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与应用技术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配的思路与效果

长期以来认为阴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容易相互作用会产生沉淀或絮状络合物.从而产生负效应甚至使表面活性剂失去表面活性.然而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阴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显出较大的增效作用。
并且两者复配体系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电性作用。
因而使表面活性大大提高。
增效作用的表现:①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②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③降低体系的cmc④增加表面吸附。
增效效应的利用:①去污性能②增溶效能③泡沫性能④润湿性能⑤乳化性能现在关键是怎样不让两者相互作用而发生沉淀,经过研究和实验。
主要有以下3种可行的方法:①非等摩尔复配。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加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引入聚氧乙烯基。
这样有利于降低分子的电荷密度从而减弱离子头基间的强静电作用,同时由于聚氧乙烯链的亲水性和位阻效应减弱了阴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问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沉淀和凝聚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③在复配体系中加人溶解度较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定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发生离解,形成的阳离子具有表面活性,其亲水基可以含氮、磷或硫,但目前工业上具有实际意义的主要是含氮的。
在含氮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按氮原子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又可分为胺盐、季铵盐、氮苯(环状的吡啶型)和咪唑啉型等四类,其中以季铵盐类用途最广,其次是胺盐类。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越性能,除可作纤维用柔软剂、抗静电剂、防水剂和染色助剂外,还可用作矿物浮选剂以及杀菌剂、防锈剂和特殊乳化剂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结构特征1.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氮原子上的有机取代基数,胺盐可分为伯胺盐、仲胺盐和叔胺盐3种,它们在性质上非常接近,且往往混合在一起,所以统称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荆。
这类表面活性剂的憎水基碳数为12-18。
其主要用途是作纤维助剂、矿物浮选剂、分散剂、乳化剂和防锈剂。
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烷基胺盐型、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型、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型和咪唑啉型4种。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应用性能研究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应用性能研究一、本文概述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化合物,能够在液体界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
由于其出色的性能,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复配后的表面活性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性能。
我们将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基本性质,为后续复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包括复配剂的选择原则、复配比例的确定以及复配工艺的优化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复配后的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化妆品、石油工业、农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性能,包括其表面张力、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分散性能以及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同时推动表面活性剂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二、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表面活性剂复配,指的是将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产生协同效应,改善或优化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其复配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混合效应: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可能产生新的性能特点。
例如,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可能产生更好的润湿和去污性能。
增溶效应:某些表面活性剂在混合后,可以提高另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从而增强其性能。
例如,某些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可以增强后者的溶解度。
协同效应:复配后的表面活性剂在某些应用中,如乳化、分散、润湿等,可能表现出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优越的性能。
这是由于复配后的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和排列更为紧密,从而提高了界面活性。
降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降低表面张力。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与应用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与应用摘要:综合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各种物化性能的增效效应,例如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表面张力的效率、降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能力、改善表面吸附的能力,以及这些增效效应在去污、增溶、泡沫、润湿、乳化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提高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可配伍性之对策,诸如采用非等摩尔比复配、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引入聚氧乙烯链及加入非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调节等手段以优化配方性能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总结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用于洗涤用品的可行性配方技术,即采取无机助剂、水溶性有机高聚物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措施。
