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及功效
药食两用中药抗肿瘤作用分析及中医饮食护理指导

药食两用中药抗肿瘤作用分析及中医饮食护理指导穆 欣,刘瑞荣,任 蓁,王东梅,阚丽君,郑晓英,宋长红,郭 闯,李 娟A n a l y s i s o f a n t i t u m o r e f f e c t o f d r u g ed i b l eC h i ne s eh e r b s a n dT C Md i e t n u r s i n gi n s t r u c t i o n M uX i n ,L i uR u i r o n g,R e nZ h e n ,e t a l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50040C h i n a )摘要:[目的]从药食两用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角度探讨其与归经的关系,为肿瘤的辅助治疗和饮食指导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选择‘中药大辞典“(第2版)中药食两用中药106种为研究对象,采用E x c e l 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其性味㊁归经㊁药理作用及宜忌进行归纳㊁整理和分析㊂[结果]106种药食两用中药中,药性平性中药出现频次最多为34次,其次为寒性㊁温性中药;药味中甘味中药出现频次最多为70次,其次为苦味㊁辛味中药;药物归经以归肺经出现频次最多为35次,其次为归肝经㊁胃经及脾经㊂[结论]对肿瘤病人进行饮食指导时,应在中医归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整体观及辨证施护,合理使用中药,注意宜忌,使其选择与应用更具可靠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发挥疗效㊂关键词:中医学;中药;药食两用;归经;肿瘤;饮食指导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6.15.01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C -1847-03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肿瘤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㊁化疗㊁放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㊂其中,中医药治疗肿瘤,强调驱邪扶正,以中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同时配合化疗㊁放疗或手术后治疗,可减轻毒副反应,远期能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㊁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1]㊂归经理论以脏腑经络为基础,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说明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㊂研究表明,87%的中药成分分布与其归经所属脏腑基本一致或大致相符[2]㊂在归经理论指导下,针对性地选择中药对机体特定脏腑的癌变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症状与体征,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病人生存期[1]㊂药食两用中药是指既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的一类中药㊂‘中药大辞典“广泛汇集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综合整理,是一部权威的中药专业工具书㊂因此,本研究对‘中药大辞典“中药食两用中药的性味㊁归经㊁药理作用及宜忌进行研究,并从其抗肿瘤作用角度探讨其与归经的关系,为肿瘤的辅助治疗和饮食指导提供参考依据㊂现报告如下㊂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中药大辞典“(第2版)中药食两用中药106种为研究对象,从其抗肿瘤㊁抗癌作用角度对其性味㊁归经㊁药理作用及宜忌进行归纳㊁整理㊁分析㊂采用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373537㊂作者简介 穆欣,主任护师,单位: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刘瑞荣㊁李娟单位: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任蓁(通讯作者)㊁王东梅㊁阚丽君㊁郑晓英㊁宋长红㊁郭闯单位: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㊂E x c e l 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 x c e l 中的筛选工具对其自然属性㊁性味㊁归经及宜忌分别进行统计㊂2 结果2.1 按食品自然属性统计(见表1)表1 106种药食两用中药自然属性类别分类频次构成比%举例菜类 3028.3芥菜㊁甘蓝㊁荠菜㊁菟丝子等其他 2119.8人参㊁土茯苓㊁刺五加㊁厚朴等水果 1312.3无花果㊁橘子㊁苹果㊁猕猴桃等肉禽奶蛋类1110.4牛肝㊁牛乳㊁鹅血㊁猪肝等水产品 109.4海参㊁紫菜㊁昆布㊁蛤仔等花㊁茶类98.5茉莉花㊁山茶花㊁鸡冠花㊁蒲公英等干果 76.7大枣㊁枸杞子㊁胡桃仁㊁向日葵子等谷物 54.7黑大豆㊁绿豆㊁薏苡仁㊁糯米等注:其他类表示自然属性不明确的中药分类㊂2.2 按性味统计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5种,酸㊁苦㊁甘㊁辛咸是5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㊂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 无味 ㊂本研究也将涩味归于酸,淡味归于甘来整理106种中药,记载味的总频次为149次㊂见表2㊁表3㊂表2 