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30年变迁

合集下载

春晚30年变迁1

春晚30年变迁1

4/13/2020
早期的春晚主持并非专业 人士,主要由人气指数较 高的文艺界人士担当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 相。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 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 家
83年第一届春晚第一位登台的 歌手李谷一 演唱《乡恋》让无 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7年春晚,最火的当属费 翔,《故乡的云》和《冬天里 的一把火》出尽风头,随后他 的歌声风靡多年,其劲歌劲舞 成为日后众多歌手效仿的标准 样板。
小品《主角与配角》 陈佩4/1斯3/20、20 朱时茂 1990
《说句心里话》1992
1983年开创的央视春晚,是央视在大众文化生活领域 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这一年起,中国老百姓过大年添 了一件新鲜事:喜看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自此成 为当代生活的“新年俗”。上世纪80年代是洋溢着理 想主义激情、爱国主义热情的催人奋进的时代。在理 想主义光芒照耀下,各行各业为振兴中华、实现“四 化”忘我工作,反映到春晚舞台上,就是涌现了一大 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相声、小品节目。
电视文化走进大众生活——万人空巷看春晚 物质生活的改善,推动大家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要 求,电视文化开始走进大众生活。 1983年的春晚已经成为历史,正如当年央视春晚总导 演黄一鹤所说:“当时的人们完全无法预料到,从这 一天开始,人们度过除夕夜的方式将彻底改变。当时 我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率领的这个班子将在这天晚 上为电视艺术领域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后来想想, 第一届春晚圆满成功后的感觉正如赵忠祥所言,春节 联欢晚会可能是电视文艺的一大转折,其影响之深远, 将难以估量……”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我们一起看过的春晚
春晚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3-1992 第二阶段1993-2002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时代的变迁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时代的变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

30多年来,晚会文化已衍变出各种形式,如跨年晚会、公益晚会、竞赛晚会等,无论如何变化,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文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记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周周末(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而且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的发展了起来。

以经济为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小见大,我家乡莱西夏格庄的教育也随着改革的脚步起飞了。

我父亲的年代我坐在饭桌前,听父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了。

据父亲说,他上学时恰逢1979年改革开放,学得十分艰苦,但那时也是父亲最快乐的时期,那时的书费只要二元五毛钱,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啊。

可是那时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有些家庭承担不起这么大的开支,于是就让他们的女儿们辍学了。

那时的高中简直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了呀。

并且当时的升学率是小之又小。

其实我最最感兴趣的是听父亲讲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一天有七节课,为物理、政治、数学、英语、语文、化学,老师都是按书本教的(这种教育的方法,使得我父亲固守陈规,不敢大胆去闯荡、创业,以致总是呆在这个小农村里),句句言传,不得违背,这就是他们的教学准则了,然后呢,一放学,他们就去做泥胚(方言:做瓦片的胚形。

)于是乎,七年就这样在一个又小又破的平房里度过去了。

我叔叔的年代我的叔叔,一个小小的基层老板,每每到他家去做客,他都会谈起他的成功史,而最常挂在他嘴边的就是:多亏了改革开放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今天啊!是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进行人才培养,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有了好的发展,他也不会在他仅有的八年时间里,学得一技之长的啊。

那时虽然和我爸的时代相差不远,可是,高中升学率提高了一点,这就多了能够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像我父亲,只是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基层工人,而我的叔叔确是一个老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啊。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春晚”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发展,造就了它一身的传奇。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发展吧,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之、1983 春晚诞生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

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

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

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

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

不过,当李谷一唱完《乡恋》之后,立即引起“讨伐之音”。

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乡恋》被描绘成“靡靡之音”,再加上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因此,才出现“讨伐之音”这种现象。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之、1984 小品开始登上春晚“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

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1984年的春晚开创了好几个第一。

观众们认识了“小品演员”这一全新的工种。

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接着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

身着中山装的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内地观众了解到原来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而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也成为了以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可以说,这一届的春晚是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小品和相声的出现,让接下来的春晚有了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对象。

