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数据库访问应用程序接口-Read
oledb 连接sqlserver用法

oledb 连接sqlserver用法OLE DB连接SQL Server的用法OLE DB(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Database)是一种用于连接到数据库的组件对象模型(COM)。
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数据访问接口,使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使用OLE DB连接SQL Server,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1. 引用相关命名空间:首先,在您的代码中引用`System.Data.OleDb`命名空间。
2. 创建连接字符串:使用OLE DB连接字符串指定要连接的SQL Server实例的相关信息。
连接字符串包括数据提供程序(Provider)的名称、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数据库名称以及可选的用户名和密码。
例如,连接字符串可以类似于:```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SQLOLEDB;Data Source=ServerName;Initial Catalog=DatabaseName;User ID=Username;Password=Password;";```3. 创建连接对象:使用`OleDbConnection`类创建一个连接到SQL Server的对象,并传入连接字符串作为参数。
例如:```OleDbConnection connectio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4. 打开连接:使用连接对象的`Open()`方法打开与SQL Server的连接。
例如:```connection.Open();```5. 执行SQL查询:使用连接对象创建一个`OleDbCommand`对象,并设置其`CommandText`属性为要执行的SQL查询语句。
然后,使用`ExecuteReader()`方法执行查询,并返回一个`OleDbDataReader`对象,以便对结果进行读取和处理。
QT连接SQLserver数据库和设置数据源名称(DSN)的方法

编写外部应用程序来查询与操作数据库数据1、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
2、进入“管理工具”,找到“数据源(ODBC)”,双击进入“ODBC 数据库管理器”。
3、点击“添加按钮”,进入“创建新数据源向导”。
4、选择数据库驱动程序,因为是微软的SQLServer数据库,所以选择驱动为SQLServer。
点击完成。
5、进入如下页面,在名称,描述,和服务器三个位置分别自己写描述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输入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的名称应该在启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程序时的服务器名称一样。
如下图是服务器名是5F-CAD32。
点击下一步。
6、用户登录验证,选择WindowsNT验证。
也可以用ID和密码登录但是要创建用户名和密码,创建用户名和密码方法如下图。
点击下一步。
附:在SqlServer2008的客户端创建一个登录用户的方法。
把用户角色设置为public和sysadmin系统管理者。
7、选择需要用到的数据库。
下拉列表列出了所有可以连接的数据库。
8、点击下一步。
其余选项默认,点击完成就可以。
显示下面的画面点击测试,显示测试成功。
则我们的数据源DSN创建成功。
9、写外部应用程序以ODBC方式访问数据库数据(这里写的是qt程序,要注意的是~\plugins\sqldrivers\下应该有qsqlodbcd4.dll(debug)或qsqlodbc4.dll,他们是qt访问SqlServer数据库的库文件)。
#include "mainwindow.h"#include "ui_mainwindow.h"#include <QtSql/QSqlDatabase>#include <QMessageBox>#include <QSqlError>#include <QSqlQuery>#include <QDebug>{/* 方法一:通过DSN建立连接。
SQLServer数据库连接失败错误及解决方法

SQL S erver数据库连接失败错误及解决方法在使用SQL S erver的过程中,用户遇到的最多的问题莫过于连接失败了。
一般而言,有以下两种连接SQ L Ser ver 的方式,一是利用SQ L Ser ver 自带的客户端工具,如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事务探查器等;二是利用用户自己开发的客户端程序,如ASP脚本、VB程序等,客户端程序中又是利用ODBC或者OL E DB等连接S QL Se rver。
下面,我们将就这两种连接方式,具体谈谈如何来解决连接失败的问题。
一、客户端工具连接失败在使用S QL Se rver自带的客户端工具(以企业管理器为例)连接SQLServe r时,最常见的错误有如下一些:1、SQLServe 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Conne ction Open(Conn ect())2、用户'sa'登录失败。
原因:未与信任SQL Serv er 连接相关联。
3、超时已过期。
下面我们依次介绍如何来解决这三个最常见的连接错误。
第一个错误"SQL S erver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通常是最复杂的,错误发生的原因比较多,需要检查的方面也比较多。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SQL Serv er名称或IP地址拼写有误;2、服务器端网络配置有误;3、客户端网络配置有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要遵循以下的步骤来一步步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
首先,检查网络物理连接:ping<服务器I P地址>或者p ing <服务器名称>如果pi ng <服务器IP地址> 失败,说明物理连接有问题,这时候要检查硬件设备,如网卡、HUB、路由器等。
第5章SQL Server编程接口技术案例

