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论语·学而篇》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子中的“学而”一词如何翻译,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翻译:“学而”可翻译为“学习而”,其中“而”是一个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含义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加以实践,难道不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吗?”。

其中“学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而“时习之”则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这句话表达了儒家重视学习实践的态度和价值观。

题目二:请翻译以下句子,并分析其中主谓宾结构和修饰成分。

原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答案:翻译:太阳升起而开始工作,太阳落下而休息。

主谓宾结构:日出(主)而(连词)作(谓),日入(主)而(连词)息(谓)。

修饰成分:而作、而息都是由连词“而”引起的动作补语,修饰谓语动词。

题目三:请翻译《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句,并解释其中蕴含的思想。

原句:道可道,非常道。

答案:翻译:道可道,非常道,可识别的道,不是永恒之道。

思想解释:这句话中,第一个“道”表示“道”,第二个“道”表示“识别的对象”。

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道是超越了一切识别和言语的存在,无法通过词语来准确描述和肯定。

题目四:请翻译《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开篇四句,并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

原句:贾雨村因念及旧时的交情,却把他来时的经过又想了一遍。

答案:翻译:贾雨村出于思念旧时的友情,将他来时的经过再次回想了一遍。

《红楼梦》背景介绍:《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批人物的爱情、悲喜人生,同时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沦和大观园的荣华。

题目五:请翻译《论语·为政篇》中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并解释其中的含义。

答案: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以理解为“了解某一事物的人不如真正喜欢该事物的人,真心喜欢该事物的人不如从中获得快乐的人。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翻译测试题
1. 少年子入泽而捕鱼,沈某爱之甚深。

将欲归去,顾视藕断丝连,
犹自相恋。

义无尽以使之,不忍弃之,遂守病终矣。

2. 渔翁得利而舞蹈,骂射者使人快活二十多年。

3. 子曰:言之而不信36,进而不足以自开,退而不足以自止。

4. 孟子曰:足下污我吾所重与?尧德衰,汤之盛也;舜成德,禹之
贡也。

足下不如汤、禹,吾所重何哉?
5. 寒来暑往者正德之行也。

二、文言文翻译答案
1. 有一个少年在湖泽中捕鱼,非常喜爱鱼。

将要返回,回头看着断
了的藕,纠缠不舍。

义无尽以使之,不忍舍弃,于是守病而终了。

2. 渔翁因得到利益而跳舞,咒骂射箭之人使其快乐二十多年。

3. 孔子说:你说的话我不相信,你进而不能启迪我,退而不能阻止我。

4. 孟子说:你侮辱我所看重的是什么?尧的德行衰退时是汤的盛世,舜修成德行时是禹的贡献。

你不如汤、禹,我所看重的是什么呢?
5. 寒来暑往正是德行(道德)之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译文】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8. 子 曰 :" 我 未 见 好 仁 者 、 恶 不 仁 者 。 好 仁 者 , 无 以 尚 之 ; 恶 不 仁 者 , 其 为 仁 矣 , 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身 。 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 ? 我 未 见 力 不 足 者 。 盖 有 之 矣 , 我 未 之 见 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材无法雕琢,粪土似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我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表现上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12. 子 曰 :" 宁 武 子 邦 有 道 则 知 , 邦 无 道 则 愚 。 其 知 可 及 也 , 其 愚 不 可 及 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傻。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 颜 渊 、季 路 侍 。 子 曰 :" 盍 各 言 尔 志 ?" 子 路 曰 :"愿 车 马 、 衣 轻 裘 , 与 朋 友 共 , 敝 之 而 无 憾 。"颜 渊 曰 :" 愿 无 伐 善 , 无 施 劳 。" 子 路 曰 :" 愿 闻 子 之 志 。" 子 曰:" 老 者 安 之 , 朋 友 信 之 , 少 者 怀 之。" (《论语·公冶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古文翻译练习题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甫《月夜忆舍弟》翻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来。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翻译:生而为人应当做出杰出的成就,死后也能留下勇猛的精神。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翻译:人生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要坚守信仰留下英勇的精神与后世照耀。

4.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杜甫《月夜》翻译: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却在何处,什么地方能人们赏心乐事。

5. 春风不度玉门关,惟见玉关飞鸟时。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只能看见玉关上飞鸟的身影。

古文翻译答案1. The spring breeze once again greening the southern riverbank, 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shine upon me again?2. Born to be a hero in life, even in death, remain an admirable spirit.3. Throughout history, everyone must face death; therefore, let us keep our determination and shine through history.4.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day, where can we find it? Whose courtyard holds delightful events?5. The spring breeze cannot reach Yumen Pass, only the birds flyingover it could be seen.这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的文章,其中包含了五道古文翻译练习题和相应的答案。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子Fl・其为人也.莎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木.木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僚、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來没有过。

做人首先要从根木上做起•根木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弧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木吧!”哀公问卜I•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乌巴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F1 •临之以庄.则敬.浮: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爭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爭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俅.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M子Fl・里仁为芙.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同品德岛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战好的爭。

选住处没有仁德商尚徳人.怎么能算聪明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徳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干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汕必于是.(《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半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I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脫。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丁君 2003年10月30日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2.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客大奇之。

------《梦溪笔谈》3.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4.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宋《诗话总龟推敲》5.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甚得。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令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于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

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聊斋志异》6.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一、竖立志向立志者,事必躬亲;不惜辛苦,志存高远。

