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复习题

合集下载

测量复习题——精选推荐

测量复习题——精选推荐

测量复习题⼀、名词解释⼤地⽔准⾯:与静⽌的平均海⽔⾯重合的闭合曲⾯。

视准轴:物镜光⼼与⼗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望远镜视准轴。

等⾼线:地⾯上⾼程相同的点所连接⽽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平⾓: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平⾯上的投影所夹的⾓度。

⽐例尺: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地⾯上相应线段⽔平距离之⽐。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向之间⾓度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地貌:地⾯⾼低起伏的形态。

绝对⾼程:地⾯上任⼀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

⾼差闭合差:⽔准路线⾼差观测值和理论值之差。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点的平⾯位置和⾼程,将地球表⾯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的形状和⼤⼩的科学。

⽐例尺精度:我们把图上0.1㎜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离称为⽐例尺精度,即0.1M㎜。

⽅位⾓:由基本⽅向的北端起,沿顺时针⽅向到某⼀直线的⽔平夹⾓,⾓值为0°~360°。

数字地图:是全数字的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

竖直⾓:在同⼀竖直⾯内,某⼀倾斜视线与⽔平线之间的夹⾓称为竖直⾓,简称竖⾓。

磁偏⾓:磁⼦午线与真⼦午线之间的夹⾓。

象限⾓:由标准⽅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到某⼀直线所夹的⽔平锐⾓。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位⾓,从⽽求出各导线坐标。

坐标增量:两导线点坐标值之差。

地图:按—定的法则,将地球表⾯的⾃然和社会现象缩⼩,经制图综合,⽤地图符号表现在平⾯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图称为地图。

计曲线:为了便于⽤图时查算等⾼线⾼程,每隔四条⾸曲线加粗描绘的曲线。

磁⼦午线⽅向:是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下,磁针⾃由静⽌时其轴线所指的⽅向。

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范围测绘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法,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当作平⾯看待,是测量学的基础。

地形图:按⼀定的⽐例尺,表⽰地物、地貌平⾯位置和⾼程的正射投影图。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

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 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___________(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___________而形成的。

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2.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找到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a所示。

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1”“2”“3”或“4”);(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一只小飞虫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A”、“B”或“C”);A.会有小飞虫的像B.会出现小飞虫的影子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4)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c所示,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实像,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光源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或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 经典习题(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 经典习题(解析)

专题05 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经典习题【例题1】(2020吉林长春模拟)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物距u/cm 相同物高h1/cm 相同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答案】(1)暗;(2)见解析;(3)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解析】(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见下图:(3)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对点练习】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

测绘学复习题(完整版)

测绘学复习题(完整版)
11.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12.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i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B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13.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4.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的绝对高程为-300m.
33.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1.325m ,1.005m,1.555m ,则高差
hBA ____,hBC _____,hCA _____.-0.32m -0.55m
34.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对中 整平。 35. 竖直角就是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夹角。
其中误差为 。 65. 在观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其唯一方法是提高仪器的等级。 66. 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67. 测量误差大于极限误差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
68.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10″( ). 69. 某线段长度为 300m,相对误差为 1/15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0.2m。
掉重记。 27.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校核和调整的成果,不能使用。
28. 从 A 到 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 3.625m;返测-3.631m,则 A、B 之间的高差 hAB =3.628m.
29. 已知B点高程为 241.000m ,A、B点间的高差 hAB 1.000 m ,则A点高程为 240.000m.

