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六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一)A4教学教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总结(标准版)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状状写的观察日记的片段,看拼音,写字词。
(7分)天空一片wǎ lán()。
cǎo pínɡ()上有一块长满tái xiǎn()的石头,一只蜗牛趴在上面,它伸出头来,想看看外面的qínɡ kuànɡ()。
不远处嘻嘻的笑声、嘈杂的jiào rǎnɡ()声,还有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的脚步声,吓得它又将头suō()回了壳里。
二、根据语境,用“然”字组词填在括号里。
(不能重复)(6分)今年夏天,我()在屋旁的空地上看到了几颗西瓜籽。
没过多久,那儿()长出了一串西瓜藤。
()没有人给它浇水施肥,可西瓜藤似乎()不在意,()那么绿。
看着这顽强的小生命,我心里的敬意()而生。
三、选择题。
(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qí)铁轨.(ɡuǐ)腥.味(xīnɡ)B.苞.蕾(bāo)谚.语(yān)高粱.地(liánɡ)C.蒜薹.(tái)玛瑙.(lǎo)窸窸窣.窣(suì)D.焖.饭(mēn)嘟囔.(nánɡ)系.扣子(j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红军老爷爷的抽屉里,满满当当....地躺着各种战斗勋章。
B.上学路上,元元不声不响....地扶起倒在地上的共享单车。
C.因为没有出示证件,所以他理直气壮....地向工作人员道歉。
D.我小心翼翼....地捧着新买的青瓷小碗,生怕把它摔碎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B.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C.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D.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4.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二:设计一周营养食谱》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二:设计一周营养食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二:设计一周营养食谱》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设计合理的一周营养食谱。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于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设计一周的营养食谱,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设计营养食谱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如何搭配食物,使其营养均衡。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一周营养食谱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设计一周营养食谱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搭配食物,使其营养均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设计营养食谱。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设计一周营养食谱的任务。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营养食谱的设计原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食物的营养价值资料,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吗?我们应该如何搭配食物,使其营养均衡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设计一周营养食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食物的营养价值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如何搭配食物。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设计营养食谱的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出一周的营养食谱。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每组选取一位代表,将本组设计的营养食谱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说明设计理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一)(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有答案)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总分得分第1部分识字与写字(33 分)1. 看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9 分)陪伴梅花的,不是春天的wēi( )风,而是冬天lǐn( )冽的寒风;不是晶yíng( )甘甜的雨水,而是来势xiōng xiōng (____________ )的冰雪;不是灿烂明媚的阳光,而是寒冬里的阴霾……面对种种kùn nan(____________ ),她并不jǔsàng(____________ ),而是用不qū( )的信念,抵御肆虐的寒风,用火焰般的花朵,为寒冬zēng ( )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即使生在dǒu( )峭的xuán yá(____________ ),她依然傲骨铮铮;即使长在最荒凉的季节,她仍旧kāng kǎi(____________ )地gòng xiàn(____________ )出自己所有的美丽。
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你选出来。
(3 分)(1)A. 笨拙(zhuō) B. 倾斜(qīng)C. 宅院(zhǎi)D. 自作自受(zuò) ( )(2)A. 跺脚(duò) B. 谚语(yàn)C. 胯下(kuà)D. 弦外之音(xuán) ( )(3)A. 投掷(zhèng) B. 眺望(tiào)C. 屹立(yì)D. 曝晒(pù) ( )3. 先圈出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错误的字,再改正。
(4 分)(1)骤然酒脱跌跌撞撞忘乎所以( )(2)讲坐嘴唇暴露无遗粉身碎骨( )(3)伶俐枯渴大步流星热血沸腾( )(4)节制荡漾断断续续一忘无际(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瘦削”的“削”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世界”:第一章“神秘的宇宙”、第二章“地球的奥秘”、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
详细内容:宇宙的起源、恒星与行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理现象、简单机械、光的传播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宇宙、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宇宙与地球的奥秘、科学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观察与实验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地球仪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宇宙、地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践: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结果展示:学生展示实践成果,进行交流与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以树状图、流程图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2. 关键词:标注重要概念、原理、方法等。
3. 学生笔记:引导学生记录关键信息,方便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宇宙的起源。
(2)分析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现象。
(3)列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原理。
作业答案:(1)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形成现在的宇宙。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如杠杆、滑轮、斜面等,利用力学原理简化劳动和节省能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科学小制作、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社会调查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平衡的理解与应用、科学方法的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自然界多样性保护、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应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彩笔、调查问卷、照相机(用于记录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态。
2. 新课导入(1)讲解“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介绍社会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社会调查的能力。
