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离层仪的使用规定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使用规定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使用规定一、顶板离层仪的原理顶板离层仪是将顶板岩层钻孔内的固定装置随着岩层变化时,拉动装入孔内的钢丝绳,再通过孔内钢丝绳牵动设在顶板下面的刻度数装置上,来掌握顶板的位移差,判断出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和锚杆的支护效果。
二、顶板离层仪结构顶板离层仪由孔内固定器、测量钢丝、孔内盘和刻度数装置四部分组成:1、孔内固定器采用弹簧抓爪式结构;2、测量钢丝由柔软弹性小的多股细钢丝连接内固定器与测度数装置;3、测度数装置由两个带有刻度标志的半圆钢条组成;4、孔口盘由塑料圆盘和塑料管组成,圆盘作用是导泄孔内水,圆管是读数装置的基准点。
三、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为了准确反映顶板变化情况,离层仪要随着掘进延伸及时按规定安装。
在安装后,工作面50米内的离层仪要每班进行观测记录。
安装步骤:1、用锚杆钻机φ27-28mm钻头,打4m—5m深的孔;2、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卡住,深部基点应固定在顶板以上4m—5m处;3、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3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4、对准刻度:将粗读数筒和孔口套管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后,截取多余钢绳:将细读数筒与粗读数筒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后,截去多余钢绳。
为了方便统一,细筒和粗筒的基读数值都设置在10mm处。
5、记录指示仪编号、安装日期及位置,初始读数。
四、顶板离层仪的使用规定1、巷道每隔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离层仪安装位置距掘进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50m,否则无法捕捉顶板离层的全过程;2、钢绳应事先盘好,推入锚固器时逐圈展开,以防纠缠打结;3、浅部基点锚固器一定要准确定位,为此可提前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4、安装后,两个刻度活环均应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不得任何卡阻现象;5、施工区队要将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设置、安装、显示标志牌的挂设纳入巷道施工的责任制。
最新整理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

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为进一步标准我矿顶板离层仪的管理,切实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现对顶板离层仪的安装、观测及日常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煤巷、半煤巷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对于综采工作面切眼、回撤通道、巷道交叉点、采掘工作面过上覆煤柱或过空巷段的巷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巷道及大跨度巷道等也要安装顶板离层仪,并加强监测。
安设地点及间距如下:安设地点安设间距或部位普通煤巷、半煤巷≤100综采工作面切眼≤50回撤通道≤ 50过上覆煤柱或过空巷段的巷道≤ 50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巷道≤ 50巷道交叉点、断层构造处交叉点或构造处其它大跨度巷道≤ 80二、顶板离层仪要安装在巷道中间部位。
当工作面施工距离到达一个安装间距时,必须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新设的顶板离层仪距离工作面不得超过10〔特殊情况除外〕,现场作业人员放炮时必须妥善保护顶板离层仪。
三、观测仪器采用型号为LBY-3机械式顶板离层仪,浅部基点、深部基点必须安装到位,浅部基点要安装在锚杆端部位置,距巷道顶板2.5处,深部基点安装在较稳定的深部岩层中,距巷道顶板8处,初始读数预设值必须记录准确。
四、顶板离层仪的观测〔一〕各区队技术员负责顶板离层仪的日常监测记录和管理工作。
〔二〕顶板离层仪观测频度为7天一次,离层量较大或离层速度加快时,要适当缩短监测周期。
〔三〕在受掘进及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内或离层量、离层速度有明显加大加快趋势时,要适当缩短监测周期。
〔四〕观测数据要精确记录,并及时填写在观测记录牌板上。
上井后及时把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台账。
确保离层仪、记录牌板、地面资料三者相符。
〔五〕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50时,区队技术员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80时,应及时向矿总工程师汇报,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150时,必须停头撤人,制定专项措施进行处理。
