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经济订货量模型
采购的经济分析

最后,我们将得到年总成本最小值对应的那个 Qopt作为最佳订 购量。因此,本实例的最佳订购量为 4000 units.
20
数量折扣(全部单位数量折扣)条件下的最佳订货量模型
例 某零售商店采购某种饮料,预计年需求10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单位产 品的保管费用为价格的10%。供货商为了促销采取以下折扣策略:当订货量为1200件 以上(含1200件)时,价格20元/件;当订货量为900~1199件以上(含900件)时, 价格25元/件;当订货量为0~899件时,价格30元。计算此条件下最佳订货量。
2 DS H
3
基本的定量订购模型 (EOQ) 公式
全年的总成本 = 全年的 货物费
+
全年的 + 订购费
全年的 存储费
D Q TC = DC + S + H Q 2
TC = 总成本 D = 年需求量 C = 单位价格 Q = 订货量 S = 用于一次订单处理等的订购费 R = 再订货点 L = 提前期 H = 一年中用于货物维持及保管的 每单位数量的存储费
21
全部数量折扣下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例 某零售商店采购某种饮料,预计年需求10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单位产品的 保管费用为价格的10%。供货商为了促销采取以下折扣策略:当订货量为1200件以上(含1200件) 时,价格为20元/件;当订货量为900~1199件以上(含900件)时,价格为25元/件;当订货量为 0~899件时,价格为30元。计算在此条件下的最佳订货量。
15
四、数量折扣模型
普遍使用的价格奖励有两种:
全部单位数量折扣(总数量折扣 Volume Discounts ) 批量折扣(边际数量折扣)
第5章库存经济分析之库存概述及库存模型

应注意:
– ⑵与⑷通常很小(小于10%),主要为⑴、⑶、⑸; – ⑴、⑶、⑸的原因不同 » ⑴的主要原因是高的利用率和变化性(物流与过程的变化性) » ⑶由过程或运输的定批导致 » ⑸是由装配过程所需零部件的到达缺乏同步
1-7
库存的作用和类型
保持成品库存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五种 – 顾客响应,为使交货提前期小于制造周期,采用MTS(Make-tostock)法。 – 成批生产 – 预测失误 – 生产的变化性 – 需求的季节性 预建库存(built-ahead-inventory)应用系统考虑,看 待成品库存 备件库存的基本原因 – 服务 – 采购/生产提前期 – 成批补充 它与成品库存类似,但其作用不同供给率/服务率 服务率( 它与成品库存类似,但其作用不同供给率 服务率(fill rate)也不同 ) 根据不同库存类别持有的原因, 根据不同库存类别持有的原因,可设计具体的管理方法
数量上和时间上与对其他物为的需求无关,只取决于市场 和顾客的需求。从库存控制的角度理解,其本质含义是指 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
相关需求:又称从属需求,非独立需求是指对一种物料
的需求,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直接依赖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 ,从库存控制的角度,其本质指那些具有确定性,企业自 身能够控制的需求。
库存等级 A B C
数量 500 1750 2750
循环计数策略 每月(20个工作日) 每月(20个工作日) 个工作日 每月(20个工作日) 每月(20个工作日) 个工作日 个月(120个工作日 个工作日) 每6个月(120个工作日)
每天清点的项目数 500/20=25/天 500/20=25/天 1750/60=29/天 1750/60=29/天 2750/120=23/天 2750/120=23/天 77/天 77/天
第5章_流动资产管理

和进货成本和存储成本有关。
1.经济批量控制基本模型
存货的经济批量的原理是:与存货储备直接相关的两
种成本(即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的变动习性不同。
每一件存货的订货成本和每一种商品的单位存储成本 都是常数,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存储成本与订货 次数成反比。
分析出使两种成本合计数量最低的订货批量。
⑤ 单击“添加”按钮,增加约束条件。
⑥ 单击“求解”按钮,经过计算,求出最优订货批量Q。
本章小结
流动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现金管理目标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确 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常用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管理模式。
现金余额总成本公式:
总成本= 持有现金成本+证券(借债)交易成本
= (C/2)*r +
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T/C)*b
C
*
2bT r
其中: C:现金余额 R:持有现金而损失的机会成本 T:每个转换周期中的现金总需要量
b:每次交易或借款所需的固定成本费用
【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比较稳定,预计全年 (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万元,现金与有价
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
10%。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出售商品、物资 和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向购货单位收取货款 的权利和因其他经济关系应向有关单位收 取的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 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等。
5.2 应收账款管理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四 人 大 生 成 概 本 述