106种药食两用中药药味情况分类频次构成比%甘7047.0苦3120.8辛1912.8咸1510.1酸149.4㊃7481㊃护理研究2016年5月第30卷第5期下旬版(总第539期)表3 106种药食两用中药药性情况分类频次构成比%平3435.8寒2728.4温2526.3凉99.5热0.02.3 归经统计(见表4)表4 106种药食两用中药药性归经情况归经频次构成比%肺3522.0肝 3018.9胃 2817.6脾 2515.7肾 1811.3心 138.2大肠85.1膀胱10.6心包10.6小肠00.0胆 00.0三焦0.03 讨论3.1 充分了解药食两用中药的抗肿瘤作用 许多药食两用中药在‘中药大辞典“中的记载与现代药理实验中都表明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如薏苡仁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迁移㊁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㊁下调促进癌生长基因B c l 2表达㊁上调抑癌生长基因P 53的表达㊁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等起到抗肿瘤作用[3]㊂王静[4]指出,国内相关医学实验已表明了枸杞能有效抑制人体癌细胞的功效㊂大蒜的提取物大蒜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对多种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57]㊂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如菜类中的芥菜㊁甘蓝㊁荠菜㊁蘑菇㊁菟丝子等,水产品中的海参㊁紫菜㊁昆布㊁蛤仔㊁梅花参㊁萱藻等,水果可选无花果㊁橘子㊁苹果㊁猕猴桃㊁山楂㊁葡萄㊁番荔枝㊁刺玫果等,肉禽奶蛋类可选牛肝㊁牛乳㊁蚌肉㊁鹅血㊁猪肝㊁猪肾等,干果可选大枣㊁枸杞子㊁胡桃仁㊁向日葵子等,花㊁茶类可选茉莉花㊁山茶花㊁鸡冠花㊁蒲公英等,谷物可选择黑大豆㊁绿豆㊁薏苡仁㊁糯米等,其他类中药如人参㊁土茯苓㊁淡豆豉㊁参须㊁刺五加㊁厚朴㊁灵芝㊁红豆蔻等,肿瘤病人皆可选择㊂3.2 依据中医护理原则及不同病症选择抗肿瘤的药食两用中药 食物的性有寒㊁热㊁温㊁凉㊁平之分,肿瘤的病症亦有寒㊁热㊁虚㊁实之别㊂食物的味很多,本研究只涉及酸㊁苦㊁甘㊁辛㊁咸5味㊂‘金匮要略“云: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㊂提示在进行肿瘤病人的饮食调护时,应根据食物性味归经及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即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辨证施食㊂本研究显示,平性中药出现34次,占35.8%,较明显多于温性㊁寒性及凉性中药㊂平性即寒热不明显,药性无骏猛之气,性质平和㊂值得注意的是,106种中药中无热性中药,原因可能是热易耗散阴血,故使用较少㊂甘味中药出现频次占抗肿瘤中药的47.0%㊂甘味中药具有补益㊁缓急止痛㊁调和药性㊁和中的作用㊂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过食寒凉易损伤脾胃,过食温热易助火伤阴㊂肿瘤病人在经过多种方法治疗尤其是化疗后,脾胃功能均会受到一定损伤,身体尤为虚弱,更应节饮食,适寒温,调脾胃㊂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与疾病定位关系密切,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8]㊂本研究显示,药食两用中药最常归属的脏腑经络为肺经㊁肝经㊁胃经㊁脾经㊂‘黄帝内经“: 肺者,气之本㊂ 胡继红等[9]研究结果指出,从肺论治不失为治疗疾病的蹊径,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充足,则正气旺盛,有利于驱邪外出,同时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1]㊂满春艳[10]在研究中指出,从脾胃论治杂病,具有临床意义㊂肝能协调脾升胃降,促进脾胃运化㊂四者共同促进脏腑的气机调畅,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状态㊂由此可见,药食两用中药常通过对肺㊁肝㊁胃㊁脾的调节来治疗疾病㊂综合食物性㊁味㊁归经,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应掌握这些知识,在对肿瘤病人进行饮食指导时,以甘平之品为主,选清淡平和㊁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食物,以入肺㊁肝㊁胃㊁脾经为主,除补益气血外,兼以利水渗湿,补泻同用,以促进全身调节㊂3.3 三因制宜,掌握饮食宜忌 肿瘤的发生㊁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㊁地理环境㊁情志㊁饮食,特别是人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㊂因此,对肿瘤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应做到因时㊁因地㊁因人而异,制订适宜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饮食更是如此㊂如阴虚火旺者禁服菟丝子,慎食芥菜;脾虚者慎用丝瓜子,禁用海参;脾胃虚寒者慎食昆布,慎服蚌肉㊁猕猴桃,不宜多食紫菜㊁苹果及橘子;猪肾不宜久食;脾胃虚寒作泻,中有冷痰积饮者慎服牛乳;非实热之证及阴疽者慎服蒲公英;中寒者忌食无花果;脾虚便溏者慎服枸杞子;桃仁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凡湿盛㊁痰凝㊁食滞㊁虫积及齿病者,慎服或禁食大枣;人参㊁土茯苓不宜与茶同服;阴虚火旺者慎服刺五加;胃弱者及孕妇禁服蓖麻油;气虚㊁津伤血枯者及孕妇慎用厚朴;阴虚有热者禁服红豆蔻等㊂同时,肿瘤病人还应禁忌摄入致癌食物,如变质和发霉不洁食物㊂只有掌握了这些原则,才能使该类中药在肿瘤的治疗及中医饮食护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㊂4 小结‘素问㊃脏气法时论篇“: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气味而合服,以补益精气㊂ 