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教程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步骤一:戒备和调整位置一旦发现新生儿窒息,首先需要戒备。

立即通知医疗专业人员,让他们前来协助处理该情况。

之后,将新生儿放置在一个安全而平坦的表面上,例如一张床或地板。

步骤二:清理呼吸道接下来的步骤是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

首先,用一块干净的布或纱布轻轻擦拭婴儿的口腔和鼻孔,以去除任何可见的异物。

但是,如果异物很明显而且容易拿取,可以用手指缓慢地取出,但要非常小心,以免进一步堵塞呼吸道。

步骤三:确定婴儿是否需要复苏在继续进行复苏之前,确定婴儿是否需要复苏非常重要。

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婴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可用手指触摸婴儿的颈动脉来感知婴儿的心跳,同时也要观察婴儿是否有胸部起伏以判断婴儿是否在呼吸。

如果婴儿没有心跳或呼吸,那么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步骤四:心肺复苏如果婴儿需要复苏,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通过人工按摩和呼吸来恢复婴儿的呼吸和心跳的。

1.人工按摩:双手的手指折叠并放置在婴儿的胸骨下,手掌靠近婴儿。

以每分钟100到120次的速度进行按摩。

应用足够的力量以使胸骨下陷1-1.5厘米。

每30次按摩后,停止按摩,然后进行呼吸急救。

2.呼吸急救: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30次按摩。

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将婴儿的头部向后仰,使婴儿的口腔张开。

然后,将口唇贴在婴儿的嘴巴上,用适度的力量吹气,使婴儿的胸部起伏。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每次间隔1秒钟。

步骤五:叫救护车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确保叫救护车或将婴儿运送到医院。

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婴儿需要接受专业医疗的治疗和观察。

总结新生儿窒息是一种重要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恢复呼吸和心跳。

复苏步骤包括戒备和调整位置、清理呼吸道、确定是否需要复苏、心肺复苏和叫救护车。

重要的是要记住,在进行这些复苏步骤时要小心,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及时的复苏和医疗护理可以挽救新生儿生命。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详细步骤和图解说明。

以下是窒息复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一:判断儿童意识和反应- 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或发出声音。

- 轻轻触摸儿童的肩膀,观察是否有响应。

- 如果儿童没有任何反应,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紧急呼叫- 立即呼叫紧急救护电话。

- 告知医务人员儿童的情况并请求急救。

步骤三:开放气道- 将儿童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

- 轻轻后仰儿童的头部,使口腔与喉咙保持通畅。

步骤四:清除呼吸道阻塞物- 轻轻倾斜儿童的头部,用手指从口腔中取出任何可见的阻塞物。

- 避免使用力量过大的方法,以免损伤儿童。

步骤五:观察呼吸- 仔细观察儿童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 听儿童的口鼻部是否有呼吸声。

- 如果儿童没有呼吸,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进行心肺复苏- 在儿童的胸骨下方,找到适当位置进行心肺复苏。

- 使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每分钟按压速度为100-120次。

-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复原。

步骤七: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两次胸部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 用嘴对儿童的口腔进行密封,吹气1-2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抬起。

- 每次人工呼吸后让胸部自然下降。

步骤八:继续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按照4:1的比例连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 每过2分钟检查一次儿童的反应和呼吸情况。

- 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复苏。

请医务人员在复苏过程中密切注意儿童的状况,并随时进行适当的操作调整。

以上指南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注意:本指南旨在提供简单的窒息复苏指南。

对于复杂或有特殊情况的情况,请追寻更详细的指南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

新生儿复苏教程(NPR)课件

新生儿复苏教程(NPR)课件
正常的循环模式建立
心血管系统从胎儿血
循环向新生儿血循环 过渡
生后血液优先流向肺脏,动脉导管的分流停止
第一课: 正常过渡过程
这些主要的变化发生在生后几秒钟内:

