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一、监测背景医院感染是当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二、监测目的1、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3、评价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不断完善感染防控体系。

4、促进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三、监测内容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包括不同科室、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统计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切口等。

2、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对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了解病原体的种类、耐药情况及变迁趋势。

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等)的感染情况。

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监测患者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如导尿、插管、手术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析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卫生学监测定期对医院的环境(如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卫生学监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对医疗器械(如消毒后的内镜、灭菌后的手术器械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四、监测方法1、主动监测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患者进行主动观察和询问,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定期到病房进行巡视,查阅病历,与医务人员沟通,收集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被动监测临床科室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检验科、微生物室在检测出病原体后,及时向感染控制科反馈相关信息。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月 日
转入ICU


; ; 转归: 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 医院感染情况 感染部位 : 感染日期 : (1) (1) (2) (2) (3) (3)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
相关侵入性操作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38
外科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调查表(一 姓名: 住院号: 科室/床号: 联系电话: 性别: 男 女 诊断:1. 年龄: 岁 月 日 2. 手术医师: 3. 手术名称: 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切口分级: 清洁 清洁 —污染 污染/感染 ASA评分:Ⅰ Ⅱ Ⅲ Ⅳ Ⅴ 急诊手术: 是 否 麻醉类型:全麻 非全麻 是否接台: 是 否 手术持续时间: 小时 分钟( )分钟 植入物: 是 否 多种操作: 是 否 腔镜手术: 是 否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 是 否 药物名称剂量方式: 开始时间:年月日 持续时间:只有术前1小时2小时1日2日3日4日4日以上 围手术期用药名称剂量方式 :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手术中用药次数 术后用药日数: 1日 2日 3日 4日 4日以上 术后用药名称剂量方式: 39
26
实例 感染率的计算
例:本月共发生医院感染8例 ,则:
27
器械使用相关感染发病率计算
28
实例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计
29
调整感染发病率的意义
30
六、监测信息资料比较及反馈
监测资料的比较:各科室ICU资料进行总结将发病率与上一期及
去年同期比较,发现变化趋势;将调整感染率与相同等级兄弟医 院监测资料进行比较,了解本院感染控制水平。 制定干预措施:根据监测指标情况,发现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和薄弱环节,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组织实施,并 监测实施效果。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指对医院内发生的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对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简要介绍。

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引起各种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并繁殖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且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进行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指对医院内特定感染病例和感染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致病微生物种类等重要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策略。

目标性监测的对象包括患者感染病例、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针对患者感染病例,监测包括感染部位、致病菌种、治疗措施等因素,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感染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

对于手术切口感染,可以通过定期随访患者、检验切口分泌物等手段来及时发现感染并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对于导尿管相关感染和血源性感染,可以监测尿液培养和血液培养的阳性率来评估感染的发生率。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监测对象和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和监测效果等。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和发展到严重程度的风险。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对医院内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了解感染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最终达到减少感染发生率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医院应高度重视感染监测工作,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院感染监测总结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总结分析
医疗人员的疏忽
部分医疗人员可能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疏忽和不当操作, 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01 02
技术难题
医院感染监测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例如微生物检测、分子生 物学检测等,但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限制 。
人力资源不足
医院感染监测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但目前很多医院 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导致监测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 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医院感染的现 状和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意义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医院感 染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和效率,减少医疗成本和负担。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数据清洗与整理
去除异常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描述性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如发病率、 感染类型分布等。
微生物学分析
对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病原 菌分布与耐药情况。
相关性分析
分析感染因素与感染发生2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
参考文献3
张秀月,王坤,徐燕侠,等.综 合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4):1979-1981.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监测。 • 国内医院感染监测现状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各省市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加强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 •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

2020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

2020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

201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201*年第二季度医院受到感染管理质控小结201*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院感办按年度年终工作计划的要求,二季度对全院医院感染质量每周不定时每月督查、每月需要进行全面督查,现将二季度督查情况总结如下:一、优点1、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认真,落实几项医院感染管理两项制度,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时考核。

