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古文分析
《晏子使楚》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晏子使楚》的原文翻译及注释《晏子使楚》的原文翻译及注释导读:《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以下提供《晏子使楚》的翻译及注释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译文(一)晏子出使到楚国。
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
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二)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
’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三)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语文知识点】晏子使楚的故事概括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晏子使楚的故事概括及赏析《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
大王问,‘这是什么国家的人?’他回答说,‘是齐国人。
’大王说,‘他犯了什么罪?’我们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给晏子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国家的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
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使楚的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文中所塑造的晏子形象,遇事不乱,临大节而不辱,娴于辞令,出妙语而制胜。
其思维的敏捷,论辩的严密逻辑性以及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气量风度,均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一、原文欣赏。
《晏子使楚》晏子将(jiānɡ)使楚。
楚王闻之①,谓②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④辞⑤者也,今方⑥来,吾欲辱之,何以⑦也?”左右对曰:“为⑧其来也,臣请⑨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⑩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⑪?曰,坐盗⑫。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⑬,吏二缚一人诣⑭王。
上曰:“缚者曷⑮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⑯善盗乎?”晏子避席⑰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⑱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⑲,叶徒⑳相似,其㉑实㉒味不同。
所以㉓然㉔者何?水土异也。
㉕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㉖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㉗非所㉘与熙㉙也,寡人㉚反取病㉛焉㉜。
”二、注释。
①之:指“晏子将使楚”的事。
②谓:对……说。
③左右:身边的人,手下的人。
④习:熟练。
⑤辞:言辞。
⑥方:将要。
⑦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⑧为:相当于“于”,在。
⑨请:请让我们……⑩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⑪何坐:即“坐何”,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犯…罪。
⑫盗:偷窃。
⑬酒酣:喝酒喝得正痛快。
⑭诣(yì):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⑮曷(hé):同“何”。
⑯固:原来,本来。
⑰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态度。
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⑱生淮南:“生于淮南”的省略。
⑲枳(zhǐ):也叫“枸(gōu)橘”,果实酸苦。
⑳徒:只。
㉑其:它们的。
㉒实:果实。
㉓所以:相当于“……原因”。
㉔然:如此,这样。
㉕今:如果。
㉖得无:表揣测的固定结构,该不是……,莫非……。
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这里指晏子。
㉘非所;不是……的人。
所,这里指“与熙”的对象。
㉙熙:同“嬉”,开玩笑。
㉚寡人:寡德(缺乏道德)的人,古代诸侯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㉛病:难堪,羞辱。
㉜焉:语气词。
三、白话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最擅长外交辞令的人。
晏子使楚文言文课外阅读分析

①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②楚王听到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我想要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上一个人从你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①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
②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③楚王问道:“捆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④(小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⑤楚王瞟视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⑥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叶子的形状只是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窃,一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窃吗?”⑦楚王笑着说:“才德极高的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仆御(驾驶车马的人。
)晏子为(担任)齐相(辅佐国君主持国家大事的最高官吏。
后来称作相国,宰相),出,其(他的)御者(车夫)之(的)妻从门间(缝隙)而(表修饰)窥(偷看)。
其(她的)夫为(替)相御(驾车),拥(戴,撑)大盖(古代车上遮蔽阳光和雨的伞),策(用鞭子赶马,动词)驷(同驾一车的四匹马)马,意气洋洋(得意的样子),甚(很)自得(得意)也。
既而(不久)归,其(他的)妻请(请求)去(离开,即和丈夫离婚)。
夫问其故(缘故,原因)。
妻曰:“晏子长(身高)不满六尺(身长较矮),身相(担任宰相,动词)齐国,名显(显赫)诸侯。
今者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观其出,志念(志向和兴趣)深(深远)矣,常有以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者。
今子长八尺,乃(却)为人仆御。
然子(你)之意(人或事物流露出的情态。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斗智。
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五尺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他的话妙在哪儿呢,妙在他让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为什么?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
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
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所以只好打开城门。
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
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
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次回敬楚国: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无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这段对话非常精彩,不仅是晏子的语言精彩,因为他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极其有趣,他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晏子的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比正颜厉色更有力量。
在这里我们留意一下楚王的笑。
课文中有三次写到楚王的笑,第一次是初见晏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这一笑极尽轻蔑之能事,表示楚王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第二次是面对晏子不动声色中的滴水不漏的回击,他无言以对,“楚王只好陪着笑”他其实是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
晏子使楚_古文分析

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 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 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 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 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 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 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 子使楚”这个故事。
2018/10/9
4.晏子是如何应对楚王的侮辱的?表 现了他是怎样的一位外交家? 应对楚王的举止、言谈:
(1)在举止上,避席对曰。
(2)在语气上,用揣度、疑问的形式。
(3)在用语上,用“婴闻之”留有余地。
(4)在方法上,用类比 “水土异也”。
晏子是一位庄重有礼、机智善辩, 能捍卫国家尊严的外交家。
2018/10/9 21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2018/10/9
1
有一次,美国国务卿带着蔑视的神色说:“中
