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多媒体课件——第二章
形式逻辑(第二章(新))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的种类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印刷品。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否定概念。
用范围。
或者说是正、负概念死亡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的具体事物,故又称具体概念。
种性质或关系。
的概念究竟是实体概念还是属性概仿佛把严寒拒之门外,屋里洋溢着春的气息实体概念,两眼发花,可依然坚守在阵属性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的。
关系的方法。
人是律师。
国人。
洲人,两个法国人,五个商其中法国人不经商。
那么,单身名女人的反变关系:概念外延的大小外延就会随之缩小;相外延就会相应扩大。
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二、概括和限制1.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如:38号黑色无带的牛皮鞋——牛皮鞋——皮鞋——鞋我国的直辖市——我国的城市——城市概念概括的特点:在于概念外延的扩大,即使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数量增多。
三、定义问题:什么是电视机?弟弟:电视机就是有电视的机器。
哥哥:电视机是教育工具。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学科学、学外语、学唱歌。
姐姐:电视机是文娱工具。
因为它经常播送音乐、电视、戏剧节日等。
妈妈:电视机是一种接收用黑白电视的设备。
奶奶:电视机不是收音机。
爷爷:电视机是小电影。
爸爸: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视广播的装置。
产品。
项的外延。
项的外延。
规则2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项。
概念的定义。
【Ds 就是Dp】。
)的概念。
规则4裂现象。
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四、划分代的”。
还是戏剧等。
是按国别的,后者是按时代的。
形式逻辑第2章

概念的真假与概念的实虚不是一回 事,也就是说,无论实概念还是虚 概念都存在真假问题。
例如: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实概念;真概 念) 国家是领土、人口、主权的复合体。(实 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有能力对人赐福降灾的真实存在。 (虚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人们对某些外界现象的歪曲反映。 (虚概念;真概念)
五、正概念与负概念
1.正概念,也称肯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也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带有“无”、“不”、“非”等字样的 并非都表示负概念,要看这些词是否当 作否定词来使用。 否概念的外延随着论域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论域,就是人们谈话、讨论问题、 写文章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
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 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及定义联项 三个部分构成。 商品 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下定义项 定义的逻辑形式可表述为:Ds就是Dp
2.定义的种类
真实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特性或本质来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 的定义。它是一种从语词意义方面来 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明确概念的内 涵的逻辑方法。
1.内涵
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 特性或本质,即概念的含义
2.外延
外延指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反 映具有该特性或本质的对象究竟有多 少。
思维对象之间,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会形成不同的类。类即具有相同属性的 思维对象的统称。 每一类思维对象所包含的具有该类本质 属性的具体对象,叫作该类的分子
六、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1.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 概念。 2.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 概念。
形式逻辑 第二章 概念

第二章概念[学习提示]这一章介绍有关概念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概念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运用概念的逻辑方法,以提高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使用概念的能力,防止进行判断、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第一节概念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概念可以反映一切思维对象。
概念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的。
事物的属性包括事物的性质及事物的关系两方面。
如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动作、美丑、善恶、优劣、用途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大于、小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矛盾等是事物的关系。
事物的性质及事物的关系,在逻辑学中统称为事物的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而任何属性又都是属于某种事物的.事物的属性有的是特有属性,有的是共有属性。
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别类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
人们就是通过事物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
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等是“人”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区分开。
而有五官、四肢,我们称为共有属性.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某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和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是本质属性的两个特点。
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是在认识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也经历了一个由粗浅到深刻的过程。
如:人—-“无羽毛而会直立行走的动物"→“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浅层次的,浅层次的概念总是先反映对象的非本质的特有属性,日常生活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可称为初级概念.进一步形成的深层次概念才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科学研究和科学论著所使用的概念多属于这一类概念,可称为“科学概念"。
形式逻辑 精华 02 要点 第二章

第二章词项和概念第一节词项与概念的概述——概念是最小的思维形式,词项则是最小的思维逻辑形式。
一、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词。
二、概念▲概念的作用,在于区别不同种类的对象。
▲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三、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和语词的差别:1.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表示概念。
2.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同一语词可以充当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发展和变化1.随着新事物、新科技的出现,在人类认识中形成新的概念。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旧概念也会有相应地增减新内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废除了一些虚假概念,修正了一些不恰当概念。
——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历史阶段,概念会发生变化。
这是概念不确定性的表现。
——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认知阶段而言,概念的内容和所指也具有一种的相对稳定性,这是概念确定性的表现。
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对立统一的。
五、概念要明确,用词要恰当▲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思维对象。
▲第二,要尽量地避免用词歧义。
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类的分子。
▲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也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逻辑学讨论概念的分类,是一种抽象的讨论,不会考虑概念的具体内容。
——逻辑学对概念进行分类,依据的就是概念这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反映某一单个思维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概念。
