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认知教案:生活中的小麦

合集下载

2024版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2024版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标准》第五章《植物》中的“小麦”一节。

通过观察小麦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麦图片、PPT、种植小麦的土培植物等。

学具:画笔、画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小麦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麦的特点。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3. 观察比较:让幼儿观察小麦和杂草的区别,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小麦的用途,培养他们的表述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麦的生长过程、小麦的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画出它们生长的过程。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小麦图片,让幼儿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植物的热爱。

但在观察比较环节,部分幼儿对小麦和杂草的区别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里种植小麦,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让他们亲身体验小麦的种植和收获过程,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标准》第五章《植物》中的“小麦”一节。

通过观察小麦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一)班级:幼儿园中班课题:社会教育《小麦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3. 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小麦的一生》绘本;2. 视频或图片资料:小麦的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过程;3. 实物:小麦种子、小麦苗、小麦穗等;4. 笔、纸、水彩笔、色彩纸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1. 教师展示小麦的种子,让幼儿观察和感受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2.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种子吗?它能变成什么呢?”探究:1. 教师出示《小麦的一生》绘本,与幼儿一起读故事,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观看小麦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3.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颗小麦种子,让他们亲手埋种并进行观察记录。

4. 利用实物展示小麦苗、小麦穗等,引导幼儿触摸、感受小麦的不同阶段。

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小麦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回答一些问题:“小麦的种子长成了什么?小麦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小麦结出了什么果实?”2. 教师向幼儿解释小麦的用途,并强调小麦的重要性。

展示与评价:1.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绘制小麦的生长发展图或制作小麦的手工作品。

2. 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

拓展活动:1. 参观农田或农场,实地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农民或专业人员来幼儿园,讲解小麦的种植与收割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社会教育活动,幼儿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亲手埋种小麦、制作手工作品等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身边的农作物》章节中的《小麦》一课。

主要内容包括:小麦的生长过程、小麦的分类及用途、如何种植小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认识小麦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对农作物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麦的分类及用途。

重点:小麦的生长过程、如何种植小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麦实物、小麦种子、图片、PPT、视频。

学具:种植工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中的一盆小麦,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猜测小麦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小麦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

(2)教师讲解小麦的分类及用途,让幼儿对小麦有更深入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小麦种子,指导幼儿动手种植小麦,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分组进行种植活动,培养合作、分享的品质。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农作物,增强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麦的生长过程2. 小麦的分类及用途3. 种植小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

作业要求:每天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用画笔记录下来,为期一个月。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小麦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过程。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制作小麦手工作品。

作业要求:利用彩泥、画纸等材料,与家长一起制作关于小麦的手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小麦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小麦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增强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身边的农作物》章节中的《小麦》一课。

主要内容包括:小麦的生长过程、小麦的分类、小麦的用途以及如何种植小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知道小麦的分类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麦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小麦的生长过程,如何种植小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麦实物、小麦种子、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种子、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麦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观特征。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讲解小麦的生长过程,通过PPT展示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2)介绍小麦的分类,展示不同种类的小麦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3)讲解小麦的用途,让幼儿知道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做成各种美食。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小麦种子和花盆,讲解如何种植小麦,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种植小麦,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

(2)分组讨论小麦的分类和用途,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珍惜粮食。

六、板书设计1. 小麦的生长过程2. 小麦的分类3. 小麦的用途4. 种植小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画出小麦的样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农田,让他们亲身感受小麦的生长环境,加深对小麦的认识。

同时,开展“珍惜粮食”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小麦的分类和用途。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麻雀找食物》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黑猪》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一
中班教案《小麦》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麦》教案吧。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

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

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2 / 2。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活中的小麦》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麦的生长、变化过程;2.能够描述小麦的外形、颜色、质感;3.能够了解小麦的食用价值;4.培养幼儿的品尝和动手能力;5.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麦的生长过程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栽种于我国北方地区。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麦,老师将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给孩子们介绍小麦的生长过程。

2. 小麦的外形、颜色、质感通过观察小麦,了解小麦的外形、颜色、质感,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和感知,进一步了解小麦。

3. 小麦的食用价值小麦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通过PPT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小麦的食用价值,增强他们的营养和健康意识。

4. 小麦制品的制作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小麦的知识,老师将通过示范和带领孩子们制作小麦制品,比如小麦面饼、小麦面条等。

5. 团队合作在制作小麦制品的过程中,教师将组织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制品的制作工作。

既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增强孩子的品尝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小麦、小麦面、小麦制品等物品;2.把小麦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和PPT制作好。

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小麦的生长过程1.显示出小麦生长过程的PPT,并讲解;2.引导孩子们观看小麦生长的视频。

第二步:了解小麦的外形、颜色、质感1.走近孩子们,让他们触摸小麦,感受小麦的外形和质感;2.支持孩子们描述小麦的外形、颜色、质感。

第三步:了解小麦的食用价值1.通过PPT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小麦的食用价值;2.引导孩子们思考小麦为什么是人类主要食品之一。

第四步:制作小麦制品1.现场示范“小麦面饼”的制作方法,并让孩子们动手实践;2.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制作小麦面条的方法,并让孩子们动手实践。

第五步:品尝小麦制品1.分享制作好的小麦面饼和小麦面条给孩子们;2.引导孩子们品尝,并给出相应的品尝建议。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知生活中的小麦》3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知生活中的小麦》3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知生活中的小麦》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知生活中的小麦》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认知生活中的小麦教学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小麦是生活中的重要食物来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挂图: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小麦制品图片。

2. 小麦种子、土壤、花盆等培养小麦的材料。

3. 制作小麦食品的材料,例如小麦面粉、糖、盐、水、鸡蛋等。

4. 盘子、叉子等用具。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通过观看小麦生长过程的图片或挂图,向幼儿介绍小麦是生活中的重要食物来源。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小麦从哪里来?我们平时吃到的面包、面条等食物都是由小麦制成的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活动:2.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小花盆、一些土壤和小麦种子,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将小麦种子埋入土壤中,并加水浇灌。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

小组活动:3.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制作一种小麦食品,例如面包、面条、饼干等。

引导幼儿讨论并制定食品的原料和步骤。

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展示和分享: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小麦食品,让幼儿品尝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幼儿互相赞美和鼓励。

反思和总结:5.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总结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对小麦的认识是否有所增加。

并向幼儿强调小麦的重要性和食物的来源。

教学延伸:1. 继续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生长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可能影响到它生长的因素,例如阳光、水分、温度等。

2. 继续探索小麦的其他用途和制品,例如麦片、小麦粒、小麦茶等。

引导幼儿品尝并了解这些小麦制品的特点和功效。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与其他幼儿的合作情况。

2. 幼儿参与制作小麦食品的过程和表现。

3. 幼儿对小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知生活中的小麦》精选3篇(二)教案:《长长的朋友》教材:《语文课本》中班上册第八课《长长的朋友》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精选5篇)幼儿园《小麦》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1、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2、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3、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

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

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

”“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认知教案:生活中的小麦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
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
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通过儿歌让本次社会教案深刻进入幼儿头脑,教育幼儿从小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
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
粮食。

【活动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3、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
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
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
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
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
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

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
(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

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
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

”“我是饼干,是
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
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
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