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设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装技术及观察标准1、依据巷道围岩条件每30~50m应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
当巷道尺寸、掘进工艺或围岩地质条件发生时, 应依据具体条件调整顶板离层指示仪间距; 巷道交叉点必需安设顶板离层仪(横川依据顶板情况在方法中要求), 顶板离层仪数目按以下实施:2、双基点顶板离层仪指示仪浅基点应固定在3m位置, 深基点通常应固定在锚索端部上方稳定岩层内300-500mm(若无稳定岩层, 深基点在顶板中深度应大于巷道跨度1.5倍)。
顶板离层仪内、外筒初始读数应控制在10mm, 并由验收员负责验收和填写“顶板离层仪原始安装读数统计表”, 报生产技术部立案。
3、巷道每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 必需进行统一挂牌管理, 并按要求进行编号和填写, 施工队组技术员要绘制“定置图”, 标明顶板离层仪分布情况。
4、距掘进工作面迎头50m内, 每班观察1次, 观察数据填写到观察牌板并在班检表上做好统计; 其它范围每七天观察1次, 将观察数据填写到观察牌板上, 并在周检表上做好统计。
班检和周检统计表于每七天一送交生产技术部。
如遇顶板离层值超出设计顶板离层临界值时, 应立刻采取补强加固方法。
施工队组要立刻向生产技术部反馈信息, 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要立刻深入现场了解情况, 并将结果向部室领导汇报。
5、离层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板离层小, 顶板较稳定; 黄色表示顶板不稳定, 离层已达成警戒线; 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较大, 已进入危险状态。
6、顶板离层仪由队组指派专员进行安装, 顶板离层仪积水盘要紧贴岩面, 不能进行有效测读顶板离层指示仪应立刻更换, 假如不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 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进行安设, 原指示仪更换后, 要统计其读值, 并标明已被更换。
新指示仪基点安设层位与高度应与原测点一致。
7、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标识刻度颜色及积水盘有损坏或不清楚立刻进行更换, 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如有粉尘、煤泥及造成不能正常观察读取数据必需清洗或者擦拭洁净, 确保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数据正确性和真实性。
顶板离层仪打设规定及观测要求

顶板离层仪打设规定及观测要求离层指示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的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部松动离层值较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黄色表示离层松动已达到警界值;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值较大,已进入危险的状态。
顶板离层仪安装区域:采用锚网支护的巷道、硐室和需要观测顶板离层的巷道必须按要求安装顶板离层仪。
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道跨度最大处的顶板几何中央较完整的区域。
(1)沿顶掘进的煤巷及坡顶掘进的半煤岩巷,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50米。
(2)沿底板掘进的煤巷,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30米。
(3)交岔点巷道平交:巷道中线交叉点和及各支巷距巷道中线交叉点中心处均安装顶板离层仪。
(4)交岔点巷道立交:上部巷道在巷道交叉点和距巷道交叉点前后5米顶板处均安装顶板离层仪,下部巷道距交叉口前后3米范围内套棚支护。
(5)工作面在施工大断面、淋水区域、顶板破碎区域及过地质构造区域。
(6)通过断层时,在断层的上下盘距离断面前后10米处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通过陷落柱时,陷落柱与正常区域的交接面及其前后10米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
(7)掘进工作面在施工电气硐室、防火门硐室、钻场等硐室时,必须在巷道几何正中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用以监测大断面处顶板变化;巷道内施工大断面需二次成巷时,要提前在二次成巷几何正中处打设顶板离层仪,其余仍按照作业规程打设顶板离层仪。
(8)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淋水区域时,必须保证每班进行锚杆、锚索锚固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存档保存。
并在该区域内打设一个顶板离层仪用于监测顶板变化。
(9)顶板离层监测工作由队组主管技术员负全责。
全部实行档案化管理,实行终身负责制。
(10)掘进巷道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实行“四位一体”负责制:即顶板离层仪安装过程中,打钻人员、安装人员、跟班队干和安全员必须都在现场。
(11)顶板离层仪安装孔必须竖直打设,且巷道中顶板离层仪成一条直线。
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要自然下垂,网片、网丝等不得影响离层仪的数据显示。
巷道顶板离层仪安装和观测管理办法2[1]