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之、1985 公开致歉1985年春晚的导演黄一鹤将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这台不成功的晚会遭到了媒体的强烈批评。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中央电视台不得不在1985年3月2日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并表示:“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回顾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回顾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回顾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回顾内容简介;:《十五的月亮》:黄一鹤作品。

:《羊肉串》、《春光美》:黄一鹤的翻身仗打得成功。

:《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当年的一把火传唱大街小巷:《巧立名目》:这段由牛群李立山合作表演的相声辛辣地讽刺了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风,董文华的《长城长》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回顾由爱师范文整理详见正文1983年:《乡恋》:因在某种程度上李谷一模仿邓丽君的演唱风格而在此前饱受争议的歌曲《乡恋》是当年观众点播最多的一个节目,并在晚会中播出,成为经典事件和经典节目。

黄一鹤、邓在军作品。

直到有天他开始烦我,黑夜里,我依然安静的微笑,默默听他述说着我的幼稚,我的热情,我的矛盾.我知道我该安静的走开,不带任何情绪声响的走开。

我很悲伤,却始终微笑着。

这么笨拙的我只想静静的为他守侯,可是很遗憾我小小的情感却成了他的负担,曾以为会这样一直一直的走下去,一个表情,一句问候就能足够温暖我一辈子。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依然这样微笑着柔弱的和他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时不时的不知所措,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无辜很可怜,很莫名其妙,甚至有种冲动,很想跟他任性的撒娇,委屈的哭闹,可是面对他我什么也做不了,事实上他说的对,可是我真的错了吗?也许这样也好,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管是什么关系,就该远离,怪就怪我太差劲。

我想我可能病的不轻,其实说来说去也不过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只是份单纯甚至还没什么眉目的友情,没有必要这样复杂化..或许是心里始终还是藏着某人影子,终于我忍不住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然后严肃的告诉自己:他不是他,不允许再次想念那份没有尊严的爱情。

此时有风轻轻吹过,一切云淡风轻。

朵朵,这些日子承担了多少的思念和梦想呢,是不是该结束了呢,嘿嘿...1984年:《宇宙牌香烟》:马季的这段单口相声堪称新相声中的经典之作。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我的中国心》来自香港的歌手张明敏在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这一年登陆春晚,一曲《我的中国心》成为当年最流行的一首歌曲。

2023年春晚观后感_8

2023年春晚观后感_8

2023年春晚观后感2023年春晚观后感1马丽、沈腾的《走过场》,还是开心麻花一如既往的深度讽刺与密集包袱,主题集中深刻,讽刺得入木三分。

不过因为主题是讽刺,所以不容易讨喜。

马丽刚上场的时候,说造假油漆山、造假油漆绿植的内容时,观众没啥笑声……不过,情节突转很妙,人物设置也很复杂、立体。

原以为马主任是个不屑于“弄虚作假”、拍领导马屁的人,谁知道她却是个懂得前人“吸取教训”、手段更高端的阿谀奉承之人。

对领导探望病人的反应预设的准确、具体,可见是长期揣测领导作风之人;对“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的病人常见反应的指导,也实在是实在是太“到位”了。

如果不是郝科长“来早了”,这场领导慰问病人的戏会演得非常成功。

然而,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会给自己制作“锦旗”、给领导预留ps位置的郝主任更是擅长“表现”、阿谀奉承的一把好手,要比马主任更胜一筹呢!结尾开除郝科长虽然草草,不过画外音似乎在暗示郝科长的领导也是“丢卒保帅”之人,再次扣回主旨,效果太好。

__线索也很妙,王铁牛作为帮助上任领导糊弄上级而烧伤的员工,再次成为帮助这任领导糊弄上级的病号,一人二用,很巧妙。

ps:郝主任与马科长对话的时候,马主任的电话震动响的时候,她不断地“嗯嗯”配合说话,真的爆笑……开心麻花设计节奏太厉害了……总的来看,当之无愧的一类文。

讽刺生活中真实生活现象,人物立体、丰富,情节一波三折,线索明晰,主旨深刻。

2023年春晚观后感2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无数中国人心中最期待的节日之一,每逢春节,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们都盼望着早日回家和亲人一起共聚团圆。