五、观测数据的分析整理。
〔一〕各区队技术员负责将当月的观测数据在次月3日前上报到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负责整理分析当月的观测数据,绘制离层曲线图,并在次月10日前完成每月一次观测总结。
顶板离层仪观测规定

关于锚网巷道顶板、两帮移近观测及锚杆拉拔试验的规定为了掌握锚网巷道变形的规律,在巷道顶板、两帮设立测点,进行观测,整理观测数据,找出规律,为以后锚网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充分发挥锚网支护的作用,制定如下规定。
(一)顶板下沉观测的规定1、锚网巷道顶板下沉用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
2、锚网巷道每掘进30米距离安装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顶板变化时,可适当调整距离。
2、顶板离层仪要记录安装深度、位置、安装人员、原始刻度值、观测人、时间等。
3、顶板离层仪由区队班组长结合区队技术员负责安装,区队技术员负责观测、记录数据。
4、当浅部离层10—20毫米时,应适当减小锚杆间距,并补打锚杆。
5、当深部离层30—50毫米时,应加打锚索进行补强。
6、当深部离层50—70毫米时,应停止迎头作业,并采取套棚支护加强支护。
7、每个离层监测点设立顶板离层监测原始记录表和台帐,记录观测数据,自安装之日起,7天内每天观测一次,第7天-第30天每三天观测一次,以后每半月观测一次,顶板下沉量加大及变化异常时要缩短观测时间,增加观测记录,并将观测数据及时上报技术科和主管副总。
8、顶板离层仪失效或损坏要及时补打,确保正常观测记录顶板下沉情况。
9、每月汇总井下各测点的观测数据,上报技术科和主管副总。
(二)两帮相对移近观测的规定1、锚网巷道每隔50米设立一个观测站。
2、锚网巷道两帮各设立3个垂直观测点。
(上、中、下)。
3、两帮移近量5一10cm时,每10天观测一次,移近量超过10cm 时,每3天观测一次,并及时上报技术科和主管领导,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每次观测数据要及时填写。
5、区队技术员负责观测、记录数据。
(三)锚杆(索)拉拔力试验记录的规定1、锚网巷道每掘进50米做一次锚杆拉力实验,每300根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根锚杆,顶帮各一根,锚索每50米抽检一次。
2、试验数据及时填写到锚杆拉力实验表。
3、试验中预紧力达不到要求的锚杆,要及时采取补打措施进行处理。
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三篇

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三篇篇一: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一、顶板离层仪的安设:1、安设范围:大饭铺煤矿所有采取锚网索支护的巷道。
2、安设位置:每隔100m安设一台顶板离层仪,位置误差不超过5m;顶板离层仪安装在巷道正中位置;距离迎头不超过50m;对于断层及围岩破碎带、应力集中地段、巷道交叉点及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必须补打顶板离层仪。
3、顶板离层仪型号:ZKBY-2(同一巷道或同一施工范围安设的顶板离层仪型号必须统一,我矿统一使用型号为ZKBY-2的顶板离层仪)。
4、安装步骤如下:(1)用锚杆钻机打眼,钻头采用规格为Φ28mm的合金钢钻头和中空六棱钎子。
打眼前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部岩石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
眼的位置要准确,垂直巷道顶板,保证顶板离层仪测绳自然下垂,根据该地点附近锚索的锚入深度施工一个钻孔,钻孔深度比该地点锚索锚入深度深200mm。
(2)用锚索绳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设计位置(与锚索长度相同),抽出锚索绳后,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固牢固,然后再将浅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设计位置(与锚杆长度相同),抽出锚索索绳后,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固牢固。
(3)对准刻度:将浅基点刻度指示套的红色基线与浅基点刻度仪上的0刻度对齐(允许误差不超过5mm),将绳卡死,并截去多余钢丝绳,然后将深基点刻度指示套的红色基线与深基点刻度仪上的0刻度对齐(允许误差不超过5mm),将钢丝绳卡死,并截去多余钢丝绳。
(4)安装完毕后记下深浅基点刻度的初始值,并由技术人员备案建档。
(5)顶板离层仪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矿生产技术科安排人员现场监督。
(6)顶板离层仪牌板内容填写必须工整、清晰、真实,悬挂位置合理并面向人行道便于观察,巷道施工单位必须保证离层仪和牌板清洁、完好。
(7)顶板离层仪深浅部测筒不得被网片等其它杂物绊住,以免影响顶板离层监测。
(8)顶板离层仪牌板悬挂在巷道人行道侧,牌板上部距底板高度1500mm。
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

顶板离层仪管理、安装、观察、使用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掌握矿压动态,观察了解顶板变化情况,决定在井下各巷道、巷道交叉点安装顶板离层仪,以定期观察、掌握顶板情况,特制定“顶板离层仪管理、安装、观察、使用的规定”:一、顶板离层仪的安装