3. 例题讲解(1)针对“自然界的多样性”,讲解生物链的构成及其作用,举例说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针对“生活中的科学”,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讲解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针对“社会调查”,以社区环境调查为例,讲解调查方法、步骤,并进行实际操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3)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学会合作、调查、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界的多样性:生物链、生态平衡。
2. 生活中的科学:实例、科学原理。
3. 社会调查:调查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出自己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并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科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3)分组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自定,完成调查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主题活动二:信息交流与安全》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主题活动二:信息交流与安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主题活动二:信息交流与安全》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的一个主题活动。
本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技巧,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本主题活动内容丰富,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
但学生在信息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信息交流技巧不成熟等。
因此,在教学本主题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与信息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准备网络环境,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信息交流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信息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这月我当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这月我当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月我当家》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和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提供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情况,让学生计算家庭的总支出,以及各项支出的占比,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四则运算规则,但是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面对困难时积极思考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
2.难点: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份家庭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情况,包括各项支出的具体金额。
2.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计算器、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家庭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给出实际例子。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份家庭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情况,包括各项支出的具体金额。
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项目,计算该项目的总支出和占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并解释计算过程。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计算中的错误,并进行总结。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家庭的总支出发生变化,各项支出的占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2024年六年级综合实践课标准教案

2024年六年级综合实践课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材第四单元《走进生活,体验社会》的第11章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探究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现象的成因。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望远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知识讲解:a. 讲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分析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成因。
4. 实践活动:a. 分组观察校园内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b. 分组讨论自然现象的成因,形成小组观点。
5.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展示:各小组分享观察和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2. 内容:a.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b. 自然现象及成因c. 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b. 分析一种自然现象,阐述其成因。
2. 答案:a. (示例)观察到的动植物:蝴蝶。
特点:翅膀有花纹,生活在花丛中。
b. (示例)自然现象:风。
成因:空气流动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训练(一)
(一)读拼音写词语,然后把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妥帖.请帖.服帖.字帖.
B.给.以给.予给.水给.养
C.教.正教.益教.本教.唆
D.应.聘应.酬应.届应.邀
(三)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阴谋诡计崇山俊岭混身是胆舍生取义
B.纹丝不动天气严热应接不瑕精益求精
C.直截了当襟飘带舞连绵不断如愿以偿
D.振耳欲聋委屈求全诗情花意咳不容缓
(四)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保持优点维持秩序坚持改选表演节目
B.改正缺点改进错误改变态度交流经验
C.发扬成绩发表宣言发挥威力丰富的羽毛
D.严重事故严厉批评严格要求丰硕的收入
二、综合运用
(一)人们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比喻某种特殊的人,比如,“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用“”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用“”比喻面善心狠的人;
用“”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二)“学校采纳了两个同学的建议”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它们分别是:
1. 。
2. 。
(三)填空。
1.我过古代有许多被称为“圣”的人,杜甫被称为,关羽被称
为,司马迁被称为,王羲之被称为。
2.古代文房四宝是、、、。
3.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
三、能力考查。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捉鬼
清朝乾隆年间。
曹雪芹住在香山脚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里。
村后有座萧山叫“毓璜顶”,还有一座挺漂亮的房子。
房前绿草如茵,房后泉水淙淙,是个十分幽静的所在。
然而近一年来,那小山却冷冷落落,灌木丛生,显出一派荒芜萧索。
房子虽好,却无人问津;因为都知道这里闹鬼。
每日清晨,那鬼驾着一朵云飞向山顶;日落黄昏,又带着一道亮火落到屋前。
人们谈鬼色变,巫婆神道趁机蛊惑人心,搅得鸡犬不宁。
这件事情传到曹雪芹的耳朵里。
他不露声色,独自一个,于拂晓,于黄昏,悄悄站在房子附近的一块高地上瞭望,果然看见了那道似灰似蓝的亮光。
他一连看了三四日,额上的皱纹终于开来,笑道:“我明白了!”邻里们问他看见的鬼是什么样子,雪芹回答:“三日后必见分晓。
”
以后几天,人们奇怪的发现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荆棘荒野之间,时而拨弄乱石,
时而察看古墓,他的手和裤子都被鬼针刺、苍耳子划破了,但他仍毫无倦意。
终于,他像发现了什么,兴冲冲地下山来了。
人们听说曹雪芹要捉鬼,真是又惊又喜,天还没黑,就都躲在附近,悄悄的看着。
不一会儿,曹雪芹来了,背着一条大口袋,鼓鼓的,取出来,竟是一口大锅,胆子大的人都围上来问:“您一个人去行吗?”