——依据:概念的外延是一个还是不止一个。
——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它的指称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普遍概念的外延指称对象不止一个,至少两个,数量不限,直至无穷。
形式逻辑学全套 ppt课件

其中:“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高处”、“低处”等均是思维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维的内容和形式 二、思维的形式
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其中:概念主要表达属性 判断主要表达关系 (以上的属性和关系均为已知现实存在的) 推理表达由已知的属性和关系得出过去或未来的属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二、概念和语词
1、概念和语词的区别 (1)概念具有全人类性,而语词具 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二、概念和语词
1、概念和语词的区别
(2)有的语词表达概念,有的语词 不表达概念
一般而言,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也存 在多个语词表达一个概念的情况 例如: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 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念的外延
第二章 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4、反变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存在:
内涵增加,外延缩小;反之亦然
的规律
第二章 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不同语词的不同 概念的反变关系
古代长篇小说
第二章 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爷爷:我爸爸怎么是猴子? 孙子:老师说人的祖先是猴子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三、概念和语词方面的逻辑错误
同一语词可表达不同概念为偷换概念提供了可能性 1、无意的偷换概念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三、概念和语词方面的逻辑错误
大学课件 形式逻辑

逻
辑
学
首页
主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返回
结束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具体来说,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 指:由词项构成的各种不同内容的命题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以及由命题构成的各种不同内容的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由逻辑常项和 变项组成的。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即在同一 种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部分,它有着固定的意义,是区分不同 种类的思维形式结构的唯一依据。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 部分,即在逻辑形式中可以表示任一具体内容的部分,变项不 论代入何种具体内容,都不会改变其逻辑形式。 例如,在“所有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 是……”不能任意改变,是逻辑常项;“S”和“P”是变项,可 以代入任一词项,被称作词项变项。又如,在“如果p,那么q” 这一逻辑形式中,“如果……那么”不能任意改变,是逻辑常 项;“p”和“q”是变项,它可以代入任一命题,被称作命题变 项。
逻
辑
学
首页
主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返回
结束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 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 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 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 想。 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 识。
逻
辑
学
首页
主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返回
结束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 属性,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 所有S都是P 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 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 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 联系方式。 [例4] 如果某甲是案犯,那么某甲有作案时间。 [例5] 如果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那么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例6] 如果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那么就要给予处罚。 这三个命题也各有不同的内容,但也有共同的形式结构: 如果p,那么q 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命题去代换 它们;“如果……那么……”是不变的部分,是这一类命题所共同 具有的,是“p”和“q”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 联系方式。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概念的内涵也称为概念的涵义或含义,是 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有属性。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有思维,有语言 2.概念的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固 有属性的对象,是概念指称的一个或一类事物所 包含的每一个分子。 国家的外延: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 人的外延: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外国人、 中国人;年轻人、老人;男人、女人
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角形&四边形
A
B
2.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 C,还可以有两种特殊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和反 对关系。 (1)矛盾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并 且没有c既不是a也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B相对 于概念C是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 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
3.定义的种类: (1)实质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固 有属性的定义。如果它所揭示的对象之固有属性 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种实质定义就是科学定 义。 例:电场就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 场。(性质定义) 月蚀就是由于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所引起 的月球失光现象。(发生定义) 实质定义又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 义、关系定义等。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例: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同语反复)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地观察和......的人。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物体(循环定义) 3.定义不应使用含混的言辞和比喻。 如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4.定义项不能包含负概念。 如资产阶级就是非无产阶就是负概念,则可以使用负概 念,如无机物就是不含碳......(√)
形式逻辑 2概念

学天分。之后,李老师在数学课上特别关
注小张。半年后,小张的数学成绩有了很
大提高。
C.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她希望爸爸下班时能
买生日蛋糕回来。果然,她爸爸下班时买
了一大盒生日蛋糕。
D. 小李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工程师。他 大学毕业后,终于在一家公司当上软件工 程师。
的主项都是单独概念,不是集合概念。它们 的谓项也都不是集合概念,因为“金星”是 单独概念,它与“晨星”指称同一个体,而 “张三”对“中国人”则具有例示或枚举作 用,使“中国人”显现出其元素,不成其为 集合概念。
•
再如,“人是理性动物”的主项是集合概念,
因为“人”是由命名特定自然种类并隐含其 元素而得到的概念。但是,这里的“理性动
• •
•
• •
一晚,英国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接见 和招待大臣,她丈夫阿尔伯特(Albert)感 觉冷落,就悄悄回到卧室。 女王回卧室找他。女王敲敲门,阿尔伯特在 里面问:“谁呀?” “我是女王。”可是,门并没有打开。女王 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在里面问:“谁?” “我是维多利亚。”可是,门还是没有打开。 女王又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 女王终于明白了:“我是你妻子。” 于是,门就打开了。
如何明确概念呢?how
正确认识事物。
1.