![巷道顶板离层仪安装和观测管理办法2[1]](https://img.taocdn.com/s3/m/777bb59fa8956bec0875e365.png)
巷道顶板离层仪安装和观测管理办法2[1]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一、标准掘进全锚支护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标准 1.1顶板离层仪1.1.1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方法、步骤标准钻孔:采用B19(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28mm或?30mm钻头用锚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沿岩顶掘进时钻孔深度6m,沿煤顶掘进时钻孔深度打设8m。
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深部基点安装必须与该巷道打设锚索的长度一致。
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3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孔口套管:安装孔口套管。
对准刻度:将A刻度(浅部基点刻度)坠与孔口套管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将B刻度(深部基点刻度)坠与A刻度坠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
初读数:记录初读数。
1.1.2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位置、安装标准、观察频度、数据处理标准安装位置:采用锚网支护的巷道、硐室和需要观测顶板离层的巷道必须按要求安装顶板离层仪。
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道跨度最大处的顶板中央较完整的区域。
(1)沿顶掘进的煤巷,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50米。
(2)沿底板掘进的煤巷,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30米。
(3)交岔点巷道:1)平交:巷道中线交叉点和距各支巷交接口5米顶板处均安装巷道顶板离层仪,共4个。
2)立交:上部巷道在巷道交叉点和距巷道交叉口5米顶板处均安装顶板离层仪,下部巷道距交叉口前后10米范围内套棚支护。
(4)通过地质构造带的巷道:通过断层时,在断层的上下盘距离断面前后10米处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通过陷落柱时,陷落柱与正常区域的交接面及其前后10米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
队组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直接读取锚固区内、外顶板的离层仪值。
安装标准要求:(1)顶板离层仪安装孔必须竖直打设。
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要自然下垂,网片、网丝等因素不得影响离层仪的数据显示。
顶板离层仪安装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装标准啥是顶板离层仪呢?顶板离层仪就是用来监测煤矿或者隧道等地方的顶板情况的一个小工具。
它就像一个小侦探,时刻盯着顶板,看看有没有出问题。
那为啥要有安装标准呢?这可重要啦!如果安装得不好,顶板离层仪就不能准确地监测顶板的情况,那就可能会出危险哦。
所以,我们得按照标准来安装顶板离层仪。
我们要选好安装的位置。
一般来说,要在顶板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安装顶板离层仪。
比如说,在巷道的交叉口、断层附近、采空区边缘等地方。
这些地方的顶板比较容易受到压力和震动的影响,所以需要特别关注。
选好位置后,我们就要开始安装啦。
安装的时候,要先在顶板上打一个孔。
这个孔可不能随便打哦,要按照规定的深度和直径来打。
如果孔打得太深或者太浅,直径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影响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效果。
打好孔后,我们要把顶板离层仪的探头放进孔里。
探头就像一个小手指,伸到顶板里面去感受顶板的变化。
探头要放得正正的,不能歪歪扭扭的。
放好探头后,我们要用专门的胶水或者螺丝把探头固定在孔里,不能让它掉出来。
然后,我们要把顶板离层仪的表盘安装在巷道的墙壁上。
表盘就像一个小闹钟,显示着顶板离层的情况。
表盘要安装得稳稳的,不能摇晃。
安装好表盘后,我们要把探头和表盘之间的线连接好,不能接错或者接松了。
安装好顶板离层仪后,我们还要进行调试和检查。
调试就是看看顶板离层仪能不能正常工作,显示的数据准不准确。
检查就是看看安装得牢不牢固,有没有松动或者漏水的地方。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最后,我们要定期对顶板离层仪进行维护和保养。
维护就是给顶板离层仪擦一擦灰,检查一下线路有没有问题。
保养就是给顶板离层仪换一换电池,或者校准一下数据。
这样,顶板离层仪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我们监测顶板的情况。
同学们,现在大家对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标准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呢?顶板离层仪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它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顶板的问题,避免发生危险。
