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斜拉桥简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斜拉桥整体介绍及实例分析(90页)

斜拉桥整体介绍及实例分析(90页)

1.2.2 索塔布置
横向布置形式
从横桥向,索塔的布置方式主 要有柱型(单或双)、门型或H型、 A型、倒Y型及菱型等,如图 19.5所示。柱型塔构造简单, 但承受横向水平力的能力低。较 单柱型而言,门型塔抵抗横向水 平荷载的能力较强。A型和倒Y 型主塔具有较大的横向刚度,但 其构造及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 大。
单索面类型兼具美学与结构的优势,但拉索不起抗扭的作用,主梁 要采用抗扭刚度较大的截面。这种体系不适合太宽的桥
平行双索面类型对主梁截面抗扭有利,主梁可采用较小抗扭刚度的 截面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风稳定性,
斜向双索面对桥面梁体抵抗风力扭振十分有利,尤其适合于特大跨 径的桥梁,倾斜的双索面应采用倒Y型、A型或双子型索塔。若跨径 过小,考虑视野问题,不宜采用。
1.2.2 索塔布置
普通索
拉索锚点处荷载P作用下, 主梁 下挠量:


Pb
EAsin2
பைடு நூலகம்
cos

Pb3 3EI
tan
sin2 cos 值最大,拉索的支承刚度最大, α 为55°最大;tanα越小,塔的
支承刚度越大。
1.2.2 索塔布置
端锚索
中跨布载时,水平力F作用下,塔顶水平位移为:

F H
EAsin cos2
α为35°时,Δ最小,端锚索提供的支承刚度最大
综合考虑索和塔的共同影响,对于 每座斜拉桥存在一个最佳高度H, 使得索和塔对主梁的支承刚度达到 最大。
1.2.3拉索布置
1、索面布置
索面布置主要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空间斜向双索面等类型,如图 19.6所示。
1.2.3拉索布置
密索布置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梁板式开口断面。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它通过斜向延伸的索具来承受荷载。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结构形式、材料、施工方式和受力特征方面。

1、结构形式:斜拉桥的结构形式是由斜拉索和立柱构成的,它具有高度的紧凑性和美观性。

2、材料:斜拉桥的主要材料是钢结构和高强度纤维素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3、施工方式:斜拉桥的施工方式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技术,主要采用钢索斜拉和高强度纤维素材料斜拉两种方式。

4、受力特征:斜拉桥的主要受力特征是拉力和压力,它的索具需要承受大量的拉力和压力,而立柱则需要承受压力。

5、抗震性能:斜拉桥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地缓冲地震和风荷载的影响。

6、可持久性:斜拉桥具有较高的可持久性,能够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斜拉桥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高强度的材料、精密高效的施工方式、明显的拉压力受力特点、较高的抗震性能和可持久性。

这些特点使得斜拉桥成为了高速公路、铁路、悬索桥等大跨度、高线速度、高线路级别和复杂地形环境下的理想选择。

斜拉桥设计要素与结构特性

斜拉桥设计要素与结构特性

斜拉桥设计要素与结构特性斜拉桥是一种现代化的桥梁结构,具有独特的设计要素和结构特性。

在桥梁工程中,斜拉桥被广泛应用于跨越河流、峡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其设计要素和结构特性对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斜拉桥的设计要素和结构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设计要素1. 主塔斜拉桥的主塔是支撑桥梁主梁和索塔的重要构件,承担着桥梁荷载的传递和分配功能。

主塔的高度、形状和布置位置直接影响着桥梁的整体结构和外观。

设计主塔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风载、桥梁跨度等因素,确保主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主梁主梁是斜拉桥的承载结构,连接主塔和桥面,承担车辆荷载的传递和分布。

主梁的截面形状、材料和截面尺寸是设计中的关键要素,需要根据桥梁跨度、荷载情况和美学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主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 斜拉索斜拉桥的斜拉索是连接主塔和主梁的重要构件,承担着桥梁荷载的传递和支撑功能。

斜拉索的数量、布置方式和张拉力大小直接影响着桥梁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索塔的位置、索带的倾角和索带的材料等因素,确保斜拉索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4. 桥面桥面是斜拉桥上行车的部分,承载着车辆荷载和行人荷载。