2.
正确表达认识。
我团一连击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 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他还欠款2万元。 3.
?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概念离不开语词。 语词离不开概念。
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不然。
所有概念都必须用语词来表达,但反之则
二、概念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6/2015
课堂练习2.2
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南海诸岛 ≠ 南海中的岛(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 4、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 5、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践耳《接过雷锋的枪》
6、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七律· 游泳》
6/16/2015
• 和“天”组合为“青天”时,表达的是 “蓝”的概念,“青天”就是“蓝天”; 和“衣”组合为“青衣”时,表达的是 “黑”的概念,“青衣”就是京剧舞台上 穿黑衣的女人。 • 总之,概念和语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 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 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 之:“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 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 数日,赠马八匹,宫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 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段与一词多义 有关的小故事,就成为诗坛佳话。
(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
1、单独概念 ( single concept ) :外延分子=1 特征:一个对象 专名、摹状词 2、普遍概念( universal concept ):外延分子≧2 特征:一类对象 名词、动词、形容词 3、区分方式:加数量词,表意更精确
例如:在‚书‛、‚城市‛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五本‛、‚三个 ‛,则‚书‛、‚城市‛就是普遍概念。(通名 general name ) 但在‚《三国演义》‛、‚北京市‛前面就不能加数量词‚五本 ‛、‚三个‛了,所以,‚《三国演义》‛、‚北京市‛就是单独概 念。
不表达概念。
• • • • 一般说来,现代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 虚词中的一些连词也表达概念。 虚词中孤立的助词不表达概念。 如“呢”、“啊”、“吗”等;“的”、 “地”、“得”等。
• 男编导大段的手机响了。看大段打开手机,费墨 停止说话。大段用支支吾吾的语气接手机:对 ……啊……行……噢……嗯……咳……(停顿不 吱声)……听见了。 由于手机接得莫明其妙, 大家反倒支起了耳朵。大段仰起头,发现大家都 在看他。 这时严守一有些兴奋:肯定是一女的 打的。(见大段要极力辩解,严守一用手止住大 段)我能翻译。
6/16/2015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 1、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 如“鱼”——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常 被鳞,以鳍游泳,以鳃呼吸。多数有鳔。 心脏具一心耳,一心室,听觉器官只有内 耳。体温不恒定。主要可分软骨鱼类、硬 骨鱼类等。全世界约有二万余种,我国海 洋和淡水鱼类约二千余种。(《辞海》)
6/16/2015
二、概念与语词
•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每一个概念都是 同与它相应的语词一起形成,并用语词 把它确定下来、巩固起来和表达出来的。 • 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语词是概念的
表达形式。
• 离开语词的概念和离开概念的语词都是 不可思议的。
6/16/2015
•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 第一,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有些语词
• 第三,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表达不
6/16/2015
同的概念。
• 在语法上这叫多义词或一词多义现象,在逻辑上 叫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例如“青”这个语词, 和“铜”组合为“青铜”时,表达的是“黄”的 概念,“青铜”就是黄铜;和“砖”组合为“青 砖”时,表达的是“灰”的概念,“青砖”就是 灰砖,和“草”组合为“青草”时,表达的是 “绿”的概念,“青草”就是绿色的草;
6/16/2015
• 在个别情况下,同一个语词还可以表达相反的 概念。例如,“沽”这个语词可以作买讲,也 可以作卖讲。“沽酒”、“沽名钓誉”中的 “沽”就作买讲,“待价而沽”的“沽”就作 卖讲。 •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则笑话: • 从前有个姓李的人,到他岳父那里拜寿。临走 时,父亲嘱咐他说话要多带“寿”字。于是, 他到了岳父家见了蜡烛叫“寿烛”,见了点心 称“寿糕”,见了面条喊“寿面”。岳父听了 十分高兴。
6/16/2015
• 概念的内涵有认识性内涵和规定性内涵。 • 认识性内涵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特 有属性的认识结果。 • 规定性内涵是国家、集体或个人根据实际 需要而给概念确定的内涵。 • 2、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 象。 • 如:鱼有淡水鱼、海水鱼等。
6/16/2015
• 3、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特有属性,重点是 思想内容,是质方面的问题;外延所反映 的是事物的范围,重点是各个对象,是量 方面的问题。 • 两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既要重视内 涵(质),又要重视外延(量)。 • 4、内涵和外延在历史发展中会发生变化。 既有确定性,又有变动性。