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为了准确地观测煤巷顶板离层下沉,保证煤巷锚网支护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规范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与观测,特制定如下技术标准:一、我矿使用LX—Ⅱ型(二点式)离层仪的结构离层仪由2个基点锚固弹簧、细钢丝绳(6m、3m各一根)、塑料孔口套管、集水盘及夜光刻度坠等部件组成,其刻度坠采用两个等径半圆并列结构。
二、安装方法1、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离层仪安设在巷道中部,原则上离层仪间距...时,...间距在巷道与钻.........按.50m.....40m...左右,当左右侧钻窝.........50m窝交叉处安装,当顶板比较破碎时加密到..................20m...,.在交叉点、过断层、构造带、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另加离层仪。
2、离层仪安装孔深度为6m,孔径为φ27—28mm。
3、安装时采用径向开口槽专用接长式安装杆将锚固弹簧推入孔中预定位置,浅部基点弹簧安设在与锚杆上部同一高度,这样能够准确掌握锚杆长度范围内的顶板离层松动情况,深部基点安设高度为6m。
4、用专用安装推杆将深部锚固弹簧推入孔底,再依次将浅部基点弹簧推入孔内预定位置,抽出安装杆轻拉细钢丝绳,确认弹簧定位。
5、将刻度坠的上端“0”位对齐,然后和孔口套管的下边缘对正,再将绳卡定位。
必须将塑料孔口套管牢固的固定在顶板上,不得松动,顶网不得有卡阻现象。
三、安装注意事项1、推入钢丝绳时,应逐圈打开,防止纠缠打结。
2、推入弹簧时,应一次到位,中途不能回拉安装杆,以防弹簧双爪从安装槽内脱出。
3、浅部基点锚固弹簧定位一定要准确,应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
4、绳卡一定要卡紧,至少用钳子卡三道压痕。
5、安装后,两个刻度坠必须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
四、标志牌尺寸离层仪安装好后,在其附近配设一个标志牌,标志牌必须采用防潮材料。
附图:标志牌尺寸示意图如下:顶板离层仪标志牌说明:1、离层仪安装好后,在其附近配设一个标志牌。
顶板离层仪安设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装技术及观测标准1、根据巷道围岩条件每30~50m应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当巷道尺寸、掘进工艺或围岩地质条件发生时,应根据具体条件调整顶板离层指示仪间距;巷道交叉点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横川根据顶板情况在措施中规定),顶板离层仪得数目按以下执行:2、双基点顶板离层仪指示仪浅基点应固定在3m位置,深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索端部上方稳定岩层内300-500mm(若无稳定岩层,深基点在顶板中得深度应不小于巷道跨度得1、5倍)。
顶板离层仪内、外筒初始读数应控制在10mm,并由验收员负责验收与填写“顶板离层仪原始安装读数记录表”,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3、巷道每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必须进行统一得挂牌管理,并按要求进行编号与填写,施工队组技术员要绘制“定置图”,标明顶板离层仪得分布情况。
4、距掘进工作面迎头50m内,每班观测1次,观测数据填写到观测牌板并在班检表上做好记录;其它范围每周观测1次,将观测数据填写到观测牌板上,并在周检表上做好记录。
班检与周检记录表于每周一送交生产技术部。
如遇顶板离层值超过设计顶板离层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补强加固措施。
施工队组要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反馈信息,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要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将结果向部室领导汇报。
5、离层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得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板离层小,顶板较稳定;黄色表示顶板不稳定,离层已达到警戒线;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较大,已进入危险状态。
6、顶板离层仪由队组指派专人进行安装,顶板离层仪积水盘要紧贴岩面,不能进行有效测读得顶板离层指示仪应立即更换,如果不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进行安设,原指示仪更换后,要记录其读值,并标明已被更换。
新指示仪得基点安设层位与高度应与原测点一致。
7、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标识刻度颜色及积水盘有损坏或不清楚得及时进行更换,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如有粉尘、煤泥及导致不能正常观测读取数据得必须清洗或者擦拭干净,保证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数据得准确性与真实性。
顶板离层仪安设标准

顶板离层仪安装技术及观测标准1、根据巷道围岩条件每30~50m应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