指出食疗可补益精气㊁扶正祛邪,利于疾病康复㊂张迪[11]对67例中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5%的病人认为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希望得到医务人员个体化饮食指导,尤其希望了解具有抗㊃8481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M a y,2016V o l .30N o .5C癌作用的食物,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中医饮食调护等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对肿瘤病人进行饮食指导㊂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大辞典“中具有食品属性的中药从抗肿瘤作用角度进行整理㊁归纳㊁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肿瘤病人进行饮食调护提供了一定的资料来源及参考依据㊂由于本研究只选取了一本工具书,故在资料收集的全面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从中医学宝库中发掘㊁整理其他文献予以补充完善,并加强基础实验研究,为肿瘤病人的中医饮食指导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㊂参考文献:[1] 郑京胜,金利思.药食两用中药抗癌作用及其与归经的相关性研究[J ].海峡药学,2015,27(1):106107.[2] 陆光伟.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J ].中成药研究,1984(5):3839.[3] 楼婉婷,朱珍,谷满仓.薏苡仁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新进展[C ].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6届中药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会论文集,杭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4:1.[4] 王静.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5051.[5] Y i nX ,Z h a n g R ,F e n g C ,e t a l .D i a l l y l d i s u l f i d e i n d u c e sG 2/M a r -r e s ta n d p r o m o t e sa p o p t o s i st h r o u g ht h e p 53/p 21a n d M E K E R K p a t h w a y s i nh u m a n e s o p h a g e a l s q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J ].O n c o lR e p,2014,32(4):17481756.[6] L i n g H ,L u L F ,H eJ ,e ta l .D i a l l y ld i s u l f i d es e l e c t i v e l y ca u s e s c h e c k p o i n t k i n a s e 1m e d i a t e dG 2/M a r r e s t i nh u m a n MG C 803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c e l l l i n e [J ].O n c o lR e p,2014,32(5):22742282.[7] M c C a s k i l lM L ,R o g a nE ,T h o m a sR D .D i a l l y l s u l f i d e i n h i b i t sd i -e t h y l s t i l b e s t r o l i n d u c e dD N A d a m a g e i nh u m a nb r e a s te p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 (M C F 10A )[J ].S t e r o i d s ,2014,92:96100.[8] 张霞.基于数据挖掘的艾儒棣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总结[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59.[9] 胡继红,吴承玉.从肺论治现代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1,28(3):45.[10] 满春艳.从脾胃论治杂病及临床验案举隅[J ].中医研究,2013,26(4):4749.[11] 张迪.对中医院肿瘤病人食疗行为及饮食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58159.(收稿日期:20150918;修回日期:20160218)(本文编辑苏琳)住院失能老人人文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孙凯丽,艾亚婷,胡 慧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o n h u m a n i s t i c c a r ee x p e r i e n c eo f d i s a b l e de l d e r l y i n pa t i e n t s S u nK a i l i ,A iY a t i n g,H uH u i (N u r s i n g S c h o o l ,H u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 o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H u b e i 430065C h i n