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分细则

合集下载

大课间操评比细则

大课间操评比细则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估细则


评分标准分值
1 学校能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列入学校总课程表(查看学校总
课程表),有工作计划和每天具体活动安排。

保证活动时间。

(30——40分钟)
20分
2 认真做好眼保健操10分
3 教师参与活动。

参与比例为90%以上得20分;80%以上得15分;
60%以上得10分;50%以上得5分;50%以下不得分。

教师参与活动
要有指定区域。

20分
4 活动过程(含学生自由活动、进场和退场)全程用音乐指挥调控。

10分
5 活动过程:1、活动整体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内容适合,锻炼有
效。

(5分)2、集体活动:包括学生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自编
操、整理运动。

要求服装合适、动作到位有力,整齐划一(10分);
学校自编操要求原创,动作编排科学,具有学校特色(5分)。

3、
自主活动:应合理化分年级或班级活动区域,活动内容丰富有趣,
组织乱中有序,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学生乐与参与,有所提高。

(10
分)4、进场和退场:进场要迅速和整齐;退场要有秩序,直接回
到班级。

(10分)
40分
1。

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细则范文(3篇)

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细则范文(3篇)

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细则范文一、引言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评比细则,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以下将详细阐述评比细则的具体内容。

二、评比细则1. 活动规则遵守参与学生应严格遵守活动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准时到达、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等。

评价时,将根据是否遵守规则给予相应评分,以鼓励学生自律和团队精神。

2. 身体素质表现(1)体力表现:评估学生参与活动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速度、灵活性、力量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表现的效果和持久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分。

(2)技能表现:评估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运动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的技能运用的准确性、流畅度和自信程度等进行评分。

3. 团队合作表现(1)配合能力: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配合能力,包括与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协同作战的能力等。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能否与队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以及能否合理分工和密切配合进行评分。

(2)领导才能: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领导才能,包括组织能力、鼓舞士气、决策能力等。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在团队中是否能够积极承担领导职责、给予队友指导和帮助,以及影响团队合作的能力进行评分。

4. 精神风貌表现(1)积极参与:评估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是否主动参与、充分利用活动时间、持续参与等。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度、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评分。

(2)积极态度:评估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积极态度,包括乐观向上、团结友爱、勇于拼搏等。

评价时,将根据学生与他人的交往方式、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表现等进行评分。

三、评分标准根据评比细则的内容和考核要点,每项要素设定合理的评分范围。

评分标准如下所示:1. 活动规则遵守:10分制,完全遵守规则得10分,每违反一条扣1分。

2. 身体素质表现:(1)体力表现:20分制,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和表现给予评分。

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比标准

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比标准

大课间活动 排严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反映学校 10 校特点满分,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学生特点且秩序混乱可根据实际情况
(30分) 的特色。
减分。
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严密,效果良好;师生参 与积极主动;
10
学校大课间体育体育活动整体效果好,师生主动参与,场地、器材布 局合理满分,否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分。查看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率100℅满分,参与率低于60℅不得分。
中小学大课间、第二课堂、运动队及体质检测评比标准
检查学校:
时间: 年 月 日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考核标准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行课程化料,有安排且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满 分,项目不全酌情减分。
学生自主活动内容丰富,设计科学、合理,安 查看学校活动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反映学
10 实地查看,看器材是否齐全实用,器材不全的酌情减分。 10 调查学生是否检测,检测项目是否齐全。
备注:1.小学体质检测项目:1-2年级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3-4年级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5-6年级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有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有活动场地,目标 明确,措施具体,内容切实可行。
10
查看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资料。查看方案是否与实际相附、有方案 无活动不得分,有活动无方案 适当减分。
第二课堂活 动(30分)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有兴趣小组且多样 化,能正常开展活动,有活动成果或作品。
10
查看学校活动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多样化,兴趣小组是否齐全,作 品是否质量高。

大课间活动比赛评分表

大课间活动比赛评分表

大课间活动比赛评分表
1. 活动名称:大课间足球比赛
2. 活动时间:10分钟
3. 每队人数:5人
4. 球场大小:10米*20米
5. 比赛评分标准:技术、战术、配合、团队合作、精神面貌等
6. 技术得分:根据球员个人基本功、技巧等方面给予评分,最高分为10分。

7. 战术得分:根据球员在比赛中的战术表现给予评分,最高分为10分。

8. 配合得分:根据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和协作能力给予评分,最高分为10分。

9. 团队合作得分:根据全队在比赛中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给予评分,最高分为10分。

10. 精神面貌得分:根据球员在比赛中的斗志和积极性等方面给予评分,最高分为10分。

11. 总评分:将各项评分累加得到总分,最高分为50分。

12. 裁判:由老师或学生会成员担任。

13. 球员:必须为同级别学生,不得参加与比赛无关的行为,否则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14. 比赛前:各队必须确认球员名单,得到裁判认可后方可参赛。