桥面的结构形式、材料和铺装方式需要根据交通流量、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桥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舒适性。

结构特性1. 刚度斜拉桥具有较高的整体刚度,能够有效抵抗外部荷载引起的变形和振动。

斜拉桥的主塔、主梁和斜拉索等构件之间通过刚性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的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

2. 强度斜拉桥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强度,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引起的各种受力情况。

主塔和主梁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能够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3. 稳定性斜拉桥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外部环境引起的各种不利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主塔和斜拉索的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减小桥梁的振动和变形,确保桥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概述

拉 优越性:
桥 1.跨越能力大; 概 2.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和抗风稳定性; 述 3.依靠斜拉索的应力调整,能设计的很经济;
4.结构轻巧,适应性强;
5.利用斜拉索,发挥无支架施工的优越性。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1、 双塔三跨式
桥 概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由于它的主跨跨 径较大,一般可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如下图所示。
直线形状,不发生大的位移,故斜拉桥整体刚度要比悬索桥
大的多。
桥 梁 工 程
一、斜拉桥的特点
斜 拉 桥 概 述
斜拉桥充分利用斜拉索的刚性,巧妙地将索与梁结合 桥
起来。因此,斜拉桥这一桥式属于梁式桥与悬索桥之间的 梁
大跨度桥梁,它可有效的用于1000—600m之间的跨度。
工 程
一、斜拉桥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具有下列显著的
拉 2、 独塔双跨式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概 述
由于它的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式的主孔跨径小,适用 于跨越中小河流和城市通道。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2、 独塔双跨式 桥 概 述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的主跨跨径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关
系一般为L1=(0.5—0.8)L2,但多数接近于L1=0.66L2 。 国内资料统计为: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1、 双塔三跨式 桥
概 述
主跨跨径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统计资料为: 钢斜拉桥:L1=(0.40-0.45)L2;

《斜拉桥简介》课件

《斜拉桥简介》课件

世界上著名的斜拉桥案例
东京湾海底隧道大桥
全长约14.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金门大桥
连接旧金山和美洲大陆,是美国著名的地标之一。
长江大桥
位于中国武汉,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斜拉桥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1 大跨度
斜拉桥可以跨越较长的距 离,适用于需要大跨度的 工程项目。
2 美观
3 抗风能力
斜拉桥的独特设计和外观 给城市增添了美丽与特色。
斜拉桥的结构具有良好的 抗风性能,适用于风力较 大的地区。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
1
设计阶段
斜拉桥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桥塔选址、斜拉索布置等。
2
建造阶段
斜拉桥的建造包括基础施工、塔身制作、斜拉索张拉等。
3
竣工验收
斜拉桥在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斜拉桥简介》PPT课件
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作为主要结构的桥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美 观的外观而闻名于世界各地。
定义和起源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通过悬挂在桥塔上的斜拉索承载桥面荷载。它起源于古代木桥的悬索结构,并在现代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结构和工作原理
斜拉桥的主要结构包括桥塔、斜拉索和桥面。桥塔支撑斜拉索,斜拉索再传递荷载到桥面,达到承载车辆和行 人通行的目的。
斜拉桥的维护与保养
斜拉桥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查、螺栓检查、铺装养护等,以确保桥梁的良好状态和安全运营。
斜拉桥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斜拉桥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更高效、更美 观、更环保的桥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斜拉桥三部分

斜拉桥三部分

斜拉桥三部分斜拉桥三部分:结构设计、斜拉索系统、斜拉桥的应用一、结构设计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其特点是通过斜拉索来承受桥面上的荷载。

结构设计是斜拉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结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桥梁的主要构件,包括桥塔、桥墩和桥面。

桥塔是斜拉桥的支撑结构,承受斜拉索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桥墩是桥梁的支承结构,承受桥面上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桥塔上。

桥面是斜拉桥上车辆通行的部分,承受车辆荷载,并通过斜拉索将荷载传递到桥塔上。

需要确定斜拉索的布置方式。

斜拉索的布置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单塔单索、单塔双索和双塔双索。

不同的布置方式会影响到桥梁的荷载分配和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优化设计。

结构计算是指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荷载情况,计算出桥塔、桥墩和桥面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优化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桥梁的结构参数,使得桥梁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材料的使用量和工程的造价。

