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

合集下载

为什么有些桥梁需要斜拉桥设计?

为什么有些桥梁需要斜拉桥设计?

为什么有些桥梁需要斜拉桥设计?一、斜拉桥结构简介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支撑主梁的桥梁结构,其设计独特,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

斜拉桥通常由塔楼、拉索和主梁三部分组成。

塔楼作为桥梁的支撑点,将拉索与主梁连接起来。

拉索根据需要的张力,通过塔楼连接到主梁,使得主梁得以支撑。

二、延长主梁跨度的设计需求1. 跨越宽度需求:有些地区的桥梁需要跨越非常宽的河流或峡谷,传统的梁桥结构无法满足跨度的需求。

斜拉桥能够通过拉索的支撑,实现更大的跨度,解决了跨越宽度限制的问题。

2. 减少桥梁应力:梁桥结构在跨越较大距离时,会受到较大的应力。

而斜拉桥通过将主梁的荷载分散到斜拉索上,减少了主梁的受力情况,从而降低了主梁的应力,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3. 美学设计需求:斜拉桥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桥梁的功能,还注重桥梁的美学价值。

斜拉桥的斜拉索在桥梁上呈现出独特的形态,赋予了桥梁优雅、流线型的外观,成为了城市地标之一。

三、斜拉桥的优势与局限1. 结构稳定性:斜拉桥采用了三角支撑结构,使得整个桥梁结构更加稳定。

斜拉桥的主梁在受到荷载时,通过拉索将荷载传递到塔楼上,从而实现了力的平衡,增强了整个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2. 经济性:斜拉桥相比于其他桥梁结构,具有较低的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斜拉桥的斜拉索可以吸收桥梁的荷载,减少了主梁的材料使用量,降低了桥梁的建设成本。

同时,斜拉桥的维护也相对简单,更易于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3. 局限性:斜拉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震、风速等,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斜拉桥对地基设施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保证塔楼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带来更多的施工和维护难度。

四、斜拉桥在世界各地的应用案例1. 若尔盖大桥(中国):作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之一,若尔盖大桥成功跨越了若尔盖河谷,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2. 米尔顿马德斯桥(加拿大):该桥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是一座斜拉桥,不仅具有跨越能力,还有着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多伦多的地标之一。

世界十大斜拉桥

世界十大斜拉桥

世界十大斜拉桥1.苏通长江大桥1088米,中国,2008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100+100+300+1088+300+100+100=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6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80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X 48.1米,列世界第一。

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四项世界之最:最大主跨: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3.5.12.5.1斜拉桥概述

3.5.12.5.1斜拉桥概述

发展
稀索布置
2
第一阶段:稀索布置,主梁较高,主梁以受弯为主,拉索更换不方便。
中密索布置
2
第二阶段:中密索布置,主梁较矮,主梁承受较大轴力和弯矩。
密索布置
2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梁板式开口断面,主梁承受轴力为主,弯矩为辅。
受力
a图中给出了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的弯矩分布图,
b图给出了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三跨斜拉桥的弯矩分布图, 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斜索的支承作用,使主梁恒载弯矩 显著减小。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主梁以受压为主, 索塔也是以受压为 主,斜索承受拉力。
美国P-K桥(L=299m, 1978年)
美国日照桥的防撞设施 (L=366m, 1987年)
挪威Skarnsundet桥(L=530m,1991 年) 于L1=0.66L2
两跨相等时,由于失去了边跨及端锚 索对主跨变形的约束作用,造成主跨 变形过大,因而这种形式较少采用。
多塔多跨式
(≥3塔)( ≥4跨)
(a) 三塔四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b)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做中间刚 性塔
增加主梁 梁高
1
拉索加劲 中间塔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 车辆(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索塔
斜拉索
主梁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 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 (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2
3

斜拉桥

斜拉桥

多多罗桥890米,日本,1999年 多多罗桥890米,日本,1999年 该桥该桥位于日本的本州岛和四国岛的联络线上,主 跨890m。日本是一个多台风、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多多 890m。日本是一个多台风、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多多 罗大桥在抗风、抗震设计上要求很高. 罗大桥在抗风、抗震设计上要求很高.多多罗大桥的总投 资约11亿美元。 资约11亿美元。
诺曼底大桥856米,法国,1995年 诺曼底大桥856米,法国,1995年 诺曼底大桥守卫着法国北部塞纳河上的泥滩,看上去 像一个从混凝土桥塔上伸出的钢索所编成的巨大蜘蛛网。 这座斜拉桥的落成后( 1995 年)堪称世界上同类桥梁 中极为壮观的一座。
杨浦大桥 602米,中国,1993 602米,中国,1993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 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桥全长7658米, 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桥全长7658米,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和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 大桥每天可解决5 大桥每天可解决5万辆车次过江,对上海的浦东开发和推 动上海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桥及引桥照明采用柱式 灯具双排布置,主塔上设置航空障碍灯,钢梁上置航道灯, 既为夜间桥上下车辆、船只行驶安全,又美化大桥。
斜拉桥
一、什么是斜拉桥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 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 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 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 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 拉索组成。
二、斜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历史
七、斜拉桥的发展前景
斜拉桥发展趋势: 跨径会超过1000m; 跨径会超过1000m; 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 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 注意索力调整、施工观测 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的研究。

