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下

合集下载

〖卷05】专题五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事热点题集训

〖卷05】专题五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事热点题集训

专题五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热点1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热点材料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热点集训1.洱海边“立此存照”,嘱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长江岸边实地察看,强调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汾河沿岸驻足凝望,要求“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目光聚焦绿水青山,这( ) A.展现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 B.说明了我国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C.表明了我国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D.体现出我国贯彻落实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 )A.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B.绿色发展理念C.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D.创新驱动发展3.在长江岸边繁育濒危鱼类,在陡壁夹峙的黄河边监测水情汛情,在淮河流域守护水清岸绿…一群群江河守护人,让鸟翔鱼跃、清水奔涌的生态图景,江河安澜、百姓安居的和谐景象,在神州大地铺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大江大河,我们共同守护②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③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④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截至2021年12月31日,长江干流葛洲坝、三峡等6座梯级水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达2628.83亿千瓦时,创历史纪录,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2亿吨。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五 环境保护 美丽中国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五  环境保护 美丽中国

教材知识链接
1.科学发展观 2.“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3.我国资源、环境 国情 4.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命题视角
1.结合我国的资源、环境国 情,谈谈保护环境、建设美丽 中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我国 的哪些国策和战略?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 地位有何重要意义? 4.怎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 5.我们中学生如何参与建设 美丽中国?
专题五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模板
11
5.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请从衣食 住行四个方面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答案】①衣: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等。②食:少吃烧 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快餐盒等。③住:使 用节能家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养成随手关水龙 头、关灯的良好习惯等。④行:外出时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等。 6.防治大气污染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增强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防治日益严重的大 气污染。②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有利 于加强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推动行业向绿色生产方向更 健康地发展。④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
◆6月17日,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本届会议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信息①届 时将有近400名国内外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 、森林保护、绿色金融、食品安全、绿色采购、绿色校园和全球 气候治理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同时,还有贵州省各牵头部门开 展的”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攻略”等涉 及10个领域的10个配套活动开展。
1.我国坚持绿色发展体 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 点? 2.请为我国坚持绿色发 展出谋划策。 3.坚持绿色发展,中学生 该如何做?

坚持绿色发展 共建美丽中国

坚持绿色发展 共建美丽中国

二审:审题干(关键词、关键字、限定要求) 审题肢 三排:排错法(题肢本身表述错误的) 排异法(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 排绝法(说法过于绝对,要特别慎重)
走入考场:
一、选择 1、目前,有专家表示,我国一些河流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极限,如 海河,黄河、西辽河等流域的开发利用率已超过70%,远超国际公认 的4%的安全线,基本上设有进一步挖潜的余地,水资源的短缺在我国 北方一些城市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我 国必须( )
背景材料
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其主题是“践行 绿色生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 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 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 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老百姓将享受到“蓝天 白云看得见”的生态实惠。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 发展取得新突破
D ①转移工作中心,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发展道路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
③保护水资源,大力减少工农业用水 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图是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画。某同学不赞成“低碳”生活 ,认为不坐汽车骑自行车太委屈自己的生活,不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假如请你劝说该同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下列可以运用的正确理 由是( ) ①“低碳”生活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不选择“低碳”生活是犯罪行为,要受法律制裁 ③“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 ④“低碳”生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教学分析】1.文本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之绿色发展。

出于二轮复习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运用,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复习相关知识。

2.学情分析:经历了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对高中政治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依旧存在基础不够扎实、重点知识理解不到位、运用存在障碍的问题。

因此本课在夯实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强化运用,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二轮复习中一课有一得。

【教学目标】1、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2、熟知时政材料,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即学即练,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翻页笔、红笔、多媒体、粉笔、U盘。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导入1. 直入式导入:近年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环境问题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2分钟)2. 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二、复习课讲授环节一:“绿色发展”解读(25分钟)1.简单介绍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的含义: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

2.PPT和学案上出示六则材料,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内容以提高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材料二: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线学习复习资料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线学习复习资料

学习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答案92分以上一、判断题(10 道)1. 绿色的不一定是低碳的。

正确错误2. 植被茂盛一定代表生态文明。

正确错误3. 生态文明是人及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确错误4. “发展”是绿色的基础。

正确错误5.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要围绕环境治理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正确错误6.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要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正确错误7. 生态文明是生态及文明的组合词。

