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解剖生理课件》

《肝脏解剖生理课件》

3 肝癌
指由肝细胞恶性转化而成的细胞或来自别的器官的细胞经过转移而到达肝脏后继续生长 繁殖形成肿瘤。
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简 便易行、可多次重复检查的肝脏 疾病筛查和诊断方法。
肝移植
肝病晚期患者通常通过肝移植来 治疗。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最常用 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1 自主神经系统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主要 通过肝动脉入肝,而副交感神经则主要通过 门静脉入肝。
2 内分泌系统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合成和分 解大量激素物质,调节各种代谢过程。
肝脏的代谢功能
葡萄糖代谢
肝脏合成和储存大量糖原,对血 糖水平进行调节。
脂肪代谢
肝脏参与胆固醇代谢和脂肪酸合 成、氧化等过程。
胆囊和胆管
胆囊为长约8厘米,位于肝下 缘胆囊窝内的存储胆汁器官; 胆道由肝内、外胆管、胆囊 组成。
肝脏内的血管系统
1
肝动脉
2
肝动脉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肝脏,占
用所有血液容量的20%。
3
门脉
门脉输送含有营养和其他物质的血液到 肝脏,占用所有血液容量的80%。
肝静脉
肝静脉从肝脏收集所有排泄产物。
肝脏的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
大小
成人的肝脏重量约为1.2-1.5千克,大小约为2025厘米长,14-18厘米宽,10-12光滑。
肝脏的血液供应和排泄系统
门静脉系统
门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分 布丰富的免疫细胞,代谢物质交 换,血液净化等。
胆道系统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过内、外胆 管进入十二指肠,起到排泄代谢 废物、乳化脂肪等作用。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

储存功能
肝脏可以储存铁、维生素等物 质,以备不时之需。
02 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的表面结构
01
02
03
04
肝脏位于腹腔内,紧靠胸骨后 方。
肝脏表面被一层致密结缔组织 覆盖,称为“肝包膜”。
肝包膜上有许多韧带和脂肪组 织,将肝脏与周围器官连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 “肝裂”分隔。
肝脏的内部结构
常见肝脏疾病的防治
肝炎
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
病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预 防并发症
脂肪肝
戒酒、减肥、调整饮食、药物 治疗
肝癌
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肝脏手术及术后护理
手术类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射频消融 术等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饮食调整、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肝脏的主要血管包 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下腔 静脉”。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 氧气和营养。
“胆管”负责将胆 汁从肝脏输送到胆 囊和胆道。
03 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呈多边形或类圆形,直径约 1-2mm。
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细胞、 胆小管和Disse间隙组成。
肝小叶周边由结缔组织形成的 界膜包围,保护肝小叶不受损 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肝脏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肝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需要加强。
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加有效和安全。
肝脏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医养生肝脏ppt课件

中医养生肝脏ppt课件
心理治疗
肝脏疾病可能引起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 心理治疗。
05
中医养肝的实践与体验
中医养肝的实践方法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肝脏与绿色食物相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 以滋养肝脏。同时,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 重肝脏负担。
药物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中医可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汤剂或者丸剂, 帮助调理肝脏。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案例二
张女士因情绪问题导致肝气郁结 。通过中药调理和情志调护,她 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养肝小贴士
01
02
03
04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减少对 肝脏的损害。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 或污染食物。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肝脏问题。
06
中医养肝的未来展望
中医养生的普及与发展
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肝脏排毒。推荐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
情志调护
中医强调“肝主疏泄”,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脏健康。 应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采用如冥想、音乐疗法 等情志调护方法。
个人养肝体验分享
案例一
李先生因长期熬夜工作,导致肝 功能异常。经过调整作息和饮食 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常见肝脏疾病
01
02
03
04
肝炎
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等,可能引起肝脏炎纤维组织 增生等原因导致肝脏质地变硬
、结构异常。
脂肪肝
由于饮食不当、肥胖等原因导 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肝癌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恶 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肝脏疾病课件-医学课件

肝脏疾病课件-医学课件
肾、肾上腺 韧 带: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
带、肝圆韧带、肝胃韧带、肝十二指 肠韧带、肝结肠韧带、肝肾韧带
肝脏韧带
左、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蒂): 肝动脉、门静脉、肝总管
肝门: 第一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
Glisson鞘: 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肝胆管
肝脏毗邻
凸形的膈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附 脏面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
结肠肝曲、右侧肾和肾上腺相邻
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右纵沟:宽,前为胆囊窝,后为下腔V窝,前缘 斜向肝门,位于右叶与方叶之间。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肝脏的分叶、分段
传统将肝脏分为四叶,以肝镰装韧带为界 分为左右两叶,再将胆囊左侧称为方叶, 肝门的背侧称为尾叶。
由于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根据门静脉和 肝静脉分布进一步对肝脏进行分段,既符 合外科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肝裂
肝内有若干平面缺少管道的分布,这些 平面是肝内分区的自然界线,称为肝裂
自胆囊窝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静脉 左壁的斜线称正中裂,以其为界,将肝 分为左、右两半
左、右半肝又以叶间裂为界,分成左外 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和尾状叶
左外叶和右后叶又以段间裂为界分成上、 下二段,尾状叶也分成左、右二段
• 尾状叶为Ⅰ段 • 左外叶为Ⅱ、Ⅲ段 • 左内叶为Ⅴ段 • 右前叶为Ⅴ、Ⅷ段 • 右后叶为Ⅵ、Ⅶ段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参考课件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参考课件

