被注入人体的关节中,因为它们有着优异的机械特性,可用于减轻膝盖和骨髓性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的痛苦。
四、电池技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可在其中填充气体的空洞,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造气体电池。
此外,碳纳米管还被用来制造锂离子电池,可以提高其性能。
碳纳米管中的空洞也被用来存储电荷和电子。
五、纳米传感器运用碳纳米管技术制造纳米传感器是一项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这种传感器可以侦测到不同的环境。
比如,碳纳米管传感器可以被用来检测气体和液态物质。
同时,碳纳米管传感器也可以被用来侦测敏感情况,如酸性环境或是EMI/RFI。
六、高效催化剂碳纳米管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制造中。
碳纳米管的合成和应用

碳纳米管的合成和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是由纯碳构成的一种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碳纳米管最早是由日本科学家Sumio Iijima于1991年发现,并提出了一种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电弧放电法。
该方法是通过电弧放电在高温下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平均直径为10-20nm。
随后,人们发现在碳纳米管形成的高温条件下,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也可以用来合成碳纳米管。
通过CVD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平均直径可以达到数纳米级别。
此外,离子束辅助CVD、体积扩散法、等离子炮击法等方法也被用来合成碳纳米管。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碳纳米管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两种。
SWNTs是由一个或几个碳原子层叠而成的单层碳纳米管,直径在1-2nm左右;MWNTs则是由多层碳原子管叠加在一起构成的,直径在10-30nm左右。
SWNTs的结构主要包括芳香环、周边的螺旋结构以及端部的官能团等。
SWNTs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机械性能,同时还有超疏水性、高导电性和热导率等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MWNTs的壁层数越多,直径越大,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距离也越大。
MWNTs的直径越大,其比表面积也越小,但其机械性能就越强。
MWNTs和SWNTs相比,其电导率、热导率和力学性能都要略低。
同时,MWNTs相较于SWNTs更便于分散处理,应用更为广泛。
除了单壁和多壁两种结构外,根据碳纳米管的管径、手性和烯结构等进一步可将碳纳米管细分为不同类型,如外径为几百纳米的纳米线状碳纳米管和手性控制的带有特定电学性质的碳纳米管等。
新材料科学中的碳纳米管材料

新材料科学中的碳纳米管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结构,在新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碳纳米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一、基本介绍碳纳米管是一种类似于石墨烯的碳材料,其结构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具有管状形态的微观结构。
碳纳米管的直径在纳米级别,一般为1纳米到50纳米之间。
它的长度可以是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甚至可以达到数厘米以上。
碳纳米管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比如强度高、导电性好、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等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碳纳米管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光学、化学等领域。
二、应用领域1.电子领域在电子领域中,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如高电导率、高耐电压性、超短开关时间等。
这些特点使得碳纳米管可以广泛应用于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逆变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中。
2.机械领域在机械领域中,碳纳米管有着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被用于制作高强度的机械零部件。
例如,碳纳米管可以制成强度高、重量轻、耐磨损的轮胎、杆、桥梁等。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制成高性能的自行车、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
3.光学领域在光学领域中,碳纳米管可以制成具有高透明度和高导电性的薄膜,可以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智能窗等光学器件中。
4.化学领域在化学领域中,碳纳米管可以被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和分离材料。
例如,碳纳米管可以被用来催化氢气的产生和净化工业废气。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被用来制备高效的分离膜,用于饮用水的净化。
三、未来发展趋势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未来,碳纳米管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合成方法的改进当前,碳纳米管的主要制备方法是电弧放电法、激光热解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制备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于大规模制备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改进或发展出更简单、更可控性强、更可扩展的制备方法,以适应未来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制备需求。
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碳纳米管的主要应用领域:1. 电子学:碳纳米管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如晶体管、传感器和电池等。
2. 能源:碳纳米管可以作为高效的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中。
3. 材料科学: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塑料、橡胶、陶瓷等材料中,以提高其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 生物医学:碳纳米管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和生物传感器,用于药物传递和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
5. 环境科学:碳纳米管可以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因为它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总之,碳纳米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出现为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碳基纳米材料的能源应用

