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书法家的故事

合集下载

我与书法的故事三年级450字作文

我与书法的故事三年级450字作文

我与书法的故事三年级45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与书法的故事三年级450字作文篇1几年前,我怀着崇敬的心理和一颗小心翼翼的心踏进“书法”的殿堂。

因为我的字写得很差,以致我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了,所以,从那一刻起,我就向着一个目标——写好字前进。

沿着这条弯曲蜿蜒的小路前进。

第一站:苦练横画第一天上书法课,我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黑板上那大大的“一”:“‘一’首先要逆锋起笔,折锋顿笔,再行笔,顿笔,收笔。

”听老师云里雾里说一些专用术语,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建桥的画面——工人们首先在左岸放石头,搭成一个“v”字形的桥墩,然后在右岸放上“▽”的桥墩,再把桥身放上去。

好了,一字桥建好了。

哇,我的想像真像“一”这个字啊。

于是,我也照猫画虎地“建桥”去了。

第二站:小有成就我读五年级的一天下午,学校要举行钢笔书法比赛了。

我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

随着一阵铃声,比赛也就开始了。

我“笔走乌龟”写得十分慢。

比赛结束时间快到了,我还在学乌龟呢!终于,大功告成,真是辛苦我了。

几天以后,老师告诉我,我得了第一名,我兴奋不已。

第三站:妙笔生花有一天,我拿我刚刚写的`毛笔书法作品给妈妈看。

妈妈大惊失色,十分惊讶地说:“这是你写的吗?如果是你写的,那我们家的宝贝可大有长进啊。

”现在,我仍沿着书法之路走着,朝那个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目标走着、走着,直到永远。

我与书法的故事三年级450字作文篇2我与书法的故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什么吗?没错,就是书法!我从小就对书法很感兴趣。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模仿老师写的字了。

虽然一开始写的很丑陋,但我一点也不气馁。

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只要用心练习,书法肯定会越写越好的。

"进入二年级后,我渐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看到老师或同学写的漂亮字,我就会忍不住羡慕。

于是,我开始认真临摹书法作品,也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兴趣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我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小小书法家作文

小小书法家作文

小小书法家作文小小书法家作文1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小书法家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1有一天,终于从书法课老师给圈的一个个红圈圈里,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我擅长书法,这使我很自豪,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有才华。

二年级暑假,我开始央求妈妈给我报名到少年宫学毛笔书法。

妈妈说没那么多时间接送我,我就用小手拽着妈妈的衣襟,一直把妈妈拉到少年宫报名处,妈妈看我很坚持的样子,心一软就给我报名啦。

刚学毛笔书法的时候,我还不会握笔呢,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写了没几次,老师就发现了我这个书法小“天才”,老师总是拿我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还问我以前有没有练过,怎么会写得这么好,让我心里有点小“得意”,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有了一定的毛笔书写基础,这时妈妈给我请了一位专业的书法家谢老师。

每个星期到谢老师工作室上三个小时的课。

在谢老师这里,我的书法水平真是突飞猛进了,站姿、握笔、笔杆倾斜度,每个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看着老师工作室里挂的一幅幅作品,或是娟秀,或是大气,或是整洁,都是那么令人敬佩,我什么时候能练到那样的水平就好啦。

书法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练好字那么简单,那些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道理更使我受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云山风度,松柏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在写书法的时候,这些道理也在激励着我。

今年我报名参加了全国少儿书法大赛,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得奖,如果没有得奖,也没关系,我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的快乐,我还会继续努力练习的。

小小书法家作文2一杆毛笔,一张宣纸,一展砚,一瓶墨。

便能书写出一手令人拍案叫绝的隶书。

她就是王汐,是我身边一位了不起的"小小书法家”。

在我的书法班里,她从不喧闹,从不高傲,但却是我们班最牛的一位。

一次老师让我们对贴写段很难的捥联。

三年级书法家的故事

三年级书法家的故事

1.天才源于勤奋——王羲之勤学苦练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天才源于勤奋,“清风入袖,明月入怀”,人们用绝妙的比喻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他作品的笔法、墨气、行款、神韵,无不为后人赞叹景仰。

后人对他的书法作品却是推崇备至,如痴如醉。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王羲之换鹅》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

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

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

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

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

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王羲之能成为后人敬仰的人,离不开他的勤奋。

书法家的故事200

书法家的故事200

书法家的故事200
以下是一个书法家的故事: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

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

王献之也爱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

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

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

”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

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这些故事展示了书法家们对书法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也反映了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这些故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文化上的享受,也激发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书法家的小故事300字

书法家的小故事300字

有一位书法家叫王羲之,他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都在家里刻苦练习。

有一天,王羲之家里的书法老师来看他,发现他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决定教他更高深的技巧。

