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网络A -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网络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模拟软件和协议分析工具。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网络模拟软件为 Packet Tracer,协议分析工具为 Wireshark。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连接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通过路由器与其他子网或外网进行通信。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为每个网络设备分配了合适的 IP 地址,并进行了子网掩码和网关的设置。

在配置过程中,注意了 IP 地址的唯一性和合法性,避免了地址冲突和网络故障。

(三)交换机配置对核心交换机进行了 VLAN 的划分和配置,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实现了网络的逻辑隔离和流量控制。

同时,还配置了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和 STP 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路由器配置对路由器进行了路由协议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如RIP、OSPF 等)。

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和数据转发。

(五)网络服务配置在服务器上配置了 DNS 服务、DHCP 服务和 Web 服务等。

通过DNS 服务,实现了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通过 DHCP 服务,为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等网络参数;通过 Web 服务,提供了网页浏览功能。

(六)网络性能测试使用 Ping 命令和 Tracert 命令对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进行了测试,使用 Wireshark 工具对网络数据包进行了捕获和分析,评估了网络的性能和协议的执行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通过 Ping 命令对不同子网的设备进行了连通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设备之间都能够正常通信,没有出现丢包和延迟过高的情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桥转发表的生成

实验报告项目名称:网桥转发表处理程序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A班级:计132姓名:缴经纬、刘博爱、王子贤学号:5120130781、130791、130780教师:张晓明、杜天苍、赵国庆、张世博、杨飞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目录一、实验分组、分工 (1)二、实验需求 (1)三、实验设计思路 (1)四、网桥拓扑结构图 (6)五、程序代码分析及算法解析 (6)六、程序运行结果 (11)七、感受 (11)八、实验日志 (13)1一、实验分组、分工:为了体现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小组方式,三人一组,由学生自行组队。

每组推选组长,负责本组的联络、分工。

各成员负责完成分配的任务。

我们组分组为:计132 缴经纬(组长)5120130781计132 刘博爱5120130791计132 王子贤5120130780小组分工:缴经纬:网桥转发表B2的程序设计编码,网桥B1、B2的图形界面显示刘博爱:网桥转发表B1的程序设计编码,转发记录的数据xml格式保存王子贤:程序主界面的设计,前端与后端数据的传送,程序测试二、实验需求:给定局域网络图和几个转发信息,能够按照你想学习算法,自动生成转发表并图形显示,此后的转发信息能够按照转发表正常工作。

输入输出内容能够保存。

三、设计思路:对于上面的实验要求我们通过如下设计思路图给编程一个完整的方案网桥的自学习算法我们这样定义在程序中:一.外层判断源地址属于哪个子网二.查找源地址是否在临近网桥中有登记,若没有则进行登记三.内层判断目的地址是否在临近网桥中,若没有则进行向邻网桥的转发2四.查找源地址是否在邻网桥中有登记,若没有则进行登记五.完成两个网桥的自学习算法答辩后改动:一.重新设计流程图。

二.在报告中详细分析算法在程序里的功能。

三.重新设计用户输入框体,从原本的用户输入判断异常改成,用下拉菜单来选择主机号。

四.更改了记录信息的完全性,现在可以详细的显示出从哪个网桥转发到哪个网桥了3456四、网络拓扑结构图:五、程序代码分析及算法解析(1)功能:定义数组记录子网中主机信息,定义B1,B2转发表数组并赋NULL char arr1[] = {'A','B'}; //LAN1站点信息char arr2[] = {'C','D'}; //LAN2站点信息char arr3[] = {'E','F'}; //LAN3站点信息char[][] FormB1 = { //转发表B1{' ',' '},{' ',' '},{' ',' '},{' ',' '},7{' ',' '},{' ',' '},};char[][] FormB2 = { //转发表B2{' ',' '},{' ',' '},5{' ',' '},{' ',' '},{' ',' '},{' ',' '},};解析:分别为子网1 2 3各定义一个数组,数组中存储各子网的主机信息,方便之后为判断子网做准备(2)功能:判断源地址在哪一个子网for(int i=0;i<2;i++){if(Sourceport == arr1[i]){mark = 1;port = '1';}else{}}for(int i =0;i<2;i++){if(Sourceport == arr2[i]){mark = 2;//System.out.println("2");}else{}}for(int i =0;i<2;i++){if(Sourceport == arr3[i]){mark = 3;8port = '2';}else{}}解析:将源地址不断的与3个子网数组中的主机信息进行比对,赋值标记位为之后登记算法做准备。