贩买价+运费-折扣
购买成本
订货成本
签章+跟单+到货检查存 费用+保费+税收
持有成本
缺货成本
订货时丌能满足的利润 损失+重建客户关系+到 货延迟的额外损失
LOGO
经 济 订 货 批 量 模 型
不 允 人 许 生 缺 概 货 述 模 型
LOGO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需求量 每次订货成本 平均存货量 持有成本 经济订货量
Total Cost 总成本 Demand 预期需求
推 导
人 公 生 式 概 述
TC D
平均存货量是经济订货量的一半 总成本=订货成本+持有成本
D EOQ V CC TC OC EOQ 2
经
订
批
LOGO
经济订货量模型
重 要 性
库 人 存 生 管 概 理 述
库存管理主要是: “不库存物料的计划不 控制有关的业务”,目的是支持生产运作 。 • 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贩的特点, 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幵对 这种行为迚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 订贩多少,何时定货。
168
LOGO
举 例
批有 量数 人 模量 生 型折 概 模扣 型的 述 经 济
可是生活当中有许多供货商会提出折扣条件,比如一次贩买多少件可以享受折 扣优惠等。那企业面对这个条件会作何选择呢? 1.其年销售量将达到4000件 2.该商品成本50元 3.每单订货平均成本35美元 4.年保费、税收及其他年保费是存货价 值的20%
利用基本丌等式戒其他数学斱法易得 使得TC最小时的EOQ值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1, R) 和( M, 1) 一对
EOQ
模型。该模型主要用
来求解制造和再制造
LO G O
法对 的 经人 评评 济生 价 批概
量述 价方
计算简单, 运用方便 降低了成本 ,使公 司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权衡成本,控制规模
LO G O
法对 的 经人 评评 济生 价 批概
量述 价方
①订购预定期短;②当库存量下降到零
批评该方法在内容上的不足之处,而是批
评那种不顾实际情况而不适当地随便使用
这种方法的态度。伯比奇教授在其1978
年的著作《生产管理原理》中,对经济批
LO G O
人
生
概 述
谢
谢
V CC
LO G O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不
人允
举
生概许 缺 货 述模
型
例
巴恩斯电子设备公 司的店主希望确定高品质 的音像设备sony微型放录
1机.其的经年济销订货售量量。将巴恩达斯 到预测4:000件
2.该商品成本50元
3.每单订货平均成
购本买3成5美本2元D400O0C 35
E5持O04其有×.年Q他4成保0=年本0费保0V=、5费10税9是C0C收存00.0及2货1068/
总
生大 概成 述本
运费-折 扣
成
购买成本
订货成本 签章+跟单+ 到货检查+另 一些过程处 理的成本
本
存货占用
持有成本缺货成本 订货时不
资金 +储
能满足的
存费用+
利润损失+
保费+税
重建客户
收
关系+到货
LO G O不来自经 济 订允许缺货模人生概述
零售业库存管理作业指导书

零售业库存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库存管理概述 (4)1.1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4)1.1.1 提高商品供应效率 (4)1.1.2 优化资金占用 (4)1.1.3 降低库存成本 (4)1.1.4 提高竞争力 (4)1.2 零售业库存管理的特点 (4)1.2.1 多品种、小批量 (4)1.2.2 高频次、动态调整 (4)1.2.3 季节性、周期性 (4)1.2.4 精细化、个性化 (5)1.3 库存管理的基本任务与目标 (5)1.3.1 保证商品供应 (5)1.3.2 控制库存水平 (5)1.3.3 优化库存结构 (5)1.3.4 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5)1.3.5 预防和应对风险 (5)第2章库存分类与评估 (5)2.1 库存的分类 (5)2.1.1 按照库存的性质分类 (5)2.1.2 按照库存的目的分类 (5)2.1.3 按照库存的来源分类 (6)2.2 库存的评估方法 (6)2.2.1 经济订货量(EOQ)模型 (6)2.2.2 ABC 分析法 (6)2.2.3 安全库存公式 (6)2.3 库存积压与风险防范 (6)2.3.1 库存积压的原因 (6)2.3.2 风险防范措施 (6)第3章库存需求预测 (7)3.1 需求预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7)3.1.1 定量预测方法 (7)3.1.2 定性预测方法 (7)3.2 时间序列分析法 (7)3.2.1 简单移动平均法 (7)3.2.2 加权移动平均法 (7)3.2.3 指数平滑法 (7)3.3 因果关系分析法 (8)3.3.1 回归分析法 (8)3.3.2 变量选择法 (8)3.3.3 结构方程模型 (8)4.1 订货点的确定 (8)4.1.1 历史销售数据分析 (8)4.1.2 安全库存设置 (8)4.1.3 预测模型应用 (8)4.2 订货量的确定 (8)4.2.1 经济订货量(EOQ)模型 (9)4.2.2 订货周期与订货量的关系 (9)4.2.3 库存上下限控制 (9)4.3 批量控制策略 (9)4.3.1 批量大小策略 (9)4.3.2 多批次订货策略 (9)4.3.3 紧急补货策略 (9)4.3.4 库存动态调整策略 (9)第5章库存控制方法 (9)5.1 固定订购量系统 (9)5.1.1 系统概述 (9)5.1.2 订购点的确定 (9)5.1.3 订购量的确定 (10)5.2 定期盘点系统 (10)5.2.1 系统概述 (10)5.2.2 盘点周期设定 (10)5.2.3 盘点流程 (10)5.3 ABC库存控制法 (10)5.3.1 系统概述 (10)5.3.2 商品分类 (10)5.3.3 库存控制策略 (10)5.4 VMI库存管理 (10)5.4.1 系统概述 (10)5.4.2 合作伙伴选择 (10)5.4.3 信息共享与协同 (10)5.4.4 库存调整策略 (11)第6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1)6.1 供应链协同管理概述 (11)6.1.1 定义与意义 (11)6.1.2 方法与策略 (11)6.2 供应商关系管理 (11)6.2.1 供应商选择 (11)6.2.2 供应商评价 (11)6.2.3 供应商合作 (12)6.3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 (12)6.3.1 CPFR原理 (12)6.3.2 CPFR实施步骤 (12)6.3.3 CPFR优势 (12)7.1 库存优化策略 (13)7.1.1 确定型库存优化 (13)7.1.2 随机型库存优化 (13)7.1.3 多产品库存优化 (13)7.2 库存绩效评价指标 (13)7.2.1 库存周转率 (13)7.2.2 缺货率 (13)7.2.3 库存服务水平 (13)7.2.4 库存结构合理性 (13)7.3 库存优化案例分析 (13)7.3.1 案例一:某零售企业库存周转率优化 (13)7.3.2 案例二:某零售企业多产品库存优化 (14)7.3.3 案例三:某零售企业库存服务水平提升 (14)第8章信息化管理工具 (14)8.1 ERP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14)8.1.1 ERP系统简介 (14)8.1.2 ERP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14)8.1.3 ERP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14)8.2 WMS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14)8.2.1 WMS系统简介 (14)8.2.2 WMS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14)8.2.3 WMS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15)8.3 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15)8.3.1 物联网技术简介 (15)8.3.2 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15)8.3.3 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15)第9章安全管理与库存盘点 (15)9.1 库存安全管理策略 (15)9.1.1 物理安全管理 (15)9.1.2 信息安全管理 (16)9.1.3 库存保险管理 (16)9.2 库存盘点流程与方法 (16)9.2.1 盘点准备 (16)9.2.2 盘点实施 (16)9.2.3 盘点总结 (16)9.3 盘点差异分析与处理 (16)9.3.1 盘点差异分析 (16)9.3.2 盘点差异处理 (17)第10章库存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新零售背景下的库存管理变革 (17)10.1.1 零售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17)10.1.2 新零售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17)10.1.3 库存管理变革方向 (17)10.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17)10.2.1 大数据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17)10.2.2 人工智能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17)10.3 绿色库存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17)10.3.1 绿色库存管理的内涵 (17)10.3.2 绿色库存管理的措施 (18)10.3.3 可持续发展展望 (18)第1章库存管理概述1.1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1.1.1 提高商品供应效率库存管理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库存可以保证商品及时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第5章-经济订货量模型

5.2 基本旳经济订货量模型
5.2 基本旳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5.2.1 模型描述 经济订货量(EOQ)基本模型需要设置旳假设 条件有:
➢企业一定时期旳进货总量能够较为精确地予 以预测;
➢ 存货旳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 ➢ 存货旳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
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而且每当存货量 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立即一次到位;
5.2 基本旳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5.2.1 模型描述 ➢ 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 ➢不允许出现缺货旳情形; ➢ 需存货市场供给充分,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
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5.2 基本旳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3)当订货量从1000按步长500变化到 12023时,使用模拟运算表计算总存货费用 随订货量变化旳值,并绘制曲线图(带平滑 线旳散点图)。设置纵坐标最小值为100000。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旳折扣优惠(P170)
(4)在图表中添加一种微调框,动态调整 折扣阈值(2023到8000变化,步长2023), 同步添加一文本框,显示目前旳折扣阈值; 添加一垂直参照线,显示以目前折扣阈值为 订货量旳总储存费用,垂直参照线与曲线旳 交点用6磅旳正方形标识,并显示目前旳总 存货费用。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存货旳经济订货量模型为:
采购成本
储存成本
C
D
P
D Q
其中:
订货成本
➢ C表达总存货费用(总存货成本);
➢ D为一定时期存货旳需求量;