2013-7-25
22
5.2.1使用Data控件访SQLServer数据库
图5-2-2 使用Data控件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界面 2013-7-25
23
5.2.1使用Data控件访SQLServer数据库
(3)编写代码 通过调用Data控件的方法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① 添加记录 Private Sub cmdAdd_Click() Data1.Recordset.AddNew End Sub ② 修改记录图5-2-2 使用Data控件访问SQL Server数 据库界面 Private Sub cmdEdit_Click() txtBorrowNo.Enabled = False Data1.Recordset.Edit End Sub
第5章SQL Server编程接口技术案例
本章重点介绍使用DAO、RDO、ADO数据访问 接口开发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思路和方 法。
配置ODBC数据源 使用Visual Basic开发DAO数据库应用程序
使用Visual Basic开发RDO数据库应用程序
使用Visual Basic开发ADO数据库应用程序
2013-7-25
10
5.1.2 创建ODBC数据源
图5-1-6 更改默认的数据库
2013-7-25
11
5.1.2 创建ODBC数据源
(6)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向导的第四 个对话框,如图5-1-7所示。单击【完成】 按钮,进入向导的最后一个对话框,如图51-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确定“图书” 数据源配置,返回ODBC数据源管理器,这时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书”数据源已经出现 在了ODBC数据源管理器的列表中,如图5-19所示。到此为止,SQL Server数据源“图 书”就创建完毕了。
数据库教程(SQLServer)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1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和用户组成。
4、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同时包含了二级映像,即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应用1……外模式A 外模式B 模式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模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系统的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数据独立性。
将外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将内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有利于数据共享,减少了数据冗余。
(3)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
不同的用户在各自的外模式下根据要求操作数据,只能对限定的数据进行操作。
(4)简化了用户接口。
按照外模式编写应用程序或输入命令,而不需了解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和内部存储结构,方便用户系统。
5、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的改变,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的更换,存取方式改变等都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模式,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联系等,不需要相应修改应用程序。
(3)数据的独立性使得数据库中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相应的,数据的独立性也使得应用程序的编制不再依赖于数据的物理和逻辑结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与鲁棒性。
从理论上说,数据的独立性可以使数据的组织和应用程序的编制完全分离。
8、什么是数据模型?答:数据模型(Data Model )是一种抽象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sqlserver数据库连接失败错误及解决方法