• 1895英商西印度群岛运批西红柿按美律输入水免 交进口税进口蔬菜则必须缴纳10%关税纽约港关 税官认定西红柿蔬菜理由:要进入厨房经烹制餐 桌佳肴商则认应属水据理力争:西红柿丰富汁般 蔬菜所具备;食同般蔬菜形状色泽都应属于水范 畴双//争执作告送进美高等院接受审判 经审理院 致判决:象黄瓜、豆豌豆西红柿种蔓实通谈论总 种植菜园马铃薯、胡萝卜等作饭菜用;论吃熟食 总同饭才食用水西红柿才定蔬菜餐桌第佳肴
6/16/2015
• 在某大学,一位老师指导一位从韩国来华学习中 文的青年学生。有一天,老师教他“东西”这个 词,告诉他“东西”泛指各种事物,他马上灵机 一动,高兴地说:“老师,你是什么东西?”老 师耐着性子向他解释,“东西”一般用来指物品, 而用在人身上就有不尊重的意味。这位学生听后 恍然大悟说:“哦,对不起老师,原来你不是东 西。”老师听后啼笑皆非。
6/16/2015
• 所谓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一类事物独有而他类事 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即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 区别开来的那些属性。 • 2、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不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形象的反映。 • 概念是在人们感觉、印象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 作用才能形成的。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 过积极的思维,抛弃事物的非特有属性,抓住事 物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6/16/2015
西塞罗:人是会笑的动物; 苏格拉底:人是两足、无羽毛、直立行走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马克 · 吐温:人是唯一刷牙的动物,也是唯一需要 刷牙的动物; 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 其有辩也。 这些都是人的特有属性,但未必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唯物史观:人是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这些或可视为人的本质属性。
6/16/2015
6/16/2015
• (严守一学着男女两种语气)你开会呢吧? 对。说话不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 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嗯。昨天你 真坏。咳。你亲我一下。(停顿)那我亲 你一下。听见了吗?(这时众人共同起哄) 听见了!
6/16/2015
• 第二,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
6/16/2015
• 吃饭时,女婿看见岳父头上有一只苍蝇,连忙 用手拍过去,一面拍一面还说:“不要怕,我 不会拍痛寿头打伤寿脑的。”岳父听了气得发 抖,把碗里的面汤洒在了自己的新衣裳上。女 婿忙用毛巾替岳父擦净,又说:“好好的一件 寿衣浇了一片面汤怪可惜的。”岳父听了气得 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 吃完了饭,女婿摆弄起桌上一个红木匣子,当 着岳父的面说:“这寿木寿材可真够漂亮的。” 岳父一听,顿时气昏了过去。
6/16/2015
第二章
概念
6/16/2015
第一节 概念概述
•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组成判断的基本 要素。 • 只有具有某事物的概念,才能进一步作 出某事物的判断,进而进行推理。 • 我们应该首先阐述概念。
6/16/2015
一、什么是概念
• 1、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
维形式。
• 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无限多样 的事物。 •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身的许多属性。 • 事物的属性包括事物的性质及事物之间 的关系。
达。
• 概念是人类共有的思维形态,不同的(国 家)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 表达同一概念的语词是不同。
• • • •
有一首讽刺说废话的打油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既然是“孤僧”,当然不会是两个,“一个” 和“独自”显然是废话。“关门”就是“闭 户”,“闭户”也就是“掩柴扉”。“半夜三 更”和“子时”也没有什么差别。“杜鹃”、 “谢豹”和“子规”是同样一种鸟的几种不同 称呼。所以这首诗一共只有“孤僧”、“归”、 “关门”、“半夜”、“杜鹃”、“啼”六个 概念,其他都是词语的重复和堆砌,从挖苦说 废话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首很好的讽刺诗。 但从概念和语词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看,它说明 了同一个概念是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的。
6/16/2015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的内涵)
1、类与集合体
(1)类(class):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汇集。
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集合体(体) ( collective ):一类事物中
的每个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了一
个具有新的本质属性的整体。
6/16/2015
6/16/2015
• 让老外抓狂的中文八级考题… • 一、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 多少。 • 二、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 二是谁都看不上。 • 三、地铁里一个女孩给男朋友打电话:我已经到 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我 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 就等着吧。 • 四、单身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 欢一个人
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