顶板离层仪由各施工队按照各巷道实际情况安装,巷道中“离层仪”间距不得大于50m,各巷道交叉点都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具体安装标准如下:
1、顶板离层仪分长端和短端,长端刻度为0cm—18cm:0cm —6cm为安全区,6cm—12cm为警戒区,12cm—18cm为危险区,属浅层拉力线刻度;短端刻度为0cm—12cm:0cm—4cm为安全区,4cm—8cm为警戒区,8cm—12cm为危险区,属深层拉力线刻度。
2、顶板离层仪安装打眼,孔深4m, 拉力线深点安装不得小于4m,浅点安装不得小于 2.6m(必须把两根拉力线全部安装进去)。
3、安装时必须先把深层拉力线装好,再装浅层拉力线,全部装好后拉力线末端必须用螺丝固定。
4、顶板离层仪孔必须垂直顶板,以保证离层仪拉力线自然下垂。
二、顶板离层仪的管理
1、顶板离层仪必须挂牌专人管理,定期观察。
2、施工队组必须爱护顶板离层仪,时常保证离层仪的清洁卫生,保证离层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顶板离层仪的观察
1、顶板离层仪每周观察一次,每次必须认真读数,并认真填写记录牌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
2、建立“顶板离层仪观察记录台帐”,把每次观察结果认真记录在“台帐”上。
3、定期分析顶板情况,顶板有变化时组织研究,针对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发现顶板离层仪有失效或损坏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通知施工队组维修或者在附近重新打眼安装。
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
巷道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最终

巷道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最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生产技术部便函高河能源生便字【2017】第1号关于高河能源有限公司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的规定为加强顶板管理、实现巷道顶板的科学监测,杜绝顶板离层仪管理在制度、执行、整改、考核等方面的漏洞,全面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顶板离层仪钻孔规格采用B19(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28mm或30mm钻头用锚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钻孔深度8m。
二、安装合格标准、深部基点深8m,浅部基点深2.3m,基点位置与设计位置误差不超过100mm。
、并应尽量使深、浅部测筒初始读数为零,误差不应大于5mm。
、深部基点(长绳)应从浅部基点固定器底部孔内穿过,防止卡绳。
、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要自然下垂,网片、网丝等因素不得影响。
、安装应为“细深部粗浅部”,长绳连接细套筒、短绳连接粗套筒,不得连接错误,否则检测不到浅部离层。
、各单位采购的顶板离层仪要求浅部固定器底部不封底、不能塑料抓,不能红黄绿。
、离层仪安装完成后要求挂牌标示,牌板需统一样式(样式见附表),、统一字体填写(字体:宋体,数字:液晶体)。
三、安装位置要求、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道跨度最大处的顶板中央较完整区域。
、全岩巷道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50米。
、煤巷及半煤岩巷道,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30米。
、联巷口顶板离层仪打设在中线交叉点上,钻场口顶板离层仪打设在中线交叉点偏向钻场1m范围内。
、联巷贯通处需打设顶板离层仪前后5m范围内有已打设好的离层仪时,贯通点不再打设。
、通过地质构造(断层、陷落柱)带的巷道离层仪的打设根据构造参数不同在过构造措施中进行明确要求。
四、观测牌板要求、顶板离层仪观测牌板悬挂于巷道行人帮上,正对顶板离层仪。
、牌板要求距巷道底板高度1.5米,四角固定,不得随风飘摆、不得歪斜翘起。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使用规定

顶板离层仪的日常观测与管理
3、一般情况下,距掘进工作面50m、距回采工作面煤壁100m之 内,每班由班长或观测员对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观测数据记录在“ 顶板离层仪小班监测数据表”,同时将观测数据填写到顶板离层指示 仪牌板上。观测员每周定期,对巷道安装的所有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 一次全面的观测(周检),将观测数据填写到“顶板离层指示仪周检 记录表中”并由监测人、技术员、队干部签字后存档。
顶板离层仪的日常观测与管理
一、井下顶板离层仪的划分 1、设施队:负责井下主要回风大巷与所属巷道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及维护。 2、运行队:负责井下东翼胶带巷、西翼运煤措施巷、西翼胶带巷与所属 巷道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及维护。 3、运输队:负责井下东翼轨道巷、西翼辅助进风巷、西翼轨道巷与所属 巷道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及维护。 4、抽放队:负责临时打钻地点及所属巷道内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及维护。 5、采掘队组:负责本单位所属巷道内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及维护。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使用规定