a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失能老人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感知体验,为指导开展失能老人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提供依据㊂[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部ȡ60岁的失能老人5例㊂依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㊂借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失能老人判定标准,选取6项日常生活能力指标对其失能情况分级㊂采用立意取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质性研究中的C o l a i z z i 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㊂[结果]临床护士对失能老人的人文关怀主要涉及生活护理㊁疾病治疗㊁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不关怀方面主要为医院文娱活动㊁管理制度㊁护理人员配备㊁心理情感护理㊂[结论]当前护理资源短缺无法满足住院失能老人生理心理需求,失能老人心理问题较严重㊂关键词:失能老人;身心健康;人文关怀;质性研究;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6493.2016.15.01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C -1849-03 失能老人是指由于年老虚弱㊁残疾㊁患病㊁智障等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困难,日常活动受限,必须依赖他人照料的老年人[1]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失能㊁半失能老人群体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2]㊂由于日常生活能力部分丧失㊁生理机能日益退化,加上长期病痛折磨和老年群体特殊的心理特点,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护理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㊂护理学被称为是最富人情味,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职业和学科,关注挣扎在病痛中㊁最需要帮助和关怀的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3747㊂作者简介 孙凯丽,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艾亚婷㊁胡慧(通讯作者)单位: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㊂人[3]㊂作为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不应局限于疾病护理,应借助有利的外界因素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㊂国内学者对失能老人的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甚少㊂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失能老人在住院期间对护士人文关怀真实体验,从而指导临床失能老人人文关怀护理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 2015年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部失能老人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住院时间11d;专科及以上1例,初中2例,小学2例㊂纳入标准:年龄ȡ60岁,住院时间>5d ,病情稳定,思维清楚,有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㊂依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 D L s)对研究对㊃9481㊃护理研究2016年5月第30卷第5期下旬版(总第539期)。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一、淮山1、功效:(1)健脾益胃、助消化: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2)滋肾益精:强健机体,滋肾益精。
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3)益肺止咳: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4)降低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5)延年益寿: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6)抗肝昏迷: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2、食用价值: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3、食用方法:(一)山药红枣粥:(1)材料:山药60g,切成颗粒,大枣30g,粳米适量(2)加水煮成稀粥。
用糖调味服食。
(3)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营血虚亏(二)淮山煲鸡脚(1)材料:鲜淮山约250克,鸡脚8只,排骨100克,姜2片,盐、水适量。
(2)做法:1、鲜淮山去皮,切块。
2、.将鸡脚及排骨,放入滚水内飞水,放清水中大火煲10分钟,然后改用火煲1个半小时,将鲜淮山放入,再煲30分钟(以鲜淮山绵软为度),然后用盐调味即可。
(3)功效:这汤能强健筋骨,补益脚力。
(三)洋参淮山乌鸡汤(1)原料:西洋参15克,淮山30克,红枣20克,乌鸡250克,生姜三片。
(2)做法:1.将西洋参洗净切薄片,淮山、红枣洗净。