工程光学复习题

工程光学复习题

一.问答题:(共12分,每题3分)1.摄影物镜的三个重要参数是什么?它们分别决定系统的什么性质?2.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什么光路?为什么?3.显微物镜、望远物镜、照相物镜各应校正什么像差?为什么?4.评价像质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二.图解法求像或判断成像方向:(共18分,每题3分)1.求像A 'B '2.求像A 'B '3.求物AB 经理想光学系统后所成的像,并注明系统像方的基点位置和焦距4.判断光学系统的成像方向5.求入瞳及对无穷远成像时50%渐晕的视场6.判断棱镜的成像方向三.填空:(共10分,每题2分)1.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转像系统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学生带500度近视镜,则该近视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该学生裸眼所能看清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4.光通过光学系统时能量的损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激光束聚焦要求用焦距较________的透镜,准直要用焦距较________的透镜。

四.计算题:(共60分)1.一透镜焦距mm f 30' ,如在其前边放置一个的开普勒望远镜,求组合后系统的像方基点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10分)2.已知mm r 201=,mm r 202-=的双凸透镜,置于空气中。

考研光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考研光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考研光学复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的干涉现象是指:A. 光的衍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偏振现象的特性?A. 光波振动方向的单一性B. 光波振动方向的多样性C. 光波振动方向的不变性D. 光波振动方向的固定性答案:B3.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A. 光是粒子B. 光是波动C. 光是电磁波D. 光具有能量答案:B二、填空题1. 光的干涉条件是两束光必须是________。

答案:相干光2.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偏振器3. 单缝衍射的中央亮纹的宽度比其它亮纹的宽度________。

答案:宽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答: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应用包括干涉测量技术,如干涉仪用于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以及光学干涉滤波器等。

2. 什么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光的全反射现象是指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折射进入光疏介质,而是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

例如,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如果角度足够大,就会产生全反射,形成彩虹。

四、计算题1. 已知光波长为600纳米,求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当缝宽为0.5毫米时,中央亮纹的宽度。

答:根据单缝衍射的公式,中央亮纹的角宽度 \( \theta \) 可以用公式 \( \theta = \frac{\lambda D}{d} \) 来计算,其中\( \lambda \) 是光波长,\( D \) 是观察屏到缝的距离,\( d \) 是缝宽。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 \( D \),我们无法直接计算出具体的宽度,但可以得出宽度与 \( D \) 成正比。

五、论述题1. 论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说明它们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

答: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光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而光的粒子性则体现在光电效应等现象中。

专业视觉光学技术测验题及答案

专业视觉光学技术测验题及答案

专业视觉光学技术测验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眼中的晶状体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放大进入眼内的光线B. 调节眼睛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焦距C. 过滤进入眼内的紫外线D. 使光线在视网膜上均匀分布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视网膜疾病?A. 白内障B. 近视C. 青光眼D. 黄斑变性3. 下列哪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眼睛的屈光度?A. 验光镜B. 裂隙灯C. 角膜曲率计D. 视力表二、填空题1. 光在眼睛中的传递过程中,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最终在________上形成倒置的像。

2. ________镜是一种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和大小的光学仪器,常用于矫正视力。

3. 人眼在识别物体时,主要依赖________和颜色信息。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下视觉光学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2. 请简要解释一下眼镜是如何矫正近视和远视的。

四、论述题请论述视觉光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B. 调节眼睛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焦距D. 黄斑变性A. 验光镜二、填空题1. 视网膜2. 眼镜3. 形状三、简答题1. 视觉光学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屈光度检查、角膜和晶状体疾病的诊断、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治疗等。

通过视觉光学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眼科疾病,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视力。

2. 眼镜通过改变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路径,使得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对于近视患者,凹透镜可以将光线发散,使光线在视网膜前交汇,从而矫正近视;对于远视患者,凸透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使光线在视网膜后交汇,从而矫正远视。

四、论述题视觉光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视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如阅读、观看影视作品、欣赏风景等。

2. 保障安全:在驾驶、操作机械、高空作业等环境中,良好的视力是保障人们安全的重要因素。

3. 促进经济发展:视觉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眼科医疗、眼镜产业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光学复习题(完整)

工程光学复习题(完整)