肺液吸收:代以气体
肺血管扩张:提高了肺的血流量。 体循环的血压提高:脐动静脉血流关闭,去除了低阻力的胎盘循环。 动脉导管收缩关闭:心血管系统从胎儿血循环向新生儿血循环过渡。
窒息危险因素----产时因素
臀或其他异常先露 感染 产程延长 破膜时间过长 脐带脱垂 母亲用镇静药物 剖宫产 羊水胎粪染 胎儿窘迫指标(如胎儿心率异常)
*引自《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疗法》(美国心脏学会、儿科学会联合编著)
产时因素
急诊剖宫产 胎儿心动过缓 产钳或胎吸助产 胎儿心率图型可疑 臀位或其它异常先露 产妇使用全身麻醉剂 早产 子宫强直性收缩 急产 产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药 单卵双胎 羊水胎粪污染 胎膜早破 脐带脱垂 (分娩前>18小时) 胎盘早剥 滞产(24h) 前置胎盘 第二产程延长 (>2小时)
分流
肺血流少
出生前血液经动脉导管分流并绕开肺脏
第一课:出生时肺和循环的变化
出生后:
肺扩张充气
胎肺液离开肺泡
肺泡里的液体被气体代替
第一课:出生时肺和循环的变化
出生后
肺小动脉扩张
肺血流大幅增加
血流由肺获得氧气
出生时肺血管扩张
第一课:出生时肺和循环的变化 出生后血氧水平上升
动脉导管收缩关闭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3)
新生儿因素:生后肺不能充气、早产 、严重的RDS、膈疝、中枢神经系统 畸形、心血管畸形、胎粪吸入、气道 梗阻、颅内出血等
第一课: 复苏流程图

(完整版)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

(完整版)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

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一)、最初步骤要点:1、5秒内完成最初评价,确定是否需要常规护理或一定程度的复苏:l 羊水清?l 新生儿有呼吸或哭声?l 肌张力好?l 足月妊娠?如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开始复苏。

2、如羊水内有胎粪,所有新生儿应在肩部娩出以前从口咽吸出胎粪.3、如有胎粪,且新生儿无活力,在执行其它复苏步骤之前,吸引新生儿气管。

如新生儿有活力,只要吸引口咽和鼻腔,根据需要继续复苏。

4、“有活力”的定义是新生儿有强有力的呼吸,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5、摆正新生儿呈“吸气”体位,使其呼吸道保持开放状态。

6、适宜的触觉刺激方法有:l 拍打或弹足底l 轻柔摩擦新生儿的背部7、对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继续使用触觉刺激是浪费时间。

对持续的呼吸暂停,应及时开始提供正压人工呼吸。

8、常压给氧适用于中心性青紫。

9、通过数新生儿6秒内的心跳数,再乘以10,确定新生儿的心率。

(二)、复苏气囊和面罩的使用要点1、肺部人工通气是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2、需要正压人工呼吸的指征是:l 呼吸暂停 / 喘息l 有呼吸但心率<100次/分l 常压给氧下持续中心性紫绀3、自动充气式气囊无储氧器时只能输送40%的氧气,接上储氧器后能提供90—100%的氧气,而复苏新生儿需要高浓度的氧气。

4、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时,如无胸廓扩张,需要采取的正确动作:调整面罩位置,轻轻向下加压罩紧;重新摆正体位;检查是否有分泌物,吸出口鼻分泌物;增大通气压力;重新检查或换一个复苏气囊;各种努力都无效时给新生儿气管插管.5、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时,新生儿的情况好转表现在:心率加快;肤色转红润;自主呼吸。

(三)、胸外按压要点1、指征:30秒有效人工呼吸后心率持续<60次/分。

2、部位:胸骨下段1/3,避开剑突。

深度:胸廓前后径1/3频率:每分钟90次按压和30次人工呼吸。

3、30秒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测心率.如心率是l 〉60次/分,则停止按压,以40次/分呼吸频率继续人工呼吸.l 〉100次/分,如新生儿开始自主呼吸,则停止按压,慢慢撤除人工呼吸。