关键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增效效应;研究;应用目前,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已形成热点,如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物、高聚物或表面活性剂之间复配等,其目的是提高含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性能,优化使用并提高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在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过程中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视为禁忌,一般认为两者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会产生沉淀或絮状络合物,从而产生负效应甚至使表面活性剂失去表面活性。
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显示出极大的增效作用,这样的复配体系已成功地用于实际。
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一起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强烈的电性作用,因而使表面活性大大提高。
有人认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之后形成了“新的络合物”,并会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活性和各方面的增效效应。
1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增效效应1.1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复配溶液所能达到的最低表面张力,即在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比单一组分的最低表面张力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8H17N(CH3)3Br(以下用C8N表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8H17SO4Na(以下用C8S表示)等摩尔复配体系的γcmc比两纯组分各自的γcmc低得多,尤其在正庚烷/水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的降低表现更为突出,等摩尔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可以低至0.2mN/m,而两种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相应的界面张力则高得多(分别为14mN/m和11mN/m)。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效应介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效应介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表面活性的影响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在双方结构合适的情况下有协同作用。
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由于分子间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相互复配后容易形成棒状胶团,浓度超过CMC后会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
控制疏水链的长度,用短链的表面活性剂或增加亲水基团(乙氧基化),则有可能在溶液中不出现沉淀现象,并使表面活性较单一组分有大幅度提高。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增效效应体现在以下几点:1、去污性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少量添加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洗涤剂中作为增效剂,提高去污能力。
2、增溶性能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随着一种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另一种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中,混合胶团的聚合数会急剧增加,同时胶团过渡到棒状结构,这种棒状胶团对增溶于胶团内核的被增溶物具有较大的增溶能力。
3、泡沫性能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存在电性吸引,并且吸附层的等比组成是实现最大电性吸引所必需的。
电荷作用减弱了吸附层和胶团中表面活性离子之间的电性斥力,从而使表面吸附增加。
上述作用使得复配溶液具有很低的表面和界面张力,这样势必引起起泡力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吸附层中分子排列紧密以及分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还使得表面黏度增大、表面膜机械强度增加,使之受外力作用时不易破裂、泡沫内液体流失速度变慢、气体透过性降低,延长了泡沫的寿命。
4、润湿性能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表面吸附增强,体系表面张力较低,这样复配体系将具有较强的润湿能力。
5、乳化性能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取决于本身的亲水亲油平衡、油相的亲水亲油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膜的牢固程度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反之,由于电荷作用之故,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增加,在油/水界面形成的膜致密性增加,故乳化能力增强。
此外,复配体系还可同时具两组分的优点。
阳离子表活剂是较好的抗静电剂和杀菌防霉剂,但洗涤效果不佳,与阴离子表活剂复配后可得到化纤产品的优良洗涤剂,兼有洗涤、抗静电、柔软、防尘等作用。
两性表面活性剂

6、2、5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得临界 胶束浓度与碳链长度得关系
对于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 与烷基R碳链长度得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lgcmc=A-Bn 式中,n为烷基长碳链中碳原子得个数;
常数A=1、5-2;B=29。 此类表面活性剂得临界胶束浓度可由上式计 算外,也可以由实验测得。 随着烷基链碳数得增加,cmc明显降低。
氧化胺得化学性质与两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既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也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相容;
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显示非离子特 性,在酸性溶液中显示弱阳离子特性。
6、2 两性表面活性剂得性质
6、2、1 两性表面活性剂得等 电点
pH < 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pH = 4
pH >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影响不十分 明显,会使活性剂得溶解度略有降低, Krafft点略有提高。
在两性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电 解质使溶解度提高,Krafft点降低。
6、2、7 表面活性剂结构对钙皂分散力得影响
钙皂分散力 (lime soap disporsing rate , LSDR) 钙皂分散分散指数
1 具有等电点
2 可以和所有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
3 毒性低、对皮肤眼睛刺激性小
4 耐水硬性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
特性
5 对织物优异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6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
7 好的润湿性和发泡性
8 有一定的杀菌性和抑霉性
9 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1、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等电点 两性表面活性剂通常总含有酸性基团和碱
两性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其 低于纯溶剂的表面张力。
分散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将固体颗粒分散于液体中,形成 稳定的悬浮液。
ABCD
润湿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固体表面与液体之间的接触 面积,使液体更好地润湿固体表面。
