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探究活动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引言: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八年级生物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探索了生物的奥秘。
本文将总结并回答其中一些实验的问题,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问题一:为什么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提供自身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问题二: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问题三: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答案: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颗粒上。
实验二:动物的呼吸作用问题一:为什么动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答案: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体内,与食物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问题二:动物的呼吸器官有哪些?答案:动物的呼吸器官包括鳃、肺、皮肤等,不同动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生理特点,呼吸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也有所不同。
问题三:为什么人类需要进行深呼吸?答案:深呼吸可以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面积,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废气,保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实验三:细胞的观察问题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为所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组成和控制的。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元。
问题二: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答案: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器则负责各种特定的生物功能。
问题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什么区别?答案: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将染色体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上

鱼鳍类型想一想,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背鳍保持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打算前进的方向臀鳍保持平衡胸鳍保持平衡,转换方向腹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试验一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目的要求】1.生疏鱼的外形;了解鱼各种鳍的作用。
2.设计探究鱼各种鳍在游泳中不同作用的试验方法。
3.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连续培育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方法步骤】腹鳍保持平衡3.设计试验方案进展探究试验操作步骤观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背鳍失去平衡而侧翻,仍能游动保持平衡尾鳍鱼前进受阻碍,而且不能转弯产生前进的动力,把握前进的方向臀鳍鱼体略有倾斜,仍能游动保持平衡胸鳍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保持平衡,转换方向4.全都,缘由可能是:鱼的个体有差异,试验操作有差异。
结论:胸鳍,腹鳍,背鳍能维持鱼体身体平衡;尾鳍有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把握前进的方向【试验作业】1.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鱼的胸鳍或腹鳍捆绑固定后,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把握平衡,可见胸鳍或腹鳍起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
(2)当鱼的背鳍被捆绑后,鱼体会因失去平衡而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3)通过捆绑鱼的尾鳍或模拟试验,证明鱼的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把握运动的方向。
2.不完全。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摇摆,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关心作用。
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摇摆而向前运动【问题争辩】模拟试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试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试验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
模拟试验的缺点是:其争辩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肯定完全牢靠。
一般来说模型与试验对象的相像程度越高,试验的效果越好。
试验二饲养和观看蚯蚓【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看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看蚯蚓的运动。
八上生物探究活动报告册答案.doc

观察蚯蚓●实验准备1. 阴暗的潮湿夜间●过程和方法1.(1)圆筒形;环形;暗红色;(2)厚;环带;环带;环带;朝上;朝下;左边;右边;14~16;(3)有黏液;粗糙;刚毛;腹部;2.伸张和收缩;灵活,自如,转向方便;协助运动;●结果和结论1.两侧;利于再生修复2.上皮细胞分泌粘液;3.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讨论1.表格2. 蚯蚓的身体是一圈一圈地分节,是环节动物;而线形动物全体是光滑的,没有分节特征。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4.研究蚯蚓运动快慢,应该选择头还是尾。
蚯蚓在土里呼吸吗?怎么呼吸?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1.(1) 家鸽流线型长方形无(2) 胸部2. 家鸽家鸽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对飞行有帮助吗?2. 鸟的体型呈流线型,对飞行有帮助鸟类大都适于飞行,体形大都是流线型,鸟的这种体形应该是与飞行的特点相适应的。
3.(1)鸟的体形是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在空中遇到的阻力。
(2)大型羽毛排列紧密,彼此重叠,可以扇动空气,利于飞行;可看到羽小枝相互勾连,留有空隙;轻便透气,可以使气流均匀通过,有助于控制方向。
(3)可以牵动两翼,产生动力,完成飞行(4)鸟发达的胸肌,需要很大的骨面积来附着这些肌肉。
因此龙骨突很发达,利于胸部肌肉的附着。
1. 肺帮助肺内2.鸟类进行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同时,气囊起到散热的作用,维持了体温恒定,为鸟类的飞行提供保障。