15. 比赛过程:比赛时间内各队必须遵守比赛规则,遵守裁判判罚,不得违反规定。

16. 比赛结束:比赛结束后,各队应文明参赛,整理好比赛场地。

17. 评分标准公正、客观,不得随意扣分或加分。

18. 如出现评分不公等现象,可以向裁判反映,如无法解决,可向学生会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申诉。

19. 比赛结果公布后,各队必须尊重结果,不得抱怨或抗议。

20. 比赛结束后,各队应该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为下次比赛做好准备。

课间操评比细则

课间操评比细则

课间操评比细则一、评比目的和背景课间操作为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学习氛围的凝聚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间操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评比细则,以促进学校各班级之间的竞争和进步。

二、评比内容1.节奏准确度:评估课间操的整体节奏是否准确,动作是否协调一致。

2.动作规范性:评估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的形态。

3.创新程度:评估学生在课间操中是否有创新的元素,是否能够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4.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5.表现力:评估学生在课间操中的表情、动作和精神状态的表现力。

6.自信心:评估学生在课间操中的自信表现程度。

三、评比标准1.节奏准确度评分标准:- 优秀:节奏准确,整体动作协调一致,无明显失误。

- 良好:节奏基本准确,整体动作基本协调一致,有个别细节稍有失误。

- 一般:节奏不够准确,整体动作稍显混乱,有明显失误。

- 较差:节奏明显不准确,整体动作混乱,有多处失误。

2.动作规范性评分标准:- 优秀:动作规范,符合要求的形态,协调一致。

- 良好:动作基本规范,基本符合要求的形态,有个别细节稍有不准确。

- 一般:动作不够规范,形态不完全符合要求,有明显失误。

- 较差:动作明显不规范,形态完全不符合要求,有多处失误。

3.创新程度评分标准:- 优秀:在课间操中展示了独特的动作元素或创新的舞蹈风格。

- 良好:在课间操中展示了一些个人特色的动作或风格。

- 一般:在课间操中缺乏创新元素,动作和风格较为平庸。

- 较差:在课间操中没有展示任何创新元素,动作和风格呆板。

4.团队合作评分标准:- 优秀:团队配合默契,无论从形体还是节奏上都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

- 良好:团队合作较好,形体和节奏上基本协调,有个别不够协作的情况。

- 一般:团队合作欠缺,形体和节奏上缺乏协调,有明显的配合不到位的情况。

- 较差:团队合作完全不到位,形体和节奏上混乱不堪,配合十分失误。

大课间评比要求及细则

大课间评比要求及细则

体育评比要求及细则一、课间操(30分)(一)广播操要求:1、站队集合快、静、齐,不说笑、不打闹。

2、学生全员参加,准时到位。

(特殊情况除外)3、做操时听从指挥,保持安静,动作整齐、到位,精神面貌好。

4、做操完毕后,学生走队列回教室,并做到整齐、安静、有序。

评分标准:( 10分)1、集合(2分)(1)不穿校服(一套)1人扣0.5分;(2)集合音乐结束时,排面不整齐扣0.5分;没到指定位置(仍在跑动中)一人扣0.5分。

(3)每缺席一人扣1分(不请假的)。

2、做操(6分)(1)动作不到位、不合乎拍节,每人次扣0.5分。

(2)个别拍节不做,每人次扣0.5分。

(3)做操时唠嗑、打闹,每人次扣0.5分。

3、队列(2分)(1)边走边说笑、打闹,每人次扣0.5分。

(2)步伐不齐五人以上扣1分。

(3)走队列时上厕所,每人次扣0.5分(二)眼保健操(10分)要求:1、做眼保健操时间,班主任负责组织。

2、做眼保健操音乐响后,学生不能做其他事,认真做眼操。

3、做眼操时,坐姿端正,找准穴位,随节拍静心做眼操。

评分标准:发现该班学生在教室说笑、走动、做作业或不做眼健,每人扣1分,扣完为止。

(三)大课间(10分)要求:1、按要求内容活动,全员参加。

2、组织有序,活动积极,娱乐身心。

评分标准: 1、有不参与活动的一人扣1分。

2、没有规定活动器材的每人次扣0.5分。

二、体育课堂(40分)要求: 1、提前到达指定地点等候上课,不迟到。

2、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3、体育课需请假见习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并在规定的场所活动。

4、遵守课堂纪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评分标准: 1、迟到每人次扣0.5分,未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每人次扣0.5分。