院、科两级管理组织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全面检查,对检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2、按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规范的要求,院感办二季度对全院住院病人全而监测,及时发现专科医院感染病例;开展目标性监测两项,即外一科ICU和外三科手术切口风险预警;二季度院、科两级共采集洗涤、灭菌物品及环境卫生学样本449件,其中414件合格,合格率93%, 并对监测资料总结、分析、反馈,提出干预措施,。

3、二季度院、科两级加强进一步提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反复督查指导,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正确率和依从性有了非常明显明显的提高,并加大对手卫生设施、设备的投入。

4、多部门协作,完善多重耐药菌的报告程序,发布耐药菌监测信息,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

5、按CSSD要求,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全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实行了供应室集中供应及手供开始集中一体化工作模式。

6、大部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抗菌认真落实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二季度运行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58.9%。

7、大部分科室能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基本正确。

二、缺点I、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掌握医院管理应知应会知识。

2、部分科室医生手卫生把手依从性较低,洗食指征不能熟练掌握。

3、个别科室安尔碘、碘伏、棉签打开无开启时间4、个别科室对冲洗物品、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合格的样木未及时进行原因分析。

5、个别科室医院感染病症未及时上报。

6、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职业暴露上报流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期间,由医院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给医院带来疫情爆发的风险。

因此,目标性监测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目标性监测是通过对疾病发生率、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的追踪和分析,为医院提供及时准确的感染防控信息,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项工作需要医院内的感染控制科、医院管理层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合作与努力。

首先,目标性监测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等。

感染发生率可以细分为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其次,目标性监测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包括感染信息的录入、收集和分析功能。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和确认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感染部位、感染原因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等。

医院管理层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及时发现感染源、掌握感染流行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目标性监测需要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感染控制科需定期与医院管理层、各科室以及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医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为感染控制科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开展工作,及时提供感染资料,共同制定并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最后,目标性监测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感染控制科应定期对感染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析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医院自身形象和声誉的体现。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以及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报人:日期:•引言•医院感染现状•目标性监测策略目录•监测方法与实施步骤•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经验分享与总结01引言通过监测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以发现医院在感染防控方面的不足,推动医院改进感染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识别和处理感染患者,减少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监测目的与意义包括所有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高危人群。

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环境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所有参与患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

包括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030201监测对象与范围监测时间与周期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监测周期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感染防控需要,制定不同的监测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等。

对于高危人群和重点部门,应适当缩短监测周期,提高监测频次。

02医院感染现状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感染类型及发生率01020304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发生率较高,与医院内患者密集、空气流通性差有关。

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容易发生的感染,如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等。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与导尿管使用不当、长时间留置有关。

主要由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如败血症、菌血症等,病情较重。

感染部位分布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之一。

手术后的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清洁度不够的伤口。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和膀胱。

医院内的消化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引起。

呼吸道手术伤口泌尿系统消化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常见病原体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体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优点是能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监测,聚焦于已知有控制措施的医院感染监测,能确定有效的标准,易于比较,监测具有灵活性,它还能结合其他策略进行监控,增加监控效率。

但也存在收集资料仅限于目标人群和(或)危险因素,可能会遗漏非监测部门或人群感染暴发的缺陷。

当前主要的目标性监测内容有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高危新生(HRN)监测、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监测。

一、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病人总是频繁地暴露在侵袭性操作及严重的基础疾病状态,其医院感染发病率常较普通病房高出很多,有作者报道ICU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普通内科病房的3倍,全院33%~45%的血液感染发生在ICU,而其床位数仅占全院的8%。

因此,有必要加强ICU的监测。

我国医院中ICU的建制不统一,可选择某种或某几种ICU进行监测,一般重点监测综合性ICU.神经外科ICU、心胸外科ICU等,因其侵袭性操作更多,感染率更高。

(一)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住进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ICU病人转移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二)设备相关感染的定义ICU病人设备相关感染的定义是依据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NHSN)2013年1月的定义而制订的,包括实验室及临床数据。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定义。