3.鸟飞行所需能量的供应与直肠、肺、气囊这些器官和消化、呼吸系统有关。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1. 遗传因素 生活经验和学习 少 突出1. 小鼠需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取食物?2. 小鼠经过的 “尝试与错误”越多,获取食物的可能性越大。
学习行为需要经过“尝试与错误”3. (1(2)(3)4.(2)计时,并在出口等待 (3)出口的(4)拿食物对小鼠进行适当的引导 (6)13.减少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逐渐熟练1.动物在生存的过程中会学习一些行为。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学生用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年月曰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用麻醉剂局部麻醉鸟的胸肌; 在地上铺上垫子,把鸟放在手上放飞鸟在空中时用力扇着翅膀,最终还是掉下来 实验现象年 月曰实验名称 实验三: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 提出问题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 流线型适于飞行、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身体的重量1、 通过探究得出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实验目的2、 学会用多种方法探究鸟为什么能飞?实验用具纸、重物、米尺< 一 >、探究的问题一及实验方案用纸飞机代替鸟做实验:一个是尖头的流线型身体,一个是平头的设计实验实验过程<二 >、探究的问题二及实验方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年月日实验结 动物遇到障碍物会绕道取食,不同动物学会绕道取食的快慢有区 论 别,动物越咼等学习能力越强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1. 在食物和公鸡之间设置 障碍物,实验前让鸡饿12 小时,观察公鸡经过几次 尝试用木板、铁丝等做一 个食物杯,食物杯为凹窝, 可放鸡吃的谷粒。
食物杯 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 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将 杯口盖住,当鸡啄到塑料 插片,相应的杯口就会打开。
2. 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公鸡 和狗,在这两种动物和食 物之间设置障碍物,实验 前让动物饿12小时候,再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提高了动手和思考能力,也明白了蚂蚁可以通过气味通讯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实验七: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提出问题人的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吗?作出假设手上有细菌和真菌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
2、学会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实验用具培养基、干净的硬纸片实验过程培养基的制备.牛肉膏固体培养基称取15克琼脂,剪成小段,置于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水,在电炉上加热煮沸至琼脂完全溶解,再补足水至1000ml;称取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I 5g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并调节pH至7.0-7.2 ; 分装到4个250毫升的锥形瓶中,用棉塞塞好,冷却。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篇一: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s=txt>观察水螅1页三、材料用具: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2页四、方法步骤:1、培养皿、出售。
3页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讨论与交流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5页三、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四、方法步骤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3、玻璃板7页讨论与交流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
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
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
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
蛇是爬行动物。
观察软体动物9页三、河蚌(扇贝、缢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四、方法步骤: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气孔的开合情况。
二、实验材料和准备
实验材料:盆子、白纸、红橡胶等。
准备:准备一枝有气孔的植物。
三、实验步骤
1.将植物放在一个白纸上,用红橡胶将植物叶片封住,使植物叶片上气孔全部被封闭。
2.将植物放入一个盆子中,观察气孔的开合情况。
3.盆中不断加入水,观察气孔开合情况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
1.气孔封闭后,植物叶片上气孔完全被封闭,植物叶片上没有出现开合现象;
2.当盆中的水不断增加时,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开始逐渐开合,植物叶片上出现了微风吹起的开合现象。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叶片气孔的开合与水的作用有关,当水不断增加时,植物的气孔会随之开合,从而调节气体在叶片表面的交换。
新版实验报告册答案(八上)

生物(八上)实验报告册答案P___1 观察与思考:水螅的形态与捕食思考与联想:不能可以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
思考与联想:水螅用刺细胞捕食水蚤,在内胚层消化。
P___3 实验:观察蚯蚓材料用具:糙纸放大镜方法步骤:1(1)前端有环带。
背面颜色比腹面深。
13(2)粗糙刚毛后方2.肌肉的收缩。
3. 粘滑讨论: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2. 使运动灵活、自如。
3. 支撑身体、辅助运动。
4. 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如果蚯蚓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P___6 观察与思考:双壳类动物的特点思考与联想:保护思考与联想:足鳃入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出水管排出食物残渣。
P___7 观察与思考:节肢动物的特点思考与联想:2. 蝗虫和七星瓢虫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触角和足都分节;有翅。
3. 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有分节的足P___9观察与思考:鲫鱼的外形与运动思考与联想:是流线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有体验与联想:抓过粘滑粘液再观察:交替张合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思考:呼吸鳃丝中有血管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在水中呼吸。
思考与联想:入鳃的水含氧较多,出鳃的水二氧化碳较多当鱼离开水时,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而窒息死亡。
讨论:1. 鱼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2.不全面。
