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清单
院感监测报告单

院感监测报告单标题:院感监测报告单引言概述:院感监测报告单是医院院感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医院内各种院感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匡助医院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一、监测对象1.1 包括哪些院感指标:院感监测报告单通常包括医院内各种院感指标的监测情况,如手卫生合规率、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环境清洁卫生情况等。
1.2 监测频率:院感监测报告单的监测频率普通为每月一次或者每季度一次,有些重点科室可能会进行更频繁的监测。
1.3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包括定量统计、抽样调查、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监测内容2.1 手卫生合规率:监测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的合规率,包括洗手频率、洗手方法、洗手时机等。
2.2 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监测医院内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包括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等。
2.3 环境清洁卫生情况:监测医院内各个科室的环境清洁卫生情况,包括地面、墙面、器械等的清洁情况。
三、监测结果3.1 问题发现:通过监测报告单可以及时发现医院内存在的院感管理问题,如手卫生不规范、医疗器械消毒不到位、环境清洁不达标等。
3.2 问题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如人员培训不足、设备老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3.3 改进措施:针对监测结果和问题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更新设备、完善管理制度等。
四、监测效果4.1 效果评估:监测报告单可以匡助医院评估院感管理改进的效果,如手卫生合规率提高、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达标、环境清洁卫生得到改善等。
4.2 患者安全保障:通过院感监测报告单的监测和改进,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院感传播的风险。
4.3 医护人员健康保护:良好的院感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五、总结展望5.1 总结意义:院感监测报告单对医院院感管理起着重要的监测和改进作用,是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207医院感染监测清单()

3、紫外线灯管辐射强调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监测
2017年1月
院感科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清单
全院综合性监测
1、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
2、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
3、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4、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
5、漏报率的监测
6、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项目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4、多重耐药菌监测
手术病人为目标的监测
1、外一、外二科胸椎、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左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部位感染
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3、其它手术部位感染率(胸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等)
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1、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3、CRAB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4、CRPA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5、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以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感染检出率
6、PDR-PA
7、PDR-AB
8、产ESBL革兰阴性菌
9、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以上细菌分离情况及药敏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性监测
1、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的正确性
2、手消液消耗量考核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医院感染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和有效浓度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

2. 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现状
1989年,卫生部建立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为国 家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CNNIS)介于 NNIS与KISS之间。
2007年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向目标性监测转变。
近年来,我国紧跟国际医院感染研究进展,立足于我国医院感染控 制现状,将 多 重 耐 药 菌 监 测、手 卫 生 依 从 性 监测和 抗 菌 药 物 监 测纳 入 监 测 范 畴。2011—2015年开展上述监测的医院达90 %以上;现患率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细菌耐药监测基本已成 为常规工作。
转出至
病房或出院
相关侵入性操作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病原体
药物敏感结果
-----------
----------- ---------- ------------------
调查者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35
专职人员工作内容
每日收集科室上报资料 检查科室上报信息是否准确 查看监测患者术后情况 参与出院患者术后随访 完善监测资料、统计监测结果 向手术医生反馈监测结果
36
重点观察内容
手术患者发热是否>38℃ 切口外观的改变,发红,有无分泌物 切口敷料变化 应用抗生素的情况 提前拆线以及引流情况 切口分泌物流出情况 医生已诊断的切口感染
17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 测
2.护士 每日晨8时(或午夜12时)登记ICU病人日志。(表D.2)每
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病人数,每日住在ICU病人数;使用呼 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病人数。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级插管变化,记录导管置入和拔出时间、 操作者,并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 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报告主管医生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全院综合性监测:主要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目标性监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重点部门目标性监测:主要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以下简称“重症监护病房”)、心胸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
②特殊人群目标性监测:主要有新生儿、器官移植和血液净化患者等。
③特殊操作目标性监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④细菌耐药性感染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

