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拓展阅读-课外诗词

合集下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词阅读附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词阅读附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词阅读附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分)答案:9.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10.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分)(意思对即可) 许浑《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兰茂《题徐昭玉案山房》阅读试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唐)许浑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

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题徐昭玉案山房(明)兰茂美人高隐乐从容,宅近滇南第一峰。

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

长镵破雪寻黄独,曲几看山荫碧松。

此趣料应识者寡,抱琴何日逐游踪。

14.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许诗开篇“千岩万壑独携琴”就点出主人公的不同寻常,是一个品性高洁、格调高雅、学识高深、境界高远的人。

B.“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两句通过拟声绘形的形象比喻,渲染了徐昭山房景致的幽静、奇特与不凡。

C.兰诗指出想像朋友徐昭一样享受幽居在玉案山的乐趣的人很多,所以诗人也希望隐居在乡野以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1: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平,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

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

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译文2: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

(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及赏析【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乘。

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圣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涵虚:指水映天空。

太清:天空。

②楫(jí):划船工具。

【全鉴赏诗】唐代人要进入仕途,往往需贵人引荐,写诗作文给有名望的人看,以期得到赏识提携,时称干谒。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孟浩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孟浩然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隐居,政治上不得意。

因此,他迫切需要贵人的引荐,这首诗就是一首有名的干谒诗。

八月的洞庭湖水高涨,水面几乎与湖岸持平。

湖面浩渺无边,水天相接,含混一片。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

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在这个圣明时代,人人都在建功立业,自己却闲居无事,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开头四句着意写景。

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不然。

“气蒸”句乃本诗中的.名句,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咏洞庭湖的佳句。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弱,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

”故有“波撼”一句。

《西清诗话》评诗的此联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能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才情卓异,奇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如水,浓描洞庭,绝不是等闲之笔。

孟浩然的高明就在于表达心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露水。

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洋的一湖秋水,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又暗示张九龄宽宏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第一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分)答案:9.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10.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分)(意思对即可)第二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油召中学冯蕾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孟浩然的文学常识;诵读古诗,领悟其意。

2、品味诗歌的语言,结合意境,理解全诗的内容及思想含义。

3、领略洞庭湖的雄伟壮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赏析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据说孟浩然在长安遭到冷遇,回到襄阳,又南游洞庭时,因面对波澜壮阔的湖水,不禁激起自己求仕的壮志,就写了下面这首赠给张九龄的求荐诗。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在唐代,已成为当时的一般知识分子登科出仕的必要手段,孟浩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援引,以便为国出力,不至于老死山林而无所事事。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孟浩然曾在王维处做客,恰遇唐明皇前来,孟藏在床下,王以实情相告,明皇命孟出来,并问新作。

孟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明皇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归襄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湖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官,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乐?水晶官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入一粒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蒙蒙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夏季,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一致的四个字的词语。

(1)互相争着、抢着绽放。

()(2)动作轻快,宛如跳舞。

()2.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作者是从()和()两个方面观察和描写雨中的湖的。

4.文中的“礼花”是指(),“礼炮”是指(),“玉花”是指(),“掌声”是指()。

参考答案:1.(1)竞相开放(2)翩翩起舞2.过渡句: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3.形态声音4.闪电雷声雨花雨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湖堤晓行李晔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

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

(1)请简要分析“谁家茅屋一声鸡”的描写手法。

答:(2)本诗题为“湖堤晓行”,但通篇未着一“晓”字,却又处处体现“晓”的特征。

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答案(1)[答案] 以声衬静,鸡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但同时也正衬托出黎明的宁谧。

(2分)[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手法,题干有明确的答题提示——描写手法,调动知识储备可知,描写的技巧主要有“动静、虚实、观察视角、五官感觉”等,从诗句内容看,显然应答“以声衬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云梦泽:古大泽名,范围很广,包括今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一带低洼之地,洞庭湖也在其内。

岳阳城:即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句意:洞庭湖的水气充满了云梦泽,波涛震撼了岳阳城。

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提示】云梦泽,古代水泽名,在洞庭湖北岸。

两句是说:湖上水气蒸腾,弥漫于云梦泽;湖中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城。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句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前人誉为咏洞庭的“高唱” 。

【赏析】写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景象。

水势浩渺,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罩云梦;波涛汹涌,震撼岳城。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评曰:“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

”【鉴赏】洞庭湖水气迷蒙,熏蒸着整个云梦泽; 湖水波涛汹涌,摇撼着整座岳阳城。

云梦:古代云梦有二泽,横跨今日的湖北省长江南北一带,江北叫“云”,江南叫“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句诗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一样,都是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形容湖水的壮阔秀丽。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平:平阔。

涵虚:包容天地,这里指湖水澄清空明。

混:混合。

太清:指天空。

气:水汽。

蒸:蒸腾。

云梦泽:水泽名,一在长江之南,为梦泽,一在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

波:波涛,波浪。

撼:摇动。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为古岳阳城西门城楼,濒临洞庭湖。

济:渡。

舟楫(jí):泛指船只。

楫,船桨。

端居:安居,闲居。

耻:惭愧。

圣明:圣明的朝代。

垂钓者:钓鱼的人。

喻指张丞相。

徒有:空有。

羡鱼情:想要做官的愿望。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度,婉转地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蒙蒙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

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首诗是出自孟浩然之手。

孟浩然出生于盛唐时期的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

他是唐朝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并与王维齐名。

同时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尽管他常碰钉子,也一度想了结了求官的愿望,隐居林下。

但也时不时的仍与当时达官显贵们,如张九龄等有诗和往来,以求得推荐,弄个一官半职的。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写于开元二十年( 732 )前后。

当时张九龄正居相位,诗人漫游洞庭,面对烟波浩渺的湖水,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年近半百,还没有进入仕途,于是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但是为了碍于面子,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如此委婉含蓄,极力掩饰那干谒的痕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诗词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