当巷道尺寸、掘进工艺或围岩地质条件发生时,应根据具体条件调整顶板离层指示仪间距;巷道交叉点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横川根据顶板情况在措施中规定),顶板离层仪得数目按以下执行:2、双基点顶板离层仪指示仪浅基点应固定在3m位置,深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索端部上方稳定岩层内300—500mm(若无稳定岩层,深基点在顶板中得深度应不小于巷道跨度得1、5倍)、顶板离层仪内、外筒初始读数应控制在10mm,并由验收员负责验收与填写“顶板离层仪原始安装读数记录表”,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3、巷道每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必须进行统一得挂牌管理,并按要求进行编号与填写,施工队组技术员要绘制“定置图”,标明顶板离层仪得分布情况、4、距掘进工作面迎头50m内,每班观测1次,观测数据填写到观测牌板并在班检表上做好记录;其它范围每周观测1次,将观测数据填写到观测牌板上,并在周检表上做好记录。
班检与周检记录表于每周一送交生产技术部、如遇顶板离层值超过设计顶板离层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补强加固措施、施工队组要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反馈信息,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要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将结果向部室领导汇报。
5、离层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得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板离层小,顶板较稳定;黄色表示顶板不稳定,离层已达到警戒线;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较大,已进入危险状态、6、顶板离层仪由队组指派专人进行安装,顶板离层仪积水盘要紧贴岩面,不能进行有效测读得顶板离层指示仪应立即更换,如果不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进行安设,原指示仪更换后,要记录其读值,并标明已被更换。
新指示仪得基点安设层位与高度应与原测点一致。
7、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标识刻度颜色及积水盘有损坏或不清楚得及时进行更换,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如有粉尘、煤泥及导致不能正常观测读取数据得必须清洗或者擦拭干净,保证顶板离层仪内、外侧筒数据得准确性与真实性。
顶板离层观测原理及观测方法

离层仪的原理及安装方法1、结构与组成KGE30顶板离层指示仪结构如图1所示。
正视图 侧视图1—锚爪(基点),2—固定管,3—托盘,4—钢丝绳紧固螺丝,5—壳体 6—铭牌 ,7—刻度尺,图1 指示仪结构示意图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锚爪安装在围岩钻孔内,巷道顶板下沉使锚固在顶板上方的锚爪与指示仪外壳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拉动钢丝,钢丝的末端连接发条,发条安装在和刻度尺同轴的滚轮上,滚轮转动带动刻度尺移动,使刻度尺伸出壳体,同时带动同轴的电位器转动,使电位器的输出信号发出变化,变化的信号经放大和A/D 转换后,经过芯片处理,在数码管上显示当前顶板位移值,同时刻度尺也将离层量显示出来。
当用矿灯照射数显屏时,即显示离层量。
M A 12 3 4 6 7 7 53、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 0.5——20 m2) 量程 0——300mm3)测量分辨率 1mm4、数显顶板离层仪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
1)用风钻在巷道顶板上打孔,钻孔深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口孜东矿一般打6~8m.2)用安装杆将锚爪3推至钻孔顶端,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固。
3)用安装杆将锚爪4推至钻孔预定位置,口孜东矿预定在距空口2.5米处(与锚杆上端在同一高度),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固。
4)将指示仪的导向管2插入钻孔中,然后将指示仪的导向管2安装到钻孔内固定牢固,拽紧钢丝绳后用十字花改锥紧固导向管下方小孔中的螺钉,保证钢丝已固定。
然后剪下多余的钢丝即可432 511.指示仪2.导向管3.第一测点4.第二测点5.顶板岩层图2指示仪安装示意图5、计算离层方法图3离层测点安装示意图A基点B基点巷道传感器离层线参考点深基点A浅基点B 离层仪锚杆锚固段顶板图4基点布置示意图(1)离层范围与基点对应关系说明根据图4所示,离层范围与基点对应关系说明基点的相对位移参考原点为传感器,A、B两点的相对于原点位移量分别为dataA ,dataB 。
dataB 反映出B基点以下的离层量,即浅部离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
为了准确地观测煤巷顶板离层下沉,保证煤巷锚网支护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规范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与观测,特制定如下技术标准:
一、我矿使用LX—Ⅱ型(二点式)离层仪的结构
离层仪由2个基点锚固弹簧、细钢丝绳(6m、3m各一根)、塑料孔口套管、集水盘及夜光刻度坠等部件组成,其刻度坠采用两个等径半圆并列结构。
二、安装方法
1、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离层仪安设在巷道中部,原则上离层仪间距
.....
40m
...间距在巷道与钻窝交叉处安装,当顶板比较破碎时
......................