使用呼吸机第3日,撤除呼吸机2日内,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片及实验室依据。

2.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定义。

动静脉置管第3日,拔除导管2日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发热>38。

C(排除其他原因),血培养阳性,同时排除导管外无其他明显的致病原。

(1)采血部位的选择:选择采血部位时一般不应在插管处采血,可在插管部位的对侧或同侧的不同部位采血,采血样时,要求送两份不同部位的血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医院2013年第二季度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资料汇总
第二季度共监测住在ICU病人224人,发生医院感染10人1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感染例次发病率为%,现总结如下:
1.监测对象:对住进ICU的全部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对转出ICU的病人随诊48小时,监测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2.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采取主动监测方法,每周1-2次去ICU了解感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指导临床及时做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对转出ICU病人进行48小时追踪;督促并检查ICU监控护士每天填写ICU患者日志及ICU患者各危险等级评分登记表。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每月初对上月监测情况进行汇总。

3.结果:2013年4月-6月期间,住进ICU病人共224人,住院总日数492天,病人日感染率‰,例次日感染率‰,病情平均严重程度分,调整感染发病例次率%,调整患者日感染例次率‰;平均住ICU日数为天,根据平均住院日调整患者感染发病例次率为%,调整患者日感染发病例次率为‰。

ICU医院感染率
表1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监测月份监












率%









率%





病人日
感染率
(‰)
调整日
感染人
次率
(‰)
病人日
感染例
次率
(‰)
调整日
感染例
次率
(‰)
4

78 5 7 179 5

81 4 4 152
6

77 1 2 161


224 10 13 492
根据计算公式,每月监测人数=当月新入ICU人数+上月末住在ICU人数;季度合计数=上季度月末住在ICU人数+当季度新入ICU人数,不等于各月份合计总数。

由于病人跨月或跨季度住院并在不同的月份发生医院感染,故分月或分季度计算时,在不同的月份分别计算为当月的感染人数,按季度或年度计算时为一个感染病人多例次(多部位)感染,故分月或分季度统计的医院感染病人数多于各季度或全年感染人数。

器械使用率
表2 ICU器械使用率
月份呼吸机使用率
(%)动静脉插管使用率
(%)
导尿管使用率
(%)
4月(42/179)100(179/179)(167/179)5月(60/152)100(152/152)(139/152)6月(64/161)100(161/161)(58/161)合计(166/492)100(492/492)(464/492)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率
表3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率
月份呼吸机相关肺部感
染率(‰)
动静脉插管相关血
液感染率(‰)
导尿管插管相关泌
尿道感染率(‰)
4月(1/42) (1/179) 0(0/167) 5月(3/60) 0(0/152) 0(0/139) 6月0(0/64) 0(0/161) (1/158) 合计(4/166)(1/492)(1/464)
4.分析
从第二季度目标监测情况看,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医院第二季度日常监测中平均感染发病率水平%。

5例肺部感染中均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升高,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

1例泌尿道插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

ICU人员相对密集,收治的重病人比较多,加上老病区环境比较差,墙壁有裂缝,人员流动大,管理不到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以往明显增高,多为老年患者,且在ICU住院时间长,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肝功能比较差,肺功能差,营养不良,手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长,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月、5月份感染病例相对较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之间没有相关性,6月底搬入新病房楼,启用前准备工作较多,病人相对比较少,感染发生率低。

预防控制措施:1、ICU对新病区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感染患者安置单间,转出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预防及接触隔离措施,加强手卫生;3、认真做好呼吸机外表面、外置管路清洁与消毒工作;4、每天评估拔管的可能性,并及早撤机;5、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和清洁,对患者采取半卧位,防止口咽分泌物吸入,加强各种护理操作,对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并及时吸出痰液,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6、加强患者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改善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7、先使用新进的呼吸机,对于以前的呼吸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过滤器全部更新;8、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工作;9、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几例
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比较长,易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要求临床医师认真学习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治疗用药前及时留取标本,根据药敏结果用药,严格掌握疗程,严禁滥用或频繁换药,对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警惕二次感染的发生;
10、加强探视人员的宣教工作。

本季度医院感染的病原体较以往不同,种类多,没有相同的病原体,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为主。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013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