《斜拉桥简介》课件

《斜拉桥简介》课件

世界上著名的斜拉桥案例
东京湾海底隧道大桥
全长约14.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金门大桥
连接旧金山和美洲大陆,是美国著名的地标之一。
长江大桥
位于中国武汉,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斜拉桥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1 大跨度
斜拉桥可以跨越较长的距 离,适用于需要大跨度的 工程项目。
2 美观
3 抗风能力
斜拉桥的独特设计和外观 给城市增添了美丽与特色。
斜拉桥的结构具有良好的 抗风性能,适用于风力较 大的地区。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
1
设计阶段
斜拉桥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桥塔选址、斜拉索布置等。
2
建造阶段
斜拉桥的建造包括基础施工、塔身制作、斜拉索张拉等。
3
竣工验收
斜拉桥在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斜拉桥简介》PPT课件
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作为主要结构的桥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美 观的外观而闻名于世界各地。
定义和起源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通过悬挂在桥塔上的斜拉索承载桥面荷载。它起源于古代木桥的悬索结构,并在现代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结构和工作原理
斜拉桥的主要结构包括桥塔、斜拉索和桥面。桥塔支撑斜拉索,斜拉索再传递荷载到桥面,达到承载车辆和行 人通行的目的。
斜拉桥的维护与保养
斜拉桥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查、螺栓检查、铺装养护等,以确保桥梁的良好状态和安全运营。
斜拉桥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斜拉桥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更高效、更美 观、更环保的桥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斜拉桥设计概念及结构分析

斜拉桥设计概念及结构分析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1 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Knie桥纤细的桥塔和主梁(钢结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1 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技术特色: 1)非对成的单塔斜拉桥 2)A型桥塔 3)扇形缆索体系
德国科隆 Severins桥
希腊Evripos 桥 1993 , 矩形板厚度 45 cm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主梁柔、薄化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法国的Bourgogne 桥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技术特色: 1)目前最大跨度的PC斜拉桥 2)三角形单箱双室箱梁,景观、结构特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和斜腿刚构力学对比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和悬索力学对比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斜拉桥的技术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1956年开始,主梁大部分采用钢主梁,斜拉索较少,但拉索的直径较大,钢箱 梁索距大约30-60米,混凝土梁的索距大约15-30米。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德国桥梁工程师Hellmut Homberg 则提出了密索体系的斜拉桥和单索面斜拉桥。
技术特色:第一座密索体系的钢斜拉桥,单索面

斜拉桥

斜拉桥
跨度超大化
昂船洲大桥方案
第五名 螺旋形塔顶A塔斜拉桥
第四名 分叉索斜拉桥
4.迈向超大跨度的新时期 (1985-2010)
跨度超大化
第三名 无风撑双柱斜拉桥
昂船洲大桥方案
第二名 “天人合一”斜拉桥
4.迈向超大跨度的新时期 (1985-2010)
跨度超大化
昂船洲大桥方案
最终方案—— 圆形独柱分离流线形双箱斜拉桥
斜拉桥前进后退分析
6. 斜拉桥体系计算理论与技术发展
斜拉桥结构分析理论
斜拉桥前进后退分析
6. 斜拉桥体系计算理论与技术发展
斜拉桥结构分析理论
斜拉桥前进后退分析
6. 斜拉桥体系计算理论与技术发展
新材料及连接技术
6. 斜拉桥体系计算理论与技术发展
新材料及连接技术
6. 斜拉桥体系计算理论与技术发展
1. 概 述
1)新理论和分析方法 2)跨径不断突破 3)新施工方法和设备 4)新材料与连接技术 5)新构造和附属设备
1. 概 述
Rion 桥
法国米卢桥
福斯二桥
费曼恩海峡桥
1. 概 述
世界十大斜拉桥
创跨径记录的斜拉桥
在斜拉桥的发展中,哪些理论和技术推动了斜拉桥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关注和解决哪些关键 的问题?
1. 概 述
用锻铁拉杆将梁吊到相当高的桥塔上 拉杆按扇形布臵,锚固于桥塔顶部 这一描述只给出结构外形和构件组成,缺少对其力学性能及合理受力的阐述
木制桥面、主梁由斜向锻铁拉杆支承 建成次年就在行人通过时倒塌
1. 概 述
拉索张拉;拉索采用高强钢丝 为现代斜拉桥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视为二十 世纪桥梁发展最伟大的创举之一!