二、斜拉索系统斜拉索系统是斜拉桥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桥面上的荷载传递到桥塔上的重要任务。

斜拉索系统由斜拉索、锚固装置和挂点组成。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通过将荷载转化为张力来支撑桥面。

斜拉索一般采用高强度钢丝绳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

锚固装置是将斜拉索固定在桥塔上的装置,它能够将斜拉索的张力传递到桥塔上,并能够对斜拉索进行调整和锁定。

锚固装置一般由锚板、锚框和锚索组成,通过将锚索穿过锚框并固定在锚板上,实现对斜拉索的锚固。

挂点是将斜拉索连接到桥面上的装置,它能够将斜拉索的张力传递到桥面上,并能够对斜拉索进行调整和固定。

挂点一般由挂板、挂杆和挂索组成,通过将挂索固定在挂板上,实现对斜拉索的挂点。

三、斜拉桥的应用斜拉桥由于其结构简洁、美观大方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桥梁工程中。

在城市建设中,斜拉桥常用于跨越河流、湖泊和城市道路等地方。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还能够起到装饰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斜拉桥简介 PPT

斜拉桥简介 PPT

谢谢聆听
静力分析 1.斜拉桥的分析 稳定性分析
动力分析
整体分析 局部分析
抗风分析 抗震分析
2.内力计算的基本要素
非线性因素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Hale Waihona Puke 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影响
活载内计力算
2.斜拉索合理索力的确定
力学概念方法 优化方法
3.塔、梁、索截面计算
4.斜拉桥的稳定分析 5.斜拉桥的抗风问题
风力静态的效应 风力动态的效应 斜拉桥的风振及减振措施
3.塔梁固结、塔墩分离——塔梁固结系 4.主梁、索塔、桥墩三者互为固结——钢构体系
漂浮体系
半漂浮体系
塔梁墩 的不同结合
塔梁固结体系
钢构体系
1.漂浮体系主梁除 两端有支座外,其 余位置均有拉索支 撑,成为在纵向可 自由漂移的多点弹 性支撑连续梁,次 内力较小,受力均 匀。具有很好的抗 震消能作用。塔梁 之间要设横向约束。
2)塔柱的截面尺寸:考虑塔柱受力、锚固区构造、 张拉设备所需空间等因素。
3.斜拉索的锚固区构造
1.实心塔柱的交叉锚固 2.空心塔柱上的对称锚固
塔柱上直接锚固
钢锚梁锚固
钢锚箱锚固
(四)主梁的构造与截面尺寸
1.主梁的横截面布置
2.主梁的截面尺寸
主梁高度 主梁宽度 横梁
3.斜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
四、斜拉桥的设计计算
协部作多分体塔斜系 斜斜拉拉拉桥桥桥
部分 斜拉桥
其他体系 斜拉桥
多塔 斜拉桥
除端载弯度顶刚主改的索比斜其这城将边锚下曲和水度梁远于支梁或利矩离弯变初与例拉他就矮斜塔索塔,弯平的的离拉撑与连用卸塔矩塔张主关索荷是塔拉外 的柱 使 矩 位 同 自索索效变续连载柱。柱力梁系只载部斜索,锚向荷大移时由塔倾率截钢续作处高,承。承仍分拉称中固荷载增和保伸的角低面构梁用主度可担塔担由斜桥超塔作载跨。提证缩主很,连相的减梁和以的柱部主拉,剂均用作主控高温式梁小将续连负少的斜改外较分梁桥国量没,用梁制全差关由,主梁,弯远负拉变荷低荷承。外预有活跨挠塔桥下键索拉载时载担也也应。,,, 力。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
13
➢ 桥塔结构形式和布置
桥塔布置——特殊布置形式的斜拉桥
塔跨混合式
14
➢ 跨径布置
双塔三跨
1)全桥刚度、拉索疲劳强度、锚 墩承载力和施工等 ; 2)边跨l1/中跨l2=0.25~0.5 3)端锚索
独塔双跨
边跨l1/中跨l2=0.5~1.0
15
➢ 跨径布置
多塔多跨式
16
多塔多跨式
17
➢ 跨径布置
斜拉桥总体布置、受力特点及结构体系
一、受力特点
斜拉桥的传力路径 主梁与斜拉索相互作用特点 桥塔与斜拉索相互作用特点 主梁、桥塔和索相互耦合特点
二、结构体系
依据支承体系划分的结构体系类型 (按梁、索、塔和墩的不同结合方式) 依据锚拉体系划分的结构体系类型
1
二、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 部分斜拉桥(矮塔)
辅助墩及外边孔
18
➢ 拉索布置
抗扭、桥面利用以及美观和维护
斜拉索横向布置
单索面
空间布置形式
竖直双索面 双索面
倾斜双索面
19
➢ 拉索布置
拉索在平面内的布置型式
辐射式 竖琴式 扇式
20
➢ 拉索布置
拉索倾角(边索)
辐射式或扇式:210~300 竖琴式:260~300
21
➢ 拉索布置
索面内的其它布置型式
7
拉索索鞍
8
斜拉桥总体布置、拉索构造与防护
一、总体布置
总 体 布 置
桥塔布置 跨径布置 斜索布置 主梁布置
9
一、总体布置
➢ 桥塔布置 桥塔的高度 桥塔的布置
10
桥塔高度 (从桥面以上算起,不包括建筑造型或观光等需要的塔顶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增刊广东公路交通GuallgDOllgc∞gIjlJi日岫总第76期文章编号:167l一7619(2002)增刊一0Q52一03组合斜拉桥简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苗德山1(1.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5101叭孙向东22.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广州5lQ5昕)摘要:利用斜拉桥自身构件的各种变化,可以派生出众多优美的结构形式,并达到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组合斜拉桥跨越能力强,应用广泛,桥型美观。

