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价值管理)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
“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
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
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
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
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三节第一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帮助学生克服错误认识,树立开放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和创新意识。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2)

2章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教学部王社荣第一部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名词:商品,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社会必要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2.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决定的关系;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掌握:1.名词: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2.价值形式的发展;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4.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
了解:1.一般经济规律及其特殊和个别表现形式;2.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第二部分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开始的。
A.资本主义私有制B.商品C.货币D.资本2.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3.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商品是()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A.价值与价格B.使用价值与价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交换价值和价值6.商品的价值是()A.使用价值的内容B.交换价值的内容C.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格的表现形式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C.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10.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1.就不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为计量单位。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价值所遵循的规律。
简而言之,它是商品和货币之间价值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就越高。
因此,商品价值规律可以概括为"价值取决于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规律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价值规律。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体现在可以用来交换其他商品。
货币价值规律可以概括为"货币价值等于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这种关系。
首先,商品价值规律和货币价值规律是相互依存的。
商品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而货币价值规律是指货币价值等于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是通过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价值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又反过来影响商品的价值。
因此,商品价值规律和货币价值规律是相互依存的。
其次,商品价值规律与货币价值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
商品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例,而货币价值规律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当商品价值上升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下降;当商品价值下降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上升。
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使得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调节作用。
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商品和货币的价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市场供求变动会导致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商品交换的价格和货币的购买力。
最后,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之间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信息、政府政策等。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出现失衡,政府政策的干预也会对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它们在交换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时受到市场供求、市场信息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商品、货币与价值规律

1只绵羊
=2把斧子 =3公斤茶叶 =20公斤小麦 =1分黄金 =其它商品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
2把斧子
1只羊 3公斤茶叶
1分黄金
20公斤小麦
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价值决定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2把斧子
1只羊 3公斤茶叶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
价 值 尺 度
1 匹 绸 价 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 品价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 值的变动
1匹绸价值(100小时) 1 两 金
=
=
1两金价值(100小时)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
价 值 尺 度
1 匹 绸 价 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 品价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 值的变动
一、商品与价值
(体力、脑力耗费)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与价值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 并无质的差别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与价值
交换
生产羊的劳动
生产斧子的劳动
羊的生产者
斧子的生产者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第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二 章
商 品
货 币 价值规律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与价值 1.商品的二因素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商品的价值量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与价值
高三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

