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丹毒护理常规

丹毒护理常规

丹毒护理常规
一、丹毒护理常规1. 丹毒护理常规2. 丹毒患处能不能碰到水3. 孕妇如何预防丹毒二、丹毒的鉴别三、丹毒的健康教育处方丹毒护理常规
1、丹毒护理常规在护理丹毒的患者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患者最好是多休息。

患者不要过度的疲劳应该去进行隔离,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那么患者的下肢则应该去高抬,能够使血液循环。

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应该让患者多喝水。

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的表现,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的用酒精去涂擦患者的皮肤,以减轻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

2、丹毒患处能不能碰到水患了丹毒是可以碰水,但不宜浸泡太久,这会让细菌容易侵入,引起患处病情恶化,患者只要在平时都注意些,应该是不会都大问题。

丹毒虽叫毒,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其它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可由血行感染。

如果水不是很洁净,一方面水会软化未痊愈的表皮皮肤,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另一方面湿润会为细菌生长提供生长环境,所以尽量不要让患处碰到水,尤其是热水或者温水。

3、孕妇如何预防丹毒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

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的气血,孕妇的抵抗能力也会下降。

要懂得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防止接触性传染,不与家人共用洁具,每天要用温水洗脚,不要用太热的水烫脚。

丹毒的鉴别1、发于下肢部位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

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

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

皮肤科丹毒患者的护理常规

皮肤科丹毒患者的护理常规

皮肤科丹毒患者的护理常规丹毒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成人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婴儿好发于腹部。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前驱症状。

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是丹毒的常见诱因,若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反复发作,为复发性丹毒。

【一般护理】1.患者应安排单间,限制探视及陪住人员,并限制患者间的相互接触,避免传染,实施接触性隔离。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时通风,每日空气消毒2次。

墙面、地面及用物等均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1次,床单位及被服保持整洁,用物专人专用。

医护人员勤洗手,正确处理器械和敷料等,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3.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饮食为主,包括糖类、优质蛋白、各种维生素等,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忌食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4.给予适当卧位,抬高患处,避免局部压迫受累。

小腿部丹毒应抬高患肢,肿胀明显时抬高患肢30~45厘米;颜面部丹毒患者应取半卧位,患处朝上;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满足生活所需,协助患者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5.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结核、慢性肾炎、营养不良、血液病等;查找病因并治疗耳、鼻、足部的感染灶。

6.保持良好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大便通畅,有助于疾病恢复。

7.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专科护理】(一)皮损护理1.每日检查患者皮损情况,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及清洁,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皮损,每日2次。

2.局部肿胀、疼痛者,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也可使用冰袋冷敷,适用于炎症早期;或行微波热疗,适用于中、后期。

3.水疱形成时,按“疱液抽取法”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皮下脓肿形成时,应切开引流,及时换药,并遵医嘱外用抗菌药物软膏,如0.5%新霉素软膏、达维邦或莫匹罗星软膏等。

丹毒的护理

丹毒的护理

丹毒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有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营养不良等诱发因素。

2、观察丹毒发生的部位,是否为单侧性。

二、护理措施
1、遵医嘱首选青霉素控制炎症。

2、用 25%-50%硫酸镁或 0.5%呋喃西林湿敷并外用抗生素。

3、用紫外线,红外线进行病灶照射。

4、已化脓者行手术切排。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2、如有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营养不良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防感染,积极治疗引起该病的诱发疾病。

丹毒护理常规

丹毒护理常规

丹毒丹毒指以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特征得一种病证、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病因素体血分有热,或湿热火毒之邪侵人肌肤破损处,郁于肌肤而发。

(二)临床表现本病特点就是发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灼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发无定处,多见于小腿、头部、面部,新生儿多发生于臀部。

(三)护理评估1、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体温变化。

2、患者对疾病得认识程度。

3。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4。

辩证:风热蕴毒证、湿热蕴毒证、胎火蕴毒证。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完整。

(3)下肢丹毒,抬高患肢,以利于淋巴回流,减轻肿胀。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病情得变化,皮损得颜色、水肿、疼痛得程度,做好记录。

如见全身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就是为毒邪内攻之险症。

应立即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2)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疼痛得部位、性质、程度得情况、3。

给药护理、(1)口服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及反应、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服药数天,以防复发。

(2)外敷药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如有小面积破溃、局部出现红疹、瘙痒时,报告医师。

(3)注意保持外敷药湿润、4、饮食护理。

(1)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荤腥及辛辣刺激之品。

毒邪内攻者宜半流质饮食,湿热内蕴者宜食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如玉米粥、西瓜及冬瓜汤等。

(2)高热者,多饮淡茶水与清凉饮料,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得半流质饮食。

5、生活护理。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及皮肤抗病能力。

(2)病重者宜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3)保持患者个人卫生,防止皮肤损伤,避免毒邪入侵。

6、情志护理:注意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积极配合治疗。

7、起居护理。

(1)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床边隔离,多饮水,不宜吹风日晒。

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护理常规

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护理常规

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有无破溃。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5、并发症的观察:脓血症、血栓性静脉炎。