正确错误8.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

正确错误9. 低碳的不一定是绿色的。

正确错误10.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20 道)1. 环境影响控制方程中“P”代表()。

A. 环境影响B. 人口C. 人均GDPD. 单位GDP所产生的环境影响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世界上()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

A. 第三个B. 第四个C. 第五个D. 第六个3. 从经济建设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美丽中国的()。

A. 基本理念B. 基本条件C. 力量源泉D. 兴国之要4. 绿色防控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达到()以上。

A. 20%B. 30%C. 60%D. 80%5.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

A. 50%B. 52%C. 40%D. 45%6.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倍。

A. 3.6B. 2.6C. 2.1D. 1.97. 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发表于()。

A. 1990年B. 1992年C. 1999年D. 1997年8. 中国宣布,将于()年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

A. 2015B. 2016C. 2017D. 20189. 我国农产品的成本比美国高()。

同步训练|2023年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22 建设美丽中国(下解析通用)

同步训练|2023年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22 建设美丽中国(下解析通用)

同步训练|2023年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22 建设美丽中国(下.解析通用)75.(2023年安徽)【美好安徽宜居宜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感知安徽发展材料一安徽省司法厅、民政厅、法宣办联合印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三年村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

(1)分析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材料二安徽把为科技创新主体和基层群众优环境、解难题作为重要工作,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得分从2021年78.11分提升至2022年87.38分,全国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3位。

创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2)说明安徽创新环境的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中江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长江生态的“晴雨表”。

近年人们发现,“江豚戏水”的生态美景再现长江安徽段。

(3)“江豚戏水”的生态美景再现对我省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启示?◆描绘幸福蓝图(4)请结合“感知安徽发展”中的三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心目中“宜居城市”的样子。

【答案】(1)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3)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民主法治的城市、科技城市、生态优美的城市。

【分析】考点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经济发展新常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作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作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作文篇1:标题:我和小绿的绿色大冒险嘿,我是小明,一个爱地球的小学生。

今天,我要和我的好朋友小绿一起,去探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园——中国变得更美丽。

小绿可不是普通的小草哦,它是一本神奇的书,里面装满了绿色发展的秘密!“小明,你知道什么是绿色发展吗?”小绿眨巴着大眼睛问我。

我挠挠头,说:“嗯,是不是种很多树,让空气变清新?”小绿笑了:“没错,但还有更多呢!绿色发展就像是给地球妈妈做SPA,让她更健康、更美丽。

”“哇,那我们怎么给地球妈妈做SPA呢?”我好奇地问。

“首先,我们要节约用水。

”小绿说,“就像你洗澡时,不要让水龙头一直开着,那样会浪费很多水哦。

”“对对对,我妈妈也这么说。

”我点点头,“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还有,我们要减少垃圾。

”小绿接着说,“比如用布袋子代替塑料袋,这样可以减少塑料垃圾,保护环境。

”“嗯,我懂了!”我兴奋地说,“那我们还可以骑自行车上学,这样既锻炼身体,又不排放尾气,对不对?”“没错,小明!”小绿高兴地跳起来,“你真是个环保小卫士!”“嘿嘿,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问。

“我们可以种植更多的植物。

”小绿说,“就像在学校的角落种上一些花花草草,这样可以让空气更清新,还能让学校变得更漂亮。

”“好主意!”我拍手叫好,“我还可以教我的朋友们怎么做,大家一起保护环境。

”“对啊,小明。

”小绿说,“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更美好。

”“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我坚定地说。

“太好了,小明!”小绿高兴地回应,“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中国更美丽,让地球妈妈更健康!”就这样,我和小绿开始了我们的绿色大冒险。

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种植植物,还鼓励周围的人一起加入我们的行列。

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一点点,我们的地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小明,你看,我们的行动就像是一颗颗小小的种子。

”小绿指着我们种下的小树苗说,“只要我们用心培育,它们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地球妈妈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素养10讲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miyo