简要介绍了其类型并分析了各桥型的结构受力特点。

关键词:组舍斜拉桥桥掣结构分析中图分类号:tM8.刀“文献标识码:c1引言随着结构分析技术、高强材料及先进施工工艺的发展,斜拉桥凭其自身的特点在太跨径桥梁领域成为了一种竞争能力极强的桥型。

虽然现代斜拉桥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历史,却在实际工程中展现了勃勃生机。

利用斜拉桥自身构件的各种变化可以派生出众多优美的结构形式,并达到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斜拉桥的上部结构由梁、索、塔三类构件组成,因上述三者一般不是同一种材料,故从整体上看斜拉桥本身就是一种组合结构。

对于任何桥型来说跨度的推进始终是其发展的主题,而斜拉桥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其粱、索、塔在结构形式、材料组成及协作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众多演化,其中以粱所派生出的形式最多,影响也最大。

斜拉桥的主梁在空间不同的部位可以分别采用不同材料,通常是钢材和混凝土,此类斜拉桥与钢斜拉桥和混凝土斜拉桥相比,可称之为组合斜拉桥。

2组合斜拉桥分类2.1竖向组合斜拉桥竖向组合斜拉桥,是指在钢格构或钢梁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行车道,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叠合梁斜拉桥(图1)。

此类斜拉桥的代表有加拿大的A11Ilacis桥、中国上海的南浦及杨浦大桥等。

囤1血mads桥的叠台粱断面2.2纵向组合斜拉桥纵向组合斜拉桥一般是由边跨混凝土主粱与主跨钢粱在纵向加以连接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混合粱斜拉桥。

此类斜拉桥的代表有法国的·52N0Ⅱllalldv桥和日本的生口桥等。

图2所示为N0㈣dy大桥的纵向布置情况,图中显示边跨混凝土粱进人中跨116m后与中跨钢主梁相接,从而减少钢主梁长度,降低造价。

圈2N0mwdv桥的纵向布置2002年增刊苗德山孙向东组合斜拉桥简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总第76期2.3水平组合斜拉桥水平组合斜拉桥一般由混凝土边主粱、钢横隔梁及混凝土桥面板组成,典型截面形式如图3。

此类斜拉桥的代表有美国的№血鲫桥和葡萄牙的阿桥等。

混凝土桥面板图3水平组合斜拉桥横向布置3各类组合斜拉桥结构分析特点3.1竖向组合斜拉桥竖向组合斜拉桥除了具有钢主粱相同的优缺点外,能节省钢材用量且其刚度和抗风稳定性均优于钢主梁。