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标题: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引言概述: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是医院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及时填写和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报告单的填写内容1.1 报告单的基本信息: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报告日期等1.2 感染病例信息:包括感染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感染部位等1.3 感染病例的暴露史:包括感染病例的医疗操作、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二、报告单的统计分析2.1 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根据报告单中的数据统计感染病例的发生率2.2 感染病例的病原体分布:分析感染病例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情况2.3 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分析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及相关因素三、报告单的问题分析3.1 感染病例的高发科室:分析哪些科室的感染病例较多,存在哪些问题3.2 感染病例的高发季节:分析感染病例在哪个季节较多,可能的原因3.3 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分析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四、报告单的改进措施4.1 完善院内感染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制度,提高报告单的填写及时性和准确性4.2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院感监测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4.3 强化医疗设施消毒:加强医疗设施的定期消毒和清洁,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播五、报告单的应用价值5.1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通过报告单的及时填写和分析,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5.2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5.3 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应用,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信誉度结语:医院院感监测报告单是医院院感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对院感监测报告单的填写和分析,不断改进院感监测工作,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实用文库汇编之医院感染监测清单(1)

4、CRPAE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5、CRE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以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感染检出率
6、PDR-PA
7、PDR-AB
8、产ESBL革兰阴性菌
9、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以上细菌分离情况及药敏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性监测
1、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的正确性
*作者:于椅上*
作品编号:785632589421G 101
创作全院综合性监测
1、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
2、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
3、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4、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
5、漏报率的监测
6、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项目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2、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测
1、外一、外二科胸椎、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左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部位感染
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3、其它手术部位感染率(胸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等)
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1、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2、手消液消耗量考核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和有效浓度监测
2、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监测
3、紫外线灯管辐射强调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监测
2017年1月
院感科
作者:于椅上
作品编号:785632589421G 101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表C.1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35
表C.2 ASA评分表
36
C.4 资料分析 C.4.1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100% (式C.1)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 C.4.2 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100% (式C.2) 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数 C.4.3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C.4.3.1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100% (式C.3) 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
26
通过目标性监测和干预控制VAP的效果
干预措施:
• 抬高床头 • 管道给予灭菌水 • 24 - 48 -72- 根据需要应用气管导管
每年节约花费$350,000
27
1.有监测的必要性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危险因素
• • • • 导管相关的感染 发病率和病死率 延长住院时间 额外医药花费
1) 手术切口前一小时接受预防性抗生素的患者比例 术前1小时使用抗生素的人数,# antibiotics 1 hour 使用抗生素的所有病人数,# surgeries with antibiot ics
2) 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的患者比例
# discontinue w/I 24 hours # surgeries receiving antibiotics
22
4.改进工作有效吗?
• 在新的改良操作开始后的3个月内重新 检查2个指标 • 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
23
针对结果的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率: VAP CR-BSI UTI 采取干预措施的目的: 预防VAP、CR-BSI、UTI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及标准

监测
每月
细菌菌落总数
≤4cfu/(15min
·直径9cm平皿)
细菌菌落数≤5cfu/cm2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供应室、血透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生物
监测
每月பைடு நூலகம்
细菌菌落总数
≤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细菌菌落数≤10cfu/cm2
灭菌后内窥镜
生物监测
每月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透析用水
生物监测
每月
细菌数≤200cfu/ml
透析液
生物监测
每月
细菌数≤200cfu/ml
呼吸机管路
生物监测
每季度
细菌数≤20cfu/100cm2
表2消毒灭菌剂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
卫生学标准
使用
中消
毒剂
其它消毒剂
生物监测
化学监测
每季度
每日
细菌含量≤100cfu/ml
表4输血科冰箱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检测时间
卫生学标准
冰箱空气
生物监测
每月
细菌数<8cfu/10min或
<200cfu/m3无霉菌生长
表5医院重点科室环境监测标准
监测科室
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
卫生学标准
空气
物表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含氯制剂)
皮肤黏膜消毒剂
生物监测
每季度
细菌含量≤10cfu/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细菌分离情况及耐药率变化
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性监测
1、手卫生依从性暗访
2、手消液消耗量考核
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3、其它手术部位感染率(胸外食道、心脏介入、心脏外科手术、阑尾炎)
血透病人血流感染为目标的监测
1、血透病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血透病人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
3、血透病人透析用水等相关感染
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1、MRSA
2、VRE
3、CR-AB
4、产ESBL革兰阴性菌
5、CRE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清单
目标性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ICU高危人群为目部感染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4、多重耐药菌监测、治疗用药标本送检
高危新生儿为目标的监测
1、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3、其它部位感染
手术病人为目标的监测
1、骨科全髋置换、产科剖宫产、开颅手术等手术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