A计算网络A-实验报告解读

A计算网络A-实验报告解读

《计算网络A》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别 10级(8)班 _ 学号 3110006198 _ 学生姓名林志颖指导教师梁路成绩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班________组、学号3110006198姓名林志颖协作者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实验题目一. Windows下常用的网络命令一、实验目的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winipcf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nslooku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使用Ping工具测试本机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记录下相关信息。

2、使用IPconfig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3、使用netsh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4、使用Tracert工具测试本机到 所经过的路由数,记录下相关信息。

5、使用Netstat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6、使用Ar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7、使用Nslooku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三、实验结果四、问题与讨论1.如何测试你的主机到特定网址的连接是否有故障,如果有故障如何进一步故障的原因?1、ping 127.0.0.1 测试机器tcp/ip协议是否装好了;2、ping 网关,可以看看网关是否正常;3、ping目的网页的域名,看是否能同,如果不通,看看能不能自动显示目的网页域名对应的ip,要是可以就说明dns没有故障;4、tracert目的ip,查看到达目的ip所经过的所有路径,根据反馈消息可追溯到故障点。

2.记录结果:Tracert 3.你的主机的48位以太网地址(MAC地址)是多少?70-71-BC-B0-2E-B2(0111-0000-0111-0001-1011-1100-1011-0000-0010-1110-1011-0010)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班________组、学号3110006198 姓名林志颖协作者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实验题目二. 协议分析软件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如何利用协议分析工具分析IP数据报报文格式,体会数据报发送、转发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络命令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网络命令的含义,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内容1. ping 命令及常用参数-t -a -n -l的使用;2. tracert命令及常用参数-d -h的使用;stat命令及常用参数-a -n -r的使用,以及组合参数(-s -p 协议名) (-a -n)的使用;4. ipconfig命令及常用参数/all /displaydns /flushdns的使用;5. arp命令及常用参数-a -s的使用;三、设计与实现过程1. ping 命令用于检测网络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等疑难问题测试,在安装了TCP/IP协议以后才可以使用。

1)-t 指定在中断前ping命令可以持续发送回请求信息到目的地。

按下CTRL+BREAK键中断并显示统计信息,或按下CTRL+C中断并退出ping。

2)-a 指定对目的的IP地址进行反向名称解析。

如果解析成功,ping命令将显示相应的主机名。

3)-n Count 指定发送回送请求信息的次数,默认值为4.4)-l Size 指定发送的回送请求信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以字节表示),默认值为32.Size的最大取值是65527.2. 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

该命令比较用于大型网络。

1)-d 防止tracert试图将中间路由器的IP地址解析为它们的名称。

这样可加速显示tracert的结果。

2)-h MaximumHops 指定在搜索目标得分路径中跃点的最大数,默认值为30.3. 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可以统计目前共有的拿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

1)-a 显示所有有效连接的信息,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那些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TCP和UDP端口。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计算机网络A》实验报告(5篇范例)

《计算机网络A》实验报告(5篇范例)

《计算机网络A》实验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计算机网络A》实验报告教师评阅记录表【重要说明】λ学生提交报告册最终版时,必须包含此页,否则不予成绩评定。

λ本报告册模板内容格式除确实因为填写内容改变了布局外,不得变更其余部分的格式,否则不予成绩评定。

报告是否符合考核规范□ 符合□ 不符合报告格式是否符合标准□ 符合□ 不符合报告是否完成要求内容□ 是□ 否报告评语:报告成绩:评阅人签名(签章)****年**月**日目录λ教师评阅记录表λ实验实习综述报告实验实习综述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编号开课学院计算机学院指导教师杜欢实验实习地点学生姓名易彤学生学号 2018211603 学院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所在班级 04051802 实验一:网络命令与使用一、实验实习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实验实习设备(环境)及要求(软硬件条件)WIN10 系统,笔记本电脑三、实验实习项目、内容与步骤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然后改变数据包大小,比较结果;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 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4.练习ftp 内部命令,并完成从一台ftp 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四、实验实习所得结果及分析输入指令ipconfig/all 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的信息输入指令 ping 192.168.1.103 –l 60000 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 60000byte查看本地计算机的 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五、实验实习结果分析和(或)源程序调试过程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个实验,希望在今后深入学习,去把这些知识弄懂。

