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6 秋天的雨
三年级《秋天的雨》教案12篇(秋天的雨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秋天的雨》教案12篇(秋天的雨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下面是分享的三年级《秋天的雨》教案12篇(秋天的雨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以供借鉴。
三年级《秋天的雨》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文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字1.学习写生字,交流学习方法。
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师引述: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
她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着奇妙的声音,不信,你们听。
2.播放课件。
(课文内容)3.交流: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
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4.师: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一齐欣赏这诗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10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颜料、丰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4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秋天的雨的独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从几方面写秋天的雨。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秋天的雨的独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水果实物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生:我喜欢夏天的雨,因为雨过天晴,天上会出现彩虹。
生:我喜欢春天的雨,因为下雨了,小芽儿们才能喝到足够的水分。
过渡:是啊,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秋天,走近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讲授新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集体订正(相机出示课件)(3)师质疑: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指名回答2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秋天的雨都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了谁?生自由读,师行间巡视交流反馈(师相机板书)黄色——银杏红色——枫树金黄——田野橙红——果树紫红、淡黄、雪白——菊花师:这么多的颜色,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概括?生:(五彩缤纷)师:你能再换一个四字词语吗?生:(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这和平时的日积月累是分不开的,以后大家在写日记、作文的时候,要灵活运用。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预设一、“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师:这句话好在哪儿?“飘哇飘哇”这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生:飘哇飘哇仿佛看到了一群红蝴蝶在空中飞。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7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演示文稿【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师:孩子们,上课铃声一响,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师: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吧。
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师:上一节课我们和一些生字宝宝交了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
好不好? 生:好师:请看屏幕扇子,扇哪扇哪,(同一个字在两个词里的读音是不一样的,这叫多音字)三、读文感受。
师: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秋天的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刚刚我们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你对秋雨的印象,在课文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
师:找到了吗?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
生:读每个自然段开头一句。
师:看屏幕,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小诗,连起来齐读。
生:读小诗师:这首小诗可不简单啊,每句话是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也是我们全篇课文的主要线索。
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你找到你了吗?生;颜色,气味,声音师: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读你最为喜欢的那一部分吧!生汇报,按照学生喜欢的顺序来出示幻灯片。
颜色部分:走进秋天的大门,一幅连绵不断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进颜色最为鲜艳的那一幅吧.师:出示五彩缤纷3.(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词是写颜色的?交流:黄黄的/红红的/金黄色/橙红色/雪白/淡黄色/紫红色,(2)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呢?生回答,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6秋天的雨》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6秋天的雨》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秋天的雨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秋天的特点以及秋天的雨。
2.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雨。
2. 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雨》的教材和音频文件。
2. 与秋天相关的图片、海报等。
3. 学生个人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与秋天相关的图片或海报,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注意。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吗?”“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预习导入(10分钟)学生拿出个人作业本,找出课本上关于秋天的生词,并找出例句。
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Step 3:听读课文(1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秋天的雨》的音频,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可以适时停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插图,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
Step 4: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在秋天,雨为什么是黄色的?”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让学生们进行意见交流和合作分享。
Step 5:语言运用(2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成小组,用自己的话复述秋天的雨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词汇和句子结构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表演一些与秋天雨有关的动作或情景,如走在雨中。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秋天的雨的特点。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秋天的雨是怎么样的?”“你们学到了什么?”Step 7:作业布置(2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小作文,可以描述秋天的雨的特点,也可以描述秋天的其他方面。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15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设想】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
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
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课时目标】1.能正确读写“颜料淡黄仙子好闻香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找近义词和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方法。
(重点)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方法,体会秋天的美好。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听写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看看你都写对了吗?(课件出示)一盒颜料邮票争着仙子淡黄好闻香梨勾住一曲丰收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指名读,师归纳:(课件出示)作者以秋天的雨为主线,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6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抓住秋天特点,将秋天众多景物巧妙的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二、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课文是从哪方面写秋天的景色,抓住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读懂课文语言,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春天,细雨如丝。
夏天,大雨倾盆。
秋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雨》。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复习词语师:孩子们,我们上节课已学习生字词和初步感受了秋天的雨的神奇,你们回去有复习吗?(有)眼见为实,下面这些词语谁能响亮地读一读?(课件出示生词)2、复习主要内容师:老师再考考你们,你能结合这些词语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吗?(板书:颜色、气味、声音)二、品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是怎么打开秋天的大门的呢?谁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段,边听边想。
)师:轻轻地,没留意她就来了,我们应该怎样把她轻轻地,没留意就来了,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读——抽生读——齐读)秋雨不像夏雨那样又猛又热,也不像冬雨那样又刺又冷,而像一位柔美的小姑娘,当我们还在为那炎炎夏日忧愁、烦恼的时候,她已悄然地为我们送来了清凉,打开了通向秋天的、通往丰收的大门。
多么善解人意的秋雨呀!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内心对它的那份谢意!(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呢?(颜料)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第二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秋天的雨》全课文教案【附原文】