201顶板离层仪安设的依据 顶板离层仪的原理及结构 顶板离层仪的安装 顶板离层仪的日常观测和管理 结束语
顶板离层仪安设的依据
一、《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 采用锚杆、锚索、 锚喷、锚网喷等支护形式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煤巷, 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 在牌板上”。
6、生产技术科负责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的建档、保管工作,并 定期对顶板离层仪进行复查,分析顶板变化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开 展顶板离层监测,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4、当巷道高度超过3m,宽度超过5m时,必须采用微光望远镜 进行观测。微光望远镜由生产技术科保存,队组在观测前一天到生产 调度室支领微光望远镜;使用微光望远镜观测时,必须两人协作共同 完成,保证真实反映顶板离层情况。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读数

顶板离层仪安装及读数说明一、顶板离层仪安装规定根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晋应急发【2019】299号文件中《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要求。
第一百二十二条锚杆、锚索、锚喷、锚网喷等支护的巷道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煤及半煤岩巷道离层仪安设间距不大于 50m,岩巷不大于 100m,巷道开口及交叉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
顶板离层仪深部基点必须安设至稳定岩层,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离层仪深部基点应超出锚索锚固端 1m 以上。
煤巷、半煤岩巷顶板离层仪距工作面 50 米内、岩巷距工作面 100 米内每天观测次数不少于 1 次,超过此范围观测频度可为每周 1 次。
如离层有明显增长,则视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第一百二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明确专门技术员采集数据,工作面顺槽巷道要对掘进期间安装的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在回采压力波及区域(约 100m)每天观测一次,其他区域每周观测一次。
二、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一)准备工作1、严格按照山西省顶板管理规定打顶板离层仪孔。
2、准备与顶板离层仪螺丝匹配的螺丝刀及切断多余钢丝的尖嘴钳子。
3、在线顶板离层仪采用专用内六角扳手(一般每个在线顶板离层仪上都配备)。
4、准备一根锚索用于将深、浅基点锚爪送至指定位置。
(二)安装1、确定深、浅基点钢丝,两股钢丝绳比较长的为深基点,比较短的浅基点。
2、先将卡深基点钢丝绳的螺丝松开,将原盘圈的钢丝绳弄成一条直线(严禁钢丝绳打折或打结影响安装),用准备好的锚索将深基点锚爪送至指定位置。
深基点安装好后,用同样方法安装浅基点锚爪。
3、深、浅基点锚爪固定好后,将顶板离层仪顶到孔内,之后先将螺丝卡至顶板离层仪测筒端头,并将螺丝拧紧,最后剪掉多余钢丝绳。
(三)注意事项1、安装顶板离层仪为登高作业,至少两人同时安装,确保安装顶板离层仪期间的人员安全,同时保证安装质量。
2、顶板离层仪为塑料质量,搬运及安装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人为损坏顶板离层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离层仪安装和使用规定
一、顶板离层仪的原理
顶板离层仪是将顶板岩层钻孔内的固定装置随着岩层变化时,拉动装入孔内的钢丝绳,再通过孔内钢丝绳牵动设在顶板下面的刻度装置上,来掌握顶板的位移差,判断出巷道顶板的稳定和锚杆的支护效果。
二、顶板离层仪的结构
顶板离层仪由孔内固定器、测量钢丝、孔内盘和刻度数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1、孔内固定器采用弹簧抓爪式结构;
2、测量钢丝由柔软弹性小的多股细钢丝连接内固定器与测度数装置;
3、测度数装置由两个带有刻度标志的半圆钢条组成;
4、孔口盘由塑料圆盘和塑料管组成,圆盘作用是导泄孔内水,圆管是读数装置的基准点。
三、顶板离层仪的安装
为了准确反映顶板变化情况,离层仪要随着掘进延伸及时按规定安装。
在安装后,工作面50m内的离层仪要每班进行观测记录。
安装步骤:
1、用锚杆钻机∮27-28mm的钻头,打4-5m深的孔;
2、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卡住,深部基本应固定在顶板以上4-5m处;