实验二网络服务器建议与使用一、实验实习目的及要求掌握 HTTP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SMA/CD协议仿真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1.CSMA/CD协议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答: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它是一种争用型的、分布式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该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其网络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

“载波监听”就是“发送前先监听”,即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要等待信道变为空闲时再发送。

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

“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站是否也在发送数据。

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

CSMA/CD协议简单、可靠,其网络系统(如Ethernet)被广泛使用。

CSMA/CD协议的性能分析:评价一个协议的好坏,按照其单位时间冲突概率,发送成功次数,以及对节点是否公平。

2、CSMA/CD协议基本工作流程:NNN N3.分析、理解所给的仿真程序(对照流程图说明是如何仿真的、每个sleep函数的作用):答:根据流程图,先看线程A的工作流程:首先检查总线是否空闲,若空闲则发送数据,用sleep()函数模拟传输时延。

边发送边检测总线上的数据是否是A 线程发送的数据,以此来模拟是否有碰撞产生,若没有,则直至数据发送完再用sleep()函数模拟帧时隙。

如果有碰撞产生,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再用Sleep(randNum*(int)pow(2.0,(CollisionCounter>10)?10:CollisionCounter)*Collisionwindow函数执行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重发数据,若重发次数超过16次,则认为发送数据失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USTC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优化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USTC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了以下硬件和软件设备:1、计算机:若干台配置相同的台式计算机,具备以太网接口和无线网卡。

2、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3、操作系统:Windows 10 和 Linux(Ubuntu)。

4、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Wireshark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分析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星型、总线型、环形和树形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对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可靠性、扩展性、传输效率等方面。

通过模拟数据传输,观察了网络拥塞、冲突等现象,并分析了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2、 IP 地址配置与子网划分在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中,手动配置了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

学习了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划分不同大小的子网,提高了网络地址的利用率。

使用 Ping 命令和网络扫描工具,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3、网络协议分析利用 Wireshark 软件捕获网络数据包,对 TCP、UDP、ICMP 等常见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和字段进行了分析。

观察了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理解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机制。

分析了网络中的广播、组播和单播通信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缺点。

4、网络性能优化调整了网络参数,如缓冲区大小、MTU 值等,观察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实施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策略,如滑动窗口机制、慢启动算法等,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对网络中的丢包、延迟和带宽利用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实验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所需的网络设备和线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网络》实验报告
学院__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专业_______软件工程_______ 年级班别______13(4)班_______ 学号_____3113006393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朱育楷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梁路 _______ 成绩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3(4)班学号3113006393
姓名__朱育楷___协作者_____无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一. Windows下常用的网络命令
一、实验目的
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winipcf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nslooku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Ping工具测试本机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记录下相关信息。

2、使用IPconfig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3、使用netsh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4、使用Tracert工具测试本机到 所经过的路由数,记录下
相关信息。

5、使用Netstat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6、使用Ar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7、使用Nslooku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二、实验结果
1、使用Ping工具测试本机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记录下相关信息。

2、使用IPconfig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3、使用netsh工具测试本机TCP/IP网络配置,记录下相关信息。

4、使用Tracert工具测试本机到 所经过的路由数,记录下相
关信息。

5、使用Netstat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6、使用Ar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7、使用Nslookup工具,记录下相关信息。

三、问题与讨论
1.如何测试你的主机到特定网址的连接是否有故障?如果有故障,如何进一步分析故障的原因?
答:用ping检测连接情况,也可以用tracert查看IP数据的经过路

2.记录结果:Tracert
3.你的主机的48位以太网地址(MAC地址)是多少?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3(4)班学号3113006393
姓名__朱育楷___协作者_____无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二. 协议分析软件基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利用协议分析工具分析IP数据报报文格式,体会数据报发送、转发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具体传输过程。