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如体重减轻(其减轻程度与营养缺乏成正比)、 病人基础代谢活动能力降低,如症状较重,可出 现疲乏无力、消瘦、浮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尿量减少、手足发麻、脱发、发色变淡、低体 温等,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或肝脏肿大。
(2)脱氨作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对人体有毒的氨,肝脏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 经肾脏排出,一小部分再重新合成氨基酸。血中 氨增多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氨的增多来 源于肝脏脱氨功能的减退。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成人肝脏约由50万-100万个肝小叶组成。肝 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为多边棱柱体,约 1mm×2mm大小,其中有一条中央静脉通过,单排的肝 细胞即肝板(在横断面上称肝细胞素),肝细胞以中 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一)代谢功能
肝脏参与蛋白质、糖、脂类、 维生素、激素、酶类、电解质和微量 元素等的代谢过程。
1、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 形式,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不是吸收进来就可以为 人体所利用的,而需经过化学改造的过程,就是肝脏利用氨 基酸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随着血流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维 持生命的生理活动。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 以下3个方面:
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中医讲肝ppt课件

中医讲肝ppt课件

常见肝病四—— 肝硬化
常见肝病五——肝癌
肝病并发症——肝腹水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滞血瘀, 致使气、血、水停积腹中
完整版ppt课件
常见肝病六——中 风
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李东垣《脾胃论》 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语言不利等表现。 55——65岁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造成的气血上逆 引起的上盛下虚症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中风 病机。
升降之枢纽。
太过
疏泄气机
不足
肝气上逆:肝气的升、动、散太过了; 肝气郁:肝气的升、动、散不足;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太过
调节情志
不足
促进消化和吸收
情绪亢奋,肝火亢盛:怒伤肝、急躁,头痛,面红等;
肝气郁:心情容易抑郁;
调节脾胃之气
(肝气郁结)
脾不升清 胃不降浊
促进胆汁的排泄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3、肝调节生殖功能
肝失疏泄
男子排精不畅 女子不能正常排卵、月经不调
肝藏血不足 (血不养筋)
男子阳痿、早泄 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月经期延后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4、肝主筋,其华在爪; 5、肝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6、胆主决断:中正之官,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抑郁,肝气郁久化热,或过食肥甘厚腻,积滞不化,聚湿生热,湿热经 肝经下注,宗筋驰纵,阳事不兴。
女子不孕:肝血不足,冲任失养,冲任不足,胞胎失养。
肝血亏虚,日久累及肾,形成肝肾阴血不足,虚热内生, 子宫血枯,不能成孕。
完整版ppt课件
二、中医讲肝之

外科学(肝疾病) ppt课件

外科学(肝疾病)  ppt课件
1. 阿米巴性肝脓肿:表41-1 2. 右膈下脓肿:腹腔感染史、寒热低、 膈下液气面 3. 肝 癌 : 病 程 慢 、 肿 块 硬 、 热 度 低 、 AFP(+)、Bus、CT 4. 胆道感染:右上腹绞痛、黄疸、Bus 1. 全身支持治疗 2. 抗生素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剂量大、 药敏实验 3. 经皮肝穿刺脓肿置引流管:单个大脓肿 4. 手术-切开引流:适应-大脓肿,可 能穿破或已穿破,方法-经腹腔切开、 经腹膜外切开,不适应-多发性小脓肿
②症状:毒血症表现-寒战、 高热,肝区疼痛 - 右肩牵涉痛, 消化道症状 ③体征: T39-40 ℃、肝区扣击 痛、肿大-压痛 + 触痛 + 腹肌 紧张 ④辅助检查: WBC 升高, X 线 片-膈肌抬高、胸腔积液, Bus-确诊,CT-确诊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二节 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鉴别诊断: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四节 肝肿瘤-原发性肝癌
***诊断:
早期体检,有症状多为中晚期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① AFP≥400g,阳性率70%,排除 妊娠、肝病、生殖胚胎肿瘤 ② 肝功能受损:γ-GT ③ Bus:直径>2cm ④ CT:直径>1cm ⑤ 动脉造影、MRI、放射核素、 X 线检查、肝穿刺活检
病因: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 ** 病理: 结节、巨块、弥漫型,
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
***临床表现:非特异性
1.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持续 性钝痛、胀痛,牵涉右肩 2.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乏力、 消瘦、纳差、黄疸、腹水 3. 肝肿大:中晚期,质硬结节 4. 转移症状:相应部位 5. 并发症:昏迷、上消化道出 血、破生理概要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分 叶 法