3.1.1结构体系叠合梁结构体系的选择与跨径关系最大,通常为避免桥面板受过大的负弯矩所引起的混凝土过大的拉应力,对大跨径一般多采用漂浮体系,而不采用在近塔处会产生较大的负弯矩的其它体系。

同时,现代大跨径的竖向组合斜拉桥几乎都采用密索布置,这有利于施工和降低粱高。

在索面形式上多采用扇形索面,使拉索可集中锚于塔上,减小主塔弯矩。

3.1.2叠舍梁截面中混凝土板与钢粱之间的连接叠合梁结构的最大特性,就是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结构共同承受荷载,并充分发挥各自的材料特性。

为了保证叠合梁在各种荷载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要求叠合梁在截面内变形协调,特别是在两种材料界面处的变形协调。

并使内力根据两种材料的截面以一定比例分配。

如上海杨浦大桥中,箱形钢主粱承受全部轴力的25%,而混凝土桥面板承受着全部轴向力的75%。

混凝土桥面板与钢结构(主梁、横梁及纵梁)之间的稳固连接是两者共同受力的关键,而两者之间的连接主要靠抗剪连接构件,一般采用带头的栓钉。

这些钢结构和混凝土板之间的抗剪连接,通常在桥梁伸臂架设阶段承受最大荷载。

此时由于剪力滞影响限制了连接缝附近的桥面板有效宽度,而这个有效截面在早期必须负担在伸臂架设下一个梁体节段时,自重产生的非常大的局部弯矩。

同时剪切连接要求简单、快速、有效,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另外要考虑的一个抗剪连接的因素是,轴力会随时间起变化而在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进行重分布。

特别是在架设过程中当混凝土板尚未达到全部强度时就开始承受轴力,其结果是由于徐变关系会使混凝土桥面板中的轴力流落到钢粱部分,对此应详加验算。

上述因素会影响钢与混凝土两种构件中的恒载轴力和最终变形。

3.1.3叠合粱内力分配由于斜拉索的锚固力集中作用于钢主梁上,然后才扩散到整个断面,因此在靠近锚固点附近的断面上,混凝土桥面板中应力的横向分布是很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钢主梁附近一个有限的宽度范围内(即剪力滞后引起的有效分布宽度),设计时应对此精心考虑。

应该说,注意到上述叠合梁断面的内力分配和桥面板应力有效分布宽度的特点后,对于叠合梁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中的内力和应力的计算分析,以及桥面板在局部荷载和整体荷载下的组合应力计算分析,就能得到比较准确和合理的结果。

3.1.4桥面板的开裂研究及措施叠合梁桥面板裂缝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当裂缝超过规定值时,就不能考虑混凝土与钢粱的整体受力作用,且造成钢梁和钢筋的腐蚀,这是十分不利的,为此设计时必须注意预防各部分桥面板可能产生的裂缝。

由于对这种结构的内部机理、构造、材料、施工等方面的认识尚不完善,导致该种桥型的代表加拿大的Amcci8桥桥面出现了大量裂缝。

可以说防止桥面板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叠合梁设计中十分关键的问题。

我国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设计过程中,通过在横梁底部反顶等措施来改善桥面板的开裂问题,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设计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1.5空气动力问题一般来说。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不会出现空·53·2002年增刊广东公路交通总第76期气流动的涡流振动问题,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质量和阻尼,可在有限的风速下抑制开始出现的微小振动。

质量和阻尼在低风速时也是一个制止桥梁截面开始发生颤振的有利因素,但是更大的质量会抵消和缓解这种有利的结果。

因为自振频率的减小只与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颤振的发振风速直接与截面的固有扭振频率成正比。

具有双索面的重型大体积混凝土梁截面在这方面特别不利,因为它的扭曲惯性矩较大。

实际情况是,迄今为止所有的梁式截面混凝土斜拉桥可以满足实有风速小于发振风速的要求,但在实有风速很大的地区需要有截面柔细而近似平板的空气动力性能。

竖向组合斜拉桥与混凝土斜拉桥相比,其单位长度的质量较小,故避免涡振的困难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钢板梁的底部有离散迎来气流的作用,并在下风侧引起涡流。