➢ P为单位存货成本(商品单价);
➢ D·P则为采购商品旳成本;
5.2 基本旳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采购成本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程与作业指导书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程与作业指导书第1章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 (4)1.1 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 (4)1.1.1 定义 (5)1.1.2 分类 (5)1.1.3 编制原则 (5)1.1.4 编制方法 (5)1.2 生产控制的目的与任务 (5)1.2.1 目的 (5)1.2.2 任务 (6)1.2.3 主要内容 (6)1.3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相互关系 (6)第2章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6)2.1 生产计划编制的步骤 (6)2.1.1 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 (6)2.1.2 收集和分析数据 (7)2.1.3 制定生产计划方案 (7)2.1.4 评估和选择方案 (7)2.1.5 实施生产计划 (7)2.1.6 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7)2.2 MRP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7)2.2.1 MRP系统原理 (7)2.2.2 MRP系统的应用 (7)2.3 MPS的制定与维护 (7)2.3.1 MPS的制定 (8)2.3.2 MPS的维护 (8)第3章生产能力计划 (8)3.1 生产能力的基本概念 (8)3.1.1 生产能力的定义 (8)3.1.2 生产能力的分类 (8)3.1.3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8)3.2 综合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1 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2 查定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3 计划生产能力的确定 (9)3.2.4 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9)3.3 生产能力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9)3.3.1 生产能力计划调整的必要性 (9)3.3.2 生产能力计划调整的方法 (9)3.3.3 生产能力优化目标 (9)3.3.4 生产能力优化策略 (9)3.3.5 生产能力优化实施 (9)第4章生产作业计划 (9)4.1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9)4.1.1 概念 (9)4.1.2 作用 (9)4.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0)4.2.1 编制原则 (10)4.2.2 编制步骤 (10)4.2.3 编制方法 (10)4.3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10)4.3.1 实施要点 (10)4.3.2 控制措施 (11)第5章库存控制与管理 (11)5.1 库存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1)5.1.1 库存定义 (11)5.1.2 库存的分类 (11)5.2 库存控制策略 (11)5.2.1 订货点法 (11)5.2.2 经济订货量(EOQ)模型 (11)5.2.3 库存动态控制策略 (11)5.3 库存分析与优化 (11)5.3.1 库存分析方法 (11)5.3.2 库存优化方法 (12)第6章生产调度技术 (12)6.1 生产调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2)6.1.1 基本概念 (12)6.1.2 基本原则 (12)6.2 生产调度方法 (12)6.2.1 手工调度方法 (12)6.2.2 自动化调度方法 (13)6.2.3 智能化调度方法 (13)6.3 生产调度的实践应用 (13)6.3.1 生产调度系统设计 (13)6.3.2 生产调度系统实施 (13)6.3.3 生产调度案例分析 (13)第7章质量控制与管理 (13)7.1 质量的基本概念与质量管理 (13)7.1.1 质量的定义与特征 (13)7.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14)7.1.3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4)7.1.4 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14)7.2 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 (14)7.2.1 质量控制工具 (14)7.2.2 质量控制方法 (14)7.3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 (15)7.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15)7.3.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5)7.3.3 质量认证 (15)7.3.