肝脏ppt课件

肝脏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限酒
适量饮酒对肝脏影响较小,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 致酒精性肝病等疾病。
3
远离毒品
毒品对肝脏损害极大,应远离毒品,避免肝脏受 损。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定期检查肝功能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脏问题,有助于早期治疗 。
关注自身症状
注意身体出现的症状,如黄疸、肝区疼痛等,及时就医检查 。
06
肝脏ppt课件
目录
• 肝脏基本概述 • 肝脏生理功能 • 常见肝脏疾病介绍 • 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 • 预防保健措施及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肝脏基本概述
肝脏位置与结构
位置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横膈之 下,胃的上方,右肾的前方。
结构特点
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 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 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
胆红素代谢
肝脏处理衰老红细胞释放 的血红素,生成胆红素并 排入胆汁。
重金属解毒
肝脏合成金属硫蛋白,结 合重金属离子并排出体外 。
胆汁分泌与消化过程
胆汁成分
肝脏合成胆汁酸、胆固醇、磷脂 等,参与脂类消化和吸收。
胆汁排泄
肝脏将胆汁排入胆小管,进而流入 肠腔,促进脂类消化。
肠肝循环
胆汁酸在肠道被重吸收,经门静脉 返回肝脏,循环利用。
肝脏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代谢功能
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 物质的代谢,维持机体能量平
衡。
解毒作用
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废 物,保护机体免受损害。
储存功能
储存糖原、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物质,以备机体需要时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 — CT读片
·
1
·
2
多发FNH 25% 门脉期等密度
分叶肿瘤网状强化-中心瘢痕 及纤维分隔
·
3
➢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 占位性病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肿瘤(对局 限血管异常的增生反应)。多见女性 病变主要由正常肝细胞、胆管、肝巨 噬细胞等组成,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 界线清楚,肿瘤内可见放射状纤维疤痕组 织由内向外分布构成的纤维分隔,隔内含 动脉、静脉及增生的胆管
·
34
·
35
➢ CT平扫示不均匀含脂肪病变
➢ 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寄居肿瘤(HART肾上 腺皮质细胞异位集聚).镜下观察含脂 肪及富血管
➢ CT可见脂肪是其特征
➢ 无论影像和组织分析,HART与血管平滑 肌脂肪瘤及含脂HCC很难鉴别
·
36
含脂肝肿瘤包括一组具有特征性组织和 影像改变的多种病变
在肝脏病变内发现脂肪对鉴别很重要, 将病变脂肪沉积特点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可表现为腹部 肿块,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
·
4
➢ 2.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 当中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35-65%3CM),可见从 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之低密度影像为其特 征
(2)增强:可为动脉期高密度,均匀强化;门脉期 及延迟像呈等密度
·
22
·
23
·
24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肾脏多见,肝脏少见.良性肿瘤,含三种成 份: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成熟脂肪
➢ CT平扫见软组织成份(血管平滑肌) 和-20HU低密度区(脂肪)
·
25
·
26
➢ 增强CT显示肝脏脂肪假性肿块(网膜填塞) ➢ 假性肿块是术后常见发现
·
27
不均匀增强肝癌中见斑片状脂肪沉积 小于1.5CM 高分化HCC通常伴弥漫性脂 肪改变,见于35%小HCC 与腺瘤均匀脂肪沉积相反,大HCC脂肪沉积 为斑片状
肾癌肝· 转移
12
29岁,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 动脉高血供病灶
门脉期等密度
·
13
·
14
➢ 34岁妇女,门脉阻塞疾病 ➢ 病变均匀显著强化 ➢ 箭头是示病灶周围低密度环 ➢ 肝脏不均匀、斑块状增强,IVC细小-
肝尾叶肥大 ➢ 门脉高压特征:曲张静脉及腹水
·
15
➢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阻塞—肝细胞生长 因子增多(门脉血供下降)—富血管结节
·
21
直径小于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 的:部分病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 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 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时有较强的 强化充填;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 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造影剂难以进入,病 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管管腔间 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 入,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
28
转移癌内脂肪灶
少见. 胃肠道类癌
·
29
肢体脂肪肉瘤术后肝转移
·