新生儿复苏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新生儿复苏是指对出生后出现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异常的新生儿进行急救抢救的过程。

正确的复苏流程对于新生儿的生存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评估。

1. 确认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

出生后的新生儿应该在30秒内开始呼吸或出现其他生命体征,如果出生1分钟后仍未开始呼吸或心跳,则需要进行复苏。

2. 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二、通气。

1.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的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

2. 用面罩或呼吸管进行通气。

对于新生儿,应该使用面罩进行通气,每次通气应持续1-2秒,每分钟进行40-60次。

三、心脏按压。

1. 如果新生儿没有心跳,需要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位于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为1.5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 心脏按压和通气应该交替进行,保持通气和按压的比例为3:1。

四、药物应用。

1. 对于新生儿复苏,药物应用应该谨慎。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经过通气和心脏按压后仍未见效果时才考虑使用药物。

2.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五、监测。

1. 在进行复苏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复苏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的急救抢救。

六、转运。

1. 如果在家庭或非医疗机构进行复苏,当新生儿呼吸和心跳得到恢复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 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护理。

以上就是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正确的复苏流程可以帮助新生儿尽快恢复呼吸和心跳,提高生存率。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为新生命的到来提供最好的护理和救助。

新生儿初步复苏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初步复苏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初步复苏术操作流程1. 观察新生儿出生后,首先要观察其身体的颜色、呼吸和心跳等基本指标。

如果发现新生儿没有呼吸、心跳、四肢无力等症状,需要马上进行初步复苏术。

2. 打开气道将新生儿放在平坦的硬表面上,将头向后仰,并用指头把下颚向前提。

同时检查有无分泌物、异物等阻碍呼吸的物质,如果有,使用乳胶球吸出。

3. 呼吸急救如果呼吸停止,急需进行呼吸心肺复苏。

首先是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但要注意强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新生儿。

每次人工呼吸后需暂停,以允许新生儿的肺部吸氧。

进行30次人工呼吸后,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自主呼吸。

4. 心脏复苏经过呼吸复苏,如果新生儿仍然没有自主心跳,试着使用双手指压胸部,彻底按压胸骨。

每次按压后松开,让心脏重新扩张。

按压心脏的频率应该是100-120次/分钟。

5. 通知医疗人员如果新生儿仍没有呼吸和心跳,需要立即通知医疗人员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如生命维持仪器的使用。

6. 监测当新生儿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应注意监测其体征并继续进行护理。

如有必要,可以吸出分泌物、使用吸氧机等进一步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者要保持冷静,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以避免伤害新生儿。

2. 需要有专业人员协助操作,避免急救失败。

3. 在呼吸复苏和心脏复苏时,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频率和力度,以保证有效的复苏。

4. 在寻求医疗帮助前,操作者应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新生儿情况的信息,以便专业人员更好地帮助处理。

5. 每次急救后,需要继续观察新生儿,如有不适,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新生儿复苏流程及抢救药品的使用

新生儿复苏流程及抢救药品的使用

新生儿复苏流程及抢救药品的使用一、复苏流程新生儿复苏是指在新生儿突发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来挽救其生命的过程。

下面是新生儿复苏的流程:1.评估新生儿状况–检查新生儿的色泽、呼吸、心率等基本情况。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复苏。

2.确保通畅的呼吸道–通常,清除呼吸道上的黏液和异物可以恢复呼吸。

–打开新生儿的口腔,使用抢救用护士吸引器(Bulb syringe)清除呼吸道。

3.面罩和呼吸囊的使用–如果新生儿还没有自主呼吸,可以使用面罩和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

–使用正确尺寸的面罩,将其贴紧新生儿的面部。

–呼吸囊连接到氧气源,通过适当的揣测频率和压力,给新生儿行人工通气。

4.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没有自主心跳和呼吸,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胸外按压和气道保持。