曹雪芹拍拍小伙子肩膀:“不碍事,今天晚上,你们一见山上有火光,就是我把鬼捉住了,你们就上来看吧。
”
好容易盼到天黑,那鬼火果然又出现了,箭一般的射下来。
只听见曹雪芹一声叫喊,接着“咣当”一声响,山上亮起了火把,曹雪芹朗声叫道:“我已经将此鬼捉住了!”说罢,提起一个浑身发亮的东西,在石头上摔了几下。
人们蜂拥过去,仔细一看,那竟是一只毛色发亮的狐狸。
曹雪芹笑着对大家讲:“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这家伙本叫玄狐,由于常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
磷在夜晚会发光,玄狐腿短,跑起来像一道亮光。
如今这家伙已被我扣在锅里,这就是你们看见的鬼呀!”说罢,开怀大笑……
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序号填入括号。
(1)“泉水淙.淙”的读音是()
①zōng ②cóng ③zhōng ④chóng
(2)“蛊.惑人心”的读音是()
①gǔ②gū③zhōng ④chóng
(3)“徘徊
..于荆棘荒野之间”的读音是()
①pái huí②fēi huí③pái huái ④féi huái
(4)“蹭.了一身磷”的读音是()
①cèng ②chèng ③zèng ④cēng
3.给带点的字、词、句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
(1)“绿草如茵.”的意思是()
①草地②垫子或褥子③一种草本植物
(2)“蛊惑
..人心”的意思是()
①毒害、迷惑②使人迷惑③有鬼怪使人中毒
(3)“屋子虽好,却无人问津
....”的意思是()
①没有人问怎么到天津去
②没有人打听天津
③没有人问过情况
(4)“他一连看了三四日……笑道:‘我明白了
....’!”的意思是()
①“鬼”是一只蹭了一身磷的玄狐
②“鬼”是一只蹭了一身磷的的玄狐及它躲藏的地方
③“鬼”躲藏的地方
④村民们害怕的原因
(二)好词积累。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描写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语,就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汉语中这类词语浩如烟海。
现将同学们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学过的部分词语归类列举。
这既可供同学们作文时参考选用,又可给同学们积累词汇打个基础。
描写自然景色的:
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万物争春青山绿水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绿草茸茸
湖光山影香飘蝶舞郁郁葱葱水平如镜万紫千红芳草如茵婀娜多姿
银装素裹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五彩缤纷桃红柳绿春色满园五光十色
桃李芬芳碧波荡漾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含苞待放五颜六色繁花似锦
色彩斑斓绚丽多姿鸟语花香翠色欲流诗情画意
描写天象气象的:
晴空万里一轮圆月倾盆大雨红日高照明月当空暴风骤雨阳光明媚
碧空如洗和风细雨万里长空月光皎洁电闪雷鸣霞光万道满天繁星
乌云密布繁星灿烂秋雨绵绵晚霞残照月光如水雪花纷飞万里无云
白云缭绕北风呼呼阳光充足秋高气爽寒风凛冽骄阳似火一弯新月
千里冰封旭日东升满天星斗万里雪飘风和日丽繁星点点寒风呼啸
描写欢乐场面的:
人潮如海彩旗招展轰轰烈烈人群济济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人颜欢笑
歌声四起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心花怒放红灯高挂人声鼎沸此起彼伏
轻歌曼舞人欢马叫鲜花似海锣鼓喧天掌声雷动万象更新光彩夺目
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响彻云霄欢腾跳跃引吭高歌
欢聚一堂五光十色欢天喜地翩翩起舞春色满园
描写劳动热情的:
斗志昂扬汗流浃背日夜奋战争先恐后大汗淋漓巧夺天工摩拳擦掌
披星戴月千军万马你追我赶急起直追人声鼎沸力争上游龙争虎斗
热气腾腾各显神通高歌猛进浩浩荡荡埋头苦干突飞猛进热火朝天
马不停蹄快马加鞭此起彼伏一马当先大刀阔斧移山造海大显身手
气吞山河万马奔腾
描写愉快心情的:
笑容满面喜上眉梢神采飞扬喜笑颜开喜出望外放声歌唱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兴高采烈笑容可掬欢欣鼓舞容光焕发满脸笑容神采奕奕
谈笑风生笑逐颜开满面春风眉飞色舞人颜欢笑红光满面和颜悦色捧腹大笑心花怒放喜气洋洋纵情欢笑欢呼跳跃心旷神怡
描写人物外貌的:
英俊潇洒红光满面睡眼蒙眬身材魁梧满脸笑容泪眼通红个子高高
皮肤黝黑双眉紧锁身材矮小黑里透红眼睛深陷肩膀宽宽面容慈祥
炯炯有神眉清目秀皱纹舒展浓眉大眼樱桃小口无精打采身体瘦弱
白嫩肌肤面容憔悴愣头愣脑神采奕奕满脸放光须发苍苍亭亭玉立
鹤发童颜面如土色
描写工作学习态度的:
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废寝忘食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如饥似渴专心专意
夜以继日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再接再厉仔细琢磨孜孜不倦始终如一
深思熟虑始终不渝精益求精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不遗余力水滴石穿
坚韧不拔兢兢业业精雕细刻勤勤恳恳愚公移山埋头苦干一丝不苟
不甘示弱日夜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