一.问答题:(共12分,每题3分)1.摄影物镜的三个重要参数是什么?它们分别决定系统的什么性质?2.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仪器一般采用什么光路?为什么?3.显微物镜、望远物镜、照相物镜各应校正什么像差?为什么?4.评价像质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二.图解法求像或判断成像方向:(共18分,每题3分)1.求像A'B'2.求像A'B'3.求物AB经理想光学系统后所成的像,并注明系统像方的基点位置和焦距4.判断光学系统的成像方向5.求入瞳及对无穷远成像时50%渐晕的视场6.判断棱镜的成像方向三.填空:(共10分,每题2分)1.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转像系统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学生带500度近视镜,则该近视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该学生裸眼所能看清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4.光通过光学系统时能量的损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激光束聚焦要求用焦距较________的透镜,准直要用焦距较________的透镜。

四.计算题:(共60分)1.一透镜焦距mm f 30'=,如在其前边放置一个的开普勒望远镜,求组合后系统的像方基点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10分)2.已知mm r 201=,mm r 202-=的双凸透镜,置于空气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光学测量:对光学材料、零件及系统的参数和性能的测量。

2.直接测量:无需对被测的量与其他的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值的测量。

3.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的量之间有已知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到该被测量的测量。

4.测量误差原因:(测量装置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人员误差)。

5.测量误差按其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

6.精度:反应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的量。

7.精度分为:①正确度:由系统误差引起的测量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②由偶然误差引起......③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引起的......8.偶然误差的评价:(标准偏差)(极限误差)。

9.正态分布特征:(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10.确定权的大小的方法:(根据测量次数确定)(由标准偏差确定)。

11.对准(横向对准)是指在垂直于瞄准轴方向上,使目标和比较标记重合或置中的过程,又称横向对准。

12.调焦(纵向对准)指目标和比较标记瞄准轴方向重合或置中的过程。

13..对准误差:对准残留的误差。

14.调焦误差:调焦残留的误差。

15.常用调焦方式:(清晰度法)、(消视差法)。

16.清晰度法:以目标象和比较标志同样清晰为准,其调焦误差由几何景深和物理景深决定。

17.消视差法:以眼睛垂直于瞄准轴摆动时看不出目标象和比较标志有相对错动为准,调焦误差受对准误差影响。

18.平行光管:是光学测量中最常用的部件,发出平行光,用来模拟无限远目标,主要由(望远物镜)和(安置在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构成。

19.调校平行光管的目的:是使分划板的分划面位于物镜焦平面上。

调校方法:(远物法)、(可调前置镜法)、(自准直法)、(五棱镜法)和(三管法)。

20.自准直仪:(自准直望远镜)(自准直显微镜)。

21.自准直目镜是一种带分划板和分划板照明装置的目镜。

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应与望远镜物镜配合构成自准直望远镜;与显微镜物镜配合构成自准直显微镜。

它们统称自准直仪。

22.常用自准直目镜:(高斯目镜)、(阿贝目镜)、(双分划板式自准直目镜)。

23.剪切干涉法常见的平板式横向剪切干涉仪,它是以干涉条纹成无限宽,即干涉场中呈均匀一片作为判别光束准直性基准的。

24.双楔板剪切干涉法的原理?解:假设楔板的棱边平行于x轴(棱边呈水平状态),并倾斜至于光路中。

一离焦板的光波Kd(x2+y2)经楔板前,后面反射,则反射波沿x方向被横波向剪切。

干涉条纹是一组与x轴倾斜的直线簇,在重叠区域形成的条纹可表示为(nkβ)y+(KDs)x=mπ25.V棱镜法的检测原理:当单色平行光垂直的入射到V棱镜的ED面时,若被检玻璃折射率n与V棱镜折射率n0完全相同,则出射光不发生任何偏折的射出;若n与n0不等,则出射光相对入射光有一偏折角θ,若测出θ,就可计算出折射率。

26.V棱镜折光仪:主要用于平行光管、对准望远系统、读数显微镜系统和标准V块组成。

27.V棱镜折光仪的使用方法:平行光管分划板的刻线是在水平透光宽缝中间刻一细长线。

由平行光管射出的单色平行光束经V棱镜和待检试样后,产生偏折角θ,转动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的刻线象。