而春节也是举国百姓、举世华人祝福欢乐的日子,面对如此欢喜的日子,少不了和家人一起观看春晚,期间和春晚主持人一起进行除夕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说起春晚,每年都有许多精彩的节目,让不少观众看了,难以忘怀。

的春晚和往年或许有点不一样,更加地突出全民性、大众性、联欢性,使得全国人民可以一同享受欢乐,而这也是春晚节目的价值体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歌曲变迁
7
• 2005年之后,随着平民选 秀热浪的袭来,越来越多 的“草根”歌手横空出世。 “超女”、“快男”、 “我行我秀”各类选秀层 出不穷,他们打出的口号 乖张而狂妄:“想唱就唱, 唱的响亮”。歌手也不再 是高高在上。只要你有音 乐才华,只要你敢唱,你 就有可能成为“明日之 星”。随之大批的网络歌 曲、彩铃歌曲、DV短片等 大量涌现,它们一出现便 在大学校园里占有很大的 市场,但这些急功近利的 速食文化也因为底蕴浅薄, 内涵不够丰富很快就被淘 汰。
4
PART2:流行歌曲之黄金时代
• 时间跨度:1989年—1998年 • 代表人物: “小虎队”、 港台“四大
天王”、beyond等 • “助听器”:随身听、CD播放器 • 198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从这一年开
始,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考“托福”出国 的热潮。随着大批学生的出国留学,越 来越多西方的思潮涌入进来,港台、西 方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 迎。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港台歌手带来 的不加任何矫饰造作的呐喊式演唱风格 和充满爱心、责任以及永不放弃的执著 精神的歌曲,开创了华语流行歌坛的新 局面。很多作品感染力不只是由于声音 的力量,更是由于歌者本身的生命力完 美地诠释了人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听者 感动。费翔、齐秦、郑智化等人在内地 的走红,体现了当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 大众对于表达现实生活的需求。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EYOND
• 20世纪90年代初期,港台歌星 大举占领内地市场,他们以无 数光芒四射、风格各异的经典 作品,创造了港台流行乐的一 个黄金时代。同时,在大学生 中也出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 —“追星族”。
• “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 黎明、郭富城,BEYOND四子 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 世荣,这八人可以说是代表了 20世纪90年代香港流行歌坛的 最高成就。

春晚相约三十年影评

春晚相约三十年影评

春晚相约三十年影评CCTV9的5集纪录片《春晚》给我们讲了一个相约30年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在一年又一年的翻篇中,春晚已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30年的历程。

这部纪录片没有为春晚评功摆好,更多的是披露内幕,从龙年春晚讲起,托出了一个又一个心情故事,让观众更了解春晚、懂春晚。

春晚的每一个节奏都是和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看1983年的“土”春晚,觉得又遥远、又亲切,但那只是83年的回忆,是站在今天看昨天,怀旧代替了一切时,总有一种特殊的留恋。

很多人对春晚成了今天的华美盛宴,颇有感慨,但它折射得恰恰是时代的变化、观念的变化、追求的变化,从春晚的珠光宝气中,我们触摸到的是国家在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发展速度的一日千里,春晚仅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而已。

这五个章节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是第二集“回家过大年”。

回家,千呼万唤,在这个最隆重的日子里,不管能不能回家,看到春晚就有了团圆的感觉。

也许我们这些天天围着家门口转的人,感觉不是太强烈,但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就会把春晚当做一个心灵回家的承载,水晶球舞蹈《眷恋》的表演者胡启志是美籍华人,他放弃父母的期待,当了艺人,父母一直不认可他,但是在春晚的演播厅里,他们一家四口团聚了,父母成了他的观众,这个寻根式的团聚,就是家的感染力。

李玉刚是从东北走出来的歌手,他们村里那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是春节的念想之一,村民们挤在一起看春晚,这就叫过年了,蓦然回首,春晚其实已经承载了千家万户的心愿,它已悄悄地成为一种过年的新民俗、新仪式。