可以用导风角、导风板等制振措施来取得抗风方面的稳定。

3.2纵向组合斜拉桥该体系1972年第一次用于德国的KIlrt—Schu.macher桥,其后经过瑞典焦恩桥、日本生口桥而得以发展,及至法国的N0Ⅱmndv桥和日本的Tatara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并且在大跨斜拉桥领域日益取得竞争优势。

其主梁结构和受力特性:(1)主跨的跨越能力比一般的斜拉桥要大,而边跨与主跨的比例一般要比传统的斜拉桥要小。

(2)边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不但能平衡主跨的钢主梁重量且确保边跨各支点均不出现拉力,而且由于后锚拉索分布较密,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整座桥的刚度。

当主跨布置活载时,主跨的梁体变形和主塔变位均有减小的趋势,实际上边跨结构起到了很好的锚固作用,这也是纵向组合斜拉桥的基本构思之一。

(3)由于边跨设有较多的刚性支承点,因此当边跨布置活载时,对主跨影响较小。

这样,主跨的弯矩变幅和斜拉索索力变幅就明显减小,因而也就减小了主梁和斜拉索的疲劳影响。

(4)主梁高度受跨径增大的影响较小,一般跨高比大于200。

加之采用扁平的流线型箱梁,不论是抗风性能,还是建筑外观,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5)主塔和边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可以同时施工,一旦主塔和边跨主粱完成,即可吊装主跨钢梁。

这样就加快了施工进度。

(6)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钢粱之间的连接是纵向组合斜拉桥的最重要的构造之~。

也可以说,钢粱于预应力混凝土主粱的连接位置选择和可靠的连接,是纵向组合斜拉桥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该体系材料经济和施工方便,尤其在350m以上跨径且边跨采用顶推施工时更具优势。

3.3水平组合斜拉桥该体系较台适双主肋横断面形式,即对直接传递斜拉索水平推力和承受整体荷载的主肋及桥面板采用混凝土结构,对仅承受局部荷载的横梁采用钢结构。

其主要优点是减轻结构自重,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

4结语虽然组合斜拉桥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三类,但通过它们之间的再次组合又可以派生出其它的结构形式。

例如第一类和第二类斜拉桥组合后即可形成中跨叠合梁,边跨混凝土梁的新形式。

组合斜拉桥的理念就是在恰当的部位使用恰当的材料,由此可以推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组合斜拉桥的大家庭中将会不断加人新的成员,丰富其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1林元培.斜拉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2周念先.预应力砼斜张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收稿日期:2002—09—15)组合斜拉桥简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作者:苗德山, 孙向东作者单位:苗德山(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510101), 孙向东(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广州,510507)刊名:广东公路交通英文刊名:GUANGDONG HIGHWAY COMMUNICATIONS年,卷(期):2002,""(z1)被引用次数:0次1.林元培斜拉桥 19942.周念先预应力砼斜张桥 19891.学位论文左智飞组合斜拉桥的设计2001在斜拉桥结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组合斜拉桥作为其一个分支,因结构自重轻,受力性能好,构造合理,施工方便等优点,展现出极强的竞争能力.组合斜拉桥的思想就是在恰当的部位使用恰当的材料,这就给组合斜拉桥以很大的发展空间.该文结合当前组合斜拉桥的发展现状,阐明了组合斜拉桥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给出纵向组合斜拉桥的分析模式和施工方法;论述了纵向组合斜拉桥设计中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根据以上理论,该论文给出了一个纵向组合斜拉桥的工程实例.在实例中,从整体到局部,多层次地进行了结构分析,以进一步的探讨该种桥型的受力特点.2.会议论文苗德山.孙向东组合斜拉桥简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2002利用斜拉桥自身构件的各种变化,可以派生出众多优美的结构形式,并达到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组合斜拉桥跨越能力强,应用广泛,桥型美观.简要介绍了其类型并分析了各桥型的结构受力特点.3.学位论文余辉玻璃钢-混凝土组合斜拉桥桥面板试验研究2006由于斜拉桥具有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尤其是在300-500米跨度范围内,斜拉桥与其它桥型竞争,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占据较明显优势。

随着斜拉桥数量的增加,跨度也逐渐增大,斜拉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由于斜拉索的锈蚀影响其正常使用性能,不得不进行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