碳基纳米材料的能源应用碳基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构成,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片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碳基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能源存储、能源转换和能源传输等方面。
一、能源存储1. 锂离子电池碳基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碳纳米管为例,其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碳纳米管能够提高电极的充放电速率和循环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导电剂和包覆材料,能够有效防止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
2. 超级电容器碳基纳米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导率,能够显著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此外,碳基纳米材料的高循环稳定性和长周期寿命也使其成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二、能源转换1. 太阳能电池碳基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膜,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片作为光阳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和电导率,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 燃料电池碳基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催化剂支撑材料,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碳基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导电层和气体扩散层,提高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
三、能源传输碳基纳米材料在能源传输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够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导电线路和散热材料。
石墨烯作为柔性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器件和柔性电缆,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和利用。
综上所述,碳基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能源存储、能源转换和能源传输等方面。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碳基纳米材料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相信碳基纳米材料将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摘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大表面积以及独特的一维结构,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以使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增强, 因而在很多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总结了碳纳米管的储锂机理,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储能电池应用Abstract carbon nanotubes(CNTs) are nanometer-sized carbon materi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que one-dimensional geometric structure,large surface area,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elevate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strong chemical inertness.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thods to prepare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can enhanc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 and these composites have a great future in many areas,especially in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s of the CNTs catalysts are introduced. Afterward,the lithium ion storage properties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inally,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 for thes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application1 引言碳纳米管(CNTs)在2004 年被人们发现,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 它的径向尺寸可达到纳米级, 轴向尺寸为微米级, 管的两端一般都封口, 因此它有很大的强度, 同时巨大的长径比有望使其制作成韧性极好的碳纤维。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一维纳米形貌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研究,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剪切,官能化及掺杂等方法进行改性处理,能有效的减少碳纳米管的首次不可逆容量,增加可逆的储锂比容量。
此外,碳纳米管的中空结构也成为抑制高容量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体积膨胀理想复合基体。
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储锂性能,考察了碳纳米管作为锡类复合材料基体,其内部限域空间对高容量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储锂性能促进的具体原因。
该研究结果为碳纳米管以及其他具有限域空间的结构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 碳纳米管的储锂机理和应用相比广泛应用的石墨类材料,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
首先,碳纳米管的尺寸在纳米级,管内及间隙空间也都处于纳米尺寸级,因而具有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能有效的增加锂离子在化学电源中的反应活性空间;其次,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较大,能增加锂离子的反应活性位,并且随着碳纳米管的管径减小其表现出非化学平衡或整数配位数的化合价,储锂的容量增大;第三,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增大了锂离子的快速嵌入脱出的自由传递速度,对锂电池的大功率充放电有十分有利的促进作用。