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 (一)

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 (一)

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 (一)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随着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斜拉桥作为新兴的跨河大桥类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

因此,斜拉桥已经成为市政工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斜拉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施工过程及设计要点四个方面介绍市政工程教学课件中关于斜拉桥的内容。

一、斜拉桥的基本概念斜拉桥是一种跨越河流或峡谷的桥梁,其特点是用一定数量的钢缆将主梁与主桥塔相连。

根据钢缆的相对位置不同,斜拉桥可以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类型。

对称式斜拉桥钢缆以主桥塔为中心呈放射状交错排列,两侧对称;非对称式斜拉桥钢缆则呈现不对称排列方式。

二、斜拉桥的结构原理斜拉桥的结构原理基于悬索桥和梁桥的设计理念。

其主要由桥塔、主缆、斜拉索和桥面构成。

其中,主缆是斜拉桥的骨架,通过与桥塔的相互支撑,来承担桥面荷载。

斜拉索可以分散荷载到主缆上,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桥面则是行车和行人通过斜拉桥的必经之处。

三、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斜拉桥的施工分为预制和吊装两个阶段。

预制阶段,主梁和桥面板等桥梁部件将在工厂内进行制作和预组装,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难度。

吊装阶段,吊车将桥梁部件吊装至主塔和斜塔顶部,最终通过各部分的拼装,形成完整的斜拉桥。

四、设计要点在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如下要点:1. 斜拉桥应结合地形、河流流域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主桥塔的高度和形状应适宜,以支撑稳定的主缆和斜拉索。

3. 主缆和斜拉索之间的间距和张力应合理,以保证斜拉桥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4. 桥面结构应考虑承载荷载、行驶舒适度和外观美观等因素,同时便于维修和养护。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斜拉桥课件,不仅涵盖了斜拉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和施工过程,还需要关注设计要点。

