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_李清照

合集下载

李清照《醉花阴》的意思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的意思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的意思及赏析醉花一陰一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1,瑞脑2销金兽。

佳节又重一陽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3把酒黄昏后,有暗香4盈袖。

莫道不销一魂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3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4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5销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心中的忧愁被满天的稀薄的雾气和浓密的云层笼罩着,持续了一整天,呆在屋里看着铜香炉里的香料一点点烧完。

又到重一陽一佳节了,天气突然转凉,夜里凉意透过纱帐让人受寒。

在采菊的地方饮酒一直到黄昏以后,没想到淡淡的菊香飘满了双袖。

千万不要说这样不会消损神魂,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珠帘卷起,闺中的少一妇比黄花更显消瘦。

【愁思之美】李清照因写出“莫道不销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词,使《醉花一陰一》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虽然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但却创造出一个寂寥、凄清、愁美的境界,词中“销一魂”两字极喻相思之愁的深厚。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句中先以“销一魂”点出因思念而神伤,再以“西风”渲染愁思之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词人巧妙地将思念之愁与菊花作比较,更显消瘦,可见愁思程度。

【赏析】在这首《醉花一陰一》里,词人同样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是纵观全词却没有出现思亲的语句。

词中,词人采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思亲的深沉和愁苦。

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历来以花喻人瘦的诗词很多,宋无名氏《如梦令》中有“人与绿杨俱瘦”,宋程垓《摊破一江一城子》中有“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秦观《水龙吟》中有“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等等。

但是它们都不及李清照词句绝妙。

试分析李清照的词句妙在哪里?【启示】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在一种伤感、凄清的心境下所作,所以句句沾满了作者那时那刻的情绪,有一句话叫“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一情一色彩。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篇一: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

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及,若不堪忧。

”(《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

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

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

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

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

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

醉花阴 李清照 翻译

醉花阴 李清照 翻译

醉花阴李清照翻译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

词人以花写人,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精妙、妥帖,堪称妙笔。

“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这首词从内容上说并不是很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性。

词人层层渲染,通过对秋景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委婉地表达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和与丈夫分离的深切痛楚。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的《醉花阴》原文为:
《醉花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翻译:
红色柔软的手,黄色瑞酒,满整个城市绿色柳树把城墙围住。


风变得恶劣,爱情渐渐稀薄,思念在心里萦绕,离别已然几年。

错过,错过,错过。

春天像往常一样,人们变得萎缩瘦弱,泪水染红丝绸薄纱,桃花掉落尘土,闲置的池塘和阁楼,山岳原本有信书今日无法寄托。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 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 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 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 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 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 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李清照〔宋代〕
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 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 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 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 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 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 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 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 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 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 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 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李清照〔宋代〕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 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 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 忧。”(《诗品 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 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 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 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 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 立在读者眼前。

醉花阴原文-李清照

醉花阴原文-李清照

醉花阴原文-李清照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全诗如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橱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销通:消)【注释】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

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

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词作,以其婉约浪漫的风格和深情绵绵的意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下面将对《醉花阴》的原文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醉花阴》原文如下:铅华洗尽,溶尽鹅黄。

凭欄悒寄,应苦惚中啼酸。

不管春风犹细雨,只疑烟柳晚妆悔,回眉应笑丹。

残花无语,中庭月色,到晓还醉,真个无人省问。

惟有长情未老,留得记取,偏有味于人微茫。

《醉花阴》以醉花阴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对阴暗中醉花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的纠葛中所感受到的情绪。

作品开篇就采用了铅华洗尽、溶尽鹅黄的形容词来描绘花朵的颜色,给人一种苍白、凄凉的感觉。

接着描述凭栏郁闷地寄情思,犹豫不决地苦苦纠结。

这种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风细雨、烟柳晚妆等,这些景物不仅为整个词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温柔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她的情感。

在描写时光流转的同时,李清照也将其与情感的变迁相结合,通过残花无语、中庭月色等景物描写,将主人公在感情失落之后的孤独和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即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这种失望和无助的心境,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词中也表达了主人公对长情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人微茫的沉思。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篇词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经过对《醉花阴》的原文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以婉约浪漫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在爱情悲欢离合中的矛盾与纠结。

通过描绘醉花阴以及自然景物,她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迁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词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1早晨,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被子上。

我起了床,揉了揉眼睛,觉得今天好像比往常安静了许多。

我疑惑地自言自语:“咦?今天妈妈怎么没叫我起床呢?”我穿好了衣服,向爸爸妈妈卧室走去。

到了爸爸妈妈的卧室,我看见妈妈还迷迷糊糊在床上躺着。

我好生奇怪:妈妈每天都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今天怎么了?我连忙上前摸了摸妈妈的额头“哎呀!好烫啊!”我着急地叫道。

我连忙打电话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爸爸在电话里急忙吩咐:“马上叫邻居王阿姨,快把妈妈送医院去。

”我立即找到了王阿姨,两人一起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我们回到家,已经是9点了,妈妈还是很虚弱的样子。

我先把妈妈扶到床上,然后去张罗早饭。

其实,我哪儿会烧早饭啊!无奈之下,我泡了两包方便面,和弟弟一起匆匆忙忙吃过,就算早餐了。

然后,我叫了外卖,买了碗粥来给妈妈吃。

妈妈吃完粥,我就把药泡给妈妈喝了。

过了一会儿,已经快11点了,我又叫了三份外卖来吃。

我们吃完了,我走进客厅,惊叫了一声:“呀!”,原来有一大堆脏衣服还放在地上,地上也乱七八糟的。

回来看看厨房,还有一些碗还没洗呢!我的天啊!怎么办呢?我站在那里,心想:往日都是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的,今天妈妈病了,我应该挑起这个担子,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

于是,我就开始张罗了。

扫地对我来说还算是小菜一碟,不一会儿,客厅就打扫好了。

可是洗碗对我来说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我有点紧张。

“呯”!地一声,一不小心,一只碗突然从我手中滑了下去,四分五裂了。

我连忙捡起碎片,扔进了垃圾箱。

于是,我洗碗更细心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洗完了碗。

接下来就是洗衣服了。

我走到阳台上,看着一堆脏衣服不知怎么办好。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了妈妈平时洗衣服的时候的动作,我就试着按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洗。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衣服洗完了,虽然洗得有点不太干净,但总算完成了我第一次洗衣服的使命……晚上,爸爸出差回来了,看见我第一次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十分高兴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女儿你长大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雾 浓 云
醉 花 阴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南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诵读
思夫
寂寞 无聊 之感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叠词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感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 寻觅的结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 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 者别的什么。环境孤寂,心情空虚, 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 冷清,更有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 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 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 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 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 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浓 花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 背景:李清照的词以金兵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 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期作品真 实反映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些 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一剪梅》《醉花阴 》;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她不但连续经历了 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 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已丢失殆尽。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 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的寡妇。后期作品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 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隆重哀 愁,如《武陵春》《声声慢》.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动Hale Waihona Puke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呼应
总 结
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
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上 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 阕 环境,点出了 “愁思”的心境。
下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
阕 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 心情 动
李清照 词 《醉花阴》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 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 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 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 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 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 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 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 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 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 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 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 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 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时 令 时

景 物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景 物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现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
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 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 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 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 别相思。 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 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 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 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 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似黄花瘦。”
鉴赏探讨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明诚)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 于建康病危,八月卒。(清照)葬毕明诚,金兵已 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出逃。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 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 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