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婷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 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 PPT课件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

心理测量学知识部分的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测验的常模 第3节 测验的信度 第4节 测验的效度 第5节 项目分析 第6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7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
参考书目
❖ 主要依据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 中的《心理测量知识》部分进行。这本书的主要参考教材有: 1.郑日昌、蔡永红和周益群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姜长青主编,《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 4.戴海崎、张锋和陈雪枫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 版社,2002 5.顾海根编著,《学校心理测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宋维真、张瑶主编,《心理测量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7.彭凯平编著,《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0
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55的分数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低于 这个分数。
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二)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基础年 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 计算方法:假如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 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龄为:6(岁) +42(月)+32(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 (三)年级当量
第一节 概述
【考查要点】 1.测量的含义; 2.不同的测量量表:命名、顺序、等
距和等比量表; 3.测验观:错误的和正确的; 4.不同的测验种类。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 定义中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 (2)数字

心理测量学概述(ppt)

心理测量学概述(ppt)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常用的三种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n 一、智力测验
n 吴天敏:中国比内智力量表 n 龚耀先
l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l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l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n 林传鼎:韦氏儿童量表(WISC-CR) n 张厚粲:瑞文标准型测验(SPM) n 李丹: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n 定义: 法则→事物(属性)→数量化确定
物理、社会和心理 测量共性
二、测量要素
单位
(事物标准量名称)
参照点
(量的计算起点)
意义 明确
单位 等距
绝对 零点
全无
相对 零点
人为
三、测量量表
含 义
按标准化样本中大量测验结果 制定的、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
标度由低到高排列的连续体。
不同水平的量表
种类 命名 顺序 等距
特点 测验理论形成 测验工作系统化
补充: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验思想
n 1. 测验思想
孔子
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孟子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
物皆然,心为甚,王者度之。
刘劭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人物志》
“应赞”
J. K. Shryock《人类能力的研究》 刘勰思 《新论·专学篇》
信度 n 试卷
效度
难度 n 试题
区分度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测验功能
n 智力测验:一般能力水平 n 特殊能力测验:潜能或发展倾向 n 人格测验:非认知性的特征

心理测量学第五章.ppt

心理测量学第五章.ppt

五、心理测在咨询中的应用
(一)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成人、儿童、幼儿) 瑞文智力测验(SPM、CRT)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二)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不客观的态度分二类:
测验完美无缺;测验无用且有害 错误的测验观有三种: 1.测验万能论 2.测验无用论 3.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二)正确的测验观 1.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
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心理测验尚不完善。
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 够坚实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心理测验主要用于对求助者心理 特性、行为问题性质进行正确评 估和诊断,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指 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
五、心理测验在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心理测量在顺序量表上进行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特质:个人对刺激作反应的一种内 在倾向。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可辨 别的特征。
心理测验: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 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 性的行为,对人的心理特质做出推论和 数量化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包含4个基本的含义: 1.心理测验是测量人某种行为的工具 2.要全部了解行为样本的意义 3.测验条件对所有被试都相同(标准化) 4.个人分数与常模比较才有意义(常模)
首先做一个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 通过这个测验大家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考点精讲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考点精讲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考点精讲在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量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下面,我们将对心理咨询师在心理测量学方面的重要考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量所使用的工具称为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标准化是心理测量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意味着在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例如,在编制测验时,需要对题目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题目能够有效地测量所要考察的心理特质;在施测过程中,需要保证环境的安静、舒适,以及施测者的态度中立和操作规范;在评分时,需要有明确的评分标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解释结果时,需要依据常模或其他标准进行,不能随意解读。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1、间接性心理现象无法直接测量,我们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的心理特质。

例如,通过一个人在数学测验中的表现来推测他的数学能力。

2、相对性心理测量的结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是因为心理特质没有绝对的零点,而且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测验中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分数,我们只能通过与其他人的比较来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特质水平。

3、客观性尽管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来进行的,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这主要体现在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评分等过程都遵循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标准,尽量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误差是心理测量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测量工具、测量环境和测量者与被测量者。

测量工具方面的误差可能源于测验题目的质量、难度、区分度等。

如果题目不够清晰、准确,或者难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心理测量学课件

心理测量学课件
3、是表示智商一种理想的指标。 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在标准差相同或者相近是才可以比较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表示方法
1、转换表法( 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
原始分数
20-30 岁 一级(高水平智): 57-60
转化
30-40 岁 56-60
导出分数
40-50 岁 55-60 50-60 岁 53-60
正态分布曲线图
比平均数高两个标准差:98% 比平均数高一个标准差:84% 处 于 平 均 数 水 平:50% 比平均数低一个标准差:16% 比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2%
(二)非线性转换
如果原始分数不 是正态分布,也 可以使其常态, 这一转换过程就 是非线性。
负 偏 态
正 偏 态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智力测验——了解来访者的智力水平(比内、韦 氏、瑞文)
人格测验——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征(EPQ、 16PF、MMPI)
心理评定量表——了解来访者某个心理障碍存在 与否或者程度 (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常模团体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 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1.构成明确: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3.样本的大小要合适:全国性常模2000-3000为宜。 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地域性、时效性。
心理测量学
授课人 许剑
第一节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界定。 二、测量要素 1.参照点:计算的起点。
绝对零点(轻重、长度、温度); 相对零点(海拔高度、温度)

心理测量学知识 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知识 PPT课件
(二) 单位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有确定的意义 2、 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的量表
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 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 续体就称为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S.S.Stevens)将测量从 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
(一) 命名量表:1、代号 2、类别 (二) 顺序量表: 有大小关系、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 (三) 等距量表:有大小关系、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 (四) 等比量表: 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 心理测量一般在顺序量表上进行,但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可 以将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PP=575.4 575
三、标准分常模
标准分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 示出来的量表。 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 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 离差智商(IQ)等。
(一)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原始分转换标准分基本公式:
Z X X SD
其中X为任一原始分数,X 为样本平均数,SD为样本标准差
正态分布曲线:p.345图
几种导出分数间的相互关系
从上图以及书中p.345图中可以看出: z分1.00分,T分60分,CEEB600分,韦氏离差智商 的115分,韦氏分测验的13分等分数,都表示原始 分数在它所在的分布中是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 对于常态化的标准分数或趋于常态分布的z分数来 说,大约相当于84的百分等级(实际是84.13%) 。 两个标准差大约相当于98的百分等级(实际 97.72)。-2.00的z分数等分数表示低于平均值两 个标准差,大约相当2的百分等级
基本公式 方差计算公式
S 2 ( X i X )2 N

心里测量学

心里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要点心理测量学测量的元素包括事物、数字、法则。

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区分性、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即绝对零点、相对零点。

测量所用的单位,好的单位应具备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条件。

斯蒂文斯(S.S.Stevrens)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燵,可将测验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包括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英国生的学家和心理学家(F.Galton)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

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在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常模团体的选择一般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群体构成的明确界定、对群体具有代表性、样本量大小要适当、具有新近性。

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大小适当须从经济、实用、减少误差等方面考虑。

抽样的方法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无等级结构想想。

心理测量学知识(咨询师)

心理测量学知识(咨询师)
17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18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三、取样的方法 四、常模分数与常模
19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
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 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
– 命名量表 :代号/类别 – 顺序量表 :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
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 等距量表 :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
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 运算。 – 等比量表 :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9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 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 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 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 的行为序列。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1、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2、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3、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1.常模分数
–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 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 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它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 行比较。
2.常模
–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 (norm),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常模有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之分
– 3.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 有多样性,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 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