2.乌鸡洗净,斩件,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捞起,备用。
3.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
4.先用武火煮沸,继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3)功效:多适于肿瘤病人体质差或放、化疗后正气亏虚者。
如外感未清或湿热明显者慎用。
(四)冬虫草淮山鸭汤(1)原料:冬虫草3钱,淮山4钱,鸭一只,杞子三钱,元贝四粒,元肉三钱。
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药食两用食物名单第一批: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红花、紫苏、火麻仁、橘红、茯苓香薷、八角茴香、刀豆、姜(干姜、生姜)、枣(大枣、酸枣和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莴苣、淡豆鼓、黑芝麻、黑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和枸杞子。
第二批:麦芽、黄荆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和鲜芦根。
第三批: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和鱼腥草。
第三节保健食品定义及法规保健食品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已经有关研究证实,它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的癌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
食品的各种功能与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疾病的发生及病变的痊愈有密切关系。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食品的生理调节功能,是提升人体健康的辅助方法之一。
国外保健食品的名称和定义很多,如有机食品、特殊营养品(增补品)、计划性食品、类药剂营养品以及功能性食品。
一、功能性食品日本厚生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是将食品的生理功能,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得到验证,而其生理功能与特定作用方式的关系加以阐明。
简而言之,功能性食品是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附加价值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有:预防或改善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高血脂、肾脏病)的症状、治疗和调养老年病患、促进或抑制特定物质的吸收、增进食欲、改善新陈代谢或强化体质等。
功能性食品依制造过程不同,可以分类如下:第一代功能性食品:如灵芝、绿茶和小麦苗等原本不为人所知的生理调节功能,经研究发现并证实其功效后,此类原被当作普通食品者被重新定位为功能性食品。
第二代功能性食品:将食品中所含的功能性因子加以定量后,利用改良的制造加工过程,提高功能性因素的含量,以期达到更有效的生理功能调节功效。
中国卫生部批准的--87种药食两用食品

25余甘子性味味甘、微涩,性凉。功用主治清热利咽、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维生素C缺乏症。1、治上感发热、咽喉痛:余甘子20个,生食。或余甘子20个,岗梅根30克,银花30克,连乔30克,水煎服,每日2次。2、治乙型肝炎:余甘果加工提纯的结晶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3、治牙痛:余甘子15个,细辛9克,石膏30克,知母9克,水煎服,每日1-2次。用法用量生食或水煎服。每次10-30个。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18白扁豆性味归经甘,微温脾、胃功效健脾化湿:脾虚挟湿证(参苓白散),暑湿证(香薷散)生用清热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扁豆内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用量3钱
19白扁豆花性寻味甘,平功效消暑化湿和胃:夏伤暑湿,发热泄泻或下痢,以及赤白带下等症
20龙眼肉性味归经甘,温心、脾功效补心脾益气血:心脾两虚证(归脾汤),气血双亏证(玉灵膏,龙眼酒)内有火,痰饮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服,本品甘温滋润,不利於表邪的解除.用量1-3钱
28沙棘性味性温,味酸、涩。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仆瘀肿、瘀血经闭。用量3-9g。
29牡功效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性味归经微寒,无毒。入肝、肾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干撒、调敷或作扑粉。用药忌宜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29-1生牡平肝镇静之功见长,适於阴虚阳亢之症,牡,功偏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适用於滑脱证及胃脘痛,本品有收敛作用,湿热实邪者忌用,牡肉著名之海珍品,在食疗上认有补益阴阳气血之功,用治贫血.盗汗,牡与龙骨二药功效相近,均有平抑肝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常相须用,同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惊悸狂躁,心烦不眠,以及各种体虚滑脱证,然而,龙骨入心经主,以镇静安神见长,固涩之功优於牡,而无软坚散结作用,牡入肝经主,以平肝潜阳,清热益阴胜,收敛固涩之力逊於龙骨,并有软坚散结作用.