素养10讲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miyo

2、生态破坏,社会之殇
【2016年黑龙江公检法】非法采砂的危害 题目: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说明非法采砂的危害。(15分) 要求:(1)简明扼要,全面准确;(2)字数不超过200字。
【2016年黑龙江公检法】非法采砂的危害 材料3: 近年来,由于建筑用砂需求激增,黄砂价格居高不下,盗采江砂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暴富捷径。受利益驱
题目: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说明非法采砂的危害。(15分) 要求:(1)简明扼要,全面准确;(2)字数不超过200字。 1、形成沙堆影响河道,破坏长江航道,致使流态紊乱。 2、频发交通事故,影响航行安全。 3、损坏航道整治建筑物,浪费国家巨额财力。 4、造成河床下切,影响河床稳定。 5、破坏生态坏境,恶化水生物生存环境。 6、引发群众纠纷,破坏社会和谐。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 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 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 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 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某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K教授:无论是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而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提出的“决不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都非常明确地表明:生态环境 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后才考虑的问题,而是必须把它放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同等重要的顶层位置,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 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0 道)
1. 植被茂盛一定代表生态文明。

正确
错误
2. 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的组合词。

正确
错误
3.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要围绕环境治理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正确
错误
4. 低碳发展要求交通更顺畅。

正确
错误
5. 各国的节能建筑定义相同。

正确
错误
6.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正确
错误
7. 绿色的不一定是低碳的。

正确
错误
8. 没有发展,就没有财富的积累,会出现捧着“绿色”这个金饭碗讨饭吃的情形。

正确
错误
9.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包括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环保技术装备。

正确
错误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位。

A. 50
B. 51
C. 52
D. 53
2. 循环经济是()的循环式流程。

A.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 产品—资源—再生资源
C. 再生资源—产品—资源
D. 资源—再生资源—产品
3. ()应当着眼于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A. 促进新型城镇化
B.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
C. 生态城市建设
D. 智慧城市建设
4. ()提倡变革自然需兼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A. 孔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5. 20世纪90年代末,()概念被引入我国国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循环经济由早期一种环境保护手段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A. 可持续经济
B. 绿色经济
C. 低碳经济
D. 循环经济
6.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倍。

A. 3.6
B. 2.6
C. 2.1
D. 1.9
7. 我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

A. 环境安全格局
B. 规划科学格局
C. 生态安全格局
D. 生态文明格局
8.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A.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绿色
9.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

A. 50%
B. 52%
C. 40%
D. 45%
10. 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发表于()。

A. 1990年
B. 1992年
C. 1999年
D. 1997年
11.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 尊重自然规律
B. 以人为本
C. 科学发展
D. 制度创新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世界上()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

A. 第三个
B. 第四个
C. 第五个
D. 第六个
13. 中国宣布,将于()年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

A. 2015
B. 2016
C. 2017
D. 2018
14. 我国生态恶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达()平方公里。

A. 350万
B. 352万
C. 356万
D. 360万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 第三次
B. 第四次
C. 第五次
D. 第六次
16. 从经济建设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美丽中国的()。

A. 基本理念
B. 基本条件
C. 力量源泉
D. 兴国之要
17. 中国决定,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美元气候融资。

A. 28亿
B. 29亿
C. 30亿
D. 31亿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

A. 发展
B. 协调
C. 可持续
D. 以人为本
19.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A. 50%
B. 55%
C. 58%
D. 60%
20. 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种。

A. 170
B. 180
C. 190
D. 200
三、多选题(10 道)
1.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 有机统一
B. 相互补充
C. 相互促进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2. 下列属于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的是:()。

A.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B. 大气环境治理
C. 水环境治理
D. 土壤环境治理
3. 下列属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提出的绿色发展领域的原则安排的是:()。

A.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C.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D.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4.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要:()。

A.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B. 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
C. 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D.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
度试点
5. 下列属于低碳服务业的是:()。

A. 企业碳减排管理与咨询
B. 碳足迹与碳抵消商品与服务
C.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6.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分析的是:()。

A. 太阳能、风能是低密度能源
B. 蓄能技术不能突破,新能源难当大任
C. 政府扶持一定比市场选择更好吗
D.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作的说明时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A. 管全局
B. 管根本
C. 管方向
D. 管长远
8. 下列属于化石能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的是:()。

A. 洁净煤技术(CCT)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B. 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蓄电池
C. 绿色建筑、住宅和小区节能管理
D. 节能型家电、绿色IT产业
9. 低碳产业构成包括:()。

A. 化石能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
B. 可再生能源
C. 低碳服务业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10.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指:()。

A.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B.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C.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