当望远镜对准时,带动度盘转动。

有读数显微镜读得角θ,其整数部分由度盘读出,小数部分由测微目镜读出。

28.最小偏向角法的测量原理:单色平行光沿MP方向射出,入射光与出射光的夹角δ为偏向角,当i1=i2’,i1'=i2时,偏角δ最小,称作最小偏向角。

29..光学玻璃在退火过程中,由于各处温度不均匀而保留下来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它会引起双折射。

应力对光学零件的加工和成像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当应力较大时,由于加工过程中玻璃受热,受压,会引起光学表面变形,甚至产生炸裂。

此外由于应力分布不均匀,将导致折射率分布不一致,使光波经过光学元件后发生波面变形,象质变坏。

30.光谱特性:主要指各种有色光学玻璃在规定的光谱区域内的透射比、吸收比和光密度。

31.光谱透射比:指透过待检验样品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随波长的变化,通常用曲线表示。

32.测量光谱透射比的方法:(点测法)(自动记录测量法)。

33.分光光度仪的组成:(光源)(单色仪)(接收器)。

34.棱镜分光光度仪的原理:凹球面镜将从色散棱镜出射的各波长的平行光会聚焦与其焦面上,此处安置出射狭缝,当色散棱镜和平面镜一起转动时,不同波长的准单色光依次由狭缝射出,经试样和透镜后由光电管吸收。

35.反射棱镜的光学不平行度:理论上,所有反射棱镜均可展成入射面与出射面严格平行的等效玻璃平板,如果棱镜存在角误差和棱差,则当光线垂直棱镜入射面入射时,光线在出射前对出射面法线的夹角。

36.斐索平面干涉仪检测面型偏差原理和方法:通过调整标准平面相对待测面的倾斜,即改变其空气楔的方位和大小,则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沿空气楔主截面方向逐渐变化,形成等厚干涉条纹。

由于光线是垂直射向标准面的,故相邻的两条纹间的光程差变化量λ,相应空气楔厚度的变化应为λ/2。

则有干涉条纹的弯曲量以及局部不规则量可求得带侧面的面形偏差。

当减少空气楔厚度时,同级序的干涉条纹将向着保持原来程差值的方向移动,由此确定面形偏差的凸凹性质。

37.视度调节:为了适应不同视度的观测者使用需要,对目视光学仪器要求其出射光束能够调节。

光学仪器的这种调节能力称为视度调节。

38.望远系统的适度调节:(利用移动目镜来实现的)(无分划板的望远系统,也可利用移动物镜来实现)。

39.视度(SD):指目视光学仪器出射光束的会聚或发散程度。

望远系统的视度调节通常是利用移动目镜的方法实现的。

对于无分划板的望远系统也可移动物镜的方法实现视度调节。

40.视度检验:指目镜视度分划调节到某值时,检测其视度装定误差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41.视差:如果望远系统的分划面未装定在望远物镜的后焦平面上,那么通过目镜观察时,物象和标记相对人眼不在同一深度。

望远系统的视差通常以视差角或视度差表示。

望远系统的视差通常以(视差角)(视度差)表示,前者是由视差而引起的物方极限瞄准误差角,后者为物象和分划在系统象方的视度之差。

42.照相物镜对远距离目标成像时,参与成象的轴向平行光束受物镜孔径光阑或入瞳的限制;对于轴外平行光束还要受透镜边框或附加光阑限制。

43.渐晕现象:通过照相物镜的斜光束截面面积Sw与轴向光束截面面积So不相等的现象。

其数值用渐晕系数Vw=Sw/So*100%。

44.渐晕现象产生的原因:(斜光束受遮挡)(光阑象差)。

45.星点检验法:按点基元观点,通过考察一个点光源(星点)经系统所成的象及象面前、后不同截面衍射图形的光强变化及分布,定性地评价光学系统的成象质量。

46.检验光学系统的共轴性:检验前,应调待检系统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准确一致。