1998年,Che等报道了采用模板法合成的阵列碳纳米管薄膜在储锂方向的应用。
他们用循环伏安测得该碳纳米管薄膜具有可逆的储锂特点及高达490 mAhg的可逆储锂容量。
同年,Frackowiak等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
循环伏安的测试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在第一次放电过程中显示了高达952 mAhg的嵌锂容量,但其中只447 mAhg是可逆的容量,不可逆容量也高达505 mAhg。
他们还发现,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碳纳米管微观结构和成分组成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储锂性能。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纳米管的不可逆容量降低,而可逆容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热处理使碳纳米管的结构规整,缺陷减少,从而降低了其不可逆容量;但是由于碳纳米管的中心管层在锂离子存储和电化学双电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热处理温度升高会导致碳管中心管层的端口关闭形成连续的碳层,从而阻止了锂离子的存储,以致可逆容量降低。
Wang等报道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直径约20-50nm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
在较小的电流密度下(10 m Ag)循环充放电,该碳管的首次放电容量能达到930 mAhg,但可逆容量却较低,只有360 mAhg左右。
经过30次循环后其可逆比容量保持在340 mAhg,略低于石墨的理论容量(372 mAhg)。
随着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多壁碳管的储锂容量也会明显的降低。
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00 mAg时,30 次循环后的保有容量只有约90 m Ahg。
研究还显示当锂离子在多壁碳管中的嵌入浓度增大时,锂离子的扩散系数降低,传输速率变慢。
对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储锂性能,Gao等采用激光烧蚀石墨制备出了单壁碳纳米管,并发现未经处理的SWNT具有450mAhg的储锂容量, 纯化后的SWNT的可逆容量增加,达到约600mAhg。
3 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锂离子负极材料方面,将具有高比容量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填充入碳纳米管内部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碳管的导电性、独特的结构特性、管壁优异的力学性能来缓解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体积膨胀,防止颗粒的进一步长大团聚,从而提高了金属及氧化物的循环寿命,保证了容量的可逆存储。
Wang 等将平均粒径为19 nm的氧化锡锑纳米颗粒(Sb3O4•SnO2)均匀的分散于铝膜上面,置于高温炉里,通入的乙炔气体在高温下以氧化锡锑的催化后热分解然后碳沉积于氧化锡锑的表面,最终制备出碳纳米管包覆锡锑棍复合材料。
在0.1-1.2V 的电压窗口下,以 0.2C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测试,该复合材料表现出十分优异的性能,首次的可逆容量达到708 mAhg。
尽管碳纳米管的含量仅7.6 %,但碳管优异的力学韧性却能使Sn-Sb保持很好的电连接和机械结合,所以经过80次循环后,它们的可逆容量仍能保有672 mAhg,而平均衰减率仅为 0.064%。
与碳管填充锡相比,碳管表面负载锡则是结构差异化最大的碳管锡复合材料。
Park等制备了负载与碳管外表面的SnSb复合材料。
其循环稳定性相比纯SnSb合金有较大的提高,50次的充放电后,有 480 m Ahg的容量保留,占初始可逆容量的71.6%左右。
SnSb被均匀的负载于碳管表面,可以防止颗粒之间的团聚现象,从而保证材料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尽管相比于填充型复合,负载型 Sn-MWNT 复合材料的容量保有率较低,但它与纯锡类材料相比其储锂性能仍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 氧化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与氧化锡的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的不同仍然可以分为两类:碳管负载氧化锡(SnO2-out-CNT)和碳管填充氧化锡(SnO2-in-CNT)。
Wen等用水热法将具有中孔结构的氧化锡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该复合材料相比纯氧化锡具有较大的性能提高。
经过50次的小电流密度(33.3 mA/g)循环,可逆容量保有在 344.5 mAhg,约占首次可逆容量的55.3%,远高于纯氧化锡(12.8%)。
Wang 等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碳管表面负载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锡层。
对比其电化学性能发现,随着氧化锡负载量的增加,其可逆容量也相应增加。
但整体的循环寿命仍然较差,在20次循环后,二氧化锡含量最大的样品也只有383 mAhg的可逆容量,占首次容量的52%。
Wang等用AAO模板和多次沉积,制备了管状二氧化锡填充入碳管内部的复合材料。
这种填充型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 次的循环,其可逆容量达到542 mAhg-1,约占首次可逆容量的92.5%(586 mAhg),容量的衰减率仅为 0.0375%。
二氧化锡填充碳纳米管型复合材料在结构具有较明显的优异之处,管状结构不仅为锂离子的储存提供活性位,能保证氧化锡的均匀分布,还能为锡的体积膨胀留出较大的缓冲空间,分散其体积变化的应力。
因为,其循环寿命明显优于其他结构的复合形式。
5 小结碳纳米管与高比容量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结合了碳材料的优良导电性及体积稳定性,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获得高容及稳定的循环性能。
但目前对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将高容量材料与碳管的共混或在碳管外表面的负载,这两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在较长次数的循环中,金属及氧化物仍然会发生较大的团聚及体积膨胀,从而致使其与碳管分离或从碳管的外表面脱落导致容量的衰减。
因此,对碳纳米管本身的结构改性,组装,及碳管与高容量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复合设计,储锂机理,限域效应和协同机制的关系研究对于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对于碳-金属等复合材料在其他应用方向如催化,生物,场发射,电子器件等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6 参考文献[1]赵冬梅,李振伟,刘领弟,张艳红,任德财,李坚.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 化学学报,2014,02:185-200.[2]肖信,张伟德. 碳纳米管/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11,04:657-668.[3]张洪坤. 碳纳米管及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4]王黎丽. 碳与储锂纳米材料的复合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