脂肪肉瘤肝转移仅占10%。多数肝脂肪肉瘤 为转移性,原发仅见于个案报道
·
31
多发腺瘤脂肪沉积 CT7%肝腺瘤可见脂肪沉积
·
32
·
33
➢ 增强CT示脂肪为主的肿块,边缘及中心 钙化
➢ 腹腔畸胎瘤侵犯肝脏
➢ 原发畸胎瘤罕见,多为腹腔及腹膜后侵 犯,诊断依据-三种胚胎成份:脂肪、液 体、钙化
肝内结节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而本例形态 不规则,且各期强化均未见到明显的强化,这 一点是很不符合肿瘤性病变的,更加符合为慢 性炎症或瘢痕组织。低密度影各期无强化,代 表其内无或乏血管,除囊肿或囊性病变外,最 常见的病理学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纤维组织 增生,常见于病史很长的炎性肉芽肿、炎性假 瘤等,纤维化的血管瘤也是其一
FNH—不恶变、不出血,不需治疗。平扫及门脉 期与肝脏等密度
富血供转移瘤—几乎不可能鉴别。观察其他器管
(肾、胰腺、甲状腺、乳腺等)多发,平扫及延
·
10
平扫见中心钙化
低密度病灶内见高密度出血灶
病灶内脂肪成分显示多发低密度
·
11
纤维板样HCC 边界清楚的高密度灶,中心低 密度瘢痕 灶内见星芒状钙化 心膈旁见肿大淋巴结
结合其他影像特征可缩小鉴别范围
·
37
·
38
·
39
➢ 主诉:反复低热、乏力、食欲下降,上腹 部胀痛8个月。 既往:咯过一次血。 1 多浆膜腔积液 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双下肺可见压迫性肺不张。 2 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 3 脾脏肿大
·
40
肝脏病变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度 区,呈牛眼样表现。增强扫描各期均未见明显的强化, 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甚至近于无血供。用常见的原发 性肝癌、血管瘤、转移瘤以及不常见的局灶性结节增 生、腺瘤等不能解释。参考病灶强化后的密度变化, 鉴于纤维组织病变有强化缓慢且轻的特点,考虑为炎 性假瘤或者机化的血管瘤的可能。 转移瘤在门脉期和实质期通常都有明显的环状增强, 代表肿瘤边缘富有血供的肿瘤组织,而本例没有。其 次,牛眼征并不是转移瘤的特异性表现,尤其在本例 病人,没有原发癌瘤证据、肝内病变单发也为不支持 之处。 肝脓肿可以排除,因为没有看到环状强化,另外病灶 内的密度也非液性,更重要的是在增强后,病变内部 的密度有增高,不是脓液的特点。影像上分析这个病 例肝内占位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 度区,虽然呈牛眼样表现,但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轻微 (几乎不强化),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不支持肿瘤, 而提示慢性肉芽肿,中心低· 密度区考虑坏死; 41
(3)瘢痕在动脉期密度低, 门脉期及延迟像强化 鉴别其他高血供病变:血管瘤、肝癌、腺瘤、高 血供转移
·
5
·
6
➢ 腺瘤又名肝细胞腺瘤,常为单个,圆球形,与 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妇女, 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偶见于男性,也 与服用合成激素有关。平扫密度与正常肝实质 接近或略低,边缘清晰,呈球形(偶见脂肪和 出血) ;增强扫描显示富血管肿瘤的特点,动 态扫描早期病灶密度均匀增强(不均匀强化需 穿刺及追随),和正常组织对比十分清楚,随后 病灶密度下降,与正常组织成等密度,延迟扫 描变成低密度。如病灶中心有出血,表现为更 低密度并不强化
➢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微循环紊乱富血管结节
➢ 鉴别:普通再生结节(门脉供血,门脉期强 化)
➢ 肝癌-发生率低(0.5-6.4%).穿刺及追随
·
16
平扫 层厚层距5毫米
·
17
增强动脉期 层厚层距5毫米
·
18
增强静脉期 层厚层距5毫米
·
19
增强延时8分钟 层厚层距5毫米
·
20
➢ 此例没有肝癌结节的典型早进早出的血供特点, AFP阴性,故小肝癌不首先考虑;但其又无典 型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
·
7
女,26岁。已婚。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FP阴性。
病理结果:肝腺瘤(患者有服避·孕药的病史,但不经常服)
8
动脉期见多发高密度病灶
门脉期腺瘤呈等密度改变
·
9
小腺瘤80%均匀强化,边界清。(除非伴出血和 脂肪沉积) 大腺瘤可不均匀,表现特异性差
鉴别诊断: 纤维板层HCC、FNH、富血供转移瘤 。 纤维板层HCC— 所有病灶不均匀强化,腹腔淋巴 结大(65%)、血管及胆管侵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