片中真实地纪录了春晚演员的酸甜苦辣,豪华阵容背后的艰辛最令人唏嘘。

有一个《顶锅》的节目,十几个小伙子练得口眼变形、汗流浃背,一次次地过筛子、一次次改进,改了一溜够,累得都快散架了,最后遗憾的宣布不能演出了,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演员流泪,观众也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春晚啊,没想到这4个多小时的节目竟是用这么多人的泪与汗换来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所以,上春晚的演员把经历当做一个终生的念想,春晚成就了他们,这个机会是终生的记忆。

春晚三十年

春晚三十年

春晚三十年【摘要】自1983年以来春晚陪伴观众至今,与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而行。

然而春晚并不是仅仅是一台文艺晚会,在除夕这一天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且年年创收视率新高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国家话语宣传的特殊媒介。

本文拟通过对春晚过去30年发展与变化的回顾,总结春晚背后意识形态特点及不足并比较分析哈文执导的春晚在这一方面的改变。

【关键词】春节晚会;国家话语;意识形态;哈文一、国家话语的华丽镜像春晚作为国内收视率最高的晚会,从一致叫好到骂声一片再到如今的改革,它已深深映入观众的视野,成为了节庆生活的背景。

尽管骂声一片甚至传过停办传闻,但是央视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春晚的性质就是“央视春晚要表达央视的主流文化的意志,而不是全国好看的节目的大杂烩”。

[1]这揭露了春晚的本质。

正如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

[2]作为电视话语主体的国家宣传部门,早已将春晚舞台变成了主流文化宣传的阵地、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它是国家话语的华丽镜像。

二、春晚传统宣传主题及方式1. 党国一体式宣传春晚所宣传的新意识形态融合了党国一体、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和谐为一体,党国是其宣传重点。

它需要宏大叙事极力渲染,故而春晚舞台上也充斥着对祖国赞美抒情的作品。

如《难忘今宵》中的歌颂对象实质为祖国,“今宵”也由于其特殊性成为了一个国家事件。

再如《我的中国心》,歌词内容与春节祥和的气氛毫无关联,却由于春晚舞台流行传唱,其歌词中暗含的隐喻也渗入观众思想。

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

[3]传统的年俗在这场晚会中难寻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藏在背后的新意识形态。

“就其基本层面而言,意识形态不是掩饰事物的真实状态的幻觉,而是构建我们的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