乳化性
表面活性剂能够将一种液体分散于另一种不混溶 的液体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复配体系的相容性
相容性原理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的各组分 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保 证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发 挥。相容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各 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的 排列。
相容性影响因素
相容性改善方法
影响复配体系相容性的因素主要 包括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参数、 分子量、官能团等。这些因素可 以通过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 排列,从而影响相容性的好坏。
要点二
热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热 稳定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承受 一定的温度变化。热稳定性差的复配 体系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氧化等 反应,导致性能下降。
要点三
储存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应具有良好的储 存稳定性,以确保在长时间储存过程 中保持性能的稳定。储存过程中,复 配体系可能会受到光照、氧气、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 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
为了提高复配体系的相容性,可 以采用混合溶剂、加入增溶剂或 乳化剂等方法来改善各组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排列。同时, 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 度也是提高相容性的关键因素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 去除。
防锈
一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和生 锈。
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其他应用一、工业循环水用杀菌剂工业用水的水质中含有多种菌类和藻类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滋长,给换热器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大威胁,它使设备效能大大下降,严重时甚至使设备堵塞;腐蚀穿孔。
在强调节省能源,节省水资源的今天,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理想的工业水杀菌灭藻剂应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生物降解,对水质要求低,投料方便以及对其他水处理剂无相互干扰等特点。
但是,常用的氯气,次氯酸盐等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以及氯酚,二硫氰甲烷等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都不能达到这些要求。
因而使它们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有的已被淘汰。
近年来,在为数不多的工业水杀菌灭藻剂中,季铵盐却由于它的独特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内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对季铵盐在工业用水的杀菌灭藻方面的应用研究。
对包括季铵盐在内的47种化合物对控制炼油厂循环冷却水中菌藻危害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以异养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为对象,测量杀菌率达99%以上所需各种化合物的最低浓度为准,筛选出十二烷基二甲馑苄基氯化铵(洁而灭及122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洗必泰等季铵盐为较理想的杀菌灭藻剂。
其中,洗必泰因价格昂贵,实际应用还有困难。
此外,季铵盐还在各种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用作冲击剥离剂。
这是因为它除了可以像一般杀菌灭藻剂那样杀灭表层的菌藻外,还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还可以渗透到菌垢层的内部,将吸附在设备器壁上的菌藻杀死,使之在水流冲刷下从壁上脱落下来。
这一特性是其他杀菌灭藻剂所不及的,生产中菌藻形成的污垢覆盖在热交换器管壁上,是引起热交换效率下降,乃至管道堵塞,腐蚀穿孔的主要因素。
工业节能上具有很大意义。
季铵盐作冲击剥离荆,其用量为一般动态用量的2~10倍。
不同工作者对五种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对比评定的数据略有上下,一般都显示出洁而灭的效果最好,其次是l227、Nalc07326、1231又次于前四种。
表面活性剂复配

阳离子:质量分数0.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子量364.45),
阴离子:质量分数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量348.48),
非离子:质量分数0.5%TO-10(分子量630)
仪器:烧杯,移液管,滴管,天平
2.实验部分
2.1向阳离子中滴加阴离子,记录发生沉淀时阴阳离子比例,获得阴
阳离子混合时发生沉淀反应的区域。
2.2在生成沉淀的区域,选择不同的阴阳离子比例,向其中加入非离子,当沉淀消失时,记录三者的用量比。
2.3选择某一比例的复配体系,测定其表面张力。
3.结果
3.1向阳离子中加入阴离子,发现当阴阳离子体积比大于12:5时会有
白色浑浊生成,即生成沉淀的区域为V阳离子:V阴离子< 5:12
3.2向阳离子中加入阴离子,产生沉淀后继续加入非离子至浑浊消失,三者的用量比例列入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ml 5 5 5 5 5 5 5 5 5 5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l 12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TO-10/ml 1 18 27 50 65 67 67 67 67 67 67 3.3(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阴阳离子进行复配时会有沉淀生成,影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加入一定比例的某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后可以使沉淀消除,增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比例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润湿性能
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表面吸附增强,体系表面张力较低,这样复配体系将具有较强的润湿能力。
图①是几种溶液在石蜡表面上的接触角,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等摩尔复配溶液的润湿能力有明显差别。
在同一浓度(1×10-2mol/L)时,后者在石蜡上的接触角为16°,而前者约为100°。
2 5乳化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取决于本身的亲水亲油平衡、油相的亲水亲油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膜的牢固程度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反之,由于电荷作用之故,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增加,在油/水界面形成的膜致密性增加,故乳化能力增强。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溴化铵以9∶1(mol)复配时,乳化能力显著提高(复配体系的乳化稳定时间为43min,单一组分则分别为38min和6min)。
此外,复配体系还可同时具两组分的优点。
阳离子表活剂是较好的抗静电剂、杀菌防霉剂,但洗涤效果不佳,与阴离子表活剂复配后可得到化纤产品的优良洗涤剂,同时兼有抗静电、柔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