6、疼痛的评估: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

二、护理要点1、体温的护理:注意患者体温变化,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效果。

2、患肢护理:减少活动,患肢给予抬高,遵医嘱给予局部中药或西药湿敷。

适当被动活动关节。

3、疼痛的护理:剧烈疼痛患者给予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5、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6、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7、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入厕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

三、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脓毒血症: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血栓性静脉炎:瞩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患肢制动,严禁热敷,按摩患肢。

四、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1
症状改善:如 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的 缓解程度
2
功能恢复:如 关节活动、行 走能力等恢复 情况
3
皮肤状况:如 皮肤颜色、质 地、弹性等改 善情况
4
患者满意度: 如对护理服务 的满意程度、 对护理效果的 认可程度等
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法:观察患者的症 状、体征、精神状态等 1
变化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 患者的症状、体征、精
4
神状态、生活质量等因 素进行综合评价
询问法:询问患者对
2
护理效果的感受和评

量表法:使用量表对
3
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
量化评估
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01
丹毒中医满意 度高,对护理效果表示 满意
03
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显示, 丹毒中医护理对患者康 复具有积极作用
04
丹毒中医护理在预防复 发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降低复发率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注意 饮食清淡,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01
生活护理: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潮湿环境
02
04
药物护理:遵医 嘱使用药物,注 意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报告医生
03
心理护理:保持 心情舒畅,避免 焦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
健康教育
01
介绍丹毒的病因、症
状和治疗方法
02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丹
毒,如保持皮肤清洁、
03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4 诊断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方可 确诊为丹毒
护理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身体状况、心理 状态等
评估方法:采用中医四 诊(望、闻、问、切) 进行评估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一、护理评估(1)皮损表现:皮损分布的部位、颜色、形态,有无灼热肿胀疼痛。

(2)了解患者体温、精神及饮食情况,以及生活方式Q(3)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5)中医证型:①风热毒蕴证。

证候:多发于头面部,恶寒发热,皮肤炊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睑肿胀难睁。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②湿热毒蕴证。

证候:多发于下肢;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亦可发生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

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③毒邪内攻证。

证候:红斑迅速发展蔓延,如燎原之势扩散;壮热神昏,烦躁遭语,呼吸急促,头痛剧烈,恶心呕吐,便结漫赤。

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患者衣裤宜宽松,以免增加局部皮肤疼痛感。

(3)医护人员勤洗手,正确处理器械和敷料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颜面部丹毒者应取半坐卧位。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5)全身症状明显者,在发热期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6)局部皮肤灼热红肿疼痛者,遵医嘱给予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冷湿敷;无破溃者,可用消炎膏(由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配而成)外敷;溃疡者,可外敷黄连膏或抗生素软膏。

(7)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患者皮损的颜色,红肿、疼痛的程度,有无水疱发生,做好记录,同时做好疼痛评分。

②观察患者全身不适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③如见全身壮热烦躁、神昏澹语、恶心呕吐,为毒邪内攻之险症。

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④颜面部丹毒者,注意观察眼睛及耳部、口腔的症状。

(8)积极治疗足癣及其他慢性病灶,以去除诱因。

护理查房丹毒

护理查房丹毒
体 检 : T 3 7.6 ℃ 110/70mmHg。 P 72 次 / 分 R 20 次 / 分 B P
既往史:脑梗塞 5 年余,冠心病 3 年余, 2015 年曾患“下肢静脉性溃疡”,在我院行 静脉 曲张手术。 个人史无殊 家族史:无家族类似疾病及遗传病史。 过敏史:无
相关检查
双下肢血管彩超提示:1.双下肢动脉硬化并粥样斑块形成。 2.左侧股隐静脉瓣功能不全。
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制动,利于炎症局限和
消退。
护理措施
2.减轻疼痛的措施
非药物方法有精神放松、引导和转移
注意力,患肢抬高,利于创面水肿消
退,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护理措施
3.观察和防止并发症
1.脓毒症:注意病人有无寒战,高热,
头晕,头痛,脉搏及心率加快,若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血栓性静脉炎:嘱病人卧床休息,抬 高患肢,适当活动关节,预防血栓性静 脉炎。
护理措施
4.心理护理
关照和体贴病人,由于病人腿部肿痛,
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依靠别
人照料以及对本病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恐 惧不安的心理,应耐心向病人讲明该病 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告知 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可以痊愈的,消除顾
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腹部彩超提示:右肾小囊肿、老年性子宫改变。
实验室检查:高密度脂蛋白0.96mmol/L.正常1.0----1.55mmol/L.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
诊断
中医诊断:丹毒
湿热下注证
西医诊断:1、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2、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
治疗措施
1、给予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2、二级护理 3、清淡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毒患者护理常规
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患肢清洁,做好接触隔离。

3.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抬高患肢20-30°。

4.饮食护理: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每日
2000-3000ml,加快毒性代谢产物排泄。

5.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疾病及康复相关知识,
促进康复。

6.病情观察: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红肿部位大小、
有无水泡,附近淋巴结有无肿大,观察并记录体温升高情况。

7.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8.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用50%硫酸镁湿敷或金黄散
外敷,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

9.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防治接触传染,不与家人公用洁具。

2)积极治疗手、足、甲癣。

3)保护原发部位,防止蚊虫叮咬、意外皮肤损伤引起丹毒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