”[4]春晚对于党国话语的宣传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即使大众心知背后的隐喻,仍然愿意沉浸其中为其喝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5/2014
经 典 节 目 代 表
1996年央视春晚 赵丽蓉和巩汉林等表演《打工奇遇》
3/25/2014
第四阶段1998-2002
• 香港回归第一年,早期在春晚舞台上还比较少见的港台明 星,如今越来越常见,甚至连成龙、王菲、刘德华这样的 一线大牌也必须接受春晚的招安。赵本山作为春晚新一代 的“小品王”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仿佛春晚这桌丰盛的年 夜饭少了赵本山这道口味正宗的东北菜,就已经无法再整 合成席。节目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舞美灯光效果越 来越华丽,但是能被观众记住的优秀节目,除了早就已经 耳熟能详的歌曲和明星,春晚越来越缺少原创性,开始走 向瓶颈期。
• 1983年春晚,联欢晚会这一形式首次在电视台制作播出, 因此基本上还是把这一年算作“春晚元影 响全国的重要节目。
• 区区600平方米的演播室、60多位演职人员、200名现场 观众——1983年的“春晚”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第一次 现场直播、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第一次设立晚会主 持人……
3/25/2014
经典节目代表
3/25/2014
周杰伦—青花瓷
其他经典节目代表
小品《不差钱》 赵本山、毕福剑 小沈阳等 2009
3/25/2014
歌曲 西单女孩2011 歌曲《传奇》 王菲 2010
发 展 趋 势
演歌 形舞 式类 愈节 加目 丰数 富量 日 趋 增 多 ︐ 表
容语 不言 断类 探节 索目 ︑数 追量 求基 创本 新稳 定 ︐ 内
春晚
春晚历程 春晚变迁
目录
影响与弊端 创新与发展
PART1:春晚历程
3/25/2014
3/25/2014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3-1987
第二阶段1988-1992
第三阶段1993-1997
第四阶段1998-2002
第五阶段:2003——2007
第六阶段:2008年至今
第一阶段1983-1987
3/25/2014
2001年央视春晚 赵本 山、范伟、高秀敏表演 《卖拐》
3/25/2014
第五阶段:2003——2007
• 虽然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内地的电视产业得到极大 程度的丰富,但是已经发展成巨无霸的央视春晚却因为种 种原因,进入了作品的瓶颈期。在这一阶段,尽管登上春 晚舞台的大腕明星如同过江之鲫一般,但是真正能够让人 眼前一亮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小品方面,赵本山继续保持 着垄断地位,但是缺少对手的他也显得有点高处不胜寒了, 而一些从专业团体或是民间选送上来的节目,却因为其独 特性和新颖性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3/25/2014
经 典 节 目 代 表
1987年的第五届央视春晚上, 中美混血儿费翔走上春晚舞 台。他跳着当时正在世界范 围流行开的迪斯科舞步,演 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与 《故乡的云》,迅速红遍全 国
3/25/2014
哑剧小品《吃鸡》 姜昆 王景 1983
其 他 经 典 节 目 代 表
歌曲《十五的月亮》 董文华 1985年
3/25/2014
经典节目代表
2006年央视春晚 布仁巴雅尔一家表演《吉祥三宝》
3/25/2014
第六阶段:2008年至
• 从2008年开始,春晚进入另一个全新的阶段,港台演艺资 源已经基本上完全整合。借助这个优势,春晚有了更加充 裕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供调配。虽然春晚的收视率已经开 始不断下滑,并且受到各地方电视台,以及多种多样形式 的除夕夜娱乐方式的冲击,不复当年一统天下的霸主地位, 但是依托平台优势,春晚依旧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同时央视内部也在积极寻求重整春晚形式,提升春晚 素质的方法,越来越多通过层层选拔,经得起考验的优秀 节目的入选保证了春晚节目的素质水平。而越来越多的与 观众互动的方式也让春晚逐渐走下神坛,开始关注与民同 乐。小沈阳的一炮走红,表明春晚依旧保持着强大的造星 功能。
寻盛戏 求︐曲 突而及 破后其 日他 渐类 衰节 落目 ︐初 努期 力鼎
1980
1988
1993
2003
2008 至今
春晚曾几何时也作为时 尚的风向标引领着时尚 潮流的前行。它在无形 中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生活的变化,无论 它内容精彩与否,春晚 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 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 精神生活的丰富提高, 春晚这道“年夜饭”却 成了一块饱受诟病的鸡 肋。
3/25/2014
经典节目代表
小品《主角与配角》 3/25/2014 陈佩斯、朱时茂 1990
《说句心里话》1992
第三阶段1993-1997
• 春晚的第三个五年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 入,尤其是电视、电影、音乐等各方面改革开放 的深入发展,春晚的全国格局与规模已经初步形 成,而针对全国范围,甚至包括港澳台地区甄选 节目也成为这一阶段春晚的重要特点。此外,在 前十年占据领导地位的传统相声逐渐被后来居上 的小品取代。新一批春晚明星就此诞生。
歌曲《我的中国心》 3/25/2014 张明敏(香港) 1984
小品《羊肉串》 陈佩斯、朱时茂 1986
第二阶段1988-1992
• 春晚摸索阶段,这五年当中,相声、小品遍地开 花,内地流行歌手,如毛阿敏、韦唯等人通过春 晚迅速走红,而大批港台一线歌手也纷纷登上春 晚舞台,进一步拓展名气。在形式上,春晚还进 行过好几次重大的形式上的变革,比如1989年春 晚,首次选择在工人体育场进行直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