药食两用中药知识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的概念和种类.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来源——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现有12000千余种,其中植物药11000余种,动物药1100余种,矿物药80余种。
.起源——中药的是古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并有意识地使用。
.药食两用——即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中药的质量评价药材的质量标准——药典(基源、性状、显微、理化、含量),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影响质量的因素——产地(道地性)、生长时间、加工炮制、储存过程、农药残留等。
“道地药材”——经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认为某药以某地所产质量最好,疗效最佳,为正品,称为“道地药材”。
如:四川的川贝母;吉林的人参、鹿茸;云南的三七、茯苓;河南的山药;山东的阿胶、金银花;甘肃的当归、百合;宁夏的枸杞;浙江的麦冬、杭白菊、铁皮石斛;河北的山楂、板蓝根;山西的党参;内蒙的甘草、黄芪;福建的龙眼肉、太子参;广西的罗汉果;贵州的天麻、杜仲等。
中药采集.中药采收原则: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收。
.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收。
个别如茵陈则采取幼苗。
.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皮及根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取,如川楝皮、肉桂等。
.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木类药全年可采,如沉香等。
.叶类:多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叶片青绿茂盛时采收。
但桑叶应在秋季经霜后采收。
.花类:多在花朵将开未开时采集,也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
.动物药:一般动物及虫类药大多在其活动期中捕捉。
.矿物药:大多结合开矿采掘获得。
有些矿物药系经人工冶炼或升华等方法制得,四季可采。
药食两用食材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丁香为常用中药,是我国传统进口“南药”之 一,始载于《药性论》。现代研究表明,丁香含挥发 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酰丁香油酸及丁香烯、 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等成分。具抑菌 及驱虫作用,用作芳香,镇痉驱风剂,治疗胃病,腹 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
二、药食两用食材的种类
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 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参 、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 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 、草果、姜黄、荜茇 。
三、肉制品中常用药食两用食材的介绍
三、肉制品中常用药食两用食材的介绍
供药用,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 痛,肩臂痹痛,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又可 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
姜黄
三、肉制品中常用药食两用食材的介绍
荜拨
取未成熟果穗做调味品。其味辛辣,清香,有 较强的蜇舌热感和痛感。入肴调味,可增香赋辛,
矫味去异。 以干燥近成熟或成熟荜拨果穗入药性味功能:为
Tips:药食同源——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 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 的。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二、药食两用食材的种类
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总共101种,其中2012年公布的有86种, 2014年新增15种。
八角
三、肉制品中常用药食两用食材的介绍
小茴香是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它的嫩茎 叶是一种深受喜爱的蔬菜,多用来包做饺子或包子的 料馅,小茴香具有独特浓郁的香气,用来炖肉、烧鱼 、做香肠可去腥增香。
中国卫生部药食两用名单

中国卫生部药食两用名单第一批: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红花、紫苏、火麻仁、橘红、茯苓香薷、八角茴香、刀豆、姜(干姜、生姜)、枣(大枣、酸枣和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莴苣、淡豆鼓、黑芝麻、黑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和枸杞子。
第二批:麦芽、黄荆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和鲜芦根。
第三批: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和鱼腥草。
第三节保健食品定义及法规保健食品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已经有关研究证实,它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的癌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
食品的各种功能与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疾病的发生及病变的痊愈有密切关系。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食品的生理调节功能,是提升人体健康的辅助方法之一。
国外保健食品的名称和定义很多,如有机食品、特殊营养品(增补品)、计划性食品、类药剂营养品以及功能性食品。
一、功能性食品日本厚生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是将食品的生理功能,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得到验证,而其生理功能与特定作用方式的关系加以阐明。
简而言之,功能性食品是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附加价值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有:预防或改善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高血脂、肾脏病)的症状、治疗和调养老年病患、促进或抑制特定物质的吸收、增进食欲、改善新陈代谢或强化体质等。
功能性食品依制造过程不同,可以分类如下:第一代功能性食品:如灵芝、绿茶和小麦苗等原本不为人所知的生理调节功能,经研究发现并证实其功效后,此类原被当作普通食品者被重新定位为功能性食品。
第二代功能性食品:将食品中所含的功能性因子加以定量后,利用改良的制造加工过程,提高功能性因素的含量,以期达到更有效的生理功能调节功效。
药食两用食材功效

药用价值: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具 体如下:清肝明目。用于角膜云翳,目赤肿痛。凉血解毒,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白 带,痔疮。 肺、 食用价值: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 大肠经 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 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5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 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 肾,胃, 食用价值:清热利湿,补肝肾,降血脂,补钙,助消化,耐缺氧去疲劳,放肠癌,减肥 膀胱 药用价值 性味:;寒,功能主治:利咽;通淋;下乳;调经。 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预防糖尿 病;预防癌症;保护胃黏膜。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滑肠、润燥、凉血、生肌;用于治疗便秘、痢疾、疖肿、皮肤炎症等病 食用价值:木耳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 心肝脾 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乳头破裂。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美 大肠 味而且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尤其钙、铁等元素含量甚高, 而且热量低、脂肪少,经常食用有降血 小肠经 压、益肝、清热凉血、利尿、防止便秘等功效,极适宜老年人食用。木耳菜草酸含量极低,是补钙 的优选经济菜。同时木耳菜菜叶中富含一种黏液,对抗癌防癌有很好的作用 功效: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甘露子主治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 痛,蛇虫咬伤。 食用价值:蛋白质的含量是番茄的五倍左右,维生素A的含量是白花菜的46倍,维生素C,远远超过 其他一般的白菜,番茄等蔬菜。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是具有抗癌功效的美容食物。