–胸外按压是使用手指指尖在新生儿胸骨下压迫压迫,以恢复心脏的收缩。

–气道保持是确保气道通畅,可以使用气道导管或面罩。

5.抢救药品的使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抢救药品来稳定新生儿的状况。

二、常用的抢救药品以下是常用的抢救药品,在复苏过程中根据不同状况和需要使用:1.肾上腺素(Epinephrine)–适用于无效胸外按压后,仍无自主心跳的新生儿。

–通过静脉或气管注射给予,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2.纯氧(Oxygen)–供给充足的氧气对新生儿复苏至关重要。

–使用面罩、呼吸囊或者气管插管等方式给予纯氧。

3.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用于处理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可通过静脉或气管注射给予。

4.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对于早产儿,可能出现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改善其肺功能。

–通过滴管或气管插管的方式给予。

5.胺碘酮(Amiodarone)–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可以通过静脉输入给予,需要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总结新生儿复苏流程及抢救药品的使用是在新生儿紧急情况下救治的关键步骤。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复苏。

正确的窒息复苏流程能够有效挽救新生儿的生命,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确认窒息。

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哭声,面色发青或灰白,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时,需要首先确认是否出现窒息情况。

可以轻拍新生儿的脚底或背部,观察其有无反应,同时可以用吸引器清理口鼻分泌物,帮助恢复呼吸。

2. 呼叫急救人员。

一旦确认新生儿出现窒息,需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让其他人员准备好急救设备,如呼吸器、氧气面罩等。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头部稍微后仰,用手指轻轻抬起下颚,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可以用吸引器清理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4. 进行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呼吸或口对鼻呼吸的方式,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钟,每分钟进行40-60次人工呼吸。

5.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将新生儿放置在坚硬表面上,用两根手指在胸骨下方进行按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

6. 观察呼吸及心跳情况。

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一旦出现呼吸或心跳恢复,需要立即停止人工呼吸和按压,并将新生儿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7. 继续监护。