sqlserver数据库连接失败错误及解决⽅法SQL Server数据库连接失败错误及解决⽅法在使⽤SQL Server 的过程中,⽤户遇到的最多的问题莫过于连接失败了。
⼀般⽽⾔,有以下两种连接SQL Server 的⽅式,⼀是利⽤SQL Server ⾃带的客户端⼯具,如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事务探查器等;⼆是利⽤⽤户⾃⼰开发的客户端程序,如ASP 脚本、VB程序等,客户端程序中⼜是利⽤ODBC 或者OLE DB 等连接SQL Server。
下⾯,我们将就这两种连接⽅式,具体谈谈如何来解决连接失败的问题。
⼀、客户端⼯具连接失败在使⽤SQL Server ⾃带的客户端⼯具(以企业管理器为例)连接SQL Server时,最常见的错误有如下⼀些:1、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ConnectionOpen (Connect())2、⽤户'sa'登录失败。
原因:未与信任SQL Server 连接相关联。
3、超时已过期。
下⾯我们依次介绍如何来解决这三个最常见的连接错误。
第⼀个错误"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通常是最复杂的,错误发⽣的原因⽐较多,需要检查的⽅⾯也⽐较多。
⼀般说来,有以下⼏种可能性:1、SQL Server名称或IP地址拼写有误;2、服务器端⽹络配置有误;3、客户端⽹络配置有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般要遵循以下的步骤来⼀步步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
⾸先,检查⽹络物理连接:ping <服务器IP地址>或者ping <服务器名称>如果ping <服务器IP地址> 失败,说明物理连接有问题,这时候要检查硬件设备,如⽹卡、HUB、路由器等。
还有⼀种可能是由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安装有防⽕墙软件造成的,⽐如ISA Server。
防⽕墙软件可能会屏蔽对ping、telnet 等的响应,因此在检查连接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把防⽕墙软件暂时关闭,或者打开所有被封闭的端⼝。
sqlserver数据库查看表的使用会话

sqlserver数据库查看表的使用会话SQL Server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用于管理和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SQL Server 中,我们可以使用会话来查看表的使用情况,了解表的访问情况和性能状况,以便优化数据库设计和查询性能。
在SQL Server中,会话是指一个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的连接,并在连接上执行的一系列数据库操作。
通过查看会话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哪些用户或应用程序正在访问表,以及他们的查询语句和执行计划等信息。
要查看表的使用会话,我们可以使用SQL Server提供的系统视图和动态管理视图。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视图和查询语句,用于查看表的使用情况。
1. 查看所有会话: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视图sys.dm_exec_sessions来查看当前所有的会话。
该视图包含了会话的相关信息,如会话ID、登录名、应用程序名称等。
```sqlSELECT session_id, login_name, program_nameFROM sys.dm_exec_sessions```2. 查看特定表的会话:如果我们想查看特定表的使用会话,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视图sys.dm_exec_requests和sys.dm_exec_query_stats来获取相关信息。
sys.dm_exec_requests视图提供了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请求的信息,而sys.dm_exec_query_stats视图提供了查询的性能统计信息。
```sqlSELECT r.session_id, s.login_name, s.program_name, r.start_time, s.login_time, mand, r.text_size, r.total_elapsed_timeFROM sys.dm_exec_requests rJOIN sys.dm_exec_sessions s ON r.session_id = s.session_id WHERE mand LIKE '%SELECT%' AND r.database_id = DB_ID('YourDatabase') AND r.object_id = OBJECT_ID('YourTable')```3. 查看会话的查询语句和执行计划:如果我们想查看特定会话的查询语句和执行计划,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视图sys.dm_exec_sql_text和sys.dm_exec_query_plan来获取相关信息。
sqlserver数据库提示错误