2、课堂大声喧哗,起哄每人次扣1分。

3、不服从指挥,不按要求做动作每人次扣1分。

4、未经允许擅自离开课堂每人次扣1分。

三、大型活动(30分)各项活动分两等,一等(优胜奖)30分,其余二等25分(一项活动);一等(优胜奖)15分,其余二等10分(二项活动);一等(优胜奖)10分,其余二等8分(三项活动)。

课间操评比细则(4篇)

课间操评比细则(4篇)

课间操评比细则课间操作为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和评估课间操的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细致的评比细则。

以下是一个____字课间操评比细则:一、整体评估指标1. 动作协调性(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动作是否流畅、协调。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等。

2. 灵活度与柔韧度(10分):考察学生的身体灵活度和柔韧度,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伸展度和柔软度等。

3. 姿势正确性(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姿势是否正确、标准。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站姿、坐姿、跪姿以及不同动作的姿势规范等。

4. 节奏感(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程度等。

5. 团队协作(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协作、团队整体效果等。

二、具体评估指标1. 跳绳类:(1)动作协调性:跳绳的节奏是否稳定,动作是否流畅自然。

(2)灵活度与柔韧度:跳绳姿势是否标准,动作的柔软度、身体的灵活度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节奏。

(3)节奏感:跟随音乐,能够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

(4)团队协作:跳绳时队员是否协作默契,节奏是否一致。

2. 舞蹈类:(1)动作协调性:舞蹈动作是否流畅自然,跳跃、旋转、转身等动作是否协调。

(2)姿势正确性:舞蹈姿势是否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完成舞蹈中的特殊动作要求。

(3)节奏感:舞蹈动作是否能够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是否抓住了音乐的重点。

(4)团队协作:舞蹈队员是否能够保持统一的动作、获得合适的舞台位置,是否能够互相配合完成舞蹈。

3. 体育操类:(1)动作协调性:体育操动作是否相应灵活,是否能够快速转换动作。

(2)灵活度与柔韧度:体育操动作的柔软度和灵活度。

(3)姿势正确性:体育操姿势是否整齐标准,学生是否能够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跪姿等。

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大课间活动是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充分实现“运动与健康、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团体合作精神和个人坚强毅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质量显著提高,受到各界好评。

为进一步抓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对各班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具体评比方案如下:一、评比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参与二、评分标准:(按100分制)1、学生满勤参与(5分):a、无故缺席,每人扣1分。

b、事假每人扣0.2分。

c、迟到、早退每人次扣0.5分。

2、集合队伍,快静齐(5分):不快、不静、不齐各扣2分。

3、活动安排,组织有序(10分):学生活动混乱扣5分。

4、精神饱满,着装整齐(5分):每件扣1分,每套扣2分。

5、人人活动,场面热烈(10分):加满10分。

6、内容新颖,师生参与(35分):活动内容老套,趣味性不高,调不起学生参与兴趣扣10分。

教师不参与扣2分。

7、道具落实,分配合理(40分):没有活动道具扣20分。

缺少活动道具扣10分。

道具分配不当扣5分。

三、评比时间:2011年5月10日——5月14日(分年级评比)5月10日(5-6年级)、5月12日(3—4年级)、5月14日(1—2年级)。

四、评比地点:操场指定区域。

五、奖励办法:每年级前2名。

六、评委:年级评委备注一年级*廖曹姓名前标有“*”为蹲级行政,负责本年级评比活动。

二年级*王梁三年级*罗黄四年级*刘杨五年级*杨朱六年级*刘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
8
准备部分:内容自选(全国中小学生广播操、阳光体育跑步操、校园武术健身操、校园青春健身操、校园集体舞、曳步舞、学校自编操等)。要求整齐有力,动作到位,质量高。
20分
9
基本部分: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器材,因地制宜;项目安排合理,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活动形式多样、有创新,全程变化巧妙,连接流畅,体现校本体育特色,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3分
4
大课间活动器材充足、整齐规范、无安全隐患。
2分
5
管理岗位设置合理,全程管理,责任到位,无管理漏洞。
5分
教师参与
10分
6
90%教师以上参与。
10
70-89%教师参与。
7分
50-69%教师参与。
4分
50%教师以下参与。
0分
活动过程及效果
70分
7
进场部分:精神面貌良好,服装规范,快速、整齐、合理、有序。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分细则
参评价说明
分值
评分
制度建设及组织管理
20分
1
学校成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或指导小组。
2分
2
学校有根据不同季节、天气制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活动安排表(时间、地点、项目、人员)和安全应急预案。
8分
3
教师能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校本开发课题研究。
30分
10
放松及退场部分:合理、有效、有序,留有时间给学生如厕。
5分
11
全程音乐控制;各部分音乐编排合理,欢快优美、有针对性。
10
总评分
100
学校负责人签字:考评组负责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