即使新生儿呼吸和心跳恢复,也需要继续进行监护,确保其稳定。

同时要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以确保其健康。

以上就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每位父母和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流程,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在面对窒息情况时,一定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窒息对新生儿的影响。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每个新生命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周期包括3次按压和1次呼吸,历时两秒。 每分钟呼吸频率30次,按压频率90次,这
相当于每分钟有120个“动作”。
何时停止胸外按压?
有效的胸外按压配合正压通气至少 45-60秒后评估心率
心率>100次/分,新生儿自主呼吸,停止按 压,逐渐减少正压通气的频率、压力。
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以4060次/分的频率正压通气。
不易疲劳,能更好地控 制按压深度。
双指法:对于小手更
加合适,方便脐静脉给 药
共同特点:对背部强
有力的支持,颈部轻度 后仰
胸外按压的部位
按压位置在两乳头 连线与剑突之间, 即胸骨下三分之一
避开剑突
胸外按压的深度
按压胸骨的深度为 胸廓前后径的三分 之一
下压的持续时间应 稍短于放松的时间
胸外按压节奏
气管导管的选择
体重(g) 妊娠周数(w) 导管内径(mm)
<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
<28 28-34 34-38 >38
2.5 3.0 3.5 3.5-4.0
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
插管时新生儿体位的摆放
握持喉镜的正确姿势
气管插管的步骤
稳定新生儿头部在“鼻吸 气位”。
有很小或无声音。 正压通气时胃区不扩张。 呼气时,雾气凝结在导
管内壁。 每次呼吸时胸廓对称扩
张。 胸片确认。
插入气管导管进行胎粪吸引
连接气管导管与胎粪吸 引管及吸引器。
堵住胎粪吸引管的手控 口用吸引器吸引气管导 管,边继续吸引在气管 内的胎粪,边慢慢撤出 导管。
插入气管导管进行胎粪吸引
吸球/吸引管/胎粪 吸引器
负压吸引装置 吸氧设备 8号胃管 注射器(1、5、10、
20、50ml) 婴儿复苏气囊 面罩 脉搏氧饱和度仪
氧气设备 喉镜 气管导管 带秒针的计时器 剪刀 手套 辐射保暖台 听诊器 空氧混合仪
复苏药品准备
肾上腺素 1:1000(稀释成1:10000) 生理盐水
注意: 撤出导管时,吸引时间不超过3-5秒。 如未发现胎粪,进行复苏。 如再次发现胎粪,评估心率 :
无明显心动过缓,二次吸引。 心率减慢,进行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的替代装置:喉罩气道
当面罩通气不成功,气管插管不能 进行或不成功时,可用喉罩气道。 也可用于腭裂、小下颌、大舌等畸 形患儿。
此装置不能从气道内吸引胎粪。 当需要施行胸外按压及需要气管内
给药时,推荐喉罩气道依据尚不充 分。 最好不用于高通气压力,因空气可 由喉罩周围的空隙中漏出, 不宜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药物应用
在足够的100%氧正压通 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 <60次/分,应给肾上腺 素增加心率,增加收缩压, 改善冠状动脉灌注。
当急性失血引起呼吸、心 脏功能抑制时,给予扩容 剂。
早产儿复苏用氧
早产儿容易受到高氧损 伤,不能用100%氧复苏。
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 研究证明空气复苏也不 适合早产儿。
2010指南推荐早产儿复 苏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
和空氧混合仪。
早产儿复苏氧浓度
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 间(建议浓度为40%)。
复苏时用空氧混合仪和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 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逐渐增加到目标 值(见下表)。
给药速度 快速,越快越好
扩容剂
推荐药物 剂量 途径 时间
生理盐水 10ml/kg 脐静脉 5-10分钟
早产儿复苏
早产儿有更多危险
皮肤薄,脂肪少,易丢失热量。 更易受到过量氧气损害。 呼吸肌薄弱,神经系统不成熟,不能进行有效呼吸。 肺发育不成熟,通气困难,易受正压通气损害。 免疫系统不成熟,易感染。 脑内毛细血管脆弱,易出血。 对失血耐受性低。
早产儿复苏需要的额外的资源
额外的训练有素的人员 环境和设备的准备
额外的维持体温的措施。 空氧混合仪、脉搏氧饱和度仪 转运暖箱
早产儿维持体温的方法
增加环境温度:25-26度 预热辐射暖台 使用便携式加热暖垫 <29周的早产儿出生后放
在聚乙烯塑料袋内 使用预热的转运暖箱转送
新生儿
如正压通气超过数分钟……
经口插入胃管以减轻胃胀气
物品:8F胃管/20mL注射 器
从口而不是鼻插入胃管 连接20mL注射器,轻轻
抽吸 取下注射器,保持胃管口
开放 用胶带把胃管固定在婴儿
正确测量胃管长度
评估正压通气效果
在有效正压通气(PPV)至少30秒后 评价新生儿心率,如心率<60次/分, 进行下一步骤:胸外按压。
早产儿辅助通气
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 分,呼吸困难、低Spo2:给 予CPAP