3、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3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4、对准刻度:将粗计数筒和孔口套管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后,截取多余钢绳;将细计数筒与粗读数筒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后,截去多余钢绳。
为了方便统一,细筒和粗筒的基读数数值都设置在10mm处;
5、记录指示仪编号、安装日期及位置,初始读数。
四、顶板离层仪的使用规定
1、巷道每隔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离层仪安装位置距掘进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50m,否则无法捕捉顶板离层的全过程;
2、钢绳应事先盘好,推入锚固器时逐圈展开,以防纠緾打结;
3、浅部基点锚固器一定要准确定位,为此可提前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
4、安装后,两个刻度活环均应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不得任何卡阻现象;
5、施工区队要将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设置、安装、显示标志牌的挂设纳入巷道施工的责任制。
巷道每隔50m安设1
个顶板离层指示仪,遇十字口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
6、在锚杆巷道施工中,如发现某处顶板有较明显变化和顶板离层值大时,及时停止巷道掘进,对该处采取加打锚索补强支护。
五、安装时注意事项
1、选择顶板完整段进行打眼;
2、深、浅基点不能随便接入,一一对应;
3、观测圈要活动自如,小心钢带、网片挂住,不能移动;
4、孔口大于T型测尺上端口时,要将缠绕钢丝绳塑料圈戴上使其稳定,或者用木楔将T型测尺上端口外侧与孔口固定牢固。
六、读数记录及分析
1、顶板离层仪应按标准安装,并在现场设牌板管理,牌板内容应显示设置时间、设置人员等基点设置情况以及观测周期和最近两次观测时间及离层情况;
2、顶板离层仪安装后,必须技术科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检查验收。
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科验收确认后,必须立即记录第一次数据。
每次观测原始数据要现场填写牌板;同时原始数据记录还必须观测人员本人签字后,带回地面填写台账(该原始记录及台帐保存至巷道封闭)。
队技术员要及时对观测数据及台帐进行审查并分析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
科,总工程师汇报,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人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原始记录数据每旬至少交技术科一次,技术科专人对各单位报来的观测数据及时审查处理,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3、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安装后,必须由专人负责观测。
在距迎头50m范围内的离层仪每天观测一次,50m以外的每旬观测一次(若顶板压力较大,继续每天观测,直到顶板岩层稳定),停掘时也要观测数据。
巷道表面位移下沉是检验锚杆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确定巷道允许最大位移量及位移速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巷道下沉应控制在以下范围:
1)顶板揭露前10d,累计下沉量小于30mm,最大下沉速度小于5mm/d;
2)顶板揭露前50d,累计下沉量小于60mm,最大下沉速度小于3mm/d;
3)若累计下沉超过60mm,(进入中间红包危险段)就要重新进行设计支护。
监测期间如果下沉值超过上述范围,应立即汇报技术科,总工程师,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支护。
4、回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离层仪要注意日常维护与保护,距回采工作面100m,由回采队安排专人每天观察一次,此范围外每周观测一次,在周期来压时期更要认真观察,当
发现回采顺槽压力大伴随有底鼓、片帮、顶板下沉严重,最大位移量超过100mm时,立即汇报技术科,总工程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七、顶板离层仪观测管理制度
1、技术科是本矿顶板离层监测及管理的主管部门,技术科必须安排专人兼职负责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使用管理及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
矿安监部、调度室等部门是顶板离层监测及管理的监督检查部门。
队技术人员是本队该项业务的主要负责人。
2、在安装使用中出现不符合有关规定时,进行如下处罚:
1)安装不符合规定,发现一次罚施工人员和技术科监督验收人员每人100元;无挂牌管理每站罚100元;
2)如有顶板离层仪数据观测、记录不及时,少观测一处罚款50元;
3)每旬交不回记录每次罚100元;
4)观测人员观测前应认真检查观测点附近顶板及支护情况,必须认真观测,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发现弄虚作假一次罚款500元,两次除名;
5)对观测数据分析处理不及时,发现一次罚施工队200元,罚技术科100元;
6)施工队组必须保护好各自工作面内的顶板离层仪,
如发现有损坏,每站罚款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