《秋天的雨》全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生字,会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训练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生活积累,培养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二、课的类型:综合课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应作为本课的难点进行学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启发法五、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中相关画面的图片等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下面老师来做一项简单的小调查,春夏秋冬四季是我们每一年都有所体验的,那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冒出了头,树上的新叶也长出来了,春天是生气勃勃的,是活力的。
师:很好,春天的确是一个没法让人不喜欢的季节呢,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生2:老师,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观看五彩缤纷的冰雕展,还可以堆雪人,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
师:嗯嗯,冬天虽然寒冷,但是也带给我们很多的乐趣,这位同学能够在严寒的冬天里寻找生活的乐趣,非常不错!师:下面我们再请两位同学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他没能在课堂上发表想法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和同学们再交流哈!生3:我最喜欢秋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春夏的播种,在秋天有了收货,在秋天,望着金灿灿的田野,感觉很幸福。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秋天的雨》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三班级上册第6课的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为老师要好好编写此课的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妙。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如何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进行生动描写。
2、感受文中美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妙。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引发情感:那刚刚离去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2、引入课文: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天吧!(板书课题)二、育情导学,欣赏秋色1、齐读第一段指导读齐读。
2、(播放课件:秋色)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何感受?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学生默读第二段,并思考,看到了什么?2、秋雨分别给这些植物涂抹上哪些颜色?(生边读边画)你还看过哪些秋天的植物,有哪些颜色?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说吧。
3、这么多颜色组合在一起,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随机理解:五彩缤纷,进行说话联系)4、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5、师引读,生接读第二自然段。
四、品读想象,体会沟通过度,秋天的雨,不仅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好多香甜的气味呢,让我们来闻一闻吧!1、师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
提问:你闻到了哪些气味儿?2、看着这香甜的水果,你有什么话想说吗?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挑战读。
五、演读课文,指导背诵1、轻声地读第四自然段。
2、分派角色,演读课文。
(学生分别扮演秋雨姐姐、喜鹊、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和柳树的叶,进行对话练习)3、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总结全问,升华感情1、结合板书,学生谈谈从秋雨中收到哪些丰收?体会到哪些欢乐?2、师小结。
3、满怀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七、引申创作,体验成功1、(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仿照歌曲来创编,歌曲《秋天在哪里》)2、每小组自选主题,合作沟通,完成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重点难点】
重点:
1.围绕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秋雨及秋景图片。
师:这儿有几幅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面前?
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
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描绘秋雨的神奇之处的吧!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生字:盒颜料票飘争仙淡闻梨勾曲丰词语: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
(自由读同桌互读生领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读音:注意读好翘舌音“匙”,同时在“钥匙”里读轻声。
前鼻音“缤、颜、仙、淡、闻”,后鼻音“丰、争”。
读准多音字“曲”,有两个读音“qǔ”“qū”,在本文
中的读音是“qǔ”。
识字方法:熟字带生字:是——匙宾——缤
合——盒彦——颜
形近字比较识字:枚——枝勾——句
形声字识字:香梨,木本植物,“梨”是木字底。
仙子,
是人,所以“仙”是单人旁。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盒、颜、淡、勾)
“票”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是“西”的变形,下半部“示”的第一笔横在
横中线上。
“盒”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一个“合”,下面“皿”字底,上下等宽。
“梨”是上下字结构的字,上面一个“梨”,下面一个“木”。
“颜”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分不要少写撇。
“淡”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炎”是上下两个“火”,先写两边的点,后写中间的人。
“勾”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好横折钩,里面不要漏写撇折。
“曲”注意中间是一横。
4.学生练习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大意。
师: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文章每一段的内容吗?
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学生读句子,发现规律: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
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叫“摘录法”。
学生试着把这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教师指导学生这几句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叫连接段意法,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体会秋天的美好。
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同学之间读一读,抄录到积累本上。
我积累的词语:
我积累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随机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复习。
学生自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雨。
二、品读感悟。
1.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交流:秋天的雨是怎样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
抓住词语“轻轻地,轻轻地”读出秋雨的润物细无声,抓住“趁你没留意”读出秋雨的调皮可爱。
为全文的朗读定下情感基础。
自由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
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2.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学生赛读,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学生默读,圈画描写颜色的词语,感悟“五彩缤纷”。
出示:①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把黄黄的银杏叶比作小扇子。
)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
)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
)
④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把橘子、柿子当成人来描写。
)
⑤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把菊花当成人来描写。
)
(2)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用自己的话描述场景、说近义词、绘画等表现“五彩缤纷”。
学生表演“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
(3)图片展示美景。
学生对比理解两个比喻句,交流感受。
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思考: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师: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
板书:藏着气味
鼓励学生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甜的气味?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
(2)师: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
引导学生说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它告诉大家,_________。
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
松柏_______,杨树、柳树的叶子_______。
它们都在准
备过冬了
师:大家喜欢秋天的雨吗?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喜爱大声地读读第五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丰收,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丰收……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有趣的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秋雨打开的美,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板书设计】
6 秋天的雨
总写钥匙——开门
分写颜色—气味—声音赞美、喜爱秋天
总写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优美。
教学中我主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想象画面,以读促说。
对难懂的词语,仍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这次还加入了学生自
己的表演,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
但教学中还是说得太多,不够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开始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以及去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有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但他们生活经验欠缺,缺乏对事物的切身体验,各种良好观察方法还有待于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形成。
本课的教学在基本的内容完成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去观察,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以秋雨为线索把秋天写得美丽迷人的,在这一点上,我的引导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