二、明确目标虚心使人进步,铁杵磨成绣花针。

三、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功在苦干。

四、学以致用知识如刀,必须磨利了才能发挥作用。

五、逐字翻译文言文翻译,任务在逐字。

六、趋同音译法同义词,同音义;翻译文,别字心。

七、做句首尾句子翻译,首尾难度大;字信锲而不舍,方得句意完。

八、学会拆字拆字翻译,合理造句。

九、留心词语词语翻译,注重内涵义;文言文,含义丰富多。

十、学会注音文言文翻译,注音为辅,常有很大帮助。

十一、理解上下文文言文翻译,上下一文情。

十二、别字通法字形相近,含义不同,百念皆为容易错。

十三、体会修辞文言文修辞话,体会妙无穷。

十四、注意时态文言文翻译,时态常变动。

十五、贴近原文文言文翻译,忠实为上。

十六、变通转换通过逻辑推理,翻译词义深。

十七、学以群分繁体字简体化,多读多练。

十八、主谓宾衔接文言文翻译,谓宾不可省。

十九、通读多样文言文翻译,多读多样。

二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翻译需细腻。

二十一、言简意赅文言文翻译,言简意赅。

二十二、选择恰当词语文言文翻译,庄重斯是好。

二十三、运用唐诗唐诗文,典雅美。

二十四、比照解读文言文翻译,比照解读法。

二十五、语感培养文言文翻译,语感亦必备。

二十六、记好词组词组翻译,准确为要害。

二十七、坚持训练文言文翻译,每天坚持。

二十八、查阅百科文言文翻译,参考百科书。

二十九、学会思考文言文翻译,思考得失。

三十、交流分享分享学习心得,知识无止境。

以上是文言文翻译训练的30则,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将这些训练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附答案:一、竖立志向立志者,事必亲力而为,不怕付出辛苦,心中怀有远大目标。

二、明确目标虚心使人进步,刻苦学习定能成功。

三、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四、学以致用知识需要灵活运用,才能产生实际价值。

2023年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文言文翻译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2023年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一、文言文翻译测试题1. 译文:射猛必中,理当还他一箭。

2. 译文:心怀诚意者,百毒不能害其身。

3. 译文:若逢恶客,当以礼相待,令其归去。

4. 译文:斯人已去,惜乎!后世难觅其英才。

5. 译文:学问不求人,但求得益于己,再者无他。

二、文言文翻译测试答案1. 答案:When shooting fiercely, it is only right to return him an arrow.2. 答案:Those with sincere intentions cannot be harmed by any poison.3. 答案:If you encounter a bad guest, you should treat him with courtesy and make him leave.4. 答案:The person has already left. Ala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find such talent in future generations.5. 答案:One should pursue knowledge for oneself, seeking personal growth. 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it.以上是2023年高中三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和练习。

文言文翻译需要不断积累词汇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说明:学习古代汉语各种知识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是全面考察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方式。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较多,由于期末是开卷考试,所考内容多数在教材中,因此难度不是很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考试中必须增加古文翻译比重--古文翻译光靠翻教材是做部出来的。

要做好古文翻译,必须要加强练习。

为了给翻译提供练习的题目和检测的依据,这里列了一部分古代汉语语言特点比较突出的古文选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选择地做一做,不仅可以检测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而且对及时发现在翻译古文方面的问题,从而引起注意。

翻译古文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注意掌握翻译的方法,这就是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首先要一字一句地对译,然后在调整句式,在不太通顺的地方增补词语。

这样可以避免漏译,而漏译是以往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例如:原文: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

译文:夏天,郑国杀死申侯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因为陈国辕涛涂的诬陷。

原文: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

译文:起初,申侯是申氏所生,在楚文王(那里)得到宠信。

又受到楚文王的宠信。

原文: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译文:文王将要死的时候,给申侯玉璧,让(他)离开(楚国),原文: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译文: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物而不(知道)满足,原文:予取予求,译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要,原文:不女疵瑕也。

后之人将求多于女,译文:(我)不(把它当作)你的毛病。

继位的人将(向你)索取大量的(财物),原文:女必不免。

我死,女必速行。

译文:你一定不能免(于罪)。

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迅速离开楚国。

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既葬,译文:不要到小国去,(小过)将不会容纳你的。

已经安葬(了文王),原文: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

译文:出逃到郑国,又在厉公(那里)得到宠信。

原文:子文子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译文:子文子听到申侯死的消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原文:'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译文:'了解臣下没有象国君(那样清楚的)。

'不能改变的啊!"翻译中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错译,这只能通过平时学习不断提高辨析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的能力来解决。

在目前阶段,做好古文翻译题目最重要的问题是掌握翻译的方法。

掌握翻译方法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不论学习还是教学辅导,都应该加强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译古文的训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选古文中有一些人名、地名等方面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没有注释。

如果考试中出现这类的问题,会加注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复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但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事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事。

选住处没有仁德高尚德人,怎么能算聪明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

喜欢仁道的人,那是至高无上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他施行仁道的目的是不让不仁道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施行仁道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大概这样的人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粗布衣服,吃粗粮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和他交谈。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

"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译文】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材无法雕琢,粪土似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我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却要考察他的行为。

从宰予的表现上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傻。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译文】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拿别人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说谁好学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译文】子华被派到齐国去做使者,冉子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子请求增加。

孔子说:"再加二斗四升。

"冉子却给了八十石。

孔子说:"子华在齐国,坐着肥马驾驶的车子,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译文】宰我问道:"作为一个仁德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个有仁慈的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知道容貌态度恭敬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徒劳,知道谨慎却不知道礼就不免胆怯,知道勇猛却不知道礼就不免闯祸,知道直率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尖刻。

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感情对待亲属,那么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在上位的人不遗弃老朋友,那么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住在动乱的国家;国家太平就出来施展才华,国家黑暗就隐姓埋名。

国家安定,贫穷低贱就是耻辱;国家动乱,富贵也是耻辱。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伟大啊,尧作为君主,只有天伟大崇高,只有尧能够把天作为准则学习!他的恩惠广博啊,无法形容!他的功绩,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同学组织治丧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