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15)第8章设备综合效率管理 (15)8.1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概念 (15)8.1.1 OEE的定义与组成 (16)8.1.2 OEE的计算方法 (16)8.1.3 OEE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16)8.2 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 (16)8.2.1 设备故障分析 (16)8.2.2 设备故障预防策略 (16)8.2.3 设备故障预防实施方法 (16)8.3 设备维护与保养 (16)8.3.1 设备维护与保养内容 (16)8.3.2 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 (16)8.3.3 设备维护与保养实施要点 (17)第9章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 (17)9.1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构成 (17)9.1.1 硬件设施 (17)9.1.2 软件系统 (17)9.1.3 网络通信 (17)9.1.4 数据资源 (17)9.2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功能 (17)9.2.1 生产计划管理 (18)9.2.2 生产过程控制 (18)9.2.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8)9.3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实施 (18)9.3.1 需求分析 (18)9.3.2 系统设计 (18)9.3.3 开发与实施 (18)9.3.4 运行与维护 (19)第10章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指导案例分析 (19)10.1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 (19)10.1.1 背景介绍 (19)10.1.2 生产计划编制 (19)10.1.2.1 市场需求分析 (19)10.1.2.2 生产能力评估 (19)10.1.2.3 主生产计划制定 (19)10.1.2.4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19)10.1.3 生产控制流程 (19)10.1.3.1 生产进度监控 (19)10.1.3.2 生产异常处理 (19)10.1.3.3 产能调整与优化 (19)10.1.3.4 交货期管理 (19)10.1.4 作业指导 (19)10.1.4.1 生产计划制定步骤 (19)10.1.4.2 生产控制关键环节 (19)10.1.4.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9)10.2 案例二:某家电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优化 (19)10.2.1 背景介绍 (19)10.2.2 生产计划与控制现状分析 (19)10.2.2.1 生产计划存在的问题 (19)10.2.2.2 生产控制存在的问题 (19)10.2.3 优化方案 (19)10.2.3.1 生产计划优化 (20)10.2.3.1.1 引入高级预测技术 (20)10.2.3.1.2 优化排产策略 (20)10.2.3.2 生产控制优化 (20)10.2.3.2.1 建立实时监控体系 (20)10.2.3.2.2 引入生产执行系统 (20)10.2.4 作业指导 (20)10.2.4.1 优化方案实施步骤 (20)10.2.4.2 生产计划与控制优化策略 (20)10.2.4.3 注意事项与挑战 (20)10.3 案例三: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挑战与对策 (20)10.3.1 背景介绍 (20)10.3.2 生产计划与控制面临的挑战 (20)10.3.2.1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20)10.3.2.2 供应链协同问题 (20)10.3.2.3 生产过程复杂性 (20)10.3.3 对策与措施 (20)10.3.3.1 精细化生产计划 (20)10.3.3.2 强化供应链协同 (20)10.3.3.3 引入智能制造技术 (20)10.3.4 作业指导 (20)10.3.4.1 针对性对策实施步骤 (20)10.3.4.2 生产计划与控制关键成功因素 (20)10.3.4.3 持续改进与优化方向 (20)第1章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1.1 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合理组织和调度企业生产资源,以实现生产目标的高效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8)
(6)按如下图所示的图表对绘制的图表进行 布局。
5.5 有数量折扣情况下的
经济订货量模型
5.5.1 简单的带阈值的折扣优惠(P167)
5.5.1 模型描述 折扣阈值:是享受折扣优惠的最小订货量。 折扣阈值≤经济订货量,则按经济订货量确 定每次的订货量; 折扣阈值>经济订货量,则需要计算享受折 扣的总成本和经济订货量下的总成本,其中 要计算采购成本,如果享受折扣的总成本低 于经济订货量下的总成本,则按折扣数量订 货;否则按照经济订货量订货。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5.2.1 模型描述 经济订货量(EOQ)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 条件有: 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 以预测; 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 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 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 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
5.5.1 简单的带阈值的折扣优惠(P168)
(2)用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计算经济订货 量及其下的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采购 成本和年总成本。 (3)绘制年总成本随经济订货量变化的曲线 ,在图形中添加总成本最小值和EOQ下的年总 成本的水平参考线和垂直参考线,并将最小点 及其值显示出来。(生成的曲线在折扣阈值处 有一个陡降的效果) (4)可以增加一个组合框对折扣阈值改变, 生成动态图表,大家课后自己完成。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6