在此基础上,如果所见衍射环不同心,或同一环上光能分布不一致,或颜色不一样,则表明待检系统的共轴性遭到破坏。

47.检验位置色差:星点检验位置色差时,为排除球差等因素带来的复杂情况,常将待检系统限制在近轴区域成象,以白光照明轴上星点,若系统未校色差,则星点衍射象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艳的衍射彩环,并在D光象点的前、后截面上课观察到色序相反的彩环。

48.望远系统的分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望远物镜的分辨率。

这是因为物镜焦面上待分辨的两个象点是成象光束经入瞳衍射的结果,而目镜的作用仅仅是将其放大,并不限制光束,也就不再对两象点有衍射影响。

49.由于哈特曼法无法确定理想象高,也无法确定实际主光线在理想平面上的投射高度,故不能检测畸变和倍率色差。

50.准直检测技术分两类:一类是利用塔尔伯特自身成象与莫阿现象,另一类是剪切干涉法。

当光栅由一单色准直光束照明时,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一些特定平面内将形成准确的光栅自身象。

若在光栅自身象处放置第二块光栅,则可观察到莫阿条纹。

光束的非准直会引起莫阿条纹的变化。

反之,由莫阿条纹的变化,即可检测出光束的准直性。

51.干涉色法是利用线偏振光干涉,由干涉色的识别来确定光程差大小的。

为此,自然光须经起偏器变成线偏振光入射。

若玻璃不产生双折射,则仍以线偏振光射出。

使检偏器的主方向与起偏器正交,则人眼看到的是暗视场。

若玻璃具有双折射,则出射的o光和e光之间具有稳定的光程差,通过检偏器将发生干涉。

由干涉色可判断光程差,并确定双折射等级。

52.光谱透射比测量方法:点测法和自动记录测量法。

点测法使用分光光度计对光谱透射比实现逐点测量,仪器由三部分组成:光源、单色仪和接收器。

其分光元件是棱镜,为适于在较宽的波段范围内测量光谱透射比,采用反射式圆盘单色仪。

凹球面镜将从色散棱镜出射的各波长的平行光会聚于其焦面上,此处安置出射夹缝。

当色散棱镜和平面镜一起转动时,不同波长的准单色光依次由夹缝射出。

经试样和透镜后由光管接收。

从检流计上读出相应的光管受光面的照度数。

为使发光强度稳定,光源备有稳压电源。

一、填空题1.光学测量的测量对象包括光学材料、光学零件、光学系统。

2.测量误差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测量装置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人员误差。

4.平行光管主要的构成有望远物镜、安装在物镜焦平面的分划板。

5.常用的自准直目镜有高斯目镜、阿贝目镜、双分划板式自准直目镜。

6.光谱特性主要指各种有色光学玻璃在规定的光谱区域内的透射比、吸收比、光密度。

7.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参数包括半径偏差、象散差、局部偏差。

二、选择题1.由于偏离测量规定条件或者由于测量方法所引入的因素,按某确定规律所引起的误差为A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大误差D 人员误差2.待测光学表面与考光学表面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光圈数不等所对应的偏差为 BA 半径偏差B 象散差C 局部偏差D 球面面形偏差3.放大率法测量一透镜的焦距,其平行光管物镜的焦平面处装的分划板类型是 BA 十字分划板B 玻罗板C 星点板D 分辨率板4.用一焦距仪以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一正透镜的焦距,经计算得f’=134.8mm,=0.23%,则该透镜的焦距测量值应表达为 DA f’=134.8mmB f’=134.8x1.23%mmC f’=134.8±0.3D f’=134.8±0.9mm5.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一金属薄带的厚度,若测量中光探测器测到移动的条纹数目为20条,该干涉仪激光波长为500nm,则该金属薄膜的厚度为 AA 10umB 5umC 0.5umD 0.25um6.焦面光源发法检测一照相物镜的入瞳直径,若物镜的最大口径呈圆弧多边形,经测得实际入瞳面积为900m2,则透镜的入瞳直径为 DA 100mmB 10mmC 30mmD 33.9mm三、简答题1.简述平行光管的构成、用途及调校目的。

平行光管主要由望远物镜和安装在物镜焦平面的分划板构成。

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用来模拟无限远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