只有科学合理的斜拉桥设计和施工才能保障其安全、稳定,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便捷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3 独塔双跨式
一、孔跨布置
(三)三塔四跨式和多塔多跨式 斜拉桥与悬索桥一样,很少采用三塔四跨式或多塔多跨式。一个极
简单的原因是,多塔多跨式中的中间塔顶没有端锚索来有效地限制它的 变位。
在必须采用多塔多跨式斜拉桥时,可将中间做成刚性索塔,或用拉 索对中间塔顶加劲,如图6-5所示。
图6-5 香港汀九大桥
一、斜拉桥的发展
目前斜拉桥之最 最大跨径的钢斜拉桥:中国苏通大桥,1088m; 最大跨径的混合梁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890m; 最大跨径的叠合梁斜拉桥:中国闽江大桥,605m; 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梁斜拉桥:挪威斯卡圣德脱桥,530m。
二、斜拉桥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具有下列显著的优越性: 1.跨越能力大——斜拉桥利用斜拉索作为主梁的弹性支承点,可以
第二节 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拉桥的 总体布置
孔跨布置 斜索布置 梁体布置 索塔布置
斜拉桥的锚拉体系
一、孔跨布置
(一)双塔三跨式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由于主跨跨径较大, 一般可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
如图6-1所示,主跨跨径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统 计资料为:钢斜拉桥:L1=(0.40~0.45)L2其他斜拉桥:L1= (0.33~0.50)L2; 一般接近于L1=0.4L2 。
(三)主梁的跨高比
主梁的跨高比是指主跨L2与梁高H的比值。斜拉桥的主要景观 特点是柔细感,而柔细感直接与主梁的跨高比相关。
现代密索式斜拉桥主梁的跨高比一般在100~150之间,较多 的是在100左右。至于铁路、公铁两用斜拉桥。特别是主梁为钢桁 架梁的,其主梁的跨高比不足30,如芜湖长江大桥,在柔细感上已 无特色可言,也可以说是用斜拉索加强的梁式桥,属斜拉桥中的特 例。
(二)非连续体系
一是在斜拉桥主跨中央部分插入一小跨悬挂结构,(图610)。二是以“剪力铰”代替悬挂结构(图6-11)这种剪力铰的 功能是只传轴力、剪力,不传弯矩;或只传弯矩、剪力,不 传轴力(图6-12)。
三、梁体布置
图6-10 四川6-12 湖北郧阳汉江桥
三、梁体布置
大大降低主梁的弯矩,改善主梁的受力状态,提高梁的跨越能力。 而且,主梁高度很小,也不随桥梁跨径的增大而增高。其高跨比可 达1/180,具有很大的跨越能力。 2.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和抗风稳定性——与悬索桥相比其刚度要大 的多。 3.依靠斜拉索的应力调整,能设计得很经济 4.结构轻巧,适应性强 5.利用斜拉索,发挥无支架施工的优越性——斜拉桥可以利用永久 斜拉索作为临时拉索,使悬臂施工更加容易,提高了建桥速度。
第六章 斜拉桥
主要介绍斜拉桥的特点;斜拉桥的布置;斜拉桥 的构造;斜拉桥的施工(主梁、桥塔、斜索)等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1
斜拉桥的发展
2
斜拉桥的特点
第一节 概 述
1
斜拉桥的发展
2
斜拉桥的特点
一、斜拉桥的发展
斜拉桥发展历程
一、斜拉桥的发展
我国第一座公路斜拉桥是1975年在四川省云阳县建成的云阳 桥,其跨径为76m。我国第一座铁路斜拉桥是1980年建成的广西红 水河铁路斜拉桥,其跨径为96m。其后,又先后修建了上海泖港大 桥、济南黄河大桥、重庆石门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重 庆长江二桥及武汉长江二桥等等。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建造大跨度斜 拉桥出现了新高潮,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 桥、福建青州闽江大桥跨度分别为1088、628m、618m和605m,分别 居世界同类桥梁跨度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位。这些大桥的建 成标志着我国斜拉桥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梁体布置
(一)连续体系
在斜拉桥的全长范围内,梁体布置成连续的形式(图6-8)。
图6-8 连续的梁体
三、梁体布置
在某些场合下,由于结构受力的需要,还可将梁体的连续延伸 至斜拉桥以外部分,即斜拉桥的梁体还与其边跨或主跨以外部分的 引桥跨或其他跨的梁体相连(图6-9)。
图6-9 梁体连续的延伸
三、梁体布置
四、索塔布置
(一)塔架的形式
单索面斜拉桥和双索面斜拉桥索塔塔架的横向布置形式如图613所示。图中,单索面的(a)为单柱形(b)为A形(c)为倒Y形;双索面 的(a)为双柱形(b)为门形(c)为H形(d)为A形(e)为倒Y形。
图6-13 索塔的横向形式
四、索塔布置
(二)塔的高跨比
塔的高跨比范围,一般如图6-14所示。但索塔的适宜高度H要由经 济比较来决定。因为,塔的H值越大斜索的倾角越佳,斜索垂直分力对 主梁的支承效果也越大,但塔与索的材料数量则要增加,反之亦然。
图6-1双塔三跨斜拉桥
一、孔跨布置
(二)独塔双跨式
如图6-3所示。由于它 的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 式的主孔跨径小,适用于跨 越中小河流和城市通道。独 塔双跨式斜拉桥的主跨跨径 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 关系一般为L1=(0.5~0.8) L2,但多数接近于L1= 0.66L2 。
有的桥在边跨布置了辅 助墩,以提高边跨刚度。
二、斜索布置
(一)索面布置
索面位置一般有图6-6所示的3种类型,即(a)单索面(b)竖向 双索面和(c)斜向双索面。
图6-6 索面布置
二、斜索布置
从力学角度来看,采用单索面时,拉索对抗扭不起作用。 因此,主梁应采用抗扭刚度较大的截面。采用双索面时,作用于 桥梁上的扭矩可由拉索的轴力来抵抗,主梁可采用较小抗扭刚度 的截面。至于斜向双索面,它对桥面梁体抵抗风力扭振特别有利 (斜向双索面限制了主梁的横向摆动)。
二、斜索布置
(二)索面形状
索面形状主要有如图6-7所示的3种基本类型,即(a)放射形(b) 扇形和(c)竖琴形。
图6-7 索面形状
二、斜索布置
(三)索距的布置
索距的布置,可以分为“稀索”与“密索”。 密索优点如下: (1)索距小,主梁弯矩小; (2)索力较小,锚固点构造简单; (3)锚固点附近应力流变化小,补强范围小; (4)便于伸臂架设; (5)易于换索。
图6-14 塔的高跨比
五、斜拉桥的锚拉体系
一般来说,悬索桥的主缆多数是地锚体系;而斜拉桥的斜索则相 反,多数是自锚体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少数斜拉桥采用地锚式的 锚拉体系。自锚式锚体系斜拉桥如图6-1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