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月 日
转入ICU
; ; 转归: 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 医院感染情况 感染部位 : 感染日期 : (1) (1) (2) (2) (3) (3)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
相关侵入性操作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38
外科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调查表(一 姓名: 住院号: 科室/床号: 联系电话: 性别: 男 女 诊断:1. 年龄: 岁 月 日 2. 手术医师: 3. 手术名称: 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切口分级: 清洁 清洁 —污染 污染/感染 ASA评分:Ⅰ Ⅱ Ⅲ Ⅳ Ⅴ 急诊手术: 是 否 麻醉类型:全麻 非全麻 是否接台: 是 否 手术持续时间: 小时 分钟( )分钟 植入物: 是 否 多种操作: 是 否 腔镜手术: 是 否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 是 否 药物名称剂量方式: 开始时间:年月日 持续时间:只有术前1小时2小时1日2日3日4日4日以上 围手术期用药名称剂量方式 :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手术中用药次数 术后用药日数: 1日 2日 3日 4日 4日以上 术后用药名称剂量方式: 39
26
实例 感染率的计算
例:本月共发生医院感染8例 ,则:
27
器械使用相关感染发病率计算
28
实例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计
29
调整感染发病率的意义
30
六、监测信息资料比较及反馈
监测资料的比较:各科室ICU资料进行总结将发病率与上一期及
去年同期比较,发现变化趋势;将调整感染率与相同等级兄弟医 院监测资料进行比较,了解本院感染控制水平。 制定干预措施:根据监测指标情况,发现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和薄弱环节,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组织实施,并 监测实施效果。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指对医院内发生的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对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简要介绍。
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引起各种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并繁殖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且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进行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指对医院内特定感染病例和感染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致病微生物种类等重要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策略。
目标性监测的对象包括患者感染病例、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针对患者感染病例,监测包括感染部位、致病菌种、治疗措施等因素,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感染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
对于手术切口感染,可以通过定期随访患者、检验切口分泌物等手段来及时发现感染并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对于导尿管相关感染和血源性感染,可以监测尿液培养和血液培养的阳性率来评估感染的发生率。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监测对象和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和监测效果等。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和发展到严重程度的风险。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对医院内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了解感染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最终达到减少感染发生率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医院应高度重视感染监测工作,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01
监测目标
监测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因素。
02
监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孕妇的年龄、体重、孕期保健、生活方式等
进行调查分析。
03
监测结果
通过目标性监测,发现该医院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与孕期保健不当
、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发生率有所下降。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害
医院感染现状
医院感染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影响医疗质量和安 全。
医院感染危害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负担,还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 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 目标性监测的理论基础 • 目标性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
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
目标性监测
是指针对特定感染类型或特定人群的监测,以预防和控制医 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 制措施提供依据。
意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 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02
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 素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一、监测目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特定目标的监测,获得准确、可靠的感染数据,及时发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流行趋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监测对象(一)重点科室1、重症监护病房(ICU):包括综合 ICU、新生儿 ICU 等。
2、手术室:包括洁净手术室和普通手术室。
3、血液透析室:包括血液透析中心和病房内的血液透析单元。
(二)重点人群1、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手术患者:特别是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患者。
3、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三)重点部位1、手术部位:包括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
2、导管相关感染:如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三、监测内容(一)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定期收集监测对象的感染病例数据,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
发病率计算公式为:医院感染发病率=(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
(二)病原体监测对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培养和鉴定,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三)危险因素监测1、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等。
2、导管相关危险因素: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情况、置管操作的无菌程度等。
3、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住院时间等。
四、监测方法(一)主动监测1、专职人员定期到监测科室收集感染病例资料,查看病历、护理记录等。
2、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被动监测依靠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报告,发现感染病例。
同时,建立有效的报告激励机制,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实验室监测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规范标本采集、送检和检测流程,确保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期间,由医院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给医院带来疫情爆发的风险。
因此,目标性监测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目标性监测是通过对疾病发生率、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的追踪和分析,为医院提供及时准确的感染防控信息,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项工作需要医院内的感染控制科、医院管理层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合作与努力。
首先,目标性监测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等。
感染发生率可以细分为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其次,目标性监测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包括感染信息的录入、收集和分析功能。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和确认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感染部位、感染原因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等。
医院管理层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及时发现感染源、掌握感染流行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目标性监测需要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感染控制科需定期与医院管理层、各科室以及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医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为感染控制科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开展工作,及时提供感染资料,共同制定并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最后,目标性监测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感染控制科应定期对感染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析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医院自身形象和声誉的体现。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以及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概况
1. 国际高水准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美国医院感染监测体系(NNIS)
1970年美国CDC建立了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NNIS ),开 展全面综合性监测。
1986年NNIS系统设计了目标性监测,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性 的调查,并实现计算机软件报告资料。
(3)
年龄 : 岁 月 天 入院日期 : 年 月 日
转出至
病房或出院
相关侵入性操作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转入ICU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病原体
药物敏感结果
-----------
----------- ---------- ------------------
2007年目标性监测占主导地位。
2
2. 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现状
1989年,卫生部建立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为国 家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CNNIS)介于 NNIS与KISS之间。
2007年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向目标性监测转变。
近年来,我国紧跟国际医院感染研究进展,立足于我国医院感染控 制现状,将 多 重 耐 药 菌 监 测、手 卫 生 依 从 性 监测和 抗 菌 药 物 监 测纳 入 监 测 范 畴。2011—2015年开展上述监测的医院达90 %以上;现患率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细菌耐药监测基本已成 为常规工作。
18