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进行运动,其他鳍起协调作用。
P___11观察与思考:青蛙的外形与运动思考与联想:绿色有利于青蛙的生存。
体验与联想:湿滑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便于跳跃和划水。
P___12观察与思考:多种多样的鸟思考与联想:思考: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相适应。
如,啄木鸟的喙强直,尖锐,适于啄食树干中的昆虫。
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丹顶鹤的腿细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
体表覆盖羽毛,有翼、喙等结构。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

目录实验一观察蚯蚓第一周探究一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第二周探究二蚂蚁的通讯第四周探究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第六周实验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第七周制作一制作孢子印第八周制作二制作米酒第九周制作三制作酸奶第九周实验一: 观察蚯蚓【实验目的】1. 设置一个适合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 观察蚯蚓的运动。
【材料用具】活蚯蚓, 玻璃板, 糙纸, 棉球, 放大镜, 饲养蚯蚓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观察它的环带, 区别它的前后端, 数一数从蚯蚓前端到环带共有多少节?身体分节, 蚯蚓的环带在距前端比较近的一端。
从前端到环带共有14-16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 你有什么感觉?轻触其体节近腹面处可感到粗糙4.观察蚯蚓的运动蚯蚓在糙纸运动时身体变化是:伸长变细, 缩短变粗, 移动较快在玻璃板上运动时身体的变化是:伸长变细, 缩短变粗, 移动较慢【讨论】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一般昼伏夜出, 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2.身体分节的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动物身体分节, 可使身体运动灵活。
蚯蚓刚毛的末端, 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 以使身体有所支撑, 蚯蚓靠体壁中的环肌、纵肌协调作用, 并以刚毛相配合, 来完成它的运动。
探究一: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目的】1.通过探究得出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学会用多种方法探究鸟为什么能飞?【探究步骤】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二、作出假设: 流线型适于飞行、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身体的重量……三、制定计划:<一>、探究的问题一及实验方案问题: 鸟的流线型身体是适于鸟飞行的特点吗?假设: 鸟的体型为流线型适于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探究活动报告册答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观察蚯蚓
●实验准备
1.阴暗的;潮湿;夜间;
●过程和方法
1.(1)圆筒形;体节;暗红色;
(2)厚;环带;环带;环带;朝上;朝下;左边;右边;14~16;
(3)有黏液;粗糙;刚毛;腹部;
2.伸张和收缩;灵活,自如,转向方便;协助运动;
●结果和结论
1.两侧;利于再生修复
2.上皮细胞分泌粘液;
3.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
●讨论
1.表格
动物的名称蚯蚓
所属的动物类群环节动物
体表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
呼吸方式体壁呼吸
运动方式依靠体节和刚毛运动
2. 蚯蚓的身体是一圈一圈地分节,是环节动物;而线形动物全体是光滑的,没有分节特征。
3.略(自己随便说个现象,然后找答案)
4.略(说一个兴趣的问题,然后探究回答)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活动准备
1.(1) 家鸽流线直无。
1.(2) 胸部
2. 家鸽家鸽
过程和方法
1.鸟的身体适于飞行吗?
2. 鸟的身体有适于飞行的特点
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骨骼轻,薄,中空…
3.(1)流线型,减少飞行时所遇到的阻力。
3.(2)爬升时起作用。
羽小枝是勾连的。
能够在空气中产生足够的升力和动力。
3.(3) 可以牵动两翼,产生动力,完成飞行 3.(4)鸟发达的胸肌,需要很大的骨面积来附着这些肌肉。
因此龙骨突很发达。
结果和结论
鸟的形态结构 特点 与飞行之间的关系
体形 流线型 减少空气阻力
前趾 变成翼 飞行器官
羽毛 体表被覆羽毛 利于飞行
是否有牙齿 没有牙齿 便于快速取食
胸骨 胸骨发达,有龙骨突 增大胸肌的固着面
胸肌 胸肌发达 牵动翼飞行
讨论
1. 肺 辅助 肺部
2.没有直接的关系。
恒温是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主要是鸟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关。
鸟的食量大,消化强,排便快,呼吸效率高。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活动准备
1.遗传因素 生活经验和学习 少 突出
过程和方法
1. 小鼠需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取食物?
2. 小鼠经过的 “尝试与错误”越多,获取食物的可能性越大。
学习行为需要经过“尝试与错误”
3. (1(2)
(3)
4.(2)计时,并在出口
等待 (3)出口的
(4)拿食物对小鼠进行适当的引导 (6)1
结果和结论 1. 2. 3.减少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逐渐熟练
讨论 次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时间s 次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时间s 101 92 76 60 50 41 30 0
50100
150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单位/秒
1.动物在生存的过程中会学习一些行为。
最先是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不断改正后最后会形成一个学习行为。
2.不相同。
因为其他同学选择的小鼠和我的小鼠不一样。
3.这样实验的结果为更准确。
4.可能会增加。
因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反而,越弱。
5. 学习行为是生物能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蚂蚁的通讯
活动准备
1.不同蚁穴的蚂蚁,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
通过食物来引出蚂蚁
2.实验数据更准确 为了观察蚂蚁觅食 及时清理食物残渣
4.
5.校园
6.需要注意蚂蚁的通讯和觅食。
通讯时借助放大镜观察。
过程和方法
2. 蚂蚁不会发声,蚂蚁是靠气味通讯。
遇到同伴,蚂蚁会用触角触碰对方,提取气味,辨别敌友及传导信息。
3.(1)会迅速返回同伴那里 (2)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的气味行走
(3)蚂蚁的动作会变乱
4.(1)10秒 (2)触角 (3)5秒 (4)20秒
(5)他们继续在原来的桥走,没有发现食物后再去另一个桥,最先发现食物的蚂蚁给其他的蚂蚁传达信息,其他蚂蚁收到信息后去获取食物。
(6)蚂蚁的动作会变乱,过30秒左右,它们互相传达信息,回到原来的桥上。
结果和结论
小组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信息素)来交流信息的
讨论
1. 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2.可以,利用合成性外激素,干扰雌雄虫的通讯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