21 设备未就绪。
22 设备不识别此命令。
23 数据错误 (循环冗余检查)。
24 程序发出命令,但命令长度不正确。
25 驱动器无法找出磁盘上特定区域或磁道的位置。
26 无法访问指定的磁盘或软盘。
27 驱动器找不到请求的扇区。
28 打印机缺纸。
117 应用程序制作的 IOCTL 调用错误。
118 验证写入的切换参数值错误。
119 系统不支持请求的命令。
120 此功能只被此系统支持。
121 信号灯超时时间已到。
122 传递到系统调用的数据区太小。
123 文件名、目录名或卷标语法不正确。
124 系统调用级别错误。
MS Windows Error Messages
Code Error Message
0 操作成功完成。
1 功能错误。
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5 拒绝访问。
6 句柄无效。
7 存储控制块被损坏。
8 存储空间不足,无法处理此命令。
70 远程服务器已暂停,或正在启动过程中。
71 当前已无法再同此远程计算机连接,因为已达到计算机的连接数目极限。
72 已暂停指定的打印机或磁盘设备。
80 文件存在。
82 无法创建目录或文件。
83 INT 24 失败。
84 无法取得处理此请求的存储空间。
85 本地设备名已在使用中。
1065 指定的数据库不存在。
1066 服务已返回特定的服务错误码。
1067 进程意外终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 SQL语言的主要特点
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统一
SQL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的功 能于一体,语言风格统一,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 包括: 定义关系模式,插入数据,建立数据库;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更新; 数据库重构和维护; 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1)实体完整性
• 主码(Primary Key)
要求: ① 一个基本表中只能定义一个Primary Key约束; ② 作为Primary Key的任何列不能出现空值; ③ 定义为表级约束的语法格式: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 (列1 [ASC|DESC][,……n])
2、高度非过程化
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语言是“面向过程”的,用“过程化”语言 完成某项请求,必须指定存储路径。 SQL进行数据操作,只要提出“做什么”,而无须指明“怎么做”,因 此无需了解存储路径。存储路径的选择以及SQL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 成。这样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也提高了数据独立性。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3.2.1 字段数据类型
整数数据类型: bigint,int,smallint,tinyint 精确数值类型: numeric,decimal 近似浮点数值数据类型: float,real 日期时间数据类型 : datetime,smalldatetime 字符串数据类型: char,varchar,text Unicode字符串数据类型: nchar,nvarchar,ntext 二进制数据类型: binary、varbinary、image 货币数据类型: money,smallmoney 标记数据类型: timestamp,uniqueidentifier 具体见书P74-表3.1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3.1
•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3.1.1 语言的发展及标准化
在70年代初,E.F.Codd首先提出了关系模型。70年代 中期,IBM公司在研制 SYSTEM 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研制了SQL语言,最早的SQL语言(叫SEQUEL2) 是在1976 年 11 月的IBM Journal of R&D上公布的。 1979年ORACLE公司首先提供商用的SQL,IBM公司 在DB2 和SQL/DS数据库系统中也实现了SQL。 1986年10月,美国ANSI采用SQL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标准语言(ANSI X3. 135-1986),后为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采纳为国际标准。
3.2.2 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表
1、定义基本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建表的同时通常还可以定义与该表有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这 些完整性约束条件被存入系统的数据字典中,当用户操作表中 数据时由DBMS自动检查该操作是否违背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 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到该表的多个属性列,则必须定义在 表级上,否则既可以定义在列级也可以定义在表级。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 式
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功能极强,完成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接近英语口语,所以容易 学习,易于使用。
数据查询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控制
SELECT CREATE INSERT GRANT
DROP UPDATE REVOKE
ALTER DELETE
3.2 SQL数据定义
• •
•
• •
•
1989年,美国ANSI采纳在ANSI X3.135-1989报告中定义 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标准语言,称为ANSI SQL 89。 1992年,ISO又推出了SQL92标准,也称为SQL2。 目前SQL99(也称为SQL3)在起草中,增加了面向对象的 功能。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 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其功能包括查 询、操纵、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是一个通用的、功能 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目前已成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 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库。
3.1.2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
一、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SQL
视图1
视图2
外模式
基本表1
基本表2
基本表3
基本表4
模式
存储文件1
存储文件2
内模式
外模式对应于视图(View)和部分基本表(Base Table); 模式对应于基本表; 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 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 表。一些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一个表可以有若干索引, 索引也存放在存储文件中。 视图是从基本表或其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本身不独立存储 在数据库中,也就是说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 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 因此视图是一个虚表。 存储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等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 式。存储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等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 往往是不同的,一般也是不公开的。 视图和基本表是SQL语言的主要操作对象,用户可以用SQL 语言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各种操作。在用户眼中,视图和基 本表都是关系表,而存储文件对用户是透明的。
非关系数据模型得采用提面向记录的操作方式,操作对象是一条记录。 SQL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 式
SQL既是独立的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作为独立的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户可以在 终端键盘上直接键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作为嵌入式语言,SQL语句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如C、C++、Java) 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而在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下,SQL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