通过分析截获TCP报文首部信息,理解首部中的序号、确认号等字段是TCP 可靠连接的基础。

通过分析Wireshark连接的三次握手建立和释放过程,理解TCP 连接建立和释放机制。

2.利用Wireshark(Ethereal)抓包。

3.对抓取到的包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巩固对Ethernet II 封包、ARP 分组及IP、ICMP 数据包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学习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基本使用方法;
2)对抓到的任一个IP包,分析其IP包的起始地址与终止地址,以及对应
的MAC帧的起始地址与终止地址,TTL的值、协议字段内容,并分析
其意义。

3)利用Wireshark监听ICMP包,分析ping程序和tracert程序的主要功能。

对抓到的任一个ICMP包,分析其MAC帧、IP包、ICMP包间的相互关
系。

4)利用Wireshark监听arp包,分析arp请求包与应答包的内容。

三、实验结果
起始地址:192.168.1.45
终止地址:121.8.171.40
MAC起始地址:2c:d0:5a:36:29:fc
MAC终止地址:d4:ee:07:32:af:88
TTL=64
TCP(6)
这个报文要交给TCP处理
Ping程序主要测试网络的联通性,tracert程序主要跟踪路由、测试跳数MAC里面有TYPE:IP指明该帧递交上层的IP协议处理
IP包中有PROTOCOL:ICMP指明该包是ICMP协议
ICMP包中有TYPE:8(ECHO(PING)REQUEST)表明该包十个请求包,占8字节
ARP请求包
ARP应答包
四、思考题
1.利用Wireshark监听HTTP的访问过程,找出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的相关IP数据报文,并解析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及
IP数据报文的变化情况。

答: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

2、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报文,带ACK标志和SYN标志,它表示对刚
才客户端SYN报文的回应,同时标志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

3、客户端必须再回应服务器端一个ACK报文。

2.尝试抓一下目标地址是隔壁同学主机的TCP数据包,能抓到吗?为什么?
答:不能,只能抓本机的TCP数据包。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3(4)班学号3113006393
姓名__朱育楷___协作者_____无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三.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了解交换机网络硬件设备,初步掌握交换机的常用配置。

二、实验要求
熟悉Cisco IOS命令,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能对交换机进行仿真配置,完成Vlan。

可根据情况进一步完成VTP,STP等配置并测试。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思考题
1.简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子网掩码与VLAN都可以进行网络划分,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子网划分就是通过借主机位来作为网络位,实现子网的划分,也就是可变长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后,其实就是属于不同的网络了,他们之间的通信需要
三层设备的支持才可以通信。

划分VLaN其实是分割广播域,把一个大的广播域划分成更多小的广播域,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
3. 交叉线与直通线的区别是什么?
答:交叉线:连接网卡—网卡;
直通线:连接网络设备与电脑。

4.课后练习,单台交换机上配置VLAN,实现交换机端口隔离。

实验用到的拓扑图如图3.1所示,交换机的端口分配及IP地址分配如表3.1所示。

图3.1 vlan基础配置拓扑图
F0/2 VLAN 2 无
F0/3 VLAN 2 无
F0/4 VLAN 3 无
PC0 NIC 192.168.3.3
PC1 NIC 192.168.2.2
PC2 NIC 192.168.3.2
PC3 NIC 192.168.2.3
做到交换机端口隔离验证,PC0和PC2、PC1和PC3能互相ping通,其余则不行。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3(4)班学号3113006393
姓名__朱育楷___协作者_____无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四.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了解路由器网络硬件设备,初步掌握路由器的常用配置。

二、实验工具
交换机,路由器,PC,Packet Tracer软件等。

三、实验要求
熟悉Cisco IOS命令,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能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也可进一步完成RIP配置并测试。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思考题
1.路由器的配置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
答:运行终端的仿真微机;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
端微机(仿真)连接;通过Ethernet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Ethernet
上的TELNET程序;通过Ethernet上的SNMP工作站。

2.怎样进入特权模式(Privileged Exec Mode)
答:enable命令进入
3.怎样进入全局配置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
答:进入特权模式后,在命令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

4.在什么模式下哪个命令可以配置路由器某个接口(interface)的IP地址?
答:点击路由器,点击命令行,进入要配置的接口,Router(config-if)#ip add IP 子掩码
5.根据你的理解,简述RIP与OSPF的比较。

答:rip协议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metric)是跳数,最大跳数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会丢弃数据包。

ospf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是带宽,延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