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 抬着头走路。” 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周恩来不慌不忙,微笑 地说:“国务卿阁下,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 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 坡路。” 周总理的一句妙语不露痕迹地对美国国务卿的 无礼进行了反唇相讥,弘扬了国威,当下还博 得了满大厅的笑声,一场外交冲突就在笑声之 中化解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古代外交家 ——“ 晏子” 是怎样以自己的胆量和才气来维护国家尊严的。
2018/10/9 27
点评:
美国国务卿话惊四座,显然这句话里包含 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许多在场中国工作人 员都愤愤不平,但是如果出面强烈斥责对方的 无礼,那么必定会引起双方的不愉快,也势必 会影响到以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所以必须 慎重对待,不可意气用事,但如果忍气吞声, 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 周总理的一句妙语不仅挽回了面子,弘 扬了国威,而且不露痕迹地对美国国务卿的 无礼进行了反唇相讥。当下便博得了满大厅 的笑声,一场外交冲突就在笑声之中化解了, 刚才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和谐融洽起来。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1、《晏子使楚》原文及解释、翻译《晏子使楚》原文及解释、翻译《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礼进行了反唇相讥,弘扬了国威,当下还博
得了满大厅的笑声,一场外交冲突就在笑声之
中化解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古代外交家——“晏子
”是怎样以自己的胆量和才气来维护国家尊严
的。 2020/10/27
2
一、晏子和晏子春秋
2020/10/27
3
1. 晏婴简介
晏婴,字平仲,又称晏子,春秋时 政治家。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 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 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 以“节俭力行”著称,是继管仲之后齐 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和外交家。
熙通“嬉” ,戏弄
自取、 自讨
耻辱
语气助 词,了
四、归纳本课文言字词句
(一)字词
1、通假字 熙,同“嬉”,开玩笑 曷,同“何”,什么
2、一词多义
之使为
为其来也 则为枳 将使楚 使民善盗
“于” 当
变成 出使
让
何为者也
做、干
缚者曷为者也 做、干
2020/10/27
2020/10/27
4
对晏子的评价
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
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拯救平民百姓却不夸耀,辅佐三世国
君却没有许多财富,晏子果然是真君子啊
。
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
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就算是给他拿着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想 羞辱他及齐国),于是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小门 ,请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 狗国,才从狗门进去,我现在是出使楚国,(所 以)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招待他的人只好让 他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了楚王,楚王说:“你 们齐国是不是没人了?怎么让你来?”晏子说:“ 齐国人多的是,多到所有的人伸开衣袖就能遮住 天空,挥一挥汗水就成了一阵雨,人来人往,摩 肩接踵,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那为 什么还要派你来?”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 者,各有分派,贤能的人被派去拜见贤能的君主 ,无能之辈被派去拜见没有德才的君主。我最无 能,所以最适合出使楚国。”
马鞭赶车,也是高兴钦慕的。
2020/10/27
5
2.《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 它很可能是出于齐国墨家后学之手,大 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 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
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 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020/10/27
6
二、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
2020/10/27
10
三、把握文章内容
晏子将 使楚。 楚王闻 之,
副词,将要 出使
这件事,代晏婴将 要来出使的事。
谓 左右 曰:“晏婴,齐之习 辞 者 也,
近这今旁里的指方人近来侍,谓对吾……欲……辱说曰 之,何以的 也熟?悉 ”言辞
…… 的人
判断句的 标志词, 不译。
将
左右对曰:“为 其来也, 臣 请缚 一人
回答 介词,相当 他,代 回答君王 请求 “一个人”
于“于”, 晏婴
时的谦称
,省略量词
过王而行。在 王曰, 何为 ,我 者也?。
经过
“为(wéi)何” 的(人)
对曰,齐人也。王,曰干,什么何坐?曰, 坐盗。”
“坐何”,犯了什么罪 古今异义词,犯罪 偷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 吏二
2020/10/27
7
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 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 ,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 ,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 种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 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 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 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 子使楚”这个故事。
2020/10/27
酒喝得很高兴 “二吏”的倒装 ,两个官吏
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 曷为者也?”
到
的人 “曷”通“何”,什 Wéi,做
对曰:“齐人也,坐盗。”么王。“为视曷晏”子,干曰什:么
“齐人固善盗乎?犯”偷窃罪 看着
本来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离开座位 回答 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晏子所讲的橘化为枳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在
白白地,徒然 其:它们,代橘和枳;实:果实
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的 代词, 疑问代词,什么 原因 这样
介词,在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得无……耶(莫非…… 吗) 让
语气助词,“吗”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才德极高的人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2020/10/27
1
有一次,美国国务卿带着蔑视的神色说:“中
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
抬着头走路。”
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周恩来不慌不忙,微笑
地说:“国务卿阁下,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
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
坡路。”
周总理的一句妙语不露痕迹地对美国国务卿的
8
七、拓展阅读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②晏
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 从此门入。”傧者③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④子为使?”晏子对曰:
“齐之临淄⑤三百闾⑥,张袂⑦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⑧ 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 齐命⑨使,各有所主⑩。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11者使使不肖 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 ①短:身材矮小。 ②延:请。 ③傧(bīn)者: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④使:委派。此句中后一个“使”是使者的意思。 ⑤临淄(zī):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⑥闾(lǘ):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 闾,表示人口众多。 ⑦袂(mèi):衣袖。 ⑧踵(zhǒnɡ):脚后跟 。 ⑨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⑩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
齐景公执政初期,很想励精图治,
重现齐国的声威。这位青年君主做事情 比较狂热,他曾在与晋国的会晤中喊出 了“与君代兴”的话,就是说,我要取 代你们晋国成为霸主。
在齐景公即位的第二年,由于他在
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高 层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对齐实施震慑 性攻击,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后 来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使得他不得 不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