5.2.1 模型描述 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 不允许出现缺货的情形; 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 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采购成本 储存成本
P156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存货的经济订货量模型为:
D Q C D P A P K Q 2
5.5.1 简单的带阈值的折扣优惠(P167)
5.2.2 应用举例 【例5.4】 语天公司对某商品的年需求量为 20000,一次订货成本为800元,单位年储存 成本为15元,商品单价为5元。供货商给语天 公司的折扣优惠条件是:一次订货量大于等 于2000件(折扣阈值),每件商品在原价的 基础上优惠0.5元。请进行如下操作。 (1)以折扣阈值为实际订货量,求出年订货 成本、年储存成本、年采购成本和年总成本 。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8)
(3)依据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计算经济 订货量以及最优的年订货成本、最优订货 数、年储存成本、年订储成本。 (4)绘制一次订货量为2000和经济订货量对 应的垂直参考线,并将年订货成本、最优 订货数、年储存成本三个数据点显示出来。 (5)在图表上添加一个数值调节钮用来调节 年需求量从10000逐步变化到30000(步长 为1000),添加一个文本框用来显示当前 的年需求量。
1 10 9 8 2000 4000
6000
8000
7
6
(1)求不同折扣优惠价下的经济订货量,并判断其 有效性,对有效的求其下的总存货费用。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P170)
(2)采用非连续价格形式,求订货量为 5000时的年订货费用、年储存费用、年采购 费用、年总存货费用。 (3)当订货量从1000按步长500变化到 12000时,使用模拟运算表计算总存货费用 随订货量变化的值,并绘制曲线图(带平滑 线的散点图)。设置纵坐标最小值为100000。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P170)
(5)绘制的图表如下图所示:
订货成本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C对Q求导数,并令
dC dQ
=0,
2DA
即得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为Q*
D 最优订货次数N* Q DPK 2A
PK
最低订储费用(订货费用和储存费用合计)为
T* 2DAPK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P(158)
5.2.2 应用举例 【例5.1】 大华公司需要采购手机零件,全年 的需求量2000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800元, 零件单价为30元/个,其储存费用率为5%, 一次订货量为2000件。完成以下操作: (1)计算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订储成 本。 (2)绘制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订储成 本随一次订货量的变化曲线(带平滑线的散点 图),一次订货量从1000按增量1000变化到 10000。
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
第5章 经济订货量模型
学习要点
了解经济订货量模型的作用和相关概念 重点掌握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有数 量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货量模型及应用
目 录
5.1 基本概念 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5.5 有数量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5.1 基本概念
5.1 基本概念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P169)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P170)
2、 应用举例
【例5.5】大华公司对某零件的年需求量为20000, 每次订货费用为800元,单位零件的年储存费用是零 件单价的15%。供应商按单位每次订货量给予不同 的折扣优惠,如下: 折扣阈值(Q)/件 折扣优惠价(P)/元
P156
存货的经济订货量是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
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订货数量。
存货的相关总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订货成
本和储存成本(不考虑缺货情况)。
存货总成本
• 采购成本在物价变动和有采购数量折扣的条 件下是决策的相关成本,受采购单价和采购 数量的影响。 • 订货成本是组织进货而开支的费用,主要与 订货次数有关。 • 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
其中: C表示总存货费用(总存货成本); D为一定时期存货的需求量; P为单位存货成本(商品单价); D· P则为采购商品的成本;订货ຫໍສະໝຸດ 本5.2 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采购成本 储存成本
P156
D Q C D P A P K Q 2
Q为每次的订货量; D/Q为订货次数; A为一次订货费用; K为单位存货的存储费率; P· K为单位储存费用; Q/2为平均库存量。
5.5.2 非连续价格形式的折扣优惠(P170)
(4)在图表中添加一个微调框,动态调整 折扣阈值(2000到8000变化,步长2000), 同时添加一文本框,显示当前的折扣阈值; 添加一垂直参考线,显示以当前折扣阈值为 订货量的总储存费用,垂直参考线与曲线的 交点用6磅的正方形标记,并显示当前的总 存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