3、医生 严格掌握器械使用指征、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方法。 发生或怀疑医院感染病例时,重视标本的送检及相关检查 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表D.1) 临床病情登级评定 每月分4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进行病情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 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湘雅医院---
北京市---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监测内容
基本资料
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 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手术资料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包括手术 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围手 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
3
2/40
5/50
危险指数为3的感染专率,医生甲5.00%(2/40),医生乙10.00%(5/50)
平均危险指数 平均危险指数=
∑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 手术例数总和
医生甲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0 ×10)+(1 ×20)+(2 ×30)+ (3 × 40)
10+20+30+40
=
200 100
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
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报人:日期:•引言•医院感染现状•目标性监测策略目录•监测方法与实施步骤•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经验分享与总结01引言通过监测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以发现医院在感染防控方面的不足,推动医院改进感染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识别和处理感染患者,减少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监测目的与意义包括所有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高危人群。
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环境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所有参与患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
包括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030201监测对象与范围监测时间与周期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监测周期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感染防控需要,制定不同的监测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等。
对于高危人群和重点部门,应适当缩短监测周期,提高监测频次。
02医院感染现状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感染类型及发生率01020304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发生率较高,与医院内患者密集、空气流通性差有关。
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容易发生的感染,如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等。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与导尿管使用不当、长时间留置有关。
主要由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如败血症、菌血症等,病情较重。
感染部位分布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之一。
手术后的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清洁度不够的伤口。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和膀胱。
医院内的消化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引起。
呼吸道手术伤口泌尿系统消化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常见病原体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体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手术感染部位监测
❖相关人员职责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完善各项记录、定时间换 药、可疑感染、及时送检、围手术期用药。
病区护士:了解手术后病人情况、做好手术病 人的入院宣教、及时报告感染情况。
感染监测专职人员:调查、登记、总结、反馈 。
(临床症状、体征、病原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表C.1 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25%
75%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表 C.2 ASA 评分表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手术部位感染诊断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
手术切口分级 1、清洁伤口 2、清洁-污染伤口 3、污染伤口 4、感染伤口
精品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面临的挑战
住院患者增多 监测要求提高 要求前瞻监测 要求目标监测 要求现患调查
SSI PDS 结果要反馈要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 要求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 要求
评价标准的要求
精品课件
目标性监测的定义
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
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手术部位感染监 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 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监测等。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1、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 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 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 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2、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 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 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 制措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监测对象 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 术患者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法是为住院病人所设计 ,选择实施监测的手术包括:Ⅰ类切口、Ⅱ类切 口的择期和急诊手术。手术部位感染是在医院内 感染而在出院以后发病的,应将其纳入监测范畴 。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监测内容 1、基本资料 病人的一般情况监测 2、手术资料 手术情况监测 3、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诊断感染的时间和依据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3、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 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 (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 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爆发终止后 一周内完成。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医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如年计划、季度计划等。监测计划内容主要 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6、人员与设施 ❖人员要求 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
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职人员接受监测与 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设施要求 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医院感染监测设 施运转正常。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7、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 1、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规范附录C 进行。 2、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具 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D进行。 3、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E 进行。 4、细菌耐药性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F进行。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 1、分泌物常规检查+革兰氏染色操作方法 2、细菌培养的操作方法 3、采样的注意事项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资料分析 在降低外科切口感染率方面,最重要的是
把人力物力放在定期统计上,以医师为单位的 切口感染率,并反馈给每个医师,这是唯一能 真正降低感染的办法。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监测前的准备 监测开始前对手术室及相关科室的主任说明
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1、对参与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外科手 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以及正确采集手术部位感染标 本的方法。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精品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
❖ 医院感染监测:
❖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
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
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
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精品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与目的
❖ 医院感染监测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眼睛 明确现状 发现问题 评价效果
精品课件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5、医院应按以下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a) 新建或示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员
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b) 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
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c)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总结和反馈
1、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应由专人负责,认 真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
2、每月一小结,每季度总结,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 准确性。
3、通过会议、监控信息、电话等形式反馈给科室、主刀 医生。
4、没有反馈的监测是不完整的监测。
精品课件
❖ 目标性监测质量是否可靠? ❖ 监测系统是否能够发现聚集性病例? ❖ 是否利用监测结果改变了哪些程序? ❖ 管理人员与临床人员是否知晓监测结果? ❖ 是否应用监测手段评价了干预的效果?
精品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资料分析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需要完成的统计指 标
1、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2、各科室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3、各类切口(Ⅰ类、Ⅱ类、Ⅲ类)感染发生率 4、不同危险指数手术(不同危险分值)切口感染率 5、各位手术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6、各位手术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专率 7、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