菊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
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小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
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山药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
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
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火麻仁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代代花甘、微苦,平。
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治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玉竹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
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果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白扁豆健脾化湿。
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白扁豆花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决明子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百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
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余甘子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佛手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沙棘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芡实归脾、肾经。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花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温中散寒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
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昆布归肝、胃、肾经。
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能。
用于痰饮水肿。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枣主治心腹邪气、安中、氧脾气平胃气、通九窍。
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益寿延年、驻颜悦色及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消渴烦躁诸症。
郁李仁性平,味苦、甘,有润肺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能治疗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等症状。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青果性平,味甘、涩、酸。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
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
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姜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
生姜制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极为畅销枳子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酒毒。
其皮可活血,舒筋解毒。
用于腓肠肌痉挛,食积,铁棒锤中毒。
其果梗可健胃,补血。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砂仁性温,味辛,具有温暖脾肾、下气止痛、宽胸膈、疏气滞、除呕逆、增食欲、止冷泻、开胃、化滞、消食的功效,可有效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宿食不化、呕吐清水、舌苔厚腻、孕妇妊娠恶阻反应以及孕妇偶因跌扑,以致胎动不安而腹痛等症胖大海味甘,凉,性寒。
能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香橼疏肝理气,宽中,化痰。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香薷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
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桑叶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桑椹桑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养颜等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头晕目眩、盗汗及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桔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益智仁温脾,暖肾,固气,涩精。
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散瘀止血、消风祛湿的功效莱菔子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
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苣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黄芥子润肺化痰、消肿止痛、温中散寒、利水化瘀、通经络、消肿毒之功效,主治胃寒呕吐、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痹症、喉痹、流痰、跌打损伤等症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又可解鱼蟹中毒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黑芝麻有滋补肝肾,益血润肠,通便,通乳的功能黑胡椒治疗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亦可用于食物中毒解毒槐花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
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蒲公英碱地蒲公英同属数种植物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榧子杀虫,消积,润燥。
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鲜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鲜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橘皮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薄荷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癌肿、赘疣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覆盆子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可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等病症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蜂蜜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
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蝮蛇祛风;通络;止痛;解毒,用于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