...50m
...时,按
...左右,当左右侧钻窝
.........50m
加密到
...,.在交叉点、过断层、构造带、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另加离层仪。
...20m
2、离层仪安装孔深度为6m,孔径为φ27—28mm。
3、安装时采用径向开口槽专用接长式安装杆将锚固弹簧推入孔中预定位置,浅部基点弹簧安设在与锚杆上部同一高度,这样可以准确掌握锚杆长度范围内的顶板离层松动情况,深部基点安设高度为6m。
4、用专用安装推杆将深部锚固弹簧推入孔底,再依次将浅部基点弹簧推入孔内预定位置,抽出安装杆轻拉细钢丝绳,确认弹簧定位。
5、将刻度坠的上端“0”位对齐,然后和孔口套管的下边缘对正,再将绳卡定位。
必须将塑料孔口套管牢固的固定在顶板上,不得松动,顶网不得有卡阻现象。
三、安装注意事项
1、推入钢丝绳时,应逐圈打开,防止纠缠打结。
2、推入弹簧时,应一次到位,中途不能回拉安装杆,以防弹簧双爪从安装槽内脱出。
3、浅部基点锚固弹簧定位一定要准确,应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
4、绳卡一定要卡紧,至少用钳子卡三道压痕。
5、安装后,两个刻度坠必须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
四、标志牌尺寸
离层仪安装好后,在其附近配设一个标志牌,标志牌必须采用防潮材料。
附图:标志牌尺寸示意图如下:
顶板离层仪标志牌
说明:1、离层仪安装好后,在其附近配设一个标志牌。
(距离层仪不大于1m)
2、标志牌采用绿色塑料薄板。
(厚度1.0—1.5mm)
3、标志牌四周留有5mm边沿。
(可用反光纸粘贴)
4、各单位同一条巷道标志牌上的字体大小、颜色一定要统一。
五、离层仪观测方法
离层仪安装好后,随顶板的离层,两刻度坠也随之向孔口套管内移动,短刻度坠刻度反应浅部基点相对于孔口的相对离层值(低区离层);长刻度坠下半部刻度反应深部基点相对于孔口浅部基点的相对离层值(高区离层);长刻度坠上半部刻度显示锚杆长度以内和锚杆长度以上(深点以下顶板)离层值之和。
浅点、深点刻度坠刻度由上而下均分为四种颜色即:‘绿、黄、白、红’每种颜色长度为20mm,合计80mm。
根据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创新、共同观测研究和分析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当顶板全离层值在绿色区域(20mm)内时,从顶板离层指标判断,顶板支护处于安全值范围;当全离层值进入黄色区域时,要引起关注;当全离层值进入红色区域时,必须及时采取加打锚杆、锚索等加固措施。
对于沿空掘巷或顶板松软、破碎等特殊构造地段,顶板离层仪指标只能作为其中的考虑判断指标之一。
施工单位跟班人员,每班均要注意顶板离层仪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顶板离层仪观测职责
顶板离层仪距迎头40m范围以内,主要由施工单位负责观测,当离层仪全离层值将进入红色区域时,跟班人员和当班班长负责,立即采取补打锚杆、锚索等加固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通知技术、安检部门。
顶板离层仪距迎头40m范围以外,主要由技术科负责观测,每旬出离层仪离层值监测报表,并报送有关领导和有关单位,当离层仪全离层值将进入红色区域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并向施工单位及时下发加固巷道通知单,确保巷道施工安全。
施工单位人员、安检、技术、调度等有关职能科室人员,进入工作面发现顶板离层仪全离层值由白色区域进入即将进入红色区域时,均有义务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施工区队跟班人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离层仪安设在巷道中部,离层仪间距为40m,当顶板比较破碎时加密到20m,在交叉点、过断层、构造带、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另加离层仪。
施工单位负责巷道内所有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填写观测数据并及时向井上值班室值班人员汇报。
区队值班室要安技术科统一制定的台帐格式建立离层仪观测台帐(附:台帐表)。
观测频度:
⑴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以内顶板离层仪观测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迎头50m以外的范围顶板离层仪观测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
⑵工作面安装或拆除期间,每周不少于1次。
⑶回采期间:距工作面采线100m以内顶板离层仪观测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工作面采线100m以外顶板离层仪观测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
⑷当离层仪全离层值达到65mm以上时,跟班人员和当班班长负责,立即采取补打锚杆、锚索等加固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通知技术、安检部门。
⑸技术科矿压组每周对掘进迎头40m以外的顶板离层仪进行全面的观测同时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顶板离层仪安装质量、间距、读数及现场牌板填写情况,并将观测与检查结果报送有关领导及区队。
⑹当离层仪全离层值达到65mm以上时,施工单位人员、安检、技术、调
度等有关职能科室人员,均有义务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施工区队跟班人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顶板离层仪安装与观测技术标准
设计
审核
技术科长
采掘副总
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