但是,书法老师要求他每天必须写一百个“鹅”字才能离开。

王羲之并没有被这个任务吓倒,反而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继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从此以后,王羲之每天都会坚持练习一百个“鹅”字,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非常用心。

不久之后,他的书法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学习书法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

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

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1.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风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

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对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2.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被誉为“柳体”,其书法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俊朗挺拔。

柳公权从小就展现出对书法的热爱和天赋,他刻苦学习书法,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

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柳公权的书法得益于他的坚持和努力,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钟繇:他是东汉末年人,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

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钟繇的楷书《宣示表》被刻石保存在西安的碑林中,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4.蔡邕: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

他的书法骨力矫健、笔法独特,被誉为“蔡体”。

据传蔡邕在写字时常常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和细节,汲取灵感和技巧。

有一次他在鸿都门看到一个工匠用扫帚蘸石灰水刷墙,于是灵机一动,也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墙上写字。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包括:
1. 王羲之的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在深夜练字时,遇到了一个在云端上的鹤发银髯的老人。

老人给了他一个笔诀,让他领悟写字的奥秘。

之后,王羲之的字更快进步,墨池也因此得名。

2. 郑板桥学书法的故事。

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他临摹各种书体,经过一番苦练,能够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

但大家并不欣赏他的字,他自己也很着急。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他却说:“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3. 王献之的故事。

有一次,王献之偷偷地把父亲题在墙上的字擦掉,然后题上自己的字。

王羲之回家后,看到墙上的字,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非常不满意。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

以上是几个书法家故事的例子,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努力,还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智慧。

我与书法的故事作文8篇

我与书法的故事作文8篇

我与书法的故事作文8篇我与书法的故事作文篇1周日早晨,阳光灿烂,我和平时一样拎着写字包哼着歌下楼去,楼下的阿姨看到我感叹到:“都什么时代了,还练毛笔字,多苦啊。

”。

我笑着对阿姨说:“阿姨,书法是一门艺术,苦中也有甜呢!”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三年前的那个下午……那天,我去找一个好朋友玩,到他家一看,他在练毛笔字,我一看,多神奇呀,软软的毛竟然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我立即对妈妈说:“我也要学。

”可是当我拿起笔的时候,我才发现写毛笔字太难了,笔一点都不听话,我想画直线,结果,画得像小蚯蚓一样。

真是又苦又累。

我把笔一扔,冲着妈妈喊道:“我不学了。

”妈妈等我平静下来,对我说:“选择了,就要坚持!”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成功地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

没几天我又学会了很多笔画,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字越练越好了,我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

那一年,外公生日。

我的两个表姐也在。

晚宴时,小舅提议让我们三个孩子进行才艺展示。

大表姐像百灵鸟一样唱起了最拿手的歌曲,小表姐优雅地拉起了小提琴,外公听了,笑咪咪的。

我也不甘示弱,不动声色地提起毛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大字一挥而就!写完,我得意地朝外公望去,心想,外公一定更加高兴,没想到外公盯着我的字看了好久,也没说一句话。

我想,看来出丑了。

我正这么想着,突然外公说话了:“不简单啊,真不简单,这么小竟能写出这样的字来,你们知道吗?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书法这门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外公相信你一定能把我们中国的书法文化传承下去!”。

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但看到外公满含期待的眼神,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从此我更爱练字了。

四年级时,我获得了学校钢笔字比赛一等奖。

今年三月份,我的毛笔字在“射阳书法文化十年”展览会上,受到射阳县书法大家的一致好评。

学习书法真好!让我更有本领!我与书法的故事作文篇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爱好,我也不例外。

我最大的爱好要数书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才源于勤奋——王羲之勤学苦练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天才源于勤奋,“清风入袖,明月入怀”,人们用绝妙的比喻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他作品的笔法、墨气、行款、神韵,无不为后人赞叹景仰。

后人对他的书法作品却是推崇备至,如痴如醉。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王羲之换鹅》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

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

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

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

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

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王羲之能成为后人敬仰的人,离不开他的勤奋。

最后,我想用《周易》里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欧阳通学书买父字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欧阳通学书买父字”的故事。

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

他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

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亲的字。

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

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字。

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

”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亲的字是怎样的。

”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

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

在知道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越来越多。

欧阳通后来也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关于欧阳通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还可以去查询。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3. “草圣”张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好: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关于“草圣”张旭的故事。

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圣的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

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

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

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

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

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从草书张旭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柳公权发奋练字(唐)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
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

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字要写得好一定要坚持练习。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5.郑板桥学书法(清)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郑板桥学书”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

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同学们,一句话,我们不仅练“字”,练的是认真、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