无足够的自主呼吸:给予 PPV
如已做气管插管:给予PEEP 如需应用PS:应先给予充分
复苏
减少早产儿神经损伤
由于早产儿脑生发层基质的存在,易造 成脑室内出血,要注意:
轻柔对待早产儿 避免头低位(垂头仰卧位) 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 逐渐恰当的调节正压通气和氧浓度 避免输液速度过快,避免高渗溶液。
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的指征:
无呼吸 或 喘息样呼吸 心率<100 次/min
肺的通气是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步 骤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
正压通气装置的类型
自动充气式气囊 气流充气式气囊 T-组合复苏器
自动充气式气囊
优点: 挤压后总是重新充盈 总是处于膨胀状态 减压阀使之不易出现过
度充气
睛上 保证面罩位置始终正确
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呼 吸
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 初始通气压力:20cmH2O
有效通气的表现
胸廓起伏良好 双肺闻及呼吸音 心率、氧饱和度改善
矫正通气步骤
M:调整面罩 R:重新摆正体位 S:吸引口鼻 O:轻微张口 P:增加压力:不超过40cmH2O A:改变气道
注意:静脉是最可靠的给药 途径。
建立静脉通路-脐静脉置管
无菌操作 准备脐静脉导管 切断脐带 找到脐静脉 将导管插入脐静脉 回抽见血
肾上腺素
浓度 1:10000
途径 静脉给药(只有当正在建立静脉 通路时,才考虑气管内给药)
剂量 静脉: 0.1-0.3ml/kg 气管内:0.5-1ml/kg
伦理问题
伦理原则: 自主权-尊重可能影响到他/她生命的个人选择权 友善性-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无害性-避免伤害 公平性-真诚、平等地待人
如已经进行了规范复苏,新生儿无反应,在无可 测及的心率至少10分钟后,可以停止复苏努力。
注意:应避免开始时不进行复苏,但很多分钟后 又改变计划而进行非常积极的抢救。
当氧饱度超过到95%时,停止用氧。
生后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值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10min
60%-65% 65%-70% 70%-75% 75%-80% 80%-85% 85%-95%
早产儿复苏氧浓度
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
如暂时无空气-氧混 合仪,可用接上氧源 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 除储氧袋(氧浓度为 40%)进行正压通气
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10min
60%-65% 65%-70% 70%-75% 75%-80% 80%-85% 85%-95%
常压给氧的方法:
气流充气式气囊或T组 合复苏器
吸氧导管 氧气面罩
注意:不能使用连接自动充气式气囊的面罩进行常压给氧!
新生儿复苏教程
Neonatal Resuscitation 第六版
淄博市中心医院产科
胎儿生理
肺泡内充满液体 肺动脉收缩 肺循环阻力>体循
环 大部分血液经动漫
导管流入主动脉
出生后……
肺扩张充气 肺泡内液体被吸收 肺动脉扩张 肺血流增加
出生后……
血氧水平升高 动脉导管收缩 血液流经肺以获得氧气
打开新生儿口腔,插入喉 镜。
轻提镜片,暴露咽喉区。 寻找解剖标志。 插入气管导管。 撤出喉镜,固定导管。
注意:整个插管过程须在30秒内完成!
根据体重估计管端-上唇距离
体重 (kg)
插入深度 (cm 端唇距离)
1*
7
2
8
3
9
4
10
*新生儿体重 750g,仅需插入6cm
确定导管位置正确
CO2检查器变色。 心率和氧饱和度改善。 有双肺呼吸音,但胃区
复苏后处理
新生儿复苏后要密切监护和管理如下问题:
肺动脉高压 肺炎和肺的并发症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压
液体管理 惊厥和呼吸暂停 低血糖 喂养问题 体温管理
非刚出生的新生儿的复苏
在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内),恢复生命体征所遵 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步骤是相同的。 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刺激呼吸 建立有效通气,必要时供氧 胸外按压 药物治疗 注意:新生儿期任何时间、地点的复苏重点均为恢复充 分的通气!
新生儿复苏的特殊情况
气道阻塞:
后鼻孔闭锁
咽部气道畸形
新生儿复苏的特殊情况
气胸 X线检查可确诊。
处理 新生儿侧卧,患侧朝上 腋前线第4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
间进针抽气 沿下肋上缘进针
新生儿复苏的特殊情况
先天性膈疝
新生儿复苏的特殊情况
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很少在出生后立即发 病,几乎所有无法成功复苏的病例都是不能 建立有效通气造成的。
缺点: 为了使肺部得到有效通
气,要求面罩必须紧贴 婴儿面部
需要储氧器才可供给高 浓度氧
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
不能给予CPAP,无特 殊瓣膜不能提供 PEEP
复苏准备
组装设备 测试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