高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在高三的政治学习中,经济学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涵盖了众多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知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二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反之,则减少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四、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
消费类型按照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
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后果是一方面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即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物品,是人民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人们生产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交换。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人们购买牛奶、盐、咖啡,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这些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商品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越高越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即使消耗了人类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便不是商品。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排斥。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就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商品消费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把价值让渡给生产者。
因此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不可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场里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低,价格越低。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货币的价值规律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一、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属于定义前置的方式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3、有价值的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一定是商品,而商品就必须存在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比如空气水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二、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其他三个职能:世界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2、其中区别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一个难点。
流通手段主要就是指流通,就是同时或者实际上同时发生了买卖关系。
比如:买东西,刷卡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等。
支付手段主要就是指买卖分离。
支付工资奖金租金债务等等。
3、汇率------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多少本币。
所以汇率上升,说明本币贬值,外币升值!所谓顺差逆差是指进出口的对比。
凡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叫贸易顺差,反之叫逆差。
而当汇率上升的时候,因为本币贬值,出口因为成本减少变得容易,所以有利于顺差!三、价值规律1、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值规律的作用A、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调节者)B、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小鞭子)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小筛子)四、价格变动对弹性较大的商品(奢侈品或者无足轻重的产品)影响较大,对弹性较小的商品(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 二、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是
想一想: 如果以甲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会怎么样? 如果以乙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又会怎么样?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 造某种使用价值(即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爸爸的烦恼:为什么自己生产布匹的工厂总 是赔钱?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工厂赚钱呢?
采取什么方式 7、我们的家庭和个人消费怎样才算是合理的,作为消费者
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8、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
第一课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经济学常识
一、商品 二、货币 三、价值规律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什么是商品? 比较下列情况,哪些是商品? 第一种: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河水。 第二种:由于空气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提 炼,把提炼出来的新鲜空气装入密封的罐子中。 第三种:医院里病人需要的氧气、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
电视机5000元
洗衣机3700元
注意: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商朝贝币
周朝刀币
三晋布币
宋子三孔币
战国铜贝币
秦朝半两钱
• 汉朝五铢钱
王莽币
唐朝开元通宝
清朝机制铜元
机制银元
金银元宝
1、价值尺度 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大小 的职能。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商品 的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自行车380元
④同一种商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例如:手机
为什么甲的1头牛和乙的2000斤大米要交换? 首先,牛和大米属于不同的拥有着。 其次,牛和大米可以满足两人不同的需要, 原因就在于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为什么1头牛能够和2000斤大米相交换? 1头牛=2000斤大米
它们相等肯定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玛丽的烦恼:为什么自己买的新款MP5的价格 会降得这么厉害呢?
•
。
• •
• •
• •
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商品的价值量减小 价格降低
• 第二节 货币
•
。
目前,在哥伦比亚有个查儿瓦族,至今仍在使 用自己独特的货币,这种货币是头人用一种青水汁 写在白色宽大的外罩袍上的。西南太平洋的所罗门 群岛上,有一种只用马铃薯付医药费的风俗。巴西 北部知那山区,在寄书信时,通常用一种加工雕磨 过的石头作为邮费,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至今还 保留着一种奇特的货币,那就是狗牙。当地居民普 遍都养狗,每逢节日都杀狗庆祝,他们把狗牙留下 来做通用货币,一颗狗牙能买到100个椰子,而娶 一个新娘,必须有好几百颗狗牙做彩礼。
作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必须是劳动产品 二、必须拿到市场上用于交换 简言之,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以下属于商品的有: 1、中秋节赠送给亲友的月饼、脑白金 2、封建社会农民交给地主的地租 3、拍卖行拍卖的名人字画 4、假冒伪劣产品 5、摆在商店橱窗里待售的物品 6、农民自产自销的粮食 7、摆在家里的从商场买来的鱼、肉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一件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越长,所耗费的劳动量 越多,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妈妈的烦恼:为什么总是买不到和一般手机 价格差不多的电脑呢?
同样是生产布匹,甲生产一匹布需要8小时,乙生产一 匹布需要12小时,其他大部分的生产厂家需要10小时,那 么一匹布的价值量应该由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为什么要学带去参观天堂和地 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 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 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 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 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 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但 是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有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玛丽一家的烦恼
妈妈的烦恼:为什么总是买不到和一般手机价格 差不多的电脑呢? 爸爸的烦恼:为什么自己生产布匹的工厂总是赔 钱?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工厂赚钱呢? 玛丽的烦恼:为什么自己买的新款MP5的价格会降 得这么厉害呢?
比如: 甲偶然用1头牛换了乙2000斤大米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为什么要交换?又
为什么能够交换?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①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必要 属性。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必有而非特有的属性。
③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书籍用来阅读 鲜花用来欣赏 棉衣可以御寒 收割机收割庄稼……
2、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它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甲、乙生产同样的产品,在1个小时内,甲生产了3件,
而乙生产了5件,谁的劳动生产率高呢? 平均下来,甲生产一件产品耗时20分钟,乙生产一件产
品耗时12分钟。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如何运转的 三、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政府决策的优劣 四、学习经济学可以改进你的思考方式
1、什么是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2、什么是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基本
特征 3、什么是企业,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是什么样的 4、三大产业是怎么划分的、如何行驶和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和义务 5、